2018年1月22日星期一

社會學者作為研發人員

社會學者作為研發人員。

今天去訪談有感,其實社會學者在處理產業困境時,是非常好用的。但前提到,社會學者要比產業中的人,更能看清楚整個局勢,要知道人家在玩什麼,知道歷史、法規、制度、數據(如果有的話)、其他行業、其他國家的比較發展,那麼在回應當前困境,就比較能夠提出不一樣的思考,不致於單單侷於於特定業種,而忽略了與其他行業之間的關係。

如同某學長所說,社會學者不能一開始就想進產業,然後就叫別人給一個研究的職缺。社會學者得要蹲下去,可能得要耐得住性子,一年、兩年,不論是透過日常經驗,或者是透過多方調查搜羅,慢慢掌握場域的遊戲規則,發現不論是老板或者是特定部份的困境,然後試著在別人的需求上,提出自己的構想,行銷自己作為一個研究人材,能夠從「研發」的角度,針對這些需要被解決的問題,進行調查,並且嚐試提出可能意見。想法、方案,都要在刀口上,這樣的能力就是社會學的專業能力。

換言之,社會學的拓展,乃是展現在雙重理解上,第一,對於自身研究能力的培養;第二,對於被研究對象的掌握(是切切實實地拿在手裡,很有把握),而不只是輕描淡寫,那只會被人瞧不起。因此,社會學的研究,往往需要更長的時間,以及足夠耐磨的心性,把複雜的社會現象,重新疏理、拆解、整理、然後提出不同的觀察視角,開拓想像空間,為形塑未來的集體意識打開可能性。

社會學者的專業,就是調查研究能力。如果學生輕視訪談,提出如「我只要隨隨訪訪就能寫出一份報告」,那是對專業的自我唾棄,更是對師長的污辱,也是未能體認到,社會學作為專業,實際上是一個需要時刻守護的價值。

專業實際上是一種界線,一種區隔。我認為社會學者應該更深沉地浸透於現實世界,然後把關於「社會」的論述權,重新爭奪回來。不是談論社會的,就叫作社會學。而是必須要某種方式進行討論,譬如重視社會條件、重視歷史制度、重視集體心態,而不是陷入於常識思考,誤把自身意見當成一般意見,而無止盡地自作困獸而縛己身。



社會學者是研發人員,所以某些老師進行政治研發,推動公民審議;有的老師結合社區,希望能夠讓學生進入社區,提供不同動能。有的人,則是重新發展我們的腦袋,讓人們對於特定的歷史,有了顛覆性的思考。或者,委婉一些,持平的看法吧。那麼研發人員,透過文字產出,透過作品展現,讓自己的想法,試著慢慢影響別人,而讓社會能有一些些的不同。我想,這是我目前思考「社會學作為一門專業」的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