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29日星期五

[摘要] 《拚教養》


「社會學與臺灣社會」課程講義 第二週、第五週、第六週
《拚教養》
從孩子成為父母
導論「當代父母為何如此焦慮?」
做父母為何變得這麼難?
專心長大與學習的童年
親職成為個人選擇與純粹關係
教養變成科學與國家監看的對象
全球化影響與壓縮現代性
階級如何影響家庭生活?
教養是階級習氣的再生產
階級經驗衍生反思親職
階級化的「保安策略」
如何研究親職?
研究方法與資料
本書章節安排

第二部份 中產階級家庭
第一章 我們想成為跟上一代不同的父母
自我矛盾
世代斷裂V.S.長輩上身
情緒安全:打造快樂童年
經濟安全:培養下一代的中產階級
論述矛盾
當代中產階級的教養腳本
平等說愛VS.管教規矩
放手自主VS.管理風險
全人教育VS.全補教育
家庭矛盾:性別分工與代間協作

制度矛盾:職場與學校
中產階級教養的文化矛盾

第二章 留學與私校:為全球競爭鋪路
流動的父母、西化的教養
「全球教育軍備競賽」
教育遷移:小留學生與跨國家庭

境內留學:彈性公民身分

選擇私校:鋪路消費與避險策略
文化資本的秀異競逐/
進退維谷的母職處境/
「海馬爸爸」或「空中飛人」
全球鋪路消費的不安全後果

第三章 公立學校家庭:協作組裝教養資源
&天龍國小:學校文化的改變
販賣渴望與焦慮的產業
家長權威下的多元補習
務實學習的新富家庭
協作母職與時間管理
課外活動是送給孩子們的「禮物」
加重時間貧窮的協作勞動

第四章 另類學校家庭:規劃自然成長
&田園國小:慢學與自然長大
家長為何「島內移民」?
父母的教育創傷
追求適性發展的教育
療癒父母心靈與打造快樂童年
鞏固對另類教育的信心

西方教育的象徵資本
重新評價框架
在地家長的觀點

改造家庭生活:親職性別分工

自然母職的壓力與培力
夫妻之間的親職風格衝突
雙薪家庭的擠壓與放鬆
規劃自然成長的弔詭/自然成長的多重矛盾
第三部 勞工階級家庭 
第五章 我們沒辦法那樣養小孩
「瓊瑤把臺灣描寫的太浪漫了」
經濟全球化下的工作險灘
跨國婚姻做為婚配出路
「我要努力學習,賺很多錢,買轎車給媽媽」
現實童年VS.象徵性寵愛

教養腳本:為什麼還是用打的?
「壞孩子」與「沒用男人」的污名
親職教育:培力還是壓力?

從「新臺灣之子」到「第二代」

看輕風險做為生存策略

地區作為變項:第六章、第七章
第六章 城巿邊緣家庭:自然造化或翻轉階級
&河岸國小:與天龍國小的比較
勞工階級的教養策略:順其自然造化
以「跟別人一樣」做為保安策略
不得不然的「自然長大」
教養腳本與學校期待的差異
「怕做工」:培育階級流動力

新移民母親的教育外包
舖路消費的非預期後果
勞工階級教養的文化矛盾

第七章 鄉下小校家庭:野放自然成長
&海濱國小
城鄉分離家庭
都巿是染缸或溫床?在都巿受教育的考量
離婚單親家庭
養家母職與情感展演
跨國婚姻家庭
「我來有錢就說話,沒有錢就不會說話」
親師關係:老師眼中的家庭失能VS.家長感受的學校排除
野放式自然成長的優缺點
勞工階級教養的城鄉差異

結論「不安的親職」
階級化的保安策略
教養差異如何強化不平等童年?
屋簷下的全球化
教育過程中的家庭優勢
為何保安策略讓我們更不安全
        臺灣的壓縮現代性
        親職的邏輯:義務、選擇或照護?
教養與教育的修補工作
        回到聯考才公平嗎?
        關注偏鄉、低收入戶就夠了嗎?
        實驗教育不是萬靈丹
        做弱勢家庭的夥伴,而非指導員
做孩子的園丁,而非木工師傅
        協力拉拔所有的孩子長大
        給孩子:你的爸媽不是你的爸媽
從孩子成為父母
    與我同輩人是「發展紅利」的世代,在臺灣「拚經濟」的過程中,普遍有機會成就代間的向上流動。如今我輩晉身中壯年父母,「拚教養」變成人生重點,我們渴望擺脫體罰與聯考的陰影,成為與上一代大不相同的父母,同時,我們也希望下一代在全球化的時代裡,有能力與機會探索更廣闊的世。儘管子女的人數大為減少,物質能力普遍提高,教養似乎變成一件日益艱鉅的任務。…為何做父母這件事讓人益發焦慮,不時懷疑自己是否做太少、做太多、做不好,做不對?在教育改革後,年輕學子毋須擠進聯考的窄門,得以享有更多元的學習經驗與文化接觸,為何當代父母對下一代的未來反而更感到不安?(7)
    本書名為「拚教養」的另一個意義在於,不同社經地位家庭的教養策略與困境大不相同,拚貼出階級差異與不平等的社會圖像。本書以家庭生活為鏡,映現臺灣在全球化脈絡中面對的風險與挑戰,包括相對停滯的本地經濟與薪資、全球資本主義更緊密的連結與競爭,與此同時,科技與產業的變化帶來潛在的機會,也造成更多的不確定。在這樣的脈絡下,不同階級位置的父母,如何認知家庭當下與未來可能面對的機會、風險與不安全,從而影響其養兒育女的方式?(8)
    提問:為人父母的經驗具有怎樣的特殊性?(8)
    親職既是重要的社會身分與主要認同(我是好爸媽嗎?);也被視為高度個人化的經驗,尤其對中產階級來說。→我們有必要瞭解親職敘事如何形塑了教養偏好(粗體為我所加),也就是說:父母如何理解自己的過去(童年經驗、與原生父母的關係)、如何走到現在(自身的階級經驗),形塑了他們對孩子未來的想像與期待。(9)

第一部份 問題與方法
導論「當代父母為何如此焦慮?」
l   不同社經地位的家庭對於教育、教養有著截然不同的看法(17)
l   教養爭議及照顧者的焦慮不只呈現個別家庭的困擾也反映出臺灣社會文化的快速變遷以及家庭處境與教養腳本的分化。同時更多的國家制度介入網路無所不在的監看,將個別家庭的教養實作放在放大鏡下檢視強化了公共領域與私人生活之間的拉扯(17)
l   人們經常以為教養只是個別父母的煩惱。本書呈現看不見的結構力量與社會界線,如何造成父母們的教養困境與情緒焦慮。親職也像是個經驗透鏡折射出如萬花筒下的臺灣面貌不論是壓縮的文化變遷或是擴大的社會不平等。面對貌似不安全與不確定的未來,當代臺灣父母採取不同的教育與親職策略試圖保障下一代的安康弔詭的是這些保安策略卻經常讓我們感到更不安全。(18)
1.做父母為何變得這麼難?
l   我認為有以下四個主要原因童年與兒童之社會定位的變化、親職成為個人選擇的親密關係、教養變成科學與國家監看的對象以及全球化影響下壓縮發展的現代性(19)
1.1專心長大與學習的童年
l   不同社會階層與族群也有不同的童年概念用學者的話來說,兒童的不成熟固然是生理的事實但社會與時代如何理解生理不成熟以及賦予何種意義則是文化的事實(19)
l   學者文獻回顧法國歷史學者Ariès、美國社會學者Zelizer歷史學者熊真的回顧(19-20)
l   附錄一臺灣的兒童的社會定位的歷史考察從國家戰備力到愛的教育(20-1)
l   在過去生養子女有助於家庭的經濟安全,不論是提供當下的勞動力或未來的經濟支柱。對當代的父母來說,教養過程及其不確定的後果反而成為不安全與焦慮的來源。(21)
1.2親職成為個人選擇與純粹關係
l   生養子女變得更接近個人生活方式的選擇[1]而不單純是家庭責任傳宗接代或國族生產報國的義務
l   當人們「選擇」成為父母並選擇在年紀較大、「準備好」的時候生養子女往往往意味著他們對此身分有更強的認同並預期投入密集的情感勞動。(22)
l   親職經驗變得更加甜蜜滋養卻也益發苦繁重。美國社會學家莎朗‧海斯(Sharon Hays)提出「密集母職」的概念來描述現今美國社會的教養文化腳本。當代的臺灣社會中產階級父母尤其是母親也實踐類似的理念。首先以孩童為中心母親無時無刻關注孩童把瞭解他們的需求視為首要其次,母職變得更加勞力密集,不論是體力上或情緒上都要求高度投入第三適當的孩童養育必須聽從專家的建議;最後孩童養育的經濟花費愈趨昂貴尤其是各式課外活動的投資這樣的親子關係讓父母得到莫大的情感慰藉,卻也疲累不堪,可說是「滿心喜樂卻一點都不好玩」(All joy and no fun)(23)
1.3教養變成科學與國家監看的對象
l   教養的品質與方式受到更多公共領域介入與治理(科學育兒、國家監看、巿場宣傳、排除「不適任父母」、界定「高風險家庭」標籤化「問題家庭」(23-25)
1.4全球化影響與壓縮現代性
l   臺灣戰後數十年間經歷了快速的工業化、民主化與人口轉型也打造了年輕而活絡的公民社會成為推動親職教育與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25)
l   教養腳本的改變與教育體制的改變體現了全球化下的社會變遷也反映此進程中全球與在地的摩擦。(25)
l   簡述日本教改史。
l   「壓縮現代性」(compressed modernity)的概念描述像南韓、臺灣這樣的後進工業國在壓縮的時間內經歷了大規模的經濟、政治與文化變遷因而造成不同時期文化如傳統、現代與後現代)的並置或重組以及不同空間殖民、後殖民、全球、在地的異質元素交織互動(26)
l   臺灣「拚經濟」的慣習持續影響了如何「拚教養」的方式追趕全球化幾乎等同於西方、彌補過去的失落童年、「拚搏追趕」等新自由主義心態形塑當代父母對於教育與教養的偏好但也造成了許多盲點與非預期的後果。(26-27)
l   在壓縮現代性的社會處境裡臺灣的教養腳本內容存在許多不一致或矛盾也經常與家庭現實父母過勞、照顧外包、制度脈絡學校教育、職場文化有所斷裂或衝突(27)
l   對出口導向的海島社會來說全球化不僅帶來機會與資源,也蘊含更多的風險與競爭因而讓當代臺灣父母對孩子的未來感到焦慮與不確定(27)
l   本書探討社會不平等如何限制人們進行遷移、或近用跨國資源的管道從而不均等地分配全球化所帶來的紅利與虧損(28)
2.階級如何影響家庭生活?  (學術對話)
本書強調階級經驗形塑了人們的價值品味、生活方式、生命敘事、以及對於風險與不安全的情緒感受從而衍生父母們在教養風格與實作上的差異(28)
2.1教養是階級習氣的再生產
社會學的文獻告訴我們父母的教育或職業經驗所培養的社會價值或技能高度影響其親職態度例如專業中產階級傾向重視孩子的獨特性與自主但勞工父母更重視孩子的「聽話」與對權威的服從(29)
吳明燁研究發現勞工階級父母傾向「聽天由命」專業白領強調「人定天」。石易平研究發現不分階級的家長都非常重視學校成績差別在於勞動階級偏重智育借重巿場外包而中產階級更強調「雜食學習」包括才藝的發展與西方文化資本如英文、遊學的培養。(30)
2.2階級經驗衍生反思親職
l   上述研究多從階級「秉性(disposition階級位置衍生的特定傾向來解釋父母的教養風格雖然提供了有力解釋但最大的問題就是過於簡化,以及具有決定論的色彩。如果階級的結構力量真的具有如此決定性我們要如何解釋階級內部浮現歧異的親職價值與教養方式(30)
l   階級認同其實相當彈性與動態:人們可能因應過往的局限有意識地重新改造家庭傳承下來的慣習(31)
l   本書親職視為反思(reflexivity)的實作也就是說,父母會把自己的生命經驗當成對象來看待與反省從而定位自己的教養態度與實作尤其是當面臨結構脈絡與生命經驗的不連續或斷裂時人們更傾向與自我的經驗對話[2](31)
l   「親職敘事」指的是父母透過反思過去的生命經驗,定位現在的親職認同與
l   方式,以及想像孩子的未來。人們喜歡說故事透過「因為怎樣、所以怎樣」的敘事性理解幫助我們理解過去的經驗、形塑現在的自己,進而指向未來應何去何從(32)
l   作者藍佩嘉接續Andrew Sayer的討論指出「教養與階級再生產的文獻過度強調『經濟安全』忽略了『情緒安全』的教養益品(goods)外部益品通常指向經濟安全的保障當代父母們重視更多元的內部益品也造成教養的矛盾與焦慮(32)
2.3階級化的「保安策略」[3]
l   本書教養視為階級化的「保安策略」(security strategy)父母透過教育安排或教養方式,企圖保障下一代的安全。「安全」指除了保護孩子當下的人身安全與健康成長也希望保障孩子未來的經濟安全(32-33)前述文獻忽略了情緒安全的重要性尤其人們對於這兩種安全的感受經常不成正比。(34)
l   對許多父母來說孩子與家庭的情緒安全是教養的重要益品我所定義的情緒安全,不只限於依附理論所強調的心理面向如穩定的親子連帶有助培養幼兒的安全感更強調社會學的意涵。教養的保安策略可被視為一種情緒工作(emotional work)照顧者尤其是母親不僅試圖在孩子身上傳遞特定的情緒態、培養可欲的情緒秉性(emotional disposition)也在家庭生活的親子互動中,試圖管理自己的情緒,如耐心、焦慮與責任感絕大多數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幸福、安康但不同階級位置的父母所認知到孩子成長環境裡的威與風險並不一樣,因而重視的情緒安全與秉性也不相同(34)
l   中產階級家庭教養重視自主性、創造力、快樂童年與自然成長培養孩子成為世界人勞工階級父母心靈深處的「隱的階級傷痕」擔心孩子遭受標籤而使用體罰、送安親班或放鄉下給祖父母養。(35)
l   教養之所以成為再生產社會平等的機制不僅涉及資源的多與競逐也蘊含道德價值、情緒安全的象徵鬥爭主流教養腳本往往有著習不察的偏誤如預設了中產階級、核心家庭、專職母親做為典型,忽略或排除了勞工階級、少數族裔、單親、隔代教養等差異處境當某一種教養方式、家庭形式被視為正統、進步與理想同時也意味著其他教養方式與家庭樣態被貶為異端、落後、不適任這樣的評價系統讓資源不足的養育者經常陷在自我懷疑、困窘、焦慮、怨恨等情緒不安全,擔心自己永遠沒辦法「做對」(36)
3.如何研究親職?
親職經驗盤根錯節基於分析所需之區分為三個層次
親職敘事
父母透過敘事性理解來解釋他們過去的生命經驗如何影響了現在的教養方式,以及對孩子未來的想像
教養腳本
父母所認同的有關教養的規範性文化腳本,也就是他們認為適切、理想的教養方式。
教養實作
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做法、教養行為與策略。

l   本書要回答的第一個問題是階級如何形塑不同的保安策略父母們基於不同的親職敘事與階級經驗,如何指認出家庭生活中的風險與不安全因而偏好特定的教養腳本與教育選擇以保障他們所認為的經濟與情緒安全?(36)
1.          延續原生家庭作法還是反思介入斷裂世代經驗?
2.          父母的教育與職場經驗如何影響他們的教養想像及保安策略?
補述除了生命經驗的反思階級空間的[相互]參照也形塑教養價值偏好(37)
l   第二組問題攸關保安策略的矛盾與非預期後果父母所追求的教養益品呈現怎樣的拉扯與衝突親職敘事、教養腳本與日常實作之間存在怎樣的矛盾為何這些「保安策略」經常造成非意圖的效果反而強化了養育者本身以及其他父母的焦慮與不安全感(37)
1.          父母經常面對不同教養目標的拔河只要孩子快樂長大、自由探索還是希望他功成名就、翻轉階級我們鼓勵孩子獨立自主、質疑權威、成為他自己卻又暗暗期待他們聽話乖巧、自律規矩、為家庭設想(38)
2.          當職場與親職這兩個貪婪機構(greedy institution)都要求父母付出更多的時間投入雙薪家庭難以維持兩者平衡並兼顧父母的自我照護
3.          在上述條件下父母們所崇尚的教養價值觀念與實際的教養實作經常走向「弔詭的分叉路」(paradoxical pathways)結果往往產生非預期或非意圖的後果這些保安策略反而讓父母們感到更加焦慮與不安全。(38)

4.研究方法與資料
l   多重資料非結構式深入訪談、參與觀察、文本分析
北部四所公立國小
都會區
非都會區
中產階級
臺北 國小
宜蘭縣 另類學校
勞工階級
新北 河岸國小
漁村 海濱國小
但學校內部存在階級異質性接著作者敘述了各國小的人口結構(38-40)
l   研究進行的三個階段參與學校活動結識家長後深度訪談親子互動的田野觀察
滾雪球訪到的私校樣本
需外國護照才能入學
不需護照
出國留學意圖
國際學校
私校國際班
本地升學
[]
一般私校
l   個案屬性總結見本書附錄(42)
l   階級的區分標準工作現場的管理權工作上的學歷要求。
中產階級
家中任一全職工作者在公司裡占有重要的管理權或者此職位要求較高的教育程度如大學畢業
勞工階級
家中無人為中產階級位置且任一全職工作者在工作場所擁有較少的管理權同時此職位並不要求較高的教育程度此定義也包括低階白領階級
雙薪家庭中若父母雙方屬於不同階級位置時以較高者為準(42)
l   研究受訪者階級分布描述(42-43)
l   本研究旨在探討全球化對於教養與階級不平等的影響基於理論抽樣的原則我確保在研究個案中有一定的跨國通婚家庭(43)
l   研究私領域的家庭對於質性研究者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研究者的在場無疑會影響家庭生活經驗的折射呈現[中產階級的親近性必須意識到研究過程中的權力關係](44)
l   社會研究不可能提供如空拍攝影、鳥瞰式的「客觀報導」這本書是我近身觀察的紀錄與分析(44)
l   雜誌、報紙與親子書資料概述→附錄一的材料來源(44)
l   當代親職論述的分析文本分析大致遵循廣義的扎根理論,經由內容的過錄歸納出分析範疇不同的文章內容綜合整理到同一範疇內,撰寫備忘錄(45)
l   教養書的部份由於內容繁多主要以博客來暢銷排行榜進行數量分析(45)
l   訪談均錄音,整理成逐字稿助理協助過錄分析1.匯整個案資料進行意義詮釋指認重要主題及豐富內容2.電腦資料分析指認出主題範疇3.選擇代表某種理論類型的家庭進行個案式書寫以呈現家庭生活的整體樣貌幫助讀者感同身受(45)

5.本書章節安排
l   第一部分勾勒研究問題、理論背景與資料方法
l   有關戰後童年教養文化腳本轉變的歷史與制度背景,見附錄一(46)
l   第四部結論章指出教養的社會學,幫助我們看見個人焦慮背後的結構脈絡也讓我們理解不同家庭的差異處境、體察彼此的命運關聯。(47)


第一章 我們想成為跟上一代不同的父母
²  引言指出媽媽的反省與拉扯:(媽媽對自己說:下次不要再這樣對小孩)51
n   書上的教養新觀念與實作上的困境:賺更多錢還是陪小孩?快樂成長還是競爭力?(52)
n   藍佩嘉用「教養的文化矛盾」指出當代社會有關教養的意識形態或文化腳本中存在的結構性矛盾。(52)
A.自我矛盾:世代斷裂V.S.長輩上身
1965~1975年出生,後成為第一代大學生的父母們。(53)他們敘述「失落童年」,傾向「世代斷裂」教養方式。其教養實作目標有二:a情緒安全/b經濟安全。(54)
a1情緒安全:打造快樂童年
在舉國「拚經濟」過程中成長的當代父母,企圖在下一代身上彌補自身失落的「快樂童年」,卻往往又延續「追趕」的心態與習性來「拚教養」。(58)
a2經濟安全:培養下一代的中產階級
為避免階級位置溜滑梯,臺灣中產階級傾向將職場累積的文化資本、專業技能,轉化為教養文化資源,與孩子溝通,傳遞他們身體化的慣習。(59)
B.論述矛盾:當代中產階級的教養腳本
以《親子天下》與相關親子書為論述分析對象。
        b1平等說愛VS.管教規矩
        自由價值VS溫暖權威→《親子天下》主張「愛的管教」。(63)
        b2放手自主VS.管理風險
父母照顧的目標,不(只)是以周全羽翼保護孩子,也應放手讓孩子養成自主管理、因應風險(飲食、健康、科技、網路等面向)的能力。(65)
        b3全人教育VS.全補教育
「品格力」、「創造力」等論述,使親職勞動變得知識密集(68)但說法不一,又使得父母無所適從(69)當學習的目標仍等同於升學或職場競爭,「全人教育」可能變成「全補教育」(69)
C.家庭矛盾:性別分工與代間協作
n   《商業周刊》訪問的一位留美碩士臺灣母親說:「教育小孩最貴的不是錢,是媽媽的時間、我的事業。」(70)(Q:頁71。願意撥出時間照顧小孩的爸爸,就是新好男人?你們覺得呢?)
n   有些父親仍覺得用口語直接表達情感有點尷尬,傾向與母親進行「愛的分工」。(71)
n   以職場為重的父親,可能成為破壞母親對於孩子的教育安排與生活管理的「豬隊友」(72)
D.制度矛盾:職場與學校
n   中產階級雖然在經濟資源上充裕,卻是時間的窮人。時間資源的短缺,限制了他們的注意力與自我控制,導致與孩子互動時不免情緒失控。(73)→自責自己為何無法成為「淡定媽」的母親。(73)
n   學校活動預設了「全職媽媽」的參與,而使母親衍生出己身為「不適任母親」之咎責。
n   父母教養風格與教育體制之衝突,而產生「恐龍家長」「怪獸家長」之稱呼。
n   老師面對不同期望的家長,分寸難拿。(74)
n   嚮往孩子自由發展,選擇另類教育的家長,仍不免感受到未來與體制教育接軌的焦慮。不論是臺灣的學校,或是多數的職場文化,仍延續群體主義的文化遺緒,偏重團體忠誠、服從權威等價值。(家長疑慮:我的小孩會不會成為未來雇主眼中「難搞的傢伙」(75)
中產階級教養的文化矛盾
²  代間關係(親密關係的民主化VS.孝道文化)
²  教養目標(職業成就VS.親子情感快樂童年)
²  教養實作(財務密集VS.勞動密集)
→二至四章,不同中產階級家庭如何回應「快樂童年」(情緒安全)與「永保安康」(經濟安全)對立問題。(77)


第二章 留學與私校:為全球競爭鋪路
n   「不要讓孩子輸在(全球競爭的)起跑點上」。(79-80)
流動的父母、西化的教養
n   本章以「跨國中產階級」為研究對象。(81)
n   對教養進行反思的條件:留學經驗、海外工作經驗、與跨國廠商的互動。
n   →培養對文化差異的「悠遊自在」(主要是處於「西方上國」的自在)(84)
A.「全球教育軍備競賽」
²  跨國中產階級焦慮的社會根源:全球經濟與勞動巿場的整合(金融風暴、臺經濟成長停滯)(85)、升學管道的改變(多元入學),要求三顯五隱能力(英語,第二外語、專業;文化包容力、人際關係、自信、資訊運用、學習力)。
²  →家長進行「私人教改」,以超越本國教育體制的限制。美國學者Allison Pugh用「舖路消費」(pathway consumption)的概念來描述父母透過教育機會與資源的消費,例如才藝班、搬到好學區,來為孩子的未來鋪路。(87)
²  底下為三種舖路方式。

舖路方式/條件
家長認為的優點
家長認為的缺點
教育遷移:小留學生與跨國家庭
臺灣主流教育體制強調功課好壞,導致家長出走
美式教育;
第三種文化孩子
流失人際關係;種族歧視。
境內留學:彈性公民身分
美國生子;購買國際護照在臺境內留學
典雅外語口音;執掌歐洲文明知識;取得跨國流動的能力。
保障「快樂童年」。
失去在地人脈;中文語言;族群認同
選擇私校:鋪路消費與避險策略
私校雙語班或國際班。
菁英學習;多元國際化教學;
降低升學風險(直升中學);
避免變壞,接觸文化多元性(避免公立中學階級異質性)

a1
文化資本的秀異競逐;
a2進退維谷的母職處境;
a3「海馬爸爸」或「空中飛人」


*家長選擇私校面對的教養困境
因應之道
文化資本的秀異競逐
私小家長間階級排序的幽微競爭,孩子面對同儕比較、排擠、霸淩而造成身心壓力(103)
區分文化資本優劣(更細緻區分)
進退維谷的母職處境
家長想像公領域日漸殘酷,又需維持私領域的浪漫化,並增強己身道德使命→促進密集母職*,擠壓母親生命。
折衷應對:「優秀」是「幸福」的必要條件,家長有責任引導孩子順應社會。
「海馬爸爸」或「空中飛人」
專業職涯與家庭生活難以兼顧(110)
虛擬現身(112)
*當代的「密集母職」呈現公私領域間的文化矛盾,職場與家庭這兩個「貪婪機構」都要求女性要全心投入,讓母親陷入進退維谷的處境。再者,教育母職的角色也進一步強化公私領域的文化矛盾,母親既要細心營造親子連帶、保護孩子柔軟內心的情緒安全,又要規劃孩子的多元學習、甚至扮演嚴厲的虎媽角色,好為他們打造迎接未來戰場的盔甲。(109)

全球鋪路消費的不安全後果
留學
西方品味
種族歧視;流失母國文化或社會關係的連結
私校
菁英教育資源
擠身上流的焦慮

**→進退維谷的母職;難以駐足的父職
**國際教育的保安策略凸顯了教養實作的文化矛盾--要求父母投入大量金錢成本,又需要密集情緒勞動──結果往往強化了教養的性別分工。(113-114)


第三章 公立學校家庭:協作組裝教養資源
²  絕大家數中產家長選擇公立學校與體制教育,這些家長(主要是母親)需投入大量時間與心力,規劃學校、安親班、才藝班等不同學習場域的協作,我稱之為「協作勞動」。他們如何回應前述提及的「教養文化矛盾」(學業成就與快樂童年)求取平衡呢?(116)
天龍國小:學校文化的改變
²  天龍國小,充滿非學業性社團活動、處罰方式為恢復性而非體罰、標榜民主平等人人有獎,有著組織化而緊湊的時間安排,家長(尤其全職家管的母親)高度參與校園活動,也因而強化親師間的緊張關係。(118-120)
販賣渴望與焦慮的產業
²  教改轉變教育投資重點:從課業表現擴張到「多元智能」的舖路消費。課後學習產業興起的論述背景為:1.孩童的「認知發展」被視為需要照顧者時時關注與介入;2.孩子都有獨特天賦,需要父母辨識栽培;3.各項課外活動最好能轉變成為學習憑證、能力檢定或競賽優勝,成為制度性的文化資本(建立孩子的學習履歷)。(121-2)
²  產業介入造成童年的體制化與商業化。(123)
²  然而,不同家庭的協作多元學習的考量仍有所不同。(124)
家長權威下的多元補習
小光家庭
l   規劃栽培,時間塞滿滿。
l   強化孩子對父母的順從與對權威的尊敬。(128)
務實學習的新富家庭
蓓琪家庭
l   代內向上流動(新富階級)個案。父母自己沒什麼機會好好讀書,希望子女好好讀書。才藝被視為獎勵,信服教師權威。
協作母職與時間管理
芸芸家
l   家長工作與學歷無關,教育態度上也較強調多元學習。芸芸母親提供大量協作勞動,反而使得小孩不會自己玩。小孩作完成一件事後問媽媽說:「那等一下要幹嘛呢?」(137)
l   重視平等與民主原則的親子關係,在旁人看起來近乎溺愛,覺得小孩「沒大沒小」。(138)
課外活動是送給孩子們的「禮物」
小米家庭
l   工程師家庭。只希望女兒安穩,規劃「自然之路」,讓小米朝向公務員之路邁進。
l   小米媽的貿易公司原生家庭與寬鬆性格;小米爸的中產階級事先規劃習性。小米爸原生家庭公婆對於小米媽教養的干預。→階級慣習的差異,被轉化為公婆對媳婦履行妻子或母親責任的批評。(143)
l   小米媽媽希望用「禮物」與「個人選擇」喚起小米的「自發性」;要培養小孩的「情商」,度過人生低潮。(145)
l   →父母過多的規劃,造成孩子「不會自己玩」。(146)
l   →小米問:「為什麼她不能自己作決定?」(147)
加重時間貧窮的協作勞動
教育外包(未來成就/務實導向───非務實導向/快樂童年)→緊湊時間節奏。
教養協作令人焦慮?巿場召喚、學校期待、職場與家庭的貪婪索求→趕時間!(148)
第四章 另類學校家庭:規劃自然成長 [的教養風格]
田園國小:慢學與自然長大
規劃自然成長
中產階級
依賴家長精心策畫與隱形努力空間設計、資訊篩選、溝通引導、以規劃孩子走向父母期望的「選擇」(153-)
野放自然成長
勞工階級
環境限制沒有組織性的課外活動(268)
²  培育「有機兒童」仰賴「自然母職」這類密集母職實踐→服膺傳統性別腳本,以一定階級優勢為前提。(154)
家長為何「島內移民」?
父母的教育創傷
逃離主流教育避免複製童年創傷復返「快樂童年」。
追求適性發展的教育
適合小孩個性發展父母看穿學歷文憑與職涯發展無必然關係;(反正也不是唸書的料開心就好);家庭提供後路
療癒父母心靈與打造快樂童年
軍人父親的打罵教育的逆反;培養小孩擁有另類競爭力
鞏固對另類教育的信心
Q:如何建立自己選擇另類教育的自信?(說服自己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壓來力源:主流體制原生家庭長輩祖父母對夫關係或成人生活受影響之疑慮(164-165)
西方教育的象徵資本
全球想像社群連結的建立
重新定義有效的象徵資本田園生活的技能
重新評價框架
快樂成長或健康人格比學業成績與競爭力更重要
性別區隔的現象不明顯故學生彼此不用「誰喜歡誰」相互揶揄
較健康不會亂吃東西牙率低。
重新定義「競爭力」孩子能夠更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樣的人生
用烘焙、美術、工藝來作為自我肯認或說服他人的證據。
重新界定時間架構相信自然節會後來居上)
孩子的觀察力與期末成果發表幫助家長肯證對另類教育的選擇。
在地家長的觀點
本地家長的入學考量
1.自己是老師對體制內教育感到保留。
2.跟風入學。(大家都在擠入學,那我也來擠
3.較少參與學校活動又不是沒有工作),實作傾向混搭
移居家長的入學考量
上述島內移民者
1.下定決心移居故家庭生活與學校活動相互修正加強

勞工出身的家長
小璇媽媽希望第四個子女前三個兒子老四女生不需要唸那麼高,預期她未來擔任家庭照顧的角色,於教育或職業成就。(174)
改造家庭生活:親職性別分工
外部的雜音讓田園小學的父母處於拉扯過程強化了「自我親職檢查」的「反思性監控」(175)→產生「假性單親」現象母親雇小孩父親遠方賺錢養家(175)
自然母職的壓力與培力
手工勞動落在母親肩上,使母職更為密集與多重
有機生活風險管理內省放手避免過多干預小孩
有母親因被迫學習而感壓力有些全職母親因而培力→回歸社群生活。(179)→升級「科學母職」(探索學說與意義)(179)
夫妻之間的親職風格衝突
週末父親往透熟悉的科技或消費媒介與孩子建立親密連帶但這些商業媒介是田園小學反對的。(181)
父親的工作因素無法陪伴小孩只好以「為小孩買東西」來滿足父親不在場的缺憾。(182)
雙薪家庭的擠壓與放鬆
雙薪工作陪伴早療孩子成長父母都不能少。(183)
「自然成長」的理念接受孩子現況不擔心未來,而卸下「教育母職」之責任與伴侶合作感到放鬆。
規劃自然成長的弔詭
²  強調標準化歷程忽略孩子之間的個別差異。(187)
²  家長打造了溫室卻反而讓孩子對溫室外的商業文化感到嚮往發展出應對校園生活的前台展演與後台渴望。(187-188)
自然成長的多重矛盾
²  田園小學的家長試圖重新界定教養益品的評價系統但這些教養益品的培養相當程當上仰賴家庭的階級優勢老師說:學生來學校玩回家家長教讀書);而有機生活飲食)也強化了階級的界線經常排除了社經背景異質或邊緣的家長。(勞工背景家長與中產階級家長維持距離(190-191)
²  當父母從事非主流的教養實作時他們同時也在參與教養論述的象徵鬥爭模仿、參照、區辨或競爭與認同協商動用資源降低不確定性與風險。家庭生活的精細管理強化了密集母職陷入「自然成長」固著節迷思打造溫室但不可能完全隔絕而產生代間或夫教養方式矛盾的問題。(191)


第三部 勞工階級家庭 
第五章 我們沒辦法那樣養小孩
²  作生意的父母體罰小孩,卻在當代教養腳本轉變為「兒童虐待」。(196)
²  全球化的影響:在地經濟停滯、弱勢男性尋求外籍配偶、親職腳本轉變,國家與學校介入親職教育,禁止體罰,強化弱勢家庭的不安全感。(197)
「瓊瑤把臺灣描寫的太浪漫了」
²  (小布家庭;廣東媽媽,傷殘爸爸;欠債家庭;申請低收入戶貶損自尊)
經濟全球化下的工作險灘
²  製造業資本外移;外勞人數攀升;低學歷中年男性是失業高風險團體;經濟弱勢者易陷入債務漩渦。(201-203)
跨國婚姻做為婚配出路
²  跨國婚姻被學者視為「空間上嫁」策略;但新移民常發現夫家經濟拮据,同時也必須面對性別期待的矛盾(男方想找傳統老婆;女方渴望現代丈夫)。(204-5)
²  身負階級、族群交織而成的弱勢跨國婚姻家庭成為國家監看對象。(205)
「我要努力學習,賺很多錢,買轎車給媽媽」
²  小布家庭強調金錢匱乏,讓孩子體會成人辛苦,激勵階級流動想望。(207)
²  經濟不安全,既影響親子與伴侶關係,帶來認知困窘與情緒焦慮。(207)
現實童年VS.象徵性寵愛
²  現實上讓小孩知道家裡不有錢;但在儀式性時刻盡情消費(荷包扁也要滿足渴望)(208-209)
教養腳本:為什麼還是用打的?
²  勞工階級親子階序明顯不諱言體罰(210)→管教手段源於父母的教育與職場經驗(211)時代影響權威管教與情感關係不被視為互斥。(212)
「壞孩子」與「沒用男人」的污名
²  小布家長訴諸權威恫嚇父母權威或者警察等制度權威(213)
²  訪談中,感受到父母「不曉得要怎麼教」的挫折感。(214)→體罰可能成為勞工階級展演親職投入的一種方式以免被指責教養失職。表示他們有努力教小孩(214)
²  父親陽剛氣質的受挫養家作為職責),也會讓他以嚴格管教來重建父親權威。(215)
²  兩岸婚姻在溝通方式上的文化隔閡中國人直接公開批評、臺灣人講究面子),也讓伴侶關係陷入惡性循環。(215)→爸爸透過體罰孩子或教訓媽媽試圖鞏固在「嚴父慈母」傳統下的男性尊嚴。(216)
²  在勞動巿場公領域受到挫折與剝削的藍領男性傾向透過鞏固傳統的性別分工與長幼有序的階層關係來建立他在家庭私領域中的安全感...但這套看似理所當然的遊戲規則也就是依循父權傳統的性別分工其實正是造成男性內在焦慮、夫雙方衝突的原因結果反而強化了親子關係的對立,甚至家庭生活中的暴力。(217)
親職教育:培力還是壓力?
²  「親職能力」在近年來被界定為情緒管理、表達溝通的能力以及對於子女教育的協助。(218)譬如在教育大陸配偶的課程中臺灣老師強調女性應該要微笑、輕聲細語,,並建議她們微微前傾身體表示尊敬,以抹去兩岸文化差異調整為符合臺灣性別文化的「適當」女性氣質。(218)
²  臺美親職工作坊的差異強調科學知識與專家權威討論與心理諮商風格以療癒原生家庭造成的情緒創傷。(219)
²  課程建立在「依賴模型」上這些科學育兒的知識與技巧,經常帶有幽微的規範性預設與階級偏誤距離弱勢家庭的生活現實太過遙遠預設男主外女主內模式不討論職涯發展或公民權利(220)
²  國家與專家推廣「現代」風格的育兒方式的壓力落在這些新移民母親肩上但課程內容與移民的文化脈絡和家庭現實相當疏離而難有成效反而成為她們焦慮的源頭(221)
²  →學者指出,文化適應、經濟壓力以及與外界資源系統間的溝通障礙與衝突才是造成新移民母親在教養子女時的主要困境。(222)
²  Q:東南亞新移民的文化差異是否可能成為值得傳遞給下一代的「多元文化資本」(222)
從「新臺灣之子」到「第二代」
「新南向政策」使得新移民母親的母國語言與文化從被視為「負債」轉為「資產」(223)可以轉化成為其子女在勞動巿場中的價值。(224)...多元文化變成一種「人力資本」有利國族資本在當前全球經濟戰場中開發新路。這樣的多元文化教育工程是由國家主導的新自由主義計劃。(225)但新二代只能夠回自己的源頭母國工作嗎?(泰國媽媽生的小孩難道不可以去西班工作嗎?)(225)...政府對於東南亞文化評價的政策逆轉如今錯誤地預設了新二代對母親家鄉的文化與語言有本質性、必然性的連結。(226是政策「土石流」才硬把「支流」變成「主流」)
看輕風險做為生存策略
²  勞工階級家庭傾向看輕生活裡的種種不安全看重學業成績重視孩子的、聽話、服從認為「學壞」是最大的風險。(227)
²  教養腳本反而成為弱勢家庭養育孩子時不安全感的主要來源。(忙於工作的父母被體制貼上「不當管教」、「疏忽」、「不適任」標籤。)(227)國家介入親職教育若未能反思其中的階級偏誤未必能成為助力反而強化壓力。新南向政策標籤化新移民的身分,框限了他們的就業生涯與未來發展。(228)


地區作為變項:第六章、第七章
第六章 城巿邊緣家庭:自然造化或翻轉階級
教養者認為對孩子而言的益品與風險為何需要何種教育與保安策略?(230)
&河岸國小:與天龍國小的比較
²  打掃、營養午餐、學校文化與課堂氛圍、校外教學、同樂會、老師賞罰、體罰容度、乖乖教育(包容與以德報怨)、家長會(勞工階級家長試圖與老師建立私人化的關係、跨階級的人際網絡以累積家庭的社會資本)(234)
²  本章案例三個河岸國小家庭一個天國小附近租屋家庭呈現勞工階級父母保安策略差異。(234)
²  保安策略光譜順其自然造化————培育階級流動力。(234-235)
勞工階級的教養策略:順其自然造化
²  貝貝家平安健康長大,功課不要太爛就好(236)母親對教養缺乏自信。(240)
以「跟別人一樣」做為保安策略
²  面對不語症、過動、發展不同條件家庭有著不同應對策略。(避免標籤化)或者積極尋找醫療介入以免失去階級流動機會。(242)
不得不然的「自然長大」
²  既然難以償還債務那就先「擱在一邊」「看輕」經濟風險以生存度日。(247)
教養腳本與學校期待的差異
²  阿嬤「順其自然造化」的作法適合鄉下社區不適合「都巿公寓」環境。(248-249)
²  國家立法與學校制度預設家中有專業照顧者或不顧單親家庭處境或服務業的工作時程學校老師以中產家庭為原型期待家長參與孩子的學習讓無法配合的家長變得「不盡職」讓「順其自然造化」的教養方式變得「有問題」。(249)
「怕做工」:培育階級流動力
²  臺灣勞工階級子女受到父母更多的期待與壓力去順從學校文化與老師的權威。(254)
新移民母親的教育外包
²  小俊媽以「自我犧牲母職」的道德形象對抗夫家加諸的污名。(257)
²  都巿新移民母親的「後悔敘事」與打拚一個光明的未來。(257)
²  新移民母親面對的雙重污名階級劣勢與族群他者。(258)
舖路消費的非預期後果
²  以加班換取舖路消費卻被學校與國家視為不適任的家長。(260)
²  越區就讀導致孩子暴露於近距離的階級資源落差讓孩童在同儕間感受物質匱乏以及強化童年的現實陰影。(260-261)小俊畫冰棒爸爸開著法拉利的幻想。(261-262)
勞工階級教養的文化矛盾
²  石易平指出勞工階級的技資投資為智育為主的單食教不同於中產階級的雜食教(262)
²  勞工階級父母為了教育外包面臨陪伴與賺錢的兩難視升學為階級流動唯一出路導致勞工階級父母否定自身職業價值、生命歷程與階級文化,合理化了白領階級的階層支配勞工階層孩童在中產階級文化支配的學校顯得像是背景一般的存在用來陪襯中產階級發光的孩童們。(264)
²  隨著評價框架的改變過去的教養方式被視為不適當。(265)



第七章 鄉下小校家庭:野放自然成長
&海濱國小
²  「城鄉距離」關鍵是交通科技與經濟資源限制了當地居民的移動能力。(268)
²  交通不便使得海濱國小的孩子多數沒有參加組織性的課外活動。(268)
²  城鄉差異與社會不平等孰為因果?(亦或從因果角度理解並不恰當?)(269)
城鄉分離家庭
²  爸媽都在台北工作由阿嬤帶大的琴琴家。(269-271)
都巿是染缸或溫床?在都巿受教育的考量
²  都巿生活是影響孩子品行的染缸(風險),也是刺激多元學習的資訊溫床(益品)
²  勞工階級強調身教,但親子分離的現實生活,只好改用小孩成長不一定要雙親陪伴合理化。(274)
²  阿嬤照顧小孩,與媳婦之間的緊張關係(擔心媳婦沒有好好顧小孩)(274-275)
²  藍佩嘉對於打罵教育的因果推論:1.延用過去管教手段;2.直接負管教責任,為了求小孩,就會拿起衣架棍棒管教。(275)
離婚單親家庭
²  離婚後獨力撫養孩子的父親,返鄉理由:1.仰賴女性親戚的育兒協助;2.單親(薪)家庭難以負擔城巿生活;3.婚姻失敗,發展出「後悔進城」敘事。(277)
²  「城鄉差異」被用來當作填補婚姻裂痕與爭奪孩子監護權或教養正當性的敘事框架。(277-278)→誰比較適合撫養:品行或文化能力、體罰與否(278-279)
養家母職與情感展演
²  媽媽沒有明確告訴孩子離婚事實透過扮演「家母職」強調分離是為了給孩子更好的物質享受。(282-283)短暫的相聚展現強烈的情感互動媽媽最愛你了)(284)
跨國婚姻家庭
²  妞妞家(印尼媽媽)。小珍家(越南媽媽)
「我來有錢就說話,沒有錢就不會說話」
²  小珍媽在取得避孕藥、學會算安全期掌握生育主權後她仍渴望得到經濟的獨立才能在婚姻中握有說話的權力,她用生硬的中文告訴我「我來有錢就說話沒有錢就不會說話。」(290)→兩年後話獲得在鎮上店工作的自由。(292)
親師關係:老師眼中的家庭失能VS.家長感受的學校排除
²  福利輸送的漏網者海濱國小比起河岸國小還獲得更多關注與補助(293)
²  偏鄉學校面臨的最大困境老師的高流動(295)
²  要求親子互動的教材造成文化能力不足的家長們困擾。(297)
野放式自然成長的優缺點
相較於河岸國小的勞工階級家庭海濱國小的小孩子在熟識的鄰里關係保護下享有較大的活動空間與自由。(300)網路世界也帶給海濱國小的孩子未知的社交風險以及未來經歷城鄉移動的工作或婚配經驗後或許會被烙印更明顯的情緒傷痕。(301-302)
勞工階級教養的城鄉差異
父母的經濟機會與情緒安全
低階勞工男性經濟挫敗的階級傷痕
新移民母親在地文化資本與社會資本的不足
學校與巿場提供的教育資源
都會區巿場教育資源豐富
非都會區仰賴學校提供多重功能但教學人力不穩定是困境
社區空間與
鄰理網絡
城巿為勞工階級孩子帶來較大的風險與不安全感
鄉下地區反而能讓孩子野放成長免於烙上「不正常家庭」污名。(304)

第四部份 總結與改變
結論 不安的親職
1.階級化的保安策略
圖二(309)以理念型方式呈現「階級經驗如何影響父母對益品與風險的看法從而形塑出不同的教養策略與風格」(308)


父母資本總和







規劃自然成長

培養國際競爭力

益品追求
自然成長



益品追求
競爭流動

順其自然造化

培育階級流動力





圖二 階級化的親職場域

※象限父母擔憂子女之風險
2擔心孩子經濟安全
1國際人才競爭
3階級與城鄉交織的情緒傷痕
4孩子無法階級流動、脫離勞工生涯
2.教養差異如何強化不平等童年?
本書指出鉅觀層次的全球化脈絡,以及組織層次的教育的中介,將不同階級、城鄉背景的家庭生活與親職實作連結起來,從而強化了不平等的童年。(313)
2.1屋簷下的全球化
l   從單一社會框架下分析階級關係,會忽略了資本積累階級劃界往往是在跨文化、跨國度的場域中進行的。本書強調納入跨國的尺度進行分析,特別關注全球化如何從不同面向形塑了階級化的親職經驗與不平等童年。(313)
l   首先,父母本身的跨國流動(或不流動)模塑了他們對孩子未來的想像,不論他們眼中的全球化意味著更豐沛的機會或更嚴酷的競爭。(314)無國界教養,或寄望於標準化考試
l   其次,社會不平等限制人們進行遷移或近用跨國資源的管道,且不均等地分配全球化所帶來的紅利與虧損。(頂端的教育出走;底端的跨國婚姻(315)
l   儘管不同社經地位的家庭都利用全球化的流動機會,來幫助他們成家、育兒,不同父母們所擁有的跨國文化與社會資本,並沒有同等的效力可以被轉換為下一代的文化資本或流動機會。(北美西歐被視為有品味;東南亞母國語言及網絡被臺灣視為鮮有價值(315)
2.2教育過程中的家庭優勢
l   國家和學校等機構,在階級不平等的社會場域中扮演重要的節點。隨著中產階級家長團體的倡議,不論是學校課程對家長的期待,或是相關國家法令與管理(如兒童保護、親職教育、發展監看等),逐漸把「密集親職」和「兒童中心的家庭生活」視為理想的教養腳本。「全人教育」、「國際化」也成為主流教育體制崇尚(雖然未必落實)的學習目標。經濟和文化資本不足的父母,如果不能配合家長參與學校活動、協助孩子學習等中產階級規範,經常會被學校或國家認為是不適任或不盡責的父母。(316)
l   中產階級教養模式與當前教改論述之間的親近性,也間接限制了勞工階級的流動機會。(中產者升學有綿密支持網絡,穩固階級位置;邊陲社區高中難有學術經驗傳承,不利流動)(317)
l   我們的花園,跟他們的廢墟,實是社會的一體兩面。社會不平等其實是人人參與打造的關係性構成,這樣的論點並不是要讓優勢階級感到罪惡,而是強調,跨越階級界線來建立同理、瞭解與結盟,對於打造一個理想的社會何等重要。(318)
3.為何保安策略讓我們更不安全
其一,臺灣社會發展呈現壓縮現代性的樣態,造成不同文化邏輯與制度場域的矛盾並置或相互衝突,其二,因為這些保安策略多是高度個人化、私有化的策略,強化新自由主義的親職觀點,或是偏重選擇的教養邏輯,這會讓我們看不見家庭之間結構處境的差異,並落入歸罪個人的陷阱。(319-320)
3.1臺灣的壓縮現代性
l   臺灣父母在養育過程中所經歷的各種情緒,包括渴望、焦慮與矛盾,尤其顯示「壓縮現代性」的社會文化特性。其一,社會的集體時間與個人的生命時間高度壓縮,尤其是經歷代間階級流動的父母,回顧自己受限於經濟資源、課業壓力或文化桎梏的「失落童年」,渴望與上一世代的教養與教育方式進行斷裂。然,由於托育資源的不足與缺乏信任,許多家庭還是依賴長輩的育兒協力,原先家庭的影響也不時透過內化的習性「上身」。其二,空間的壓縮讓全球化的教養與學習資源變得可及,尤對具備經濟資源或跨國關係的中上階層家庭來說更是如此。但是,許多臺灣媒體與家長把西方、美日的教養與教育方式過度浪漫化,忽略它們與在地制度、環境的衝突,以及文化慣習改造的不易。(320)
l   資源豐富的中產階級父母,多數難以落實專家媒體鼓吹的理想教養文化腳本。(320)
l   高教育女性的處境尤其呈現了壓縮現代性的矛盾之處,一方面,社會相較於過去,更為鼓勵女性取得教育與事業的成就;另一方面,私領域的婚姻與家庭中,性別不平等的窠臼依然,職場與國家也未能提供充分的育兒支持,讓有小孩的職業婦女陷入兩頭煎熬的困境。(321)
3.2親職的邏輯:義務、選擇或照護?
義務或責任的邏輯
父母的犧牲,子兒的反哺責任
選擇的邏輯
忽略自身能選擇是因自己處於優勢階級;把問題私人化;對未達標者,視為道德缺陷;形成對勞工階級的壓迫
照護的邏輯
父母與孩子都是主體,也是受照顧的對象;考慮互助與分工,認真看待彼此貢獻;協續協商可達成的目標,共同試驗與修補。
4.教養與教育的修補工作
針對坊間重要倡議,以修補工作之精神來回應。(325,相關討論見《照顧的邏輯》一書)
4.1回到聯考才公平嗎?
l   聯考的科舉神話。(324)
l   臺灣目前的申請入學制度,大多以科系為單位,變成激烈、不透明的「資訊戰」(327)
l   立場:支持多元入學;但制度仍需改革。(327)
4.2   關注偏鄉、低收入戶就夠了嗎?
l   低收入戶只占了臺灣人口中的一%,用這些範疇來理解不平等,不僅在測量上失準,對於促進教育平等的解方,參考價值有限。(328)
l   教育不平等其實是連續性的分布。如本書所呈現,都巿邊陲的學校,也就是既非偏鄉、也不夠都會的社區,其實面臨的教養挑戰更為險峻。(328)
l   地區不平等與社經地位的不平等不宜混為一談。(高所得地區,不意味著該地學生都出身於高所得家庭;都巿裡的弱勢人口,在數量上比鄉下還多)(329)
l   測量高教入學平等比較合宜的指標,應該是「第一代大學生」,也就是沒有接受高等教育的父母,其子女是否有機會進入大學就讀。(329)
l   教育不平等的再製,遠從大學入學前就開始了,要彌補家庭資源的落差,中小學教育現場的改革尤為重要。(329)
4.3實驗教育不是萬靈丹
l   不是每個家庭都適合實驗教育,有賴一定的階級資本優勢支撐,且要職場、社區、教育制度的配合。(330)
l   另類教育無法快速複製,不是每個學校都適合如此轉型。(330)
l   不是每個孩子都適合自學或另類教育。
l   發放「教育券」,呼應了新自由主義的邏輯。對整體社會來說,勢將擠壓公立學的資源與發展,讓沒有機會或能力「選擇」的家長更加弱勢。如何在平價可及的教育環境裡,創造尊重孩子的個別差異與多元發展的學習空間,並讓不同階級背景的家庭都能享受到這樣的機會,仍是改革的關鍵。(331)
4.4做弱勢家庭的夥伴,而非指導員
l   與其給予親職教育,不如幫助弱勢家庭培力(由專業人員,如護理師、社工、諮商師等建立「夥伴關係」)。
l   學校安排活動,應避免以中產、異性戀、全職母親為原型來設計活動,以免強化社會排除烙印。(332)
l   我們應該檢視學校文化與教學內容如何過度向中產階級家庭需求、白領工作文化傾斜,系統化地貶低勞工階級的職業技能、文化價值,從而讓教育現場變成階級不平等的發動機,以及讓弱勢學童留下階級傷痕的競技場。(333)(中產階級家庭反而可以學習勞工階級家庭培養出的孩子的人格與生活能力)
l   我們的教育現場需要認可更多元的價值與文化。職涯想像不是只有讀書高;國際化也不是只有先進經濟國;勞工階級的技能與經驗、新移民父母的族群與文化背景,都是課堂上寶貴的學習資源。(333)
5.做孩子的園丁,而非木工師傅
l   木工師傅的教養觀,呼應了前面提到的「選擇的親職邏輯」,將教養視為一個線性過程,父母在過程中企圖透過最合適的選擇,降低孩子生活中的不確定與不安全。(334)
l   當父母把教養視為保安策略,對於不安全有兩個理解的盲點。其一,傾向過度放大日常生活裡的風險,反而降低了孩子的免疫力或適應力。其二,我們必須記得,不安全已成為當代世界的常態。科技產業日新月異、全球經濟快速變遷,讓「鐵飯碗」與「安穩工作」成為神話。父母不可能為孩子避免風險,甚至也很難管理風險,更重要的是,讓孩子有能力適應風險。(335)
l   高普尼克說:「當一個好父母,並非把小孩變成聰明、快樂或成功的大人,而是養出一個健康、適應力強、有彈性的孩子,去面對難以預料卻必須面對的未來世界。」(335)
5.1協力拉拔所有的孩子長大
l   為了減輕焦慮的父母和辛苦謀生的家庭的負擔,國家需要扮演起更積極的角色,提供平價可及的公共托育、落實勞動權益保障、督促職場落實家庭友善的政策,以及改造教育制度與學習文化。此外,我們也需要建立跨越階級落籬的公民網絡,來創造更多的相互依存,而不是回頭依賴個人化的保安策略。(336)
5.2給孩子:你的爸媽不是你的爸媽
l   我希望你能從中看到父母的焦慮與掙扎。在某個意義下,他們也是結構下的受害者,他們難以看穿巿場販賣給他們的恐懼、不易擺脫成長過中內化的社會期待,不知不覺中把愛變成焦慮與控制。(338)
l   我不贊同父母理所當然地要求孩子承擔感恩或回報的義務,但我也不認為子女有把父母無條件的呵護支持當成天經地義的權利。照護的邏輯同樣適用於親子間的互動,孩子需要認知父母也是脆弱的、他們也有自己的人生與困頓。在不同的生命階段中,我們摸索照護彼此的方式、尋求相互滋養的可能。(338)
l   對於所謂的「人生勝利組」來說,菁英資源與階級優勢提供了社會流動的入場券,但這樣的位置也構成了視野的阻礙,讓我們看不見人們差別的處境與際遇。透過閱讀這本書,我希望讀者們能產生的是「同理心」,而非「同情心」,不是同情不幸、可憐弱勢,而是能透過分析與比較,「看穿」結構與社會不平等的作用,進而反思自身的經驗。在生態多元的菜園裡成長,我們才能欣欣向榮。(339)



附錄一 從「照豬養」到「照書養」
「國家未來主人翁」:反共復國與家庭計劃
「兒童劫」:戒嚴與工業化過程中的兒童保護
「現代兒童」與愛的教育
教育改革與實驗學校
跟全世界的父母學教養
親職教養與高風險家庭

1950年代
養育兒童旨在培養為國服務生力軍。(343)
1960年代
美國金援,推動家庭計劃的黃金時期(344)
媒體關切的兒童問題為基本的衛生與健康。(345)
美援家庭計畫,控制人口以免孩童因貧窮或疾病赤化。(347)
兒童保護與思想控制(348)
1970年代
巿場力量增長,科學持家、現代育兒論述增加。(349)
補習班的課後活動增加。(350)
1980年代
兒童成為「小小消費者」(350)
兒童劫(風險對象)。(350)
1990年代
從父母管教效果,轉變成為孩子心智的保護。(355)
論述檢討打罵教育,轉向愛的教育。(355-356)
另類教育走向巿場化路線,而非公共政策路線。(358)
教改,多元入學被批評多錢入學。(358-359)
21世紀
跟全世界的父母學教養;照臉書養(359-362)
國家基於兒童權利與福利,監看親密關係與家庭生活。(563)[產生歧視標籤,國家介入名為保護,卻造成「問題化」弱勢或非典型家庭的效果。](366)
圖表為筆者自行整理。



附錄二 受訪個案數量與特性分布



[1] 當代臺灣家庭的親子關係愈來愈接近社會學家紀登斯所說的「純粹關係」父母之所以養育子女主要是基於親子關係本身提供的情感情足而非寄寓於未來可轉化為外部報酬如養兒防老),或只是克盡外界強加的制度性責任(21-22)
[2] 40「反思親職」的討論受到英國社會學者Margaret Archer的啟發她批評布爾廸厄的結構主義導向強調個人的反思與能動性中介了社會結構的影響因而造成社會位置相近者可能衍生不同的行動傾向不同於「慣習」的概念植基於重複的情境與持續的關係「反思」與「內在對話」(internal conversation)的進行容易發生在人們面對「結構、文化與生命經驗的不連續」之際(Archer 2007:47)。相近階級位置的家長,當然會因為個人生命史或個性特質等因素,衍生教養方式的差異。本文僅指認具有社會學意義的群體傾向,也就是在一定結構條件(階級位置與資本組合)的允許與限制下,行動者如何發揮能動性來進行反思、並且與既有慣習斷裂。(389注釋)
[3] Cooper(2014)使用的概念是security project我偏好使用security strategy以避免被誤解為深思熟慮的理性行動因為養育者的保安策略其實包括許多責任或目標衝突下的情緒掙扎,或是面對結構局限下的防衛式反應我的另一本書(Lan 2018)比較臺灣與美國的移民家長則用「全球保安策略」(global security strategy)的概念來描述父母如何運用跨國移動及文化協商來因應他們所指認出在地與全球脈絡中的不安全。(注釋頁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