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31日星期五

短記 《偽魚販指南》

速記 《偽魚販指南》 讀書紀錄

偽魚販,身不由己,但又肯定命運者;指南者,指難也,亦為方針。
巿井之語,收斂之筆,厚重之情,湧於紙面。

頁35洗不去的氣味與鱗片化的皮膚,是魚販人生的印記。頁71記巿場女人無時間恨,得留時間與姐妹玩,靠自己最實在,那些超越對立的人,比起批判主義者更深刻,也更有智慧,也更踏實。

家人不靠譜,貴人來指路(106頁阿元開路);不時不食,不要硬吞不適合自己的東西(108)。買魚的駱駝先生租田,「毋做會死」,把田視為命的老農心聲。(110)對於oui chef「裝懂哥」的不懂魚的嘲笑(119);但主廚把斷尾貨價當成採購價,原來裝懂哥懂,江湖江湖(水深難測)。(121)

為情人作一夜干的書寫動人,極美(145);選魚的訣竅的餘韻,難道已是分開的前女友?(169)
海生館紀行,如兒時碗裡的魚,又如現時室內勞動的人,交疊書寫,內斂的批判如同內劍。(177)

魚占卜觀人觀魚,魚人互映,如若理念型的建構與逐步推衍,深刻而有趣,不知不覺讀起來有種齊美爾隨筆+芝加哥學派寫實風格+班雅明碎片中自帶真理的感覺。(185-)

魚刺多,味細膩;人刺多,有格;耐刺多者,有底韻。(195)

弓魚者,談食物/死物與病人/病物,弓之繩繫縛三代,也縛魚生至死,半死而示生,成為他人俎肉。「弓」之張力感,十足,也繫縛,滯足。(202)

家庭關係比作冰箱,氣味的攻防,厚重文字,情感如壩堤欲崩(226)。
後記釋題,自我切分,內斂深沉,或也是工作形態之故,務求狠準,但不求快意,但求神來之筆,呈現日常生活片段面向。如芝加哥學派的都巿觀察,但卻以齊美爾隨筆書寫,輕快,但也讓讀者讀著感受漁生之腥重野味,震憾良久不已。孩子們看世界不帶預設,怪獸是長得怪但不嚇人,城堡不是巨大建築但不嚇人,如實呈現自己的眼光所及所見——誠實。

作家的誠懇之筆,我能感受。也感謝偽魚販,在此人為世界,漁穫此種經驗,販字鬻文,實是人生指難,亦為指南。感恩拓我眼界,好書值得推薦。


2023年3月25日星期六

Bruno Latour 《我們從未現代過》 第一章到第三章

 

Bruno Latour 《我們從未現代過》

 

Summary of "We Have Never Been Modern" 《我們從未現代過》簡介

In "We Have Never Been Modern," French sociologist and philosopher Bruno Latour challenges the conventional understanding of modernity and its assumed separation of nature and society. The book was first published in French in 1991 and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in 1993.

法國社會學家和哲學家布魯諾-拉圖爾(Bruno Latour)在《我們從未現代過》中,對現代性的傳統理解及其對自然和社會的假定分離提出了挑戰。該書於1991年首次以法語出版,1993年被翻譯成英語。

Latour argues that the so-called "modern" world has never actually severed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nature and society or between humans and non-humans, despite claiming to do so. Instead, he posits that the modern world is built on a series of hybrid entities, which he calls "quasi-objects" and "quasi-subjects," that bridge the gap between nature and culture.

拉圖爾認為,所謂的 "現代 "世界實際上從未切斷過自然與社會或人類與非人類之間的聯繫,儘管他聲稱要這樣做。相反,他認為現代世界是建立在一系列混合實體之上的,他稱之為 "準客體 " "準主體",它們彌合了自然和文化之間的差距。

The book critiques the notion of the "Great Divide" between pre-modern and modern societies, which Latour sees as a false dichotomy. He believes that modernity is not characterized by a definitive break with the past but rather by a continuous process of negoti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in which humans and non-humans constantly interact.

該書批判了前現代和現代社會之間的 "大分界 "概念,拉圖爾認為這是一個錯誤的二分法。他認為,現代性的特點不是與過去徹底決裂,而是一個持續的協商和轉變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人類和非人類不斷地互動。

Latour outlines a new approach to understanding the world, which he calls "symmetrical anthropology." This approach allows for the study of hybrids and networks, as it treats humans and non-humans equally, without privileging one over the other. By examining the interconnections between nature and society, Latour aim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complex dynamics of our world.

拉圖爾概述了一種理解世界的新方法,他稱之為「對稱人類學」。這種方法允許對混合體和網路進行研究,因為它對人類和非人類一視同仁,沒有將一個人置於另一個人之上的特權。通過研究自然和社會之間的相互聯繫,拉圖爾旨在更好地理解我們世界的複雜動態。


 

Glossary of "We Have Never Been Modern"

我們從來現代過 "的詞彙表

Modernity: A period marked by scientific, technological, and cultural advancements, often assumed to have begun with the Enlightenment. Latour critiques the idea that modernity represents a clear break from the past.

現代性。一個以科學、技術和文化進步為標誌的時期,通常被認為是始於啟蒙運動。拉圖爾批判了現代性代表著與過去的明確決裂這一觀點。

Great Divide: The assumed separation between pre-modern and modern societies. Latour argues that this division is a myth, as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nature and society persist throughout history.

大分界。前現代社會和現代社會之間的假定分離。拉圖爾認為,這種劃分是一個神話,因為自然和社會之間的聯繫在歷史上一直存在。

Quasi-objects: Hybrid entities that blend nature and culture, science and society, or human and non-human elements. These entities challenge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nature and society that modernity claims to uphold.

准物體。融合了自然和文化、科學和社會,或者人類和非人類元素的混合實體。這些實體挑戰了現代性所宣稱的自然與社會之間的區別。

Quasi-subjects: Entities that, like quasi-objects, blur the boundaries between humans and non-humans. They have both agency and social roles.

准主體(Quasi-subjects)。像准主體一樣,模糊了人類和非人類之間的界限的實體。他們既有機構又有社會角色。

Symmetrical anthropology: Latours proposed approach to studying society, which treats humans and non-humans equally and focuses on the networks and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m.

對稱的人類學。拉圖爾提出的研究社會的方法,它平等對待人類和非人類,並關注他們之間的網路和關係。

Hybridity: The state of being composed of mixed or interconnected parts, such as the blend of nature and culture in quasi-objects and quasi-subjects.

混合性。由混合或相互聯繫的部分組成的狀態,如准物體和准主體中自然和文化的融合。

Networks: The complex web of connections and interactions between humans and non-humans that form the basis of Latours symmetrical anthropology.

網路。人類和非人類之間複雜的聯繫和互動網路,構成拉圖爾對稱人類學的基礎。

Note that this glossary provides only a brief overview of the key terms and concepts from "We Have Never Been Modern." To gain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Latours ideas, it is best to read the book in its entirety.

請注意,本詞彙表只提供了 "我們從未成為現代人 "中關鍵術語和概念的簡要概述。為了更深入地瞭解拉圖爾的思想,最好是完整地閱讀這本書。


 

CONTENTS內容

1. CRISIS危機

1.1 The Proliferation of Hybrids混合物的擴散

本節探討現代社會中混合物的擴散以及其對於自然和文化之間界限模糊的影響。

1.2 Retying the Gordian Knot重新綁定戈爾迪厄結

本節討論了如何解決混合物所引起的問題,以及如何尋找新的方法來理解自然與文化之間的關係。

1.3 The Crisis of the Critical Stance批判立場的危機

本節分析了批判立場在面對混合物問題時所遇到的危機。

1.4 1989: The Year of Miracles1989:奇跡之年

本節回顧了1989年所發生的重大事件,並探討它們對於現代性概念的影響。

1.5 What Does It Mean To Be A Modern? 成為現代人意味著什麼?

本節討論了現代性的定義以及成為現代人的意義。

2. CONSTITUTION憲法

(勤之:)2.1-2.8《利維坦與空氣泵浦》文本評述

2.9從科學與政治的對立,到引入形而下與形而上的混種(神/宗教)作為思辯啟發

2.10-2.13現代批判及其困境(大論述的失效)

2.14我們這些「非現代人」(擁抱混種之人/不合時宜的第三類人/跨域人)

2.1 The Modern Constitution現代憲章

2.2 Boyle and His Objects波義耳及其物件

本節介紹了科學家波義耳的研究以及他對現代科學觀念的貢獻。

2.3 Hobbes and His Subjects霍布斯及其主體

本節探討了政治哲學家霍布斯的觀點以及他對現代政治概念的影響。

2.4 The Mediation of the Laboratory實驗室的中介作用

本節分析了實驗室在現代科學與政治之間起到的中介作用。

2.5 The Testimony of Nonhumans非人類的證言

本節討論了非人類在現代社會中的角色以及其對人類行為的影響。

2.6 The Double Artifact of the Laboratory and the Leviathan實驗室與利維坦的雙重人工物

本節探討了實驗室與利維坦之間的關係,以及它們在現代社會中的作用。

2.7 Scientific Representation and Political Representation科學代表與政治代表

本節分析了科學代表與政治代表之間的關係以及它們在現代社會中的互動。

2.8 The Constitutional Guarantees of the Modern現代憲法的保證

本節探討了現代憲法為現代社會提供的保證,以及這些保證如何維持社會的穩定與發展。

2.9 The Fourth Guarantee: The Crossed-out God第四項保證:被劃掉的上帝

本節討論了上帝在現代憲法中的角色,以及宗教在現代社會中的地位。

2.10 The Power of the Modern Critique現代批評的力量

本節分析了現代批評的力量以及它在現代社會中的影響。

2.11 The Invincibility of the Moderns現代人的無敵性

本節討論了現代人在面對挑戰時所展現出的無敵性,以及這種無敵性如何影響現代社會。

2.12 What the Constitution Clarifies and What It Obscures憲法澄清和隱藏的問題

本節分析了憲法在澄清現代社會問題的同時,也隱藏了一些其他問題。

2.13 The End of Denunciation譴責的終結

本節探討了如何結束對現代社會的譴責,以及尋找新的批評方式。

2.14 We Have Never Been Modern我們從未成為現代人

本節主張我們從未真正成為現代人,並詳述了這一觀點的理由。

3. REVOLUTION革命

3.1 The Moderns, Victims of Their Own Success現代人成為自己成功的受害者

本節討論了現代人在追求成功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以及這些問題如何影響現代社會。

3.2 What Is a Quasi-Object? 什麼是準物件?

本節介紹了準物件的概念,以及它如何打破自然與文化之間的界限。

3.3 Philosophies Stretched Over the Yawning Gap哲學在巨大鴻溝上的拉伸

本節探討了哲學如何在自然與文化之間的鴻溝上進行拉伸,以及這對於理解現代世界的影響。

3.4 The End of Ends目標的終結

本節分析了現代社會中目標追求的終結,以及這對於社會發展的影響。

3.5 Semiotic Turns符號學轉折

本節討論了符號學在理解現代世界中的重要性,以及它如何影響我們看待自然與文化之間關係的方式。

3.6 Who Has Forgotten Being? 誰忘記了存在?

本節探討了在現代社會中,人們如何忽略了存在本身的意義和價值。

3.7 The Beginning of the Past過去的開始

本節回顧了過去對於現代世界的影響,並分析了過去在現代社會中的角色。

3.8 The Revolutionary Miracle革命性奇蹟

本節討論了現代社會中的革命性奇蹟,以及它們對於現代世界的影響。

3.9 The End of the Passing Past過去的終結

本節分析了過去在現代社會中終結的原因,以及這對於現代世界的意義。

3.10 Triage and Multiple Times分類和多重時間

本節探討了在現代社會中,人們如何根據不同的時間進行分類,以及這對於理解現代世界的影響。

3.11 A Copernican Counter-revolution哥白尼式的反革命

本節討論了哥白尼式的反革命,以及它在現代社會中的影響和意義。

3.12 From Intermediaries to Mediators從中介到調解者

本節分析了現代社會中,人們如何從中介轉變為調解者,以及這對於理解現代世界的影響。

3.13 Accusation, Causation控訴,因果

本節探討了在現代社會中,人們如何面對控訴和因果關係,以及這對於理解現代世界的影響。

3.14 Variable Ontologies可變的本體論

本節討論了在現代社會中,本體論的變化以及它對於理解現代世界的影響。

3.15 Connecting the Four Modern Repertoires連接四個現代詞彙表

本節分析了如何將四個現代詞彙表連接起來,以更好地理解現代世界。

4. RELATIVISM相對主義

4.1 How to End the Asymmetry如何結束非對稱

本節探討了如何結束現代社會中的非對稱現象,以及這對於理解現代世界的意義。

4.2 The Principle of Symmetry Generalized對稱原則的擴展

本節討論了將對稱原則應用於更廣泛範疇的可能性,以及這對於分析現代社會的影響。

4.3 The Import-Export System of the Two Great Divides兩大分界線的輸入輸出系統

本節分析了在現代社會中,兩大分界線之間的進出口系統以及它們對現代世界的影響。

4.4 Anthropology Comes Home from the Tropics人類學自熱帶地區回歸

本節探討了人類學如何將研究範疇從熱帶地區擴展至現代社會,以及這對於理解現代世界的影響。

4.5 There Are No Cultures沒有文化

本節主張沒有固定的文化概念,並分析了這一觀點對於理解現代世界的意義。

4.6 Sizeable Differences可觀的差異

本節討論了在現代社會中存在的可觀差異,以及它們對於理解現代世界的影響。

4.7 Archimedes coup détat阿基米德的政變

本節探討了阿基米德在現代社會中的政變,以及這對於理解現代世界的意義。

4.8 Absolute Relativisim and Relativist Relativism絕對相對主義與相對主義相對主義

本節分析了絕對相對主義和相對主義相對主義的差別,以及它們對於理解現代世界的影響。

4.9 Small Mistakes Concerning the Disenchantment of the World關於世界除魅的小錯誤

本節討論了關於世界除魅的一些誤解,以及這些誤解對於理解現代世界的影響。

4.10 Even a Longer Network Remains Local at All Points即使是更長的網絡在所有點上仍然是局部的

本節探討了即使是規模更大的網絡在所有點上仍然是局部的,以及這對於理解現代世界的意義。

4.11 The Leviathan is a Skein of Networks利維坦是網絡的糾纏

本節探討了利維坦如何被視為一個網絡的糾纏,以及這對於理解現代世界的意義。

4.12 A Perverse Taste for the Margins偏愛邊緣的倒錯品味

本節討論了現代社會中對邊緣現象的偏愛,以及這對於理解現代世界的影響。

4.13 Avoid Adding New Crimes to Old避免在舊罪上添加新罪

本節強調了在批評現代社會時,應避免在舊罪上添加新罪,以尋求更為公正的評價。

4.14 Transcendences Abound超越無處不在

本節探討了超越的概念在現代社會中的普及,以及這對於理解現代世界的意義。

5. REDISTRIBUTION重新分配

5.1 The Impossible Modernization不可能的現代化

本節分析了現代化過程中面臨的不可能性,以及這對於理解現代世界的影響。

5.2 Final Examinations期末考試

本節探討了在現代社會中,期末考試的角色以及它們對現代世界的影響。

5.3 Humanism Redistributed人文主義的重新分配

本節討論了人文主義在現代社會中的重新分配,以及這對於理解現代世界的意義。

5.4 The Nonmodern Constitution非現代憲法

本節介紹了非現代憲法的概念,以及它如何影響我們對現代世界的理解。

5.5 The Parliament of Things萬物議會

本節探討了萬物議會的概念,以及它如何為現代世界提供一個全新的視角。

Bibliography


 

1. CRISIS危機

1.1 The Proliferation of Hybrids混合物的擴散

ChatGPT4(下簡稱G):本節探討現代社會中混合物的擴散及其對於自然和文化之間界限模糊的影響。

如果說閱讀日報是現代人祈禱的形式,那麼今天要是有人一邊祈禱,一邊閱讀這些混亂的事務,這人的確相當怪異。所有文化的事務和自然的事務,天天都攪和在一起。

If reading the daily paper is modern mans form of prayer, then it is a very strange man indeed who is doing the praying today while reading about these mixed-up affairs. All of culture and all of nature get churned up again every day.

ChatGPT 4: 這段文字提到了現代人在閱讀報紙時所面對的複雜現象,這裡的「混亂事物」指的是自然與文化的交織與重組。這表明現代世界中,自然和文化並非截然分開的領域,而是不斷交融並影響彼此的現象。

P3千萬別把天與地,全球與地方、人與非人混爲一談。你可能會說:「但這些糾葛把事情混在一起,把我們的世界編織在一起!」分析家則回應:「就當這些糾葛不存在吧!」他們巳經用仔細磨過的劍斬斷「高爾蒂安結」(GordianKnot)。「高爾蒂安結」的軸心應聲斷裂:分析家在左邊放上關於事物的知識,在右邊則放上權力與政治。

But these imbroglios do the mixing, youll say, they weave our world together! Act as if they didnt exist, the analysts reply. They have cut the Gordian knot with a well-honed sword. The shaft is broken: on the left, they have put knowledge of things; on the right, power and human politics.

 

ChatGPT 4: 這段話提到分析師們試圖將自然與文化、知識與政治分開,就像用一把鋒利的劍切斷歌利亞結一樣。然而,這種分隔並非現實世界的真實反映,事實上,這些領域之間的界限模糊,彼此交織。

我們自己就是混種,彆扭地在科學機構裡供職,算是半工程師半哲學家。我們是不求名分的第三類學子(Serres, 1991 )

Hybrids ourselves, installed lopsidedly within scientific institutions, half engineers and half philosophers, tiers instruits (Serres, 1991)

ChatGPT 4: 這段話提到了作者和其他研究人員在現代世界中的角色,他們既是工程師,也是哲學家。這意味著,為了理解現代世界,我們需要擁抱跨學科的方法,結合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的知識,來探討自然、文化和技術之間的相互作用。這也是《我們從未成為現代人》一書的核心理念。

 

1.2 Retying the Gordian Knot重新綁定高爾蒂安結

G:本節討論如何解決混合物所引起的問題,以及如何尋找新的方法來理解自然與文化之間的關係。

P4 這些事物如何與我們的各 個集體與主體產生關連。我們談的不是工具性思想,我們 談的是各個社會的內容本身

Yet this research does not deal with nature or knowledge, with things-in-themselves, but with the way all these things are tied to our collectives and to subjects. We are talking not about instrumental thought but about the very substance of our societies.

這段話強調了這本書的研究焦點,即關注自然、知識和事物如何與我們的集體和主體相互關聯。這意味著研究的核心不僅在於理解自然和知識本身,而且要理解它們如何構成我們的社會組織。

但科技研究不是在討論社會脈絡與權力利益,科技研究討論的是社會脈絡和權力利益如何與集體和物(object)牽連在一起。

Yet science studies are talking not about the social contexts and the interests of power, but about their involvement with collectives and objects.

科學研究的目的不是探討社會語境和權力利益,而是瞭解它們如何與集體和物件相互關聯。這意味著科學研究應該關注各種主體(人類和非人類)之間的相互作用。

我用「集體」(collective)—詞描述人與非人的關連,而當我用「社會」(society)一詞時,指的只是社群中的一部分,只是社會科學發明出來的分裂。人們本來就一直在重新定義技術的內容與脈絡。

I will use the word collective to describe the association of humans and nonhumans and society to designate one part only of our collectives, the divide invented by the social sciences.

這段話闡述了作者對“集體”和“社會”的定義。集體是指人類和非人類的結合,而社會是指集體的一部分。這樣的區分有助於瞭解這本書的核心觀點,即要將人類和非人類一起納入研究範疇。

一旦我們向既有的學科出示某個細緻的社會一技術網絡,出示一些可愛的轉換過程,第一群專家就會提取我們的概念,並且拔掉所有可能將這些概念連接到社會或修辭的根源;第二群專家會抹煞網絡具有的社會與政治面向,並清掉網絡裡所有的物;最後,第三群專家會保留我們的論述與修辭,但去除我們的作品裡任何對(難以啓齒的)實在或權力遊戲的不當執著

Offer the established disciplines some fine sociotechnological network, some lovely translations, and the first group will extract our concepts and pull out all the roots that might connect them to society or to rhetoric; the second group will erase 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dimensions, and purify our network of any object; the third group, finally, will retain our discourse and rhetoric but purge our work of any undue adherence to reality – horresco referens – or to power plays.

這段話描述了不同學科如何處理跨學科研究。第一組專注於提取概念,忽略與社會和修辭的聯繫;第二組則將研究從社會和政治層面剝離,專注於物件;第三組關注言辭和修辭,卻避免過度依賴現實或權力遊戲。這些現象表明,不同學科可能會在處理跨學科研究時,忽略或過度簡化某些重要方面。因此,要深入瞭解現代世界,需要採取一種更為全面和融合的研究方法。

 

1.3 The Crisis of the Critical Stance批判立場的危機

G:本節分析了批判立場在面對混合物問題時所遇到的危機。

網絡可以同時真實得就像自然,被敘說得就像論述,並且就像社會那樣具有集體的性質。

if the networks are simultaneously real, like nature, narrated, like discourse, and collective, like society

網絡在拉圖的思考中扮演著關鍵角色。網絡不僅具有自然、話語和社會的特徵,而且在這三者之間建立了聯繫。這種觀點強調了,要理解現代世界,我們需要將這些不同層面綜合起來。

是沒錯,但我們不是野蠻人,沒有人類學家會這樣研 究我們。而且我們也不可能用研究其他地方、其他人的方 式,研究我們自己的文化,或者說研究「自然一文化」綜 合體。爲什麼呢?因爲我們是現代人。

Yes, but we are not savages; no anthropologist studies us that way, and it is impossible to do with our own culture – or should I say nature-culture? – what can be done elsewhere, with others. Why? Because we are modern.

作為現代人,我們可能會認為自己不受傳統人類學研究的限制。然而,拉圖暗示了這種思考方式可能會阻礙我們對自己文化和自然-文化關係的深入理解。他認為,要突破這種限制,我們需要重新審視自己的現代性。

回顧前文:我們從一個受限的問題出發:爲何網絡仍舊捉摸不定?爲何科技研究仍受忽視?現在姑且問個更大、更經典的問題:何謂現代?我們的袓先對於織成我們的世界的網路驚訝不已,而當我們追究這種驚訝的時候,我們就會發現,欠缺此種認識有其人類學根源。好在,我們可以借助某些正把好批判的老鼴鼠埋葬在自家洞穴的大事,來了解這個問題。

We pass from a limited problem – why do the networks remain elusive? Why are science studies ignored? – to a broader and more classical problem: what does it mean to be modern? When we dig beneath the surface of our elders surprise at the networks that – as we see it – weave our world, we discover the anthropological roots of that lack of understanding. Fortunately, we are being assisted by some major events that are burying the old critical mole in its own burrows.

這段話強調了瞭解現代性的重要性,並將其與科學研究的忽視和網絡的難以捉摸性聯繫起來。拉圖認為,要解決這些問題,我們需要深入探討現代性背後的人類學根源。他暗示一些重大事件正在改變我們對現代性的理解,這將有助於揭示網絡、科學研究和現代性之間的關聯。

 

總之,這些段落強調了瞭解現代性對於理解科學研究和網絡的重要性。拉圖認為,我們需要超越簡單的自然與文化區分,重新審視自己的現代性,以便更好地理解這些網絡如何影響我們的世界。通過挖掘現代性背後的人類學根源,我們可以揭示一個更全面的視角,這將有助於揭示科學、話語和社會之間的聯繫。

 

1.4 1989: The Year of Miracles1989:奇跡之年

G:本節回顧了1989年所發生的重大事件,並探討它們對於現代性概念的影響。

但勝利的好景不常。在巴黎、倫敦和阿姆斯特丹,同樣的光榮1989年見證了幾場首次討論整個地球狀態的會議。對某些觀察家而言,這些會議象徵資本主義的結束,以及資本主義想無限征服並全面宰制自然的奢望純屬徒然。藉由重新調整剝削方向,從「人對人」到「人對自然」,資本主義超限擴大了這兩者。受壓抑者以雷霆萬鈞之勢,捲上重來:原本應獲得拯救、免除一死的大眾,成千上萬地落入貧窮。而我們原以爲可以絕對掌控的自然,以同樣的全球規模宰制我們,並威脅我們全體。這眞是個怪異的辯證:奴隸變成人類的主人與擁有者,而且人類發明了生態滅絕以及大飢荒。

But the triumph is short-lived. In Paris, London and Amsterdam, this same glorious year 1989 witnesses the first conferences on the global state of the planet: for some observers they symbolize the end of capitalism and its vain hopes of unlimited conquest and total dominion over nature. By seeking to reorient mans exploitation of man toward an exploitation of nature by man, capitalism magnified both beyond measure. The repressed returns, and with a vengeance: the multitudes that were supposed to be saved from death fall back into poverty by the hundreds of millions; nature, over which we were supposed to gain absolute mastery, dominates us in an equally global fashion, and threatens us all. It is a strange dialectic that turns the slave into mans owner and master, and that suddenly informs us that we have invented ecocides as well as large-scale famine.

在這句話中,拉圖爾指出了人類進步的悖論性質及其帶來的後果。他所指的 "奇怪的辯證法 "是一個動態過程,通過這個過程,人類控制自然和實現對自然的主宰的努力,實際上導致了自然反而主宰人類的局面。

 

這裡的 "奴隸 "一詞可以被解釋為人類試圖利用和控制的自然。然而,由於人類試圖對自然施加控制,我們無意中製造了新的破壞性問題,如生態滅絕(生態系統的大規模破壞)和大規模饑荒。

 

拉圖爾的討論強調了人類行為所產生的諷刺和意外後果。通過試圖征服自然,在某種意義上,我們已經被我們所創造的問題所奴役了。這凸顯了人類與自然之間的複雜關係,以及在我們與環境的互動中需要一種更深思熟慮和平衡的方法。

所以這是雙重悲劇:前身是社會主義的社會,認爲可以藉由模仿西方來解決這兩個問題;西方社會則認爲自己已經避免這兩個問題,而且自己的辦法可以提供其他國家參考,就算這令地球與其居民岌岌可危危。西方社會以爲除了自己,天下無其他社會擁有這確保勝利的錦囊妙計,但西方社會恐怕已經失去一切。(72)

Hence a double tragedy: the former socialist societies think they can solve both their problems by imitating the West; the West thinks it has escaped both problems and believes it has lessons for others even as it leaves the Earth and its people to die. The West thinks it is the sole possessor of the clever trick that will allow it to keep on winning indefinitely, whereas it has perhaps already lost everything.

 

悲劇在於,雙方的信念都是錯誤的。前社會主義社會可能會發現,僅僅模仿西方不一定會成功,甚至可能會加劇現有的問題。另一方面,西方對其所謂的勝利過於自信,沒有認識到其行為對環境和全球社會的消極後果。

 

拉圖爾的討論強調了假設自己的觀點或發展模式是普遍適用或優越的陷阱。它呼籲人們對不同社會所面臨的複雜性和挑戰有更細緻的瞭解,並認識到沒有任何一種方法可以提供所有的答案。它還警告人們不要自滿,不要忽視我們行動的意外後果,特別是在環境和社會問題方面。

我們難道不該嘗試終結人對人的剝削嗎?我們難道不該成爲自然的主人與擁有者嗎?我們最高貴的才德過去受到兩項孿生任務的服務徵召,--個屬於政治界、一個屬於科學與技術領域(72)

Should we not have tried to put an end to mans exploitation of man? Should we not have tried to become natures masters and owners? Our noblest virtues were enlisted in the service of these twin missions, one in the political arena and the other in the domai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在這段話中,拉圖爾提出了關於人類兩項努力的動機和後果的問題:結束人類剝削和掌握自然。他承認,這些目標是由崇高的意圖驅動的,比如促進社會正義和推進科學知識。

 

然而,重要的是要考慮這些追求的潛在意外後果和道德影響。例如,在追求結束人類剝削的過程中,我們必須謹慎,不要把單一的、統一的解決方案強加給不同的社會,因為不同的文化可能有自己的方式來解決社會不公正問題。強加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方法可能會導致更多的問題,甚至加劇現有的問題。

 

同樣,對掌握自然的追求,雖然是出於改善人類生活和促進科學理解的願望,但卻導致了許多環境問題,如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的喪失和污染。這說明了人類與自然之間複雜的、常常是矛盾的關係,也說明了在我們與環境的互動中需要一種更平衡和可持續的方法

 

總之,拉圖爾的問題促使我們反思我們在追求崇高目標時的行為的道德和後果。必須以謙遜的態度對待這些努力,並意識到潛在的意外後果,同時不斷地重新評估我們的戰略,確保它們與道德考慮和長期可持續性相一致

不論我們是反現代化、現代化或後現代主義者,發生在奇蹟1989年的雙重潰敗都使我們受到懷疑。但我們還是能拾起思想的線索——如果我們認爲1989年所發生的正是一種雙重的潰敗,其絕妙的對稱性可以提供我們兩堂課,讓我們能以全新的觀點審視整個過去。//萬一我們從未現代過,那會怎樣?那麼,我們將可以進行比較人類學研究,各網絡將有一席之地。

Whether we are antimodern, modern or postmodern, we are all called into question by the double debacle of the miraculous year 1989. But we take up the threads of thought if we consider the year precisely to be a double debacle, two lessons whose admirable symmetry allows us to look at our whole past in a new light.// And what if we had never been modern? Comparative anthropology would then be possible. The networks would have a place of their own.

在這段話中,拉圖爾提出,1989年的事件,他稱之為 "雙重潰敗",挑戰了所有人的觀點,無論他們被認定為反現代、現代或後現代。雙重失敗 "指的是社會主義制度的同時崩潰,以及人們對無節制的資本主義發展的環境後果的日益認識。

 

通過將1989年的事件視為具有對稱結構的 "雙重災難",拉圖爾敦促我們重新評估我們對過去的理解,並重新思考現代性的概念。他提出,也許我們從來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現代,這意味著現代社會和前現代社會之間的區別並不像人們通常認為的那樣明確。這種觀點為比較人類學提供了可能性,使我們能夠研究不同社會如何處理人類與自然的複雜關係和社會結構

 

我們從來沒有現代過 "的想法也為認識和研究網路提供了空間--人類、非人類和環境之間錯綜複雜的聯繫網。通過挑戰進步和現代性的傳統敘事,拉圖爾鼓勵我們探索理解我們的世界和我們在其中的位置的其他方法。這種方法可以幫助我們通過學習各種文化和社會的不同經驗和見解,為我們面臨的挑戰制定更加細緻和可持續的解決方案。

 

1.5 What Does It Mean To Be A Modern? 成為現代人意味著什麼?

G:本節討論了現代性的定義以及成為現代人的意義。

本論文的假設是,「現代」一詞標誌出兩套截然不同的實作。這兩種實作若要有效,就必須保持截然不同。第一套實作藉「轉換」(translation),創造了一種薪新的存有類型——自然與文化的混種物。第二套實作藉由「純化」(purification),創造了兩種南轅北轍的存有論區域:一方面是人的區域,另一方面是非人的區域。

 

The first set of practices, by translation, creates mixtures between entirely new types of beings, hybrids of nature and culture. The second, by purification, creates two entirely distinct ontological zones: that of human beings on the one hand; that of nonhumans on the other. Without the first set, the practices of purification would be fruitless or pointless.

拉圖爾認為,轉譯和純化對於現代世界的運作都是必要的。轉譯對於創造定義我們世界的複雜的關係和實體網路是必不可少的,而純化則需要建立區別和界限,使我們能夠對這些關係和實體產生意義。如果沒有轉譯,純化的過程就沒有任何可供操作的東西,因此是徒勞的。

 

通過強調轉譯和純化的相互依存關係,拉圖爾強調了現代世界觀中固有的張力和悖論。當我們努力在自然和文化等類別之間做出明確的區分時,我們也在不斷創造出挑戰這些區分的混合實體。這種張力是拉圖爾作品中的一個核心主題,也是他對現代主義觀點批判的一個關鍵方面。

轉換或中介(mediation)的工作,和純化的工作之間有何關連?

我的假設(這仍舊顯得粗糙)是:純化已經使轉換成爲可能。我們越禁止自己想像混種,他們的雜交就越可能發生,這就是現代人的困境。第二個問題與前現代人、與其他文化有關。我的假設(再次坦承它失之簡化)是:其他文化藉由致力於想像混種,阻止了混種物的增生。正是此種差異解釋了他們(所有其他文化)與我們(西方)之間的大分裂,並且使得無解的相對主義問題可望獲得解決。第三個問題與當前的危機有關:如果現代性將區分與增生的雙重任務執行得這麼有效,爲什麼如今現代性會藉由讓我們無法眞正成爲現代人而削弱其自身?由此引出了最後一個問題,也是最難的問題:如果我們停下來,不再是現代人,如果我們再也不能區分開增生的工作與純化的工作,那我們會變成什麼?我的假設像前面的一樣粗糙,我認爲我們將得慢下腳步,將得疏導、管控怪物們的增生,辦法是提供這些怪物一些官方代表。我們將有必要擁有不一樣的民主嗎?一種延伸到事物的民主?要回答這個問題,我應當挑出前現代人、現代人,甚至是後現代人,以區辨出他們耐用的特徵與具毀滅性的特徵。

What link is there between the work of translation or mediation and that of purification? This is the question on which I should like to shed light. My hypothesis – which remains too crude – is that the second has made the first possible: the more we forbid ourselves to conceive of hybrids, the more possible their interbreeding becomes – such is the paradox of the moderns, which the exceptional situation in which we find ourselves today allows us finally to grasp. The second question has to do with premoderns, with the other types of culture. My hypothesis – once again too simple – is that by devoting themselves to conceiving of hybrids, the other cultures have excluded their proliferation. It is this disparity that would explain the Great Divide between Them – all the other cultures – and Us – the westerners – and would make it possible finally to solve the insoluble problem of relativism. The third question has to do with the current crisis: if modernity were so effective in its dual task of separation and proliferation, why would it weaken itself today by preventing us from being truly modern? Hence the final question, which is also the most difficult one: if we have stopped being modern, if we can no longer separate the work of proliferation from the work of purification, what are we going to become? Can we aspire to Enlightenment without modernity? My hypothesis – which, like the previous ones, is too coarse – is that we are going to have to slow down, reorient and regulate the proliferation of monsters by representing their existence officially. Will a different democracy become necessary? A democracy extended to things? To answer these questions, I shall have to sort out the premoderns, the moderns, and even the postmoderns in order to distinguish between their durabl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ir lethal ones.

安:轉譯與純化之間的ambivalence(張力共生)問題。

 

CHATGPT 4: 在《我們從未現代過》中,拉圖爾挑戰了我們對現代性的傳統理解,認為我們從未將自然與文化完全分開。相反,我們創造了許多混合體,模糊了這兩個領域之間的界限。這一觀點迫使我們重新考慮我們現代社會的基礎以及我們對自然、文化、科學和政治之間的區別所持有的假設

 

在我們前進的過程中,發展一種更具包容性的世界觀,承認人類和非人類在我們的全球網路中的相互聯繫,變得至關重要。我們還必須承認,我們目前的危機,以生態災難和社會動盪為標誌,源于現代性的局限,以及我們沒有能力完全分離自然和文化的領域。作為回應,拉圖爾提出,我們需要一種新的民主形式,考慮到人類和非人類行為者,並解決我們混合世界的複雜性。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我們需要批判性地審視現代性的歷史發展和支撐它的意識形態。通過這樣做,我們可以確定前現代、現代和後現代觀點中持久的和有問題的方面,並努力實現對我們的世界更全面和可持續的理解。這可能涉及重新定義科學、技術和政治在我們社會中的作用,以及重新考慮我們與環境和其他生物的關係。

 

總之,拉圖爾的作品鼓勵我們超越現代性的限制,擁抱我們的混合世界的複雜性,培養一種更具包容性和可持續性的民主形式。這需要我們願意批判性地審視我們的過去,從不同的文化角度學習,並接受所有生物的相互聯繫。通過這樣做,我們可以努力實現一個更好的未來,尊重我們世界固有的複雜性和多樣性。

 


2. CONSTITUTION憲法

概要

G:在《我們從未現代過》的第二章「憲章」中,布魯諾·拉圖爾探討了現代憲章,即現代主義憲章。他認為,這一憲章將自然與社會區分開來,將科學與政治分離,從而形成了一個雙重憲章。拉圖爾批評了現代主義者對這種區分的信仰,並認為這使我們無法充分理解現代世界。他提出了一個替代方案,即同時考慮官方憲章和它允許或禁止的現象,並探討混種物的生產和消滅。拉圖爾認為,這種非現代或非關現代的方法能夠更好地解釋我們所處的世界。

 

拉圖爾討論了現代憲章如何通過淨化過程來維持其結構。淨化是指將自然現象與社會現象分開,將兩者純化,以便更好地控制和理解。然而,他認為淨化過程並不完美,因為現實世界中的許多現象是混合的,無法完全區分自然與社會。此外,現代憲章還包括一個批評機制,即對自然與社會的劃分進行質疑。拉圖爾認為,這種批評機制使得現代主義者陷入了一種矛盾的境地,因為他們無法完全信守現代憲章的劃分,同時又繼續質疑它。

 

然而,拉圖爾指出,我們從未真正成為現代人,因為我們從未完全信守現代憲章。他認為,當我們同時研究官方憲章和它允許或禁止的現象時,我們會發現一個不同的解答。他指出,現代世界從未真正存在,現代性從未開始過。拉圖爾主張採用一種非現代的態度,即同時考慮現代憲章和它拒絕又容許生產的混種物族群。他認為,非現代人能更全面地理解和應對當前世界的挑戰。

 

拉圖爾批評了那些既擁護又反對現代憲章的人。他認為,無論是強調地方傳統的人,還是反現代者,他們都無法真正理解現代憲章的實質。反現代者試圖保衛地方性、精神、理性、往昔、普同性、自由、社會或上帝,但他們忽視了這些概念是如何受到現代憲章的影響。他們只是改變了義憤的正負記號和方向,而非真正擺脫現代憲章的桎梏。

 

拉圖爾提倡將西方各式各樣的創新視為網絡,這樣我們可以更清晰地看到它們的形態和重要性。他認為,現代世界和革命一樣,只是在實踐、知識傳播、社會擴張和行動者數目方面取得了微小的進展,並對舊信念進行了微小的修正。這些創新不再是英雄傳說的材料,而英雄傳說描繪了徹底的決裂、無可挽回的命運以及不可逆轉的好運或厄運。

 

拉圖爾警告我們不要繼續被現代憲章的概念所迷惑,而是要擁抱一個更大的世界觀,這個世界觀不容易引起爭論,但卻能更好地解釋現實世界。這就是非現代世界,它像中國一樣遼闊,卻鮮為人知。透過這個非現代的視角,我們可以重新詮釋自然和社會的關係,並將它們視為一個綜合體系,而非互相矛盾的部分。

 

在這個非現代的世界觀中,我們將不再僅僅關注自然和社會的分割,而是要重新思考它們之間的連接和互動。這將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理解世界的複雜性和多樣性,並確保我們能夠應對現實世界所面臨的挑戰。同時,我們也需要擺脫現代主義者和反現代主義者之間的對立,尋求一種共同的語言和理解。

 

通過採用非現代的視角,我們可以重新審視科學、技術、文化和政治等領域,從而更好地理解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和影響。這將有助於我們在尊重地方傳統和價值的基礎上,尋求更廣泛的合作和共識。同時,非現代的視角也能促使我們對現代憲章持懷疑態度,並探索新的可能性,以應對未來的挑戰。

 

總之,布魯諾·拉圖爾在《我們從未現代過》的第二章「憲章」中,呼籲我們拋棄現代憲章的束縛,轉而擁抱非現代的世界觀。這將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理解自然和社會的關係,並在面對現實世界的挑戰時做出更有智慧和創新的選擇。在這個非現代的視角下,我們將能夠在更大的範疇內尋求共識,進行跨學科和跨文化的合作,以解決當前和未來所面臨的問題。

 

非現代的視角還意味著要接受世界的多元性和複雜性,而不是僅僅依賴於簡單的二元對立。這將幫助我們更全面地檢視人類社會、經濟和環境等各個方面的相互影響,並尋求更為協同和可持續的解決方案。此外,非現代的視角也有助於我們反思我們的歷史和文化,挖掘其中隱藏的智慧和經驗,以指引我們應對當前和未來的挑戰。

 

拉圖爾的非現代視角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考方式,它要求我們拋棄僵化的二元對立和過時的框架,以便更好地探索和理解這個世界。這將有助於我們在不同領域之間建立更緊密的聯繫,並尋求跨越文化和地域界限的共識。在這個非現代的世界中,我們將能夠共同努力,應對全球性的挑戰,並在尊重多樣性的基礎上,共創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

 

關鍵字:

現代憲章:拉圖爾提出的一個概念,指稱現代社會中的一種普遍觀念,它將自然和文化、科學和政治等範疇劃分為相互獨立並對立的部分。

 

混種物:指的是現代憲章所忽略的那些介於自然和文化之間、科學和政治之間的存在,這些存在往往在現實生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非現代:拉圖爾提出的一個概念,意味著要超越現代憲章所設立的框架,重新審視自然和文化的關係,將它們視為一個綜合體系,而非互相矛盾的部分。

 

反現代:指的是那些抵制現代憲章的人,他們試圖保衛地方性、精神、理性等價值,卻仍然在某種程度上接受了現代憲章的框架。

 

中央之國:拉圖爾將非現代世界比喻為像中國一樣遼闊、卻鮮為人知的領域,強調非現代世界的潛在豐富性和多樣性。

 

二元對立:現代憲章建立的一種思考模式,將世界劃分為相互對立的部分,如自然與文化、科學與政治等。

2.1 The Modern Constitution現代憲法

安:從網絡以及對稱人類學的角度,對社會進行總體觀察,觀察其純化,也觀察其轉譯過程。這個政治與科學分立的過程,我們可以用謝平和夏佛的著作來探討。

GPT 4: 從網絡和對稱人類學的角度觀察社會,揭示了現代憲法如何在人類與非人類,以及「上方」與「下方」之間建立分隔。編寫包含科學權力和混合物的完整憲法,需要研究這些網絡,而非僅關注純化。以17世紀波義耳和霍布斯的爭論為例,

 

本節探討了科學與政治權力的分配。描述這個「憲法」需要在不使用現代形而上學觀察點的情況下,研究人類與非人類,並比較物質、法律、意識和動物靈魂的定義方式。謝平和夏佛的著作對這一過程提供了深入探討。

 

2.2 Boyle and His Objects波義耳及他的客體

G:本節介紹了科學家波義耳的研究以及他對現代科學觀念的貢獻。

安:「將政治轉移出科學領域的這種語言,正是我們必須了解並加以解釋的」(84)
按:科學的歸科學,政治的歸政治,本身是歷史過程的結果。

他們做的並非將波以耳的科學作品放在他們的社會脈絡中,或者顯示政治如何施壓於科學理論之上,兩位作者檢視了波以耳和霍布斯爲了發明一種科學、一種脈絡,以及這科學和脈絡間的分界而相持不下。兩位作者不準備藉由脈絡來解釋內容,因爲在波以耳和霍布斯達到他們個別的目標和解決他們之間的歧見以前,內容與脈絡都還不存在於此一嶄新的關係中(85)

 

他們勾勒一幅相當好的四分象限圖:波以耳有一套科學與一套政治理論,霍布斯也有一套政治理論和一套科學。(85)

 

正如巴舍拉(GastonBachelard)會說:「事實是羅織而成的。」(Lesfaitssontfaâs)但「人造事實」眞的因此就是「人爲」的嗎?不,因爲波以耳(正如霍布斯)把神的建構能力擴展到人的身上。神知道一切是因爲祂創造一切(Funkenstein,1986);們知道這事實的本質,正是因爲我們在能完全掌控的狀況下發展出這些事實。我們的弱點變成優勢,只要我們把知識限制在事實的工具化性質上,而且擱置解釋其原因就好。我們生產的事實都是在實驗室裡創造出來的,而且這些事實只有局部的價値。這原本是瑕疵,波以耳再度將其變成具決定性的優點:無論其他地方(諸如理論、形上學、宗教、政治、邏輯等)發生什麼變化,這些事實將永遠不會被修正。

作者讚揚謝平和夏佛的著作,因為他們成功地挖掘了霍布斯被忽略的科學作品,並拯救了波義耳被遺忘的政治理論。他們將波義耳和霍布斯放在一個象限中:波義耳有科學和政治理論,霍布斯也有政治理論和科學。儘管兩者在很多方面達成了共識,但他們在實驗、科學推理和政治論證等方面的看法仍存在分歧。

 

波義耳的真空泵實驗改變了當時的科學實驗方式,他依靠可靠的證人觀察實驗現象,創立了我們今天仍在使用的經驗主義風格。波義耳和霍布斯都認為,人類可以在實驗室中構建事實,但這並不意味著這些事實是人為的。他們將人類的創造力延伸到了對事實的理解,只要將知識限制在事實的範疇內,不涉及原因的解釋。

 

2.3 Hobbes and His Subjects霍布斯及其主體

G:本節探討了政治哲學家霍布斯的觀點以及他對現代政治概念的影響。

安:對霍布斯而言,權力就是知識,這意謂著假如要終結內戰,就只能存在單一的知識和單一的權力。(90)

「權力等於知識」的新政 體下,主權、上帝、物質和平民一概紆尊降貴。霍布斯甚 至不考慮把自己的「阈家之學」轉化爲對超越的祈求。他 不是藉由意見、觀察或啓示獲得其科學結論,而是透過數 學證明——那是唯一能夠強行達到一致同意的論辯方式。(90-91)

學會裡有些紳士宣示:他們有權在一個國家管不著的密閉空間,也就是實驗室裡,擁有獨立的意見。當這些找麻煩的人發現彼此意見一致,他們依據的不是人人都完全接受的數學證明,而是依據靠不住的感官觀察到的實驗,依據無法解釋並且未達結論的實驗。更糟的還在後面:這個新朋黨選擇將其工作聚焦在空氣幫浦上,此空氣幫浦又再度產生不具形體的東丙,亦即眞空,彷彿霍布斯要擺脫幽靈或精靈時惹的麻煩還不夠多。而且就像霍布斯擔心的,我們現在又打起内戰了!我們不再遭遇剷平主義者或掘土派,這些人以自己對上帝的詮釋,也以物質的特性爲名反抗國王(反叛者其實已經被敉平)。但以後我們必須忍受新的「學者黨」這些傢伙會奉自然之名,援引實驗室裡編織出來的事件,開始挑戰每個人的權威!如果你讓實驗製造自己的事實,而且如果這些實驗還讓眞空滲入空氣幫浦,並且從那裡滲入自然哲學,那麼你會再度割裂權威°沒有形體的精靈會藉由爲受挫者提供上訴法庭,煽動大家來造反。知識和權力將會再度分離。恰如霍布斯所言,你會有「雙重之見」(seedouble)9。這就是他向國王提出的警告,要譴責皇家學會裡正在進行的勾當。

ChatGPT4:霍布斯拒絕波義耳的整個證明體系。他與波義耳一樣,希望結束內戰並放棄對聖經的自由解釋。但他希望通過統一政治體實現目標。他將主權視為由契約創造的代表,他著迷於代表人的統一。霍布斯認為,只有在統一存在時,才不會有超越。

 

對霍布斯而言,知識就是權力,這意味著只有在結束內戰時才能存在唯一的知識和唯一的權力。他認為民間和平的一大危險來自於對無形物體如靈魂、幻影的信仰。機械主義和對聖經的象徵解釋對民間和平至關重要。

 

這種還原主義並不會導致極權國家,霍布斯將其應用於共和國本身。他認為,在這個知識等於權力的新秩序中,一切都會被削減:主權、上帝、物質和群眾。霍布斯甚至排除了將自己的國家科學變成超驗主義的可能。

 

現在,霍布斯與波義耳之間的對抗已經準備就緒。在霍布斯重新統一政治體後,皇家學會又將一切劃分開來。這些麻煩製造者在實驗室中提出獨立觀點,國家無法控制。更糟的是,這個新團體專注於再次產生無形物體的真空泵。霍布斯擔心,我們又回到了內戰的中心。他警告國王要警惕皇家學會的行為。

 

2.4 The Mediation of the Laboratory實驗室的中介作用

G:本節分析了實驗室在現代科學與政治之間起到的中介作用。

A:摘要

但是在三個關鍵章節裡,我們的作者遠離思想史的疆界,從意見和爭論的世界中消失,轉移到實作與網絡的世界中。頭一次在科技研究中,所有關於上帝、國王、物質、奇蹟和道德的理念被轉換、轉寫,並且被迫去經歷讓儀器能夠運轉的實作過程。在謝平與夏佛之前,始終無人能同時研究科學實作與這些脈絡。(93)

 

霍布斯確實企圖避免涉及實驗的每件事,但波以耳用一整套涉及漏氣、活塞塡充材料和曲柄的骯髒細節,來迫使討論進行。科學哲學家和觀念史家也會用同樣的方式避開實驗室的世界,避開那間將概念籠罩在瑣事之下的討厭廚房。謝平與夏佛迫使他們的分析取決於「物」,取決於特定的空氣幫浦裡的漏氣裂縫,特定的活塞塡充材料。打造物的實作過程得以恢復其因現代批判立場而失去的主宰地位。謝平與夏佛的書,不只因爲其中豐富的細節而成爲經驗式的作品;本書之所以是經驗式作品,也在於對一個誕生於十七世紀實驗室的新物體進行考古學研究。謝平與夏佛就像哈金(IanHacking),使用類似民族誌的研究法,而現在的科學哲學幾乎已經不這樣做研究了。(94)

 

實驗進行得不太順利。幫浦漏氣,需要修補。誰要是無法解釋「物」怎麼闖入人類集體裡,無法解釋物所需要的操縱和實作,就算不上人類學家。因爲他們弄不清自波以耳的時代以來構成我們文化的最基本面向:我們所居之處,其社會紐帶來自於實驗室產物理念已由實作取代;必然論證已由受控的意見(controlled doxa)所取代,而普遍同意則由一群群的學院同僚所取代。(95)

 

爭議

波以耳得證明霍布斯的本體論是不必要的,而眞空則在政治上可以爲人接受。但波以耳如何回應霍布斯?他反倒選擇把實驗弄得更精密。霍布斯假設以太風存在,希望能藉以使他所貶低的那些人的理論站不住腳。波以耳則選擇去證明以太風是否會對偵測器(只是一根雞毛!)發生作用(ShapinandSchaffer,1985:82)。這太荒唐了!霍布斯提出政治哲學中的根本問題,而他的理論竟要被波以耳宅第中一個玻璃瓶裡的羽毛推翻!當然實驗中的羽毛紋風不動,波以耳因此下結論說:霍布斯錯了!根本沒有以太風。然而霍布斯不可能錯,因爲他不接受他所談論的現象,竟可以產生在遠不及共和國整體範圍的尺度上。霍布斯不接受即將成爲現代權力基本特徵的事情,那就是:規模的變化,以及實驗室工作所預設的種種位移(Latour.1983)°波以耳這隻新的穿長靴的貓,現在只需攻擊縮成老鼠大小的食人魔(Orge),就可以過關了。(96)

ChatGPT 4: 謝平和夏佛兩位作者在三個關鍵章節中跳出知識史的範疇,將所有有關上帝、國王、物質、奇蹟和道德的觀念通過使儀器正常運作的實踐進行翻譯、記錄和強制通過。他們強調了物件製造的實踐在現代科學中的主導地位,並揭示了物件如何將人類集體與實驗室操作和實踐相連。沙潘和薛弗的著作突顯了我們所生活的社會,即使在面對漏氣的空氣泵等瑣碎細節時,仍能通過實驗室製造的物件來維繫社會紐帶,將思想轉化為實踐。

 

2.5 The Testimony of Nonhumans非人類的證言

G:本節討論了非人類在現代社會中的角色以及其對人類行為的影響。

安:波以耳的新意,在於他把法庭作證的習慣應用在實驗上。早先見證者一直都是人類或神明,見證者從來不是「非人」。(97)

 

相較於正直的證人未經確認的證詞,實驗室的實驗要來得更具權威:

吾人所述實驗中,水壓對無生命體有明顯作用,無生命體無偏見,亦不曾有所隱瞞,對無成見者而言價値遠勝無知;臀水佚矛盾可議之説,此等人大可爲偏見左右,其感覺如其他常人恐受偏見影響,此外尚有種種狀況,皆易使人犯錯13(ShapinandSchaffer,1985:218)

在波以耳的文本裡,我們目擊一個受新憲章承認的新行動者介入:物沒有生命,也沒有意志和偏見,卻能在値得信賴的證人面前展示,顯示,簽署,還有在實驗設備上註記。

 

根據現代憲章,萬一遇到質疑人類最好訴諸非人。後者被賦予新的符號力量,就能導致一種新的文本形式,也就是實驗科學論文(98)

 

有了煥然一新的法庭,其他所有的權力都會遭到推翻,這就是令霍布斯最氣惱的地方。然而,這樣的傾覆只有在一個情況下才能產生,那就是:此法庭與政府的政治與宗教部門的一切連結都切斷的時候。(99)

 

(理念與實驗儀器同步擴張)波以耳對空氣彈性的詮釋傳揚開來了,但這套詮釋傳播的速度,正與實驗者社群和儀器發展的速度同步。沒有科學能自外於它實作的網絡。空氣的重量從頭到尾確實是普遍現象,然而它是在一個網絡裡才變得普遍。拜這網絡擴張之賜,製造眞空的能力和設備才變得如此平常,像我們呼吸的空氣一般如此視而不見。(100)

CHATGPT 4:波以耳的創新之處在於,他利用刑法和聖經詮釋的舊有範疇,將它們應用到實驗室中受試物品的證詞上。這個做法的新穎之處在於它將焦點轉向非人類作為證人。這些沒有意志和偏見,但具有展示、簽署、書寫和在實驗室儀器上塗鴉能力的非人類,被賦予了新的符號能力,甚至比普通人更可靠。根據這一新憲法,人類在懷疑時更應該依賴非人類。實驗科學文章成為了一種新的文本形式,既有古老的聖經詮釋風格,又具有新儀器產生的新銘刻。從此,證人將圍繞空氣泵進行有關非人類行為意義的討論。夏平和謝佛揭示了科學的普及與標準化實踐網絡的擴展息息相關,沒有科學能脫離實踐網絡。空氣的彈性(the airs spring)確實是一個普遍存在的概念,但它依賴於網絡中的普遍性。

在這段文字中,作者強調了實驗、物件、實驗室和尺度變化在科學研究中的重要性。作者指出,科學基於實踐而非理念,並且位於透明的真空泵內部。這段文字探討了科學如何在實踐網絡中普及,並以真空泵在歐洲的廣泛應用為例,說明了如何將物理定律的普遍應用帶回標準化實踐網絡。在這個過程中,波義耳的空氣彈性理論得到了廣泛傳播,但其普及速度取決於實驗者社群和實驗設備的發展。科學無法脫離實踐網絡因此空氣彈性的普遍性來自於網絡中的普遍性。隨著網絡的擴展,技能和設備變得越來越常規,生產真空變得像呼吸空氣一樣無所不在;但如果用傳統的意義來理解普遍性,科學從未達到那樣的地步。

 

2.6 The Double Artifact of the Laboratory and the Leviathan實驗室與利維坦的雙重人造物

G:本節探討了實驗室與利維坦之間的關係,以及它們在現代社會中的作用。

安:點出謝平跟夏佛的天平傾向社會秩序端點解釋,未能嚴守實作分析與對稱性原則

謝平與夏佛認爲,霍布斯關於波以耳科學的大社會解釋,比起波以耳反駁霍布斯所提出的論證,要更有說服力呢!師承科技的社會研究路數,他們似乎接受了愛丁堡學派所施加的限制:如果所有的認識論問題都是社會秩序問題,這是因爲歸根究底,社會脈絡就包含了什麼叫做「好科學」的定義。(102)

 

安:拉圖的批判:對鉅觀社會的批判

不,霍布斯錯了,當他身爲現代知識與權力一元社會的發明者時,他怎麼可能說對?這麼生硬的理論如何用來解釋波以耳的發明,也就是在事實知識生產與政治知識生產之間的絕對二元對立?沒錯,「知識,一點都不比國家少,都是人類行動的產物」,但上面那句話正說明了爲何波以耳的政治發明遠比霍布斯的科學社會學精巧。若我們打算弄清楚最後一道分隔我們和科學人類學的障礙,我們得先瓦解霍布斯的憲政發明,他說其中有個叫做「大社會」(macro-society)的東西,這玩意兒比自然更結實、更強健。(103)

 

謝平與夏佛小心避免把「科學事實」一詞視爲解釋的資源,而寧願把它當作歷史和政治發明,但在涉及政治語言(按:「權力」、「利益」、「政治」等等)本身的時候,他們就沒有這麼謹愼。(103)

 

安:拉圖對於「社會學解釋優先論」的批判

兩位作者相當犀利地解構了空氣幫浦的演進,傳布和普及。那麼,爲何他們不解構「權力」或「勢力」的演進、傳布和普及呢?難道「勢力」比不上空氣彈性那麼値得探討?如果自然與認識論不是由超越歷史的實體所組成,那歷史和社會學兩者也都不是——除非我們採用作者某種不對稱的姿態,還要一人分飾兩角:涉及自然時化身建構論者;涉及社會時轉變爲實在論者(CollinsandYearly,1992)!但要說「空氣的彈性比起英格蘭社會本身,有更具政治性的基礎」,這實在不太可能。

在本節中,作者探討了霍布斯與波以耳之間對稱性的問題。霍布斯和他的追隨者創立了談論權力的主要詞彙(如“代表”、“主權”、“契約”、“財產”和“公民”),而波以耳和他的繼承者則發展了談論自然的主要詞彙(如“實驗”、“事實”、“證據”和“同事”)。

 

作者認為,我們面對的不是兩個獨立的發明,而是一個權力分配:霍布斯負責政治,波義耳負責科學。然而,沙平和夏佛對此並未明確表態。儘管他們對比了霍布斯與波義耳的實驗實踐和政治組織,卻在處理霍布斯的政治時猶豫不決,似乎更堅定地遵循政治詞彙而非科學詞彙。

 

2.7 Scientific Representation and Political Representation科學代表與政治代表

G:本節分析了科學代表與政治代表之間的關係以及它們在現代社會中的互動。

A:波以耳也創造了一套要把政治排除的政治論述,而霍布斯想像出一個必須將實驗科學排除掉的具科學性的政治學。換句話說,他們發明了我們的現代世界,在這個世界裡,透過實驗室來代表各種物,和透過社會契約來代表眾公民,兩者永遠不相干。從霍布斯和波以耳的時代起,政治哲學家與科學史家都必須抱持「雙重之見(see double),而且千萬不要建立非人的代表與人的代表之間的直接關係,也不能建立事實的人工性與政體的人工性兩者之間的關連。同樣是「代表」這個詞,但霍布斯和波以耳之間的爭議,使得人們無法思考這個詞兩個意義彼此的相似性。如今,既然我們不再完全現代,「代表」一詞的兩個意義正重新彼此靠近。(105)

霍布斯和波以耳就像一對開國元勳,同心協力推動政治理論中的同一種創新,那就是:非人的代表屬於科學,但科學不准訴諸政治;公民的代表屬於政治,但政治不能和科技所製造、動員的非人有瓜葛。(105-106)

在辯論中,霍布斯和波以耳的後代提供給我們一直用到今天的資源:一方面是社會力和權力,另一方面是自然力和機制。一方是法律的臣民(主體),另一方是科學的物體(客體),政治代言人得以代表吵鬧且善於算計的公民大眾;科學代言人得以代表不會說話且具物質性的物體大眾。(108)

與沙平和夏佛不同,如果我們將他們的書中的邏輯貫穿始終,我們可以理解霍布斯和波以爾同時達到的工作的對稱性。波以爾不僅僅創建了科學話語,而霍布斯則為政治做同樣的事情;波以爾創建了一種排除政治的政治話語,而霍布斯則想像一種排除實驗科學的科學政治。換句話說,他們正在創造我們的現代世界,這個世界中,通過實驗室中介所代表的事物永遠與通過社會契約中介所代表的公民分離。

 

因此,政治哲學家忽略霍布斯的科學,而科學史學家忽略波爾關於科學政治的立場,這一切都不是無意的。從霍布斯和波爾的時代開始,他們都必須“雙重看待”(see double),不能在非人類的代表與人類的代表之間,事實的人工性與政治體的人工性之間建立直接關係。在現代,兩者之間的距離又重新拉近。現在,認識論與社會秩序之間的聯繫具有全新的含義。他們共同辯論,霍布斯的和波爾的後代為我們提供了迄今為止我們所使用的資源:一方面是社會力量和權力;另一方面是自然力量和機制。政治代言人代表著爭議和計算的公民群眾;科學代言人代表著沉默和物質的物件群眾。前者翻譯他們的委託人,後者翻譯他們的構成要素。17世紀,對稱性仍然可見;兩個陣營仍然通過代言人進行辯論。不久,代表這個詞將具有兩種不同的含義。認識論和政治科學將分道揚鑣。

 

2.8 The Constitutional Guarantees of the Modern現代憲章的保證

G:本節探討了現代憲法為現代社會提供的保證,以及這些保證如何維持社會的穩定與發展。

A:所有現代的困境就在這裡。若考慮混種物,我們處理的就只是自然與文化的混合;若考慮純化的工作,我們面對的是自然與文化的全面分離。這兩項工作之間的關係,正是我試圖了解的。雖然波以耳和霍布斯都同時在干涉政治、宗教、技術、道德、科學和法律,他們也會切割這些任務,以致於一個把自己限制在與事物有關的科學,另一個在與人有關的政治學。他們這兩種動作之間有什麼密切關係?要讓事物得以增殖,純化是必要的嗎?爲了要讓純屬於人的政治以及純屬自然的事物存在,一定要有許多的混種物嗎?這兩種動作一定要截然二分,才能保證兩者運行順暢嗎?該如何解釋這種安排的威力?然後,現代世界的祕密是什麼?我們要抓到答案,就要把謝平與夏佛所達到的結論一般化,並界定整部憲章,而霍布斯和波以耳僅草擬了這部憲章的其中一份初稿°要這麼做時,我其實沒有我同事的歷史研究技巧,我必須憑藉所謂的思辯練習(a speculative exercise),想像這麼一部憲章,是由有意識的行動者起草的。這些行動者嘗試從無到有,建立一個可以運作的權力制衡系統。

 

[自然與社會] 這兩個 保證同時誕生,彼此加強。它們是彼此的平衡力,互相制衡,它們正是單--新政府裡的兩個部門。The first and second guarantees serve as counterweight to one another, as checks and balances. They are nothing but the two branches of a single new government.

 

[自然是建構的,但被宣稱為發現的;社會是建構的,但也招募了物]波以耳和他數不清的弟子不停建構自然,而又宣稱他們發現自然;霍布斯和他新定義的好公民不停藉著計算的力量和純粹社會力來建構利維坦。但他們又招募越來越多的物,好讓利維坦持久不墜。(111)雙方還加入了第三個擔保:兩者不可混雜。

chatGPT 4: 2.8 現代人的憲章保證

現代憲法在科學和政治權力之間建立了區分,但這並不意味著主體與事物之間的距離變遠。實際上,霍布斯和波以耳涉及多個領域,如物理學、神學、心理學等。現代悖論在於,我們在處理混種物時,只關注自然與文化的混合;而在純化工作時,面對的是自然與文化的全面分離。現代世界的秘密在於,為了使政治和自然事物各自保持有效,需要在兩者之間建立絕對區分。現代憲法的保證使得自然和社會可以相互制衡,形成一個新的政府結構。最終,現代憲法使人們能夠在不受任何限制的情況下發揮創造力,從而解放生產力。

 

2.9 The Fourth Guarantee: The Crossed-out God第四項保證:被劃掉的上帝

G:本節討論了上帝在現代憲法中的角色,以及宗教在現代社會中的地位。

要是我們不了解這四項保證彼此制衡,我們就不可能弄清楚現代人。前兩項保證可以使權力來源交替,藉著直接從純粹自然力轉移到純粹政治力。反之亦然。第三項保證可以避免屬於自然的東西和屬於社會的東西兩者有任何污染,儘管前兩項保證允許兩者之間快速的交替。第三項保證(其功能在於區分)和前二項保證(其功能在於交替)之間的矛盾,會太明顯嗎?其實不會,因爲第四項保證敦請極其疏離的上帝擔任仲裁。這位上帝一方面徹底無能,卻又是至高無上的裁判者。

 

本章關於「宗教」與「科技/政治」的對比很讓人覺得有趣。以下是我跟chatGPT4的討論

安:我很困惑為什麼拉圖爾在這裡提到上帝的缺席和存在,你能給我一些學術背景來更多地了解這一部分嗎?

G:拉圖爾在這一部分提到上帝的存在和不存在是他對現代世界對自然、社會及其相互作用的理解的更廣泛分析的一部分。 他討論了上帝在這方面的作用,以說明現代人用來駕馭世界和維持秩序感的複雜框架。

拉圖爾不一定是在提倡或反對對上帝的信仰,而是在考察現代人構建一個同時允許世俗主義和宗教信仰的體系的方式。 通過探索上帝在這個框架中的作用,拉圖爾強調了現代人用來調和他們世界觀的複雜性的策略。 在現代憲法的背景下,上帝的存在和缺席是管理自然與社會之間衝突的關鍵資源,可以帶來平衡感和秩序感。

這一分析是拉圖爾在“我們從未成為現代人”中更廣泛的項目的一部分,該項目旨在了解現代世界對待知識、權力和現實建構的方式。 通過考察上帝在這種情況下的作用,拉圖爾提供了一個窗口,可以了解現代人為維護他們的世界觀而發展起來的複雜系統。

在學術語境中,拉圖爾的作品常常與科學技術研究、社會學和人類學聯繫在一起。 他的思想通過挑戰對科學、社會和自然之間關係的傳統理解,影響了這些領域的學者。 通過分析上帝在現代憲法中的作用,拉圖爾促進了關於現代性的複雜性以及人們駕馭這些複雜性的方式的更廣泛對話。

安:更多詳情?

為了提供更多細節,讓我們在現代憲法的背景下分解拉圖爾的論點:

現代憲法是一個將自然與社會分開的概念框架,使現代世界能夠保持秩序感並控制其現實。

根據拉圖爾的說法,現代憲法依靠四個保證來維持這種分離:

A 自然是外在的,獨立於人類社會。

b. 社會是人類的建構,與自然相分離。

C 自然與社會之間有明顯的區別,兩者之間沒有任何污染。

d. 上帝作為一個超然的和內在的實體,被排除在自然和社會之外,但在發生衝突時可以被召喚。

上帝在現代憲法中的作用對於管理自然與社會之間的潛在衝突至關重要。 通過將上帝定位為既不存在(超驗)又存在(內在),現代人可以保持自然與社會之間的分離,同時在發生糾紛時也有更高的權威來訴諸。

上帝的這種雙重角色使現代人既是世俗的(在他們對自然和社會的理解上)又是宗教的(在他們的個人信仰和靈性上)。 這種靈活性使他們能夠駕馭複雜的世界觀並保持秩序感。

在更廣泛的學術背景下,拉圖爾的分析通過考察現代人如何建構他們對現實的理解,為科學技術研究、社會學和人類學的討論做出了貢獻。 通過討論上帝在現代憲法中的作用,拉圖爾強調了現代世界觀的複雜性,並挑戰了關於科學、社會和自然之間關係的傳統觀念。

總而言之,拉圖爾在本節中提到的上帝有助於說明現代人在保持秩序感和平衡感的同時調和自然與社會之間的分離所採用的複雜策略。 他的分析是對現代世界處理知識、權力和現實的方法進行更廣泛探索的一部分,這對各個學術領域都有影響。

安:i think this discussion is surprising. is here a hybrid of metaphysic and physics?

G:是的,您正確地指出拉圖爾的討論涉及形而上學和物理學的混合體。 他的作品試圖理解自然和社會領域之間複雜的相互作用,以及形而上學和宗教在這種關係中的作用。

拉圖爾認為,現代憲法——將自然與社會分開的概念框架——創造了自然、社會和形而上學的混合體。 “被劃掉的上帝”的概念就是這種混合體的一個例子:它展示了現代人如何在保持自然與社會分離的同時,又融入了形而上學的思想和精神信仰。

在這種情況下,被劃掉的上帝作為一個形而上學的實體,可以乾預自然與社會之間的衝突,同時與這兩個領域保持分離。 這種混合方法使現代人能夠將他們對世界的世俗理解與他們的宗教或精神信仰。

拉圖爾的分析通過揭示這些概念在現代世界觀中交織在一起的複雜方式,挑戰了自然、社會和形而上學的傳統分離。 通過強調混合體在現代憲法中的作用,拉圖爾鼓勵對科學、社會和自然之間的關係以及形而上學在這些動態中的作用進行更細緻的理解。

安:is this a kind of self-protection mechanism of the great divide?

G:是的,你可以將拉圖爾關於“被劃掉的上帝”和現代憲法的討論理解為一種自我保護機制,以應對自然與社會之間的巨大鴻溝。 正如他所描述的那樣,現代憲法建立了一套保障措施,旨在維持自然與社會的分離,同時也允許它們在必要時進行互動與合作。

被劃掉的上帝,作為一個形而上學的實體,通過在場和不在場來幫助維持這個巨大的鴻溝。 它是解決自然領域和社會領域之間衝突的一種方式,同時又不違反它們之間的分離。 這讓現代人能夠繼續相信自然和社會的不同領域,同時也承認形而上學和靈性在他們的世界觀中的作用。

從這個意義上說,被劃掉的上帝和現代憲法作為一種自我保護機制共同發揮作用,既維護了巨大的鴻溝,又允許混血兒的擴散。 自然、社會和形而上學之間的這種複雜關係使現代人能夠駕馭他們世界觀中固有的緊張關係,並將巨大的鴻溝作為他們理解世界的一個基本方面。

 

ChatGPT的總結:在2.9節中,拉圖爾探討了“刪去的上帝”這一概念,用以描述現代憲法如何在維護自然與社會之間的分隔的同時,允許它們在必要時互動和合作。他認為,這個概念能夠調和自然法和共和國法之間的矛盾,並使現代人能夠在保持無神論和宗教信仰之間的平衡的同時,自由地塑造物質世界和社會世界。這一討論揭示了現代憲法如何作為一種自我保護機制,在允許混合體擴散的同時,堅持維護自然與社會之間的巨大鴻溝。

安:why constitution needs garantee?

G:在拉圖爾的著作中,他使用"憲法""保證"這些概念來形象地描述現代性如何管理和調解自然、社會和神之間的關係。在這裡,"憲法"不是指法律檔,而是指一種在現代社會中產生的潛在規則和原則,用以區分和管理自然、社會和神的相互作用。

"保證"是這些規則和原則的核心部分,它們確保了這三個領域在現代社會中保持相對獨立和互不幹擾的地位。這些保證有助於維持現代性的穩定,使得現代人能夠在探索自然、建立社會秩序和保持信仰之間找到平衡。

拉圖爾提出的四個保證分別解決了自然與社會、自然與神、社會與神之間的關係問題。這些保證的存在有助於現代社會在不顯得矛盾和過於明顯的情況下,保持這三個領域的獨立性和互動性。通過這些保證,現代社會能夠在保持自然、社會和神的分離的同時,實現它們在必要時的互動和合作,從而為現代性提供了一種自我保護機制。

 

如果我所勾勒的憲章的輪廓是正確的,就表示人文主義的發明、科學的興起、社會的世俗化、世界的機械化,這些種種都與現代性無關。現代性的原創性與力鼂,來自上述超越與內在的三個配對,而我僅呈現了這漫長歷史中,由霍布斯和波以耳登台演出的一幕。這部現代憲章的重點,在於讓我們不再看到、思考或再現(invisible, unthinkable, unrepresentable)集合混種物的中介工作。

G:這裡所提到的超越性和內在性是指現代憲法中自然、社會和神這三個領域的特徵。超越性意味著這些領域是相互獨立的,而內在性則意味著它們之間存在密切的聯繫。這種矛盾的結構使得現代社會能夠在維持自然、社會和神的相互獨立性的同時,也能充分利用它們之間的聯繫來發展和創新。

通過霍布斯和博伊爾的例子,作者試圖展示這種矛盾結構是如何在歷史上逐漸形成的,以及它在現代憲法中的重要性。因此,現代性的獨創性和力量來自於這三對超越性和內在性的共同作用,它們共同塑造了現代社會的基本結構和運作方式。

安:is this a kind of ambivalence?

G:是的,這種將超越性和內在性同時存在於自然、社會和神這三個領域的概念結構可以被視為一種模稜兩可(ambivalence)。這種模稜兩可不僅使得這些領域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獨立,同時也允許它們之間存在聯繫和互動。

這種模稜兩可的狀態為現代性提供了一個特殊的力量,使其能夠在自然、社會和神這三個領域之間取得平衡。在這種平衡狀態下,現代人可以在尊重各領域獨立性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它們之間的聯繫來創新和發展。因此,這種模稜兩可是現代性的核心特徵之一,也是它的獨創性和力量的源泉。

安:我認為ambivalence譯成反張性比較好。參考《老子》道德經裡天之道,其猶張弓與的想法

G:您是對的,將"ambivalence"翻譯成"反張性"在這個語境下可能更為恰當。這個概念在某種程度上與《老子》《道德經》中所描述的"天之道"有相似之處。在《道德經》中,"天之道,其猶張弓與"意味著天道的運行就像張開的弓一樣,具有一種平衡的力量。

這與拉圖爾(Latour)提到的現代性的反張性有相似之處,因為現代性通過將超越性與內在性同時存在於自然、社會和神這三個領域,實現了一種平衡。這種平衡狀態使得現代人可以在各領域之間建立聯繫並創新。因此,我們可以說,這種反張性是現代性的一個核心特徵,它與《道德經》中所描述的天道具有某種相似性。

安:有其他補充意見嗎

G:當然可以。在這段文字中,拉圖爾指出現代性的原創性和力量源於超越性和內在性的三對組合:自然、社會和神。這種組合使得現代人在這三個領域之間實現了一種平衡,從而在創新與傳統之間保持彈性。這種彈性可以視為一種反張性,類似於《道德經》中描述的天道。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拉圖爾和《道德經》之間的比較僅限於他們描述的這種平衡概念。拉圖爾對現代性的描述著重於科學、技術和社會機制,而《道德經》則主要關注宇宙的運行法則和道家哲學的實踐。

 

在此基礎上,我們可以進一步探討這種反張性在現代社會中的應用。例如,在面對環境問題時,現代人需要在科學技術的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取得平衡;在經濟發展與社會公平之間,同樣需要進行權衡。這些例子說明了反張性在現代社會中的普遍存在,以及它對於理解現代性的重要性。

 

缺乏再現混種物的代表,會不會限制住中介工作?不會,因爲現代世界會立刻停止運轉,就像所有其他的集體,現代社會也仰賴混合維生。相反地(這也是機制美妙,之處所在),儘管現代憲章否認混種物的存在及其可能性,這部憲章卻仍允許混種物增殖

G:這段話的意思是,儘管現代憲法使得調解過程看似隱形,但它並未限制調解工作。相反,它允許在自然、社會和神之間產生更多的混合物,即使這些混合物的存在和可能性在表面上被否定。這種機制允許現代世界在保持表面上的秩序和區分的同時,內部進行各種交互和調解。

 

藉著連續三次在超越與內在之間做同樣的輪替,現代人可以動員自然,具體化社會,並且感覺到上帝的存在,同時堅持說,自然在我們的掌控之外,社會是我們自己的作品,而上帝不再干涉。誰能抗拒這樣的建構?

G:這段話意味著,現代人在進行自然、社會和神的調解過程中,既能保持表面上的區分,又能在內部實現各種交互。這種強大的建構使得現代人可以在同時保持區分與交互的狀態中,對這些領域進行操作和利用。這樣的機制讓現代世界得以高效運作,也讓人們難以抵抗其魅力。

 

某些相當特殊的事件的出現必定削弱了這強而有力的機制,使我能夠在今日以民族學家的超脫,描繪這個行將消失的世界。

G:這裡的「正在消失的世界」暗示了現代機制可能出現了變化或衰弱。作者指出,只有在這個機制被削弱的情況下,他才能夠客觀地分析和解構它,進而理解現代社會的運作方式及其潛在問題。

 

2.10 The Power of the Modern Critique現代批評的力量

G:本節分析了現代批評的力量以及它在現代社會中的影響。

安:無敵的現代人甚至覺得自己可以結合兩種批判的路數,一是藉由自然科學揭穿權力的假面具,一是藉由人文科學的確定性來揭露自然科學和科學主義的假面具。終於,整體知識(totalknowledge)唾手可得。如果長久以來馬克思主義似乎難以超越,那都是因爲馬克思主義綜合了現代批判最有力的兩項資源,而且把它們永久綁在一起(Althusser, 1992)(119)
→按馬克思:人在歷史之中,又創造歷史。(呼應這裡的內在性與超越性;歷史作為限制與作為資源)

G:在2.10節中,作者探討了現代批判力量的重要性。他描述了現代人如何利用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力量來揭示並批評過去的偏見和迷信。他指出,第一次啟蒙運動通過自然科學揭示了物質因果關係,而第二次啟蒙運動則通過社會科學揭示了自然科學的過度自然化。作者強調,現代人通過這兩個批判方向的結合,試圖獲得全面的知識,將真正的科學和錯誤的意識形態區分開來。//作者認為,現代人的批判力量來自於他們能夠在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之間靈活運用雙重語言。他們可以將自然融入社會關係,同時使自然保持與人類的無限遙遠;他們可以自由地創造和改變自己的社會,同時將社會的法則變得不可避免、必然和絕對。這使得現代人在面對過去的迷信和偏見時具有強大的批判能力。

 

2.11 The Invincibility of the Moderns現代人的無敵性

G:本節討論了現代人在面對挑戰時所展現出的無敵性,以及這種無敵性如何影響現代社會。

A:摘要
你認爲閃電有神力?現代批評會告訴你,閃電只不過產生自物理機制,這物理機制和人類事務進行毫不相干。你被困在傳統經濟裡嗎?現代批評會告訴你,各種物理機制可以靠著動員龐大的生產力,搞亂人類事務的進展。你認爲自己永遠受制於祖靈的律則之下?現代批評會讓你明白,其實你受制於你自己,而屬靈的世界則是你自己依據人性(或過度的人性)建構出來的。然後你以爲你可以隨心所欲發展自己覺得合適的社會嗎?現代批評會告訴你社會發展的鐵律是什麼,還有經濟狀況遠不如你祖先時代那麼有彈性。你對世界變得機械化感到憤怒嗎?現代批評會告訴你關於造物主上帝的種種,告訴你萬物歸屬於池,而祂賜予人類一切。你對社會世俗化感到憤怒嗎?現代批評會跟你說,精神性獲得解放,而一個全然精神性的宗教更爲優越。你說自己虔誠?現代批評給你逗得開懷大笑!(122)

其他的「文化一自然」綜合體還能做何抵抗?相形之下,它們成了前現代。它們原本或許還可能反抗超越的自然,或內在的自然,或人爲的社會,或超越的社會,或遙遠的上帝,或親近的上帝,可是當六者結合在一起,還能怎麼辦?(122-123)

你還能說什麼呢?他們把持所有的權力來源,所有的批判可能性,但他們隨情況不同,替換著使用這些利器,作案手法俐落,行蹤飄忽難以緝捕。是的,不用懷疑,他們現在是、曾經是、幾乎曾經是、認爲自己曾經是,所向無敵的。

G:在這部分中,作者強調現代人因相信人類與非人類之間的完全區分,並在同時取消這種區分,而變得無敵。現代人在科學與政治力量之間進行分離,同時繼續以理性支持政治,以政治支持理性。他們總是能在兩個方向上運作,使他們變得無敵。然而,這種超然的優越感使現代人認為他們可以擺脫限制他們擴張的最終束縛。在過去的幾個世紀和殖民帝國中,現代人指責其他文化-自然體系將事物與人類、客體與符號混為一談,而他們自己則在將這些元素完全區分後又立即重新混合,擴展規模遠超以往。

 

2.12 What the Constitution Clarifies and What It Obscures憲法澄清和隱藏的問題

G:本節分析了憲法在澄清現代社會問題的同時,也隱藏了一些其他問題。

安:但現代人爲這種自由付出的代價,就是他們無法想像自己與前現代人之間的連續性。現代憲章的框架在勾勒中介工作的輪廓之餘,同時又否認其存在。由於整個中介工作脫離了憲章的框架,現代人只得設想自己與前現代人截然不同,只得創造出大分裂。(125)

 

但純化和中介之間的關係,不是意識與無意識、正式和非正式、語言和實踐、幻影和眞實之間的關係。我並非說現代人不知道自己做了什麼;我只是說,用更大的規模生產混種物,這樣的創舉之所以可能,不過是因爲他們堅守自然秩序和社會秩序間的二元對立。而這個二元對立能成立,不過是因爲現代人從不一起考慮純化的工作和中介的工作

 

現代性遠多過於幻象,又遠少於本質。現代性加諸他人的力量。多年來,它擁有代表、加速或總結的權力,那是一種它現在沒法再完全掌握的權力。(126)

 

因此,現代性不是現代人的虛假意識,我們必須像對待革命這個觀念一樣,小心地認定憲章的實效。憲章並非排除中介的工作,而是將之擴大。就像革命這個觀念,讓革命份子做出在缺乏這觀念時不敢做的不可逆決定,憲章也提供了現代人膽量去動員物和人,並且以一種在其他狀況下不被允許的規模去做。規模的改變並不像現代人想的那樣,藉由人與非人的隔離而達成,正好相反,人與非人的擴大接觸,才造成規模的改變。接下來,超越的自然(條件是它仍可動員)、自由的社會(條件是它仍是超越的)和缺席的神靈(條件是上帝對著人心說話),又促成了規模的增長。只要這三者的對立面仍處在同時既顯現又不可設想的情況,只要中介工作使混種物增加,那麼這三個觀念就能用在更大的規模上。現代人認爲正是因爲他們小心地將自然和社會分開(並且將上帝置入括弧之中),他們才能成功地擴展。然而事實卻是,他們之所以成功,正是因爲他們把更大量的人與非人混雜在一起,而他們也根本沒將任何東西置入括弧之內,或是排除任何一種組合。純化工作中介工作之間的連結催生出現代人,但他們只肯歸功於前者。我這麼說,不是在揭露隱藏在官方解釋底下的操弄,我只是把下半部加到上半部而已憲章的上半部與下半部必然要在一起,但只要我們是現代人,這兩半部就無法用單一連貫的形貌出現(127)

 

現代人保護自己的方式是,全然不思考他們的種種創新爲其社會秩序帶來什麼後果前現代人的方式卻是(如果我們要相信人類學家的話),沒完沒了像著了魔似地老想著自然與文化的連結。露骨地說,那些最認眞看待混種物的人,他們盡其所能限制住混種物;反之那些隔開混種物和任何危險後果的人,他們選擇忽略混種物,卻將混種物發展到極致。

 

德斯寇拉(Philippe Descola)就阿楚爾人(Achuar) 寫道:亞馬遜流城的各個「冷社會」之所以能維持内部穩定,與其説是因爲這些社會含蓄地拒絕疏離政治(克拉斯特(PierreClastres]就這點替「野蠻人」記上一功〉’不如説是由於某種思想系統的慣性造成的結果——這種思想系統表述自然如何被社會化的唯一方式,乃是透遇各種規範真實社會應如何運作的範疇。與躁進的、深受演化理論影響的科技決定論相反,我們或許可以假設,當一個社會改變其物質基礎時,勢必受制於社會組織形式先前的轉變,而這組織形式包括物質生產形式的概念框架。21(Descola,[1986]1993:405,黑體字爲作者所加)(129)

 

前現代人所排除的,現代人都可以允許,因爲社會的秩序最終從未與自然的秩序一一對應。例如:波以耳的空氣幫浦也許看起來是個嚇人的怪物,因爲它透過人工產生出實驗性眞空,而這眞空同時界定出自然律和上帝的行動,並且平息了光榮革命時期英格蘭裡的種種爭議。根據羅賓•荷頓(Robin Horton)的說法,野性的思維立刻就袪除其危險。從此以後,十七世紀的英國將會用科學社群和實驗室來建構王權、自然和神學。空氣彈性會加入居住在英國的行動者。但招募這個新盟友不會帶來麻煩,因爲並無虛構怪物的出現,不過就是發現自然律罷了。這個新盟友與社會秩序間的關係越是不可能加以槪念化,動員的規模也就越大。現代人越不認爲它們被混合了,兩者就越混在一起。科學越絕對純粹,它就越和社會的構造休戚相關。現代憲章加速或促進各集體的部署(就像我稍早所說的,集體不等同於僅由社會關係所構成的社會),卻不允許將集體給概念化。

G:本節分析憲法如何在澄清現代社會問題的同時,也隱藏了一些問題。現代人無法想像自己與前現代人之間的連續性,導致了二元對立的出現。憲法擴大了純化和中介之間的關係,但現代人卻僅將成功歸功於純化,忽略了中介的作用。現代性的規模是由擴大人與非人的接觸所驅動,而非隔離。現代人和前現代人在對待混種物方面有所不同,前者選擇忽略,後者則小心翼翼地思考。這使得現代人能夠擴展規模,但卻未將憲法上半部和下半部完整結合,進而無法完全掌握現代性的力量。

 

2.13 The End of Denunciation譴責的終結

G:本節探討了如何結束對現代社會的譴責,以及尋找新的批評方式。

A:拉圖提及呂克博坦斯基(LucBoltanski)和羅宏泰弗諾(LaurentThévenot)的書《論證成:值的經濟》(Delajustification.Leséconomiesdelagraiuleur),打開了對於「批判」的社會學。譴責者與他聲稱要譴責的一般人,其實是同路人。我們不再眞正相信譴責的作用,而是體認到譴責其實是一種「歷史類型」。(133-134)藉由揭露指控的過程,吉哈一如博坦斯基和泰弗諾,不斷地消磨光我們指控他人的習性。(134)…

 

難道譴責一旦耗盡,我們就沒有任何道德基礎了嗎?但譴責做出的道德判斷之下,總是有另一個藉由分類與選擇運作的道德判斷。它叫做安排(arrangement)、組合(combination,conbinazione),也叫折衝或妥協。夏爾•裴居義(CharlesPéguy)曾說:變通的道德遠較僵固的道德要求得更多(Péguy,1961b)。同樣地,持續篩選和散布現代人的實際解方的非官方道德,也是如此。這種非官方道德倍受蔑視,因爲它不允許人義憤。但它卻活躍,又大方寬容,因爲它循著各種情境和網絡的無數羊腸小徑前進。這種非官方道德倍受蔑視,因爲它將「物」納入考量。物並非只是我們的欲望隨意揀選的利害賭注,正如它也不單純是我們心智範疇的容器。就像現代憲章輕蔑它所庇護的混種物,官方道德也輕蔑實際的安排和支持它的物。在主體與客體的對立背後,有著中介者所構成的旋流。在莊嚴道德的背後,有著對狀況和個案的審愼分類。 (Consenand Toulmin,1988)

本節主要探討譴責終結的問題以及尋求新的批評方式。作者提到博坦斯基和泰弗諾的作品《論證成:值的經濟》,將批評精神視為一種研究主題,而非指責他人的資源。他們將譴責看作一種歷史類型,揭示了譴責的本質,使人們不再全心全意地相信譴責的作用。然而,道德基礎是否隨著譴責的終結而消失?作者認為在譴責的道德判斷之下,總是存在另一種道德判斷,即透過分類和選擇進行的安排、組合或妥協。非官方道德雖然不允許憤怒,但卻活躍且慷慨,因為它跟隨著各種情境和網絡的無數蜿蜒小徑。在主體與客體的對立背後,有著中介者的旋流;在莊嚴道德之下,有對狀況和個案的細緻分類。

 

2.14 We Have Never Been Modern我們從未成為現代人

G:本節主張我們從未真正成為現代人,並詳述了這一觀點的理由。

A:一旦我們同時注意官方憲章和它准許或禁止的,一旦我們仔細研究混種物的生產及同一批混種物的消滅,不同的解答就會出現。然後我們會赫然發現,從憲章的意義來看,我們根本從未現代過。這也是爲什麼我不揭穿那些言行不一的人的虛假意識。沒有人曾經現代過。現代性從未開始過。現代世界也未曾存在過。使用過去完成式在這裡很重要,事關回顧過去的情緒,事關重讀我們的歷史。我並不是說我們進入新時代:剛好相反,我們無需繼續魯莽地奔赴後一後一後現代;我們不再執著於前衛的前衛;我們不必尋求更聰明、更具批判性、更深入的「懷疑時代」。

不必了。反之,我們發現自己從未開始進入現代。以下是始終伴隨著後現代思想家的荒唐念頭:他們宣稱處在一個根本還沒開始的時代之後!

部署而不釐清,增加而不減少,親善而不譴責,分類而不揭發——我把這樣的回顧態度稱爲非現代(或非關現代)。一個非現代人同時考量現代人的憲章,還有那憲章拒絕又容許生產的混種物族群。

憲章解釋一切,但若要如此,唯有漏掉在中間者(137)

 

(強調地方傳統者,其實也是擁護現代憲章者)察覺到我們從未現代過,以及我們和其他集體間的差異實在有限,不代表我保守。反現代者激烈抗拒現代憲章的效力,卻完全接受這部憲章。反現代者要保衛地方性、精神、理性、往昔、普同性、自由、社會或上帝,就好像這些東西當眞存在,而且確實擁有現代憲章授予它們的形貌。反現代者改變的只是義憤的正負記號和方向而已。

 

若以網絡綜觀之,現代世界和革命一樣,只不過造成實踐的小小進展,知識傳播的小小加速,社會的小小擴展,行動者數目的微薄增加,舊信念的微幅修正。我們若把西方各式各樣的創新之物視爲網絡,它們的形貌依然清晰可辨,也依然有其重要性。然而,它們不再是英雄傳說的材料,這大部頭的英雄傳說講述著徹底的決裂,無可挽回的命運,不可逆轉的好運或厄運。(139)

 

反現代化者就像後現代者--樣,接受了他們對手的場子。另一個場子已經出現在我們眼前,它大得多,卻不是那麼好爭論的。這便是非現代世界的場子。它是「中央之國」,像中國一樣遼闊,且罕爲人知

 

G:本節主張我們從未真正成為現代人,拉圖爾認為現代憲章從未真正存在。他提出了非現代或非關現代的觀點,強調同時考慮現代憲章和它拒絕或允許的混種物。他指出反現代者和後現代者都在接受現代憲章的框架,而非現代世界提供了一個更廣泛、更不具爭議的研究領域。

 

拉圖爾認為,當我們瞭解混種物的生產和消滅時,會發現現代性從未開始過。他強調這一觀點並非保守主義,並指出反現代者在激烈抗拒現代憲章的效力時,卻完全接受這部憲章。

 

在非現代世界的視角下,現代世界和革命僅僅造成實踐的小進展和知識傳播的小加速。西方的創新在這個視角下仍然重要,但不再是英雄傳說的材料。最後,拉圖爾將非現代世界比作一個像中國一樣遼闊、罕為人知的中央之國,提供了一個更廣泛的研究範疇。

 


3. REVOLUTION革命

GPT4導言

在《我們從未現代過》的第三章中,布魯諾·拉圖試圖重新詮釋現代人和非現代人之間的關係,並挑戰傳統的現代性理念。本章分為15節,對現代性和非現代性進行了全面的探討。拉圖認為,現代人的特點是不斷尋求界定自然、社會、話語和存在等範疇的界限,而這些界限往往是模糊的、彼此交織的。這使得現代人無法真正理解他們所處的世界。

 

拉圖透過對準客體(quasi-objects)的討論,展示了這些範疇如何在實踐中互相影響。準客體既具有自然的特徵,又與社會和話語相連,同時也表現出存有的本質。本章探討了這些範疇之間的融合和交織,從而揭示了現代人對這些範疇的划分其實是人為的、不自然的。

 

通過對非現代性的重新詮釋,拉圖試圖找到一個可以包容這些範疇的新方法,並將其應用於分析我們所處的世界。他提出了一種非現代觀點,強調我們需要關注類物件的多重性,以及它們在自然、社會、話語和存在等範疇中的相互作用。

 

作為一位科技大學的學生,理解拉圖在本章的討論對於拓寬視野、挑戰傳統思維方式以及更好地理解科技與社會的相互影響至關重要。通過學習這些觀點,我們可以更全面地瞭解科技創新如何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以及如何在不同範疇之間找到平衡,以應對當代世界所面臨的挑戰。

 

3.1 The Moderns, Victims of Their Own Success現代人成為自己成功的受害者

G:本節討論了現代人在追求成功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以及這些問題如何影響現代社會。

安:諸如臭氧破洞、全球暖化、醫療糾紛等等混生物突顯了過去自然與社會二分法的侷限。我們必須重新在此二分法上,帶回中介實作(垂直線),重寫過去的憲章。

G:在本節中,作者探討了現代人為何在自身命運上猶豫不決。現代憲法因其將純化與翻譯實踐視為相互矛盾,但事實上兩者之間的聯繫已經改變,以至於我們無法堅定地堅守現代化的任務。現代憲法在其自身重擔下崩潰,因為它既容忍又隱藏了實驗材料中的混合物對社會結構的影響。當日常生活中充斥著無法歸類為客觀或主觀的混合物時,我們必須想出解決辦法。純化系統變得和司法系統一樣堵塞。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在現代憲法的空間之外尋找一個新的空間,將純化實踐(橫向線)與媒介實踐(縱向線)結合起來。這樣,我們或許能夠為混合物提供一個位置、名稱、家園、哲學、本體論,甚至是一個新的憲法。

3.2 What Is a Quasi-Object? 什麼是準客體?

G:本節介紹了準客體的概念,以及它如何打破自然與文化之間的界限。

安:本章批判了社會科學家的雙重之見(過份重視社會關係而忽略物質世界/過份強調結構或者過分強調主體),同時也批判社會科學家所賴以為根據的「社會」本身也是經由人物交涉打造出來的歷史過程的產物。社會科學家本身對於「科學」的執念,讓他們無法對稱地觀察社會與物體之間的關係。而辯證法採用的迴圈、螺旋和複雜的圖示法,也未解決問題。

G:本文討論了準客體的概念,指出社會科學家常常在物件與社會之間產生矛盾。他們認為物件只是社會需求和興趣的投射表面,同時又認為物件對人類社會具有強大的影響力。文章提到,雙重標準無法解決這一矛盾,並指出科學研究迫使人們重新思考物件在集體建構中的作用,從而挑戰哲學。準客體既比自然的「硬」部分更加社會化、更具人工性、更具集體性,又不像那些無形的投射表面那樣隨意。因此,準客體在物件與社會之間形成了一個新的定位。



3.3 Philosophies Stretched Over the Yawning Gap跨越漸開鴻溝的眾哲學

安:本節探討了哲學如何在自然與文化之間的鴻溝上進行拉伸,以及這對於理解現代世界的影響。

拉圖批判過往的哲學流派,第一派是哲學家(霍布斯、康德、黑格爾、現象學、巴舍拉)主張主客對立存在,但可以被揚棄超越或者以意向性克服矛盾,或者就乾脆主張兩者之間有著「斷裂」。

G:本文討論了主要哲學如何嘗試涵蓋現代憲法與準客體,這個不斷擴張的中間領域。簡化後,我們可以確定三種主要策略。第一種是在客體和主體之間建立一個巨大的鴻溝,並不斷加大它們之間的距離;第二種被稱為「符號學轉向」,專注於中間,放棄極端;第三種則是孤立存在的概念,從而拒絕客體、話語和主體之間的整個劃分。

 

第一組策略的代表是康德主義,它使我們的憲法得到了真正的標準形式。康德主義仍然影響今天,每當人類思想被認為具有在無形但真實的物質上任意施加形式的能力時。辯證法力圖避免康德主義的矛盾,但錯過了對準客體增長的矛盾。現象學試圖建立主體與客體之間的巨大分裂,但最終無法成功。//這些哲學試圖在無法接受準客體的情況下增加它們的數量,維持將我們與過去和其他自然文化分開的偉大鴻溝。然而,隨著準客體的不斷擴散,這些策略變得越來越無法解決問題。

 

3.4 The End of Ends目標的終結

G:本節分析了現代社會中目標追求的終結,以及這對於社會發展的影響。
安:接續上節討論,繼續批判哈伯瑪斯的生活世界與系統的對立,後現代論者李歐塔與布希亞的退卻。主張這些學者過份關於純化面向,而忽略了人物交涉的中介生成過程。

G:這段文字探討了從偉大的哲學運動到後現代哲學的轉變。這些哲學家熱衷於科學、技術和經濟,試圖理解類物體的發展。然而,後來的哲學家不再嘗試抓住兩端,而是將區別、分離、矛盾和無法克服的緊張關係提升到了無法衡量的程度。現代憲法宣稱主體與客體之間沒有共同衡量標準,前後現代哲學家則認為說話的主體與自然客體、技術效能之間不相容。後現代哲學家對於科學家與人類社群之間的聯繫持懷疑態度,將科學和技術視為與人類無關的。總之,後現代主義被認為是歷史的終結,然而作者認為這並非真正的終結,而是應該回顧歷史,重新審視我們的思想。

 

3.5 Semiotic Turns符號學轉折

G:本節討論了符號學在理解現代世界中的重要性,以及它如何影響我們看待自然與文化之間關係的方式。

安:拉圖批判符號學者將關注焦點僅限於論述,而忽略了他們的參照物,使得我們無法跟隨著準客體,瞭解中介轉譯過程。

G:當代哲學在探討自然與社會之間的關係時,出現了語言符號學的轉變。這些哲學家將語言視為獨立於自然和社會的中介,專注於語言的自主性。然而,這些哲學流派的弱點在於,它們使得獨立的語言與它們暫時擱置的自然界參照物和社會/主體的關係變得更加困難。科學研究揭示了語言與現實之間的連接,使得語言符號學面臨重要轉折。後現代主義試圖將自然、社會和語言並置,但卻未能將它們有效地連接起來。

 

3.6 Who Has Forgotten Being? 誰忘記了存在?

G:本節探討了在現代社會中,人們如何忽略了存在本身的意義和價值。

安:拉圖在本節批判海德格,高懸BEING,而忽略了日常生活處處可見的beings。「網絡中充滿著存有」,being具有差異、未完成、標記與各種痕跡在上。我們不需認為自身與過往分離。「在此也有神」,赫拉克力特是比海德格更可靠的嚮導。

G:本節探討馬丁·海德格爾關於存在和存在者之間區別的哲學思想。海德格試圖將存在脫離主體和客體,但卻將存在限制在某些領域,忽略了現實世界中存在的豐富多樣性。對於科技、科學、政治、社會學、心理學、人類學、歷史和經濟等領域,海德格認為它們都遺失了對存在的理解。然而,實際上存在無處不在,並且存在者和存在之間的區別從未消失。

 

 

3.7 The Beginning of the Past過去的開始

G:本節回顧了過去對於現代世界的影響,並分析了過去在現代社會中的角色。

A:本章提到「現代批判」的四種資源:自然化、社會學化、論述化、以及對存有的遺忘。這四種資源的共通毛病是忽略了混種物的增生與純化過程。我們必須追隨準客體或網絡,為這四種資源創造連結。拉圖從這段開始,把批判指向「時間」,他引用了裴居義的說法,區分了曆算時間與基於事件強度而作區分的歷史性時間。人類學研究也指出,時間不見得僅有現代憲章規定下的線性時間(過去/現在/未來),尚有循環或衰退、墜落或不穩定、復歸或持續顯現,拉圖稱之為「時間性」(temporality)。過去與現代不曾徹底斷裂,但以為存在著斷裂的學者,則認為他們的當下可稱為「革命」與「積累」,他們認為「不小心」的話,我們會退步回黑暗時代。但是中介實作的思維不是這麼看,因為「這種實作實作總是將各種時期、各種類型、各種想法混合得像前現代人的混沌異質狀態一樣。參考《科學在行動》的說法,革命是不可能的,存在的只是網絡的延伸與擴張,削減與式微。

G:本節探討了時間和歷史觀念在現代主義和非現代主義之間的區別。現代主義者認為時間不可逆,並且它們的過去已被徹底抹去。他們強調革命性的變革,認為進步意味著與過去徹底決裂。然而,現代主義對時間的理解無法完全影響到時間的過程。過去仍然存在,並且不斷回歸。現代主義者無法理解這一點,因此將其視為壓抑的回歸或者過時的觀念。



3.8 The Revolutionary Miracle革命性奇蹟

G:本節討論了現代社會中的革命性奇蹟,以及它們對於現代世界的影響。

安:本節批判「革命」的概念,認為這是對自然與文化的分隔,以及兩者轉化為「未來與過去」的分隔導致的誤解而衍生的概念。現代的時間性來自於區別過去與現在,區別純化與中介。所以當下被重構成徹底的斷裂與革命,成為一個只往前的單向齒輪。

G:本節探討了現代主義時間觀念與現代憲法之間的關係。現代時間觀念把科學和技術革命與普通歷史分開,認為科學和技術革命是從無中突然出現的奇跡。這種現代時間觀念將歷史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關於普遍且必然的事物,缺乏歷史性,但會經歷徹底的革命或認識論突破;另一部分則關注人類的歷史,與事物脫離。現代時間觀念通過區分必然性和偶然性、歷史性和非歷史性來強調非人類事物的重要性。現代時間觀念是現代憲法對事物和人之間的區分的一個投射,它將過去和未來的區別與仲介和純化之間的區別疊加在一起。現代時間觀念認為,我們應當不斷擺脫過去,將自然與人文分開,以實現明確的區分。

 

3.9 The End of the Passing Past過去的終結

G:本節分析了過去在現代社會中終結的原因,以及這對於現代世界的意義。

安:反對現代性的人,則利用了同樣的純化物(曆法時間、進展、衰弱),但以反方向來使用它們,訴求回到過去,恢復往日榮光。但如同拉圖說的「現代的時間性是一種對事物再訓練的結果,如果沒有這種嚴苛的規訓(discipline),各事物將屬於任何類型的時間,並且擁有任何類型的存有地位。」但混和物hybrid的大量出現,現在、過去與未來的區分顯得武斷。拉圖舉例說:「現在沒有人能將「同時代」的行動者分在同一個一致的類屬中。對於在庇里牛斯山再次引入熊、前蘇聯集體農場、氣溶膠、綠色革命、抗天花接種、星際戰爭、伊斯蘭教、獵松雞、法國大革命、服務產業、工會、冷融合、布爾什維克主義、相對論、斯伐洛克、國族主義、商業帆船等,再也沒有人知道這些是過時的、當前的、未來主義式的、非時間的、不存在的或永久的。」(182)結論說:後現代立場是病徵,而非解決方案。

G:隨著世界和社區在更大規模上的動員,組成我們自然和社會的行動者越來越多,然而這並不意味著時間有序且系統化的過渡。現代時間觀是對本來擁有各種時間和本體論地位的實體進行的一種嚴格紀律。當混合不同時期、本體論或類型的準對象出現時,這個美好的秩序就會受到干擾。現代時間觀在與憲法共同面臨準對象擴散爆炸的情況下瓦解。

 

3.10 Triage and Multiple Times分類和多重時間

G:本節探討了在現代社會中,人們如何根據不同的時間進行分類,以及這對於理解現代世界的影響。

安:拉圖說時間是種事物間連結的暫時結果,而現代式規訓則讓我們以特定視角看待事物。如果我們改變了我們的歸類原則,那麼我們就會有不同的時間性,我們可以克服現代時間性的線性扁平,而取代以迴圈纏繞的方式來理解時間,我們所處的時間團塊中,可能匯聚了來自一切時間的元素,在這樣的架構中,我們的行動終於被視為是多重時間性的。(184)我們所熟知的傳統,可能是五十多年前的新發明。「沒有人天是傳統的,人是藉由不斷創新而選擇成為傳統的」。(185)針對時間,我們能作的不是前進或後退,而是重新作出選擇。拉圖說:「我們從未前進也從未後退。我們一直在積極地揀選各種屬於不同時間的元素。我們仍能揀選。是揀選造成時間,而非時間造成揀選。(186)重新選擇,意味著重新看見我們的能力,我們的自由。

G:作者提出我們不需要堅持現代時間觀,而應該尋求不同的時間觀。時間不是一個固定框架,而是實體之間連接的暫時結果。我們應該將時間視為螺旋而非直線,從而重新組合當代元素,將過去視為可以重新詮釋和重組的,而不是完全消失的。這樣的時間觀讓我們的行為成為多時性的,也能重新找回被現代主義剝奪的自由。

 

3.11 A Copernican Counter-revolution哥白尼式的反革命

G:本節討論了哥白尼式的反革命,以及它在現代社會中的影響和意義。

安:如果時間是分類與秩序問題,那麼我們如何重新分類?如何進入網絡與中央之國(Middle Kingdom)?我們必須重新看待「媒介物」(intermediary)與「中介」(mediators)的概念。拉圖說:「現代人承認類客體的存在,但藉著將充分發展的中介物轉為僅只是媒介物,使它們成為毫不相關的媒介物—儘管被視為是必要的——只是將能量從憲章的一端傳遞,轉移、傳輸到另一端。媒介物本身是空的,僅具有較不真實或者多多少少不透明的性質。然而,中介物是原創的事件,中介物不但創造它所轉換之物,也創造它在其間扮演中介角色的各種東西。(188)

現代性的操作手法如下:先初步純化、進行分割的區分,然後再提出持續進展的混合。媒介物是先假定兩端存在,而作為兩端的媒介之物,似乎兩端是先存在,媒介是後發的,但這是虛構。對於拉圖而言,中介的混雜生成,才是兩端的起源,而後才虛構出了媒介物。所以從媒介物到中介,差異在於mediator具有創造性與變革性,而intermediary僅僅是橋梁或環節。[1]所以若執著於intermediary,我們就落入了「現代」的「先實體而後關係」的思維;但若能看見中介本身的生成能力,那麼我們就能看見混生物與世界的混成變動樣貌。從「中介生成」的角度來,一個具生成性的「中央王國」將展現在我們的面前。

3.11節中,作者提出了一個哥白尼反革命的概念,主張將解釋的焦點從兩端轉移到中介,並將對象和主體圍繞著介於對象和主體之間的實踐展開。這種改變使我們能夠將純粹形式視為實作的結果,而非起點。作者認為,自然和社會是這種中心實作的結果,而不是開端。此外,他強調了中介和媒介之間的微妙區別,並提倡將重心放在媒介和混合物上。這一反革命使我們能夠更好地探索並描述非現代和現代世界,並使自然和社會成為中間王國的衛星。

 

3.12 From Intermediaries to Mediators從媒介物到中介者

G:本節分析了現代社會中,人們如何從媒介物轉變為中介者,以及這對於理解現代世界的影響。

A:從前一節的「哥白尼反革命」視角,再次論述自然與社會的實體論優先的現代性觀點,以及強調中介萌生的非現代性觀點的差異。現代性觀點強調intermediary,先實體而後關係,媒介是畜牲或奴隸,它們是忠誠的僕人;但從哥白尼反革命的視角,非現代性強調mediator,中介者是自由公民,從農奴身份中被解放出來:自然是被發現的,社會是被部署的,現象不過是已經存在的元素的交會,我們將重新帶回歷史,讓本質回歸事件,歷史也可以重新成為人類與自然物的歷史,而不再單單僅屬於人類自身的歷史。

本篇文章講述了從媒介物(intermediaries)到中介者(mediators)的過渡。科學家和哲學家通常將現象分為自然與社會兩個部分,而媒介和中介在此過程中起到連接作用。在哥白尼革命的現代世界,我們將原本歸屬於自然或社會的實體賦予了獨立地位,從而大大增加了能夠產生真實影響的實體的數量。空氣泵實驗是一個例子,它改變了對自然的看法,也影響了英格蘭社會的組成。

媒介(intermediaries)在傳遞自然與社會力量的過程中,可能會有失真,但它們自身並無本質地位。中介者(mediators)則具有翻譯、重新定義、部署以及背叛所傳遞內容的能力,因此具有更為自主的地位。通過賦予所有中介者以本質地位,歷史變得更易理解,自然與社會事物的變遷成為可能。

 

3.13 Accusation, Causation歸咎,歸因

G:本節探討了在現代社會中,人們如何面對歸咎和歸因關係,以及這對於理解現代世界的影響。

A:本節從「客體如何構成主體」出發,補足過去「哥白尼革命」及上節「哥白尼反革命」的不足。拉圖談到了謝平和夏佛從檔案出發來回答這個問題,但欠缺了器物的實作過程;而賽荷則提及了沉默之物,指出我們在認識上的欠缺,他們兩人都重新詮釋了AccusationCausation,將宗教與科學聯結起來,兩者認為科學是司法系統的分支,歸因是種控訴(歸咎),是事物秩序的指派,事物(法文chose/causa)本身是聚集,也是判斷。所以「現代」本身意味著是一種「指派」與「歸咎」,是對「前現代」社會的控訴與重新編排。相較於變形或辯證法,賽荷採取了substitution的作法來進行建構(在constituion底下,看起置換與取代的那個部份sub- + set up)。我們開始不再用「現代」線性方式思考,而是從置換的螺旋來看人物之間的交纏。

G:在3.13節中,哥白尼反革命將物體的位置從物自身轉移到社群,而米歇爾·塞雷的工作對此至關重要。然而,我們缺乏關於物體如何建構主體的描述。塞雷將語言與科學混合,探討科學與宗教如何通過重新詮釋指控與考驗過程來達成聯繫。

 

3.14 Variable Ontologies可變的本體論

G:本節討論了在現代社會中,本體論的變化以及它對於理解現代世界的影響。
A:帶回歷史、中介、轉譯、網絡等等想法,我們可以重新看待事物的經緯度(分類及其穩定化過程),以及重新視本質為軌跡與事件。如同沙特的說法「存有先於本質」,讓我們重新看見人事交纏的存有,我們將以「非現代人」的視角重新看待「現代性」,看起火山底下的熔岩流動,重新看待「現代性」是如何被中介實作構造而成為今日的樣貌。

G:拉圖探討了可變本體論,指出自然與社會如同西與東一樣,成為方便而相對的參照點。實體的穩定性從事件到本質的變化被視為一個梯度。所有的行為者,無論是空氣彈簧、社會、物質還是意識,都具有歷史性。真空的本質是連接它們所有的軌跡。為了追踪它們,我們不必對自然本質或社會本質形成任何假設。本節還強調了現代人的悖論,即他們在超驗和內在之間游移,但卻從未將兩者一起呈現。作者呼籲我們描述實體的緯度和經度,並將本質視為事件和軌跡。

 

 

3.15 Connecting the Four Modern Repertoires連接四個現代詞彙表

本節分析了如何將四個現代詞彙表連接起來,以更好地理解現代世界。

拉圖:認為我們應該破除「現代」所意味的區隔,而聯結不同的資源:自然,社會、論述、存有。他說「如同自然那樣真實,如同論述那樣被敘說,如同社會那樣具集體性,如同存有那樣存在:這些都是現代人所增生的準客體所具有的特徵。當我們只是成為我們從未停止的非現代人時,我們就必須去探索它們。」換言之,擁抱網絡、中介、轉譯與共同生成,將讓我們看見中央王國的豐饒與孕育的可能性。他本節的最後一段話,是這麼說的:As such it behoves us to pursue them, while we simply become once more what we have never ceased to be: amoderns.

3.15節探討了現代人如何使用四類不同的範疇來應對類物件的擴散:自然、社會、論述和存有。然而,在實作中,這四類並不容易區分。作者認為,現代人將這些範疇視為矛盾的,是因為他們遵循一個既定的憲法。然而,當我們將焦點從本質轉向事件,從淨化轉向中介,從現代向度轉向非現代向度時,這些資源可能並不真正互不相容。作者主張,我們應該將準客體視為現實、社會、論述、和存有的綜合體,這樣我們就可以構建一個足夠大的空間來容納非現代世界及其憲法。最後,作者呼籲我們實現對準客體的全面追求,重新成為我們從未停止過的身份:我們非現代人。

 



[1] chatGPT4的字源給出的字源解釋Intermediary (媒介者)

"Intermediary" 這個詞來自拉丁語的 "intermedius",其中 "inter-" 表示“之間”,而 "-medius" 表示“中間”。在這個語境下,一個中間者(intermediary)作為一個信息或行動的傳遞者,是在兩個實體之間起到連接作用的。然而,它本身並不對這些信息或行動做出任何改變。中間者僅僅是傳遞過程中的一個橋樑,不具有創造性或變革性。

Mediator (中介者)"Mediator" 這個詞來自拉丁語的 "mediator",意思是“在中間的人”。作為調解者,mediator 不僅在兩個或多個實體之間起到連接作用,還對這些實體之間的關係產生影響。調解者具有創造性和變革性,因為它可以改變、塑造甚至創建新的關係、觀念或狀態。
總之,intermediary mediator 的主要區別在於它們的作用和影響。Intermediary 僅作為連接和傳遞的工具,而 mediator 則在連接的過程中具有創造性和變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