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26日星期一

尼采與黑格爾的差異

 

尼采與黑格爾的差異

 

黑格爾,如同老子所說的「為腹」不為目,辯證法以自身的消化為中心,目的在於成為同一。主奴辯證始於抽象,始於欲望,始於虛空,始於恐懼,經由中介,而致承認的鬥爭,而致由他人而承認之具體。欲望以他者為對象,在尼采的角度來看,仍是至於被動。對於欲望的克服是消化;而不是自我肯定與創造。人如何克服自身的奴隸狀態,在尼采看來,就是創造價值;在黑格爾看來,則是克服畏懼。賴老認為此與啟蒙理性的背景有關,如同霍布斯也是站在相同的立場。尼采的起點是人的健忘,永遠可以有個新的開始;不一定非得變成什麼樣,接受自己,肯定自己就可以了。

2021年4月5日星期一

[期刊資料備忘] 學程 與課程改革 /職業連帶.

 馮朝霖 (民90),從高等教育困境看學程整合與課程規劃,傳播研究簡訊,25卷頁11-14。

王秀槐、王燦槐、Wang, Hsiou-huai、Wang, Chang-hwai (民95),大學跨領域創意學程對學生創造力改變影響之研究,科技發展政策報導,頁841-858。

提升學生創造力為今日大學教育的重要任務。蓋提升大學生創造力有多重方 式,其中之一為集合不同領域教師,提供完整課程架構,透過具創意教學,整體 提升修習學生的創造力,這樣的「學程取向」在國內創造力教學領域尚屬新興做 法。國內一所綜合性大學結合不同領域教師設立了「創意學程」,提供完整系列 課程,供學生修習,以期提升學生創造力.為了評估初期課程的成效,研究者針 對修習學生進行創造力評量.本論文將介紹創意學程的構想做法以及評量結果, 內容包括:(一)創意學程的理論基礎、課程設計以及實施狀況;(二)創造力評 量的方法、工具與過程;(三)參與學生創造力的改變.本文也將討論(四)研 究結果對教育以及後續研究的啟示. 關鍵字:創造力、創意學程、創造力評量、大學教學

潘文福、陳雅苓、Pan, Wen-fu、Chen, Ya-lin (民101),東華大學課程學程化之實施成效分析:CGDI觀點,慈濟大學教育研究學刊,頁91-117。

本研究的目的在於以東華大學壽豐校區96學年度學士班實施課程學程化的現況,作為分析課程學程化實施成效的案例,研究中以詮釋結構模式(ISM)作為文件分析的方法,詮釋結構乃參考Charles Wiseman提出的五項策略推力為基礎,進而修改為成本(Cost)、成長(Growth)、特色與差異化(Differentiation)、整合(Integration)等四項成效分析的構面觀察向度,由研究者以前述四個向度初擬出成效分析架構草案,經過東華大學課程規劃小組進行的內部討論、修正與凝聚共識後,再透過東華大學校級課程委員會全體委員的外部檢核修正,建構出四項成效分析構面的11項成效參考指標,接著以這11 項成效參考指標,開始蒐集成效分析的質性資料或佐證數據。經由本研究的分析歸納後發現,東華大學實施課程學程化的具體成效至少可以包括以下四項:1.課程學程化能降低大學生選修學分之成本;2.課程學程化比較容易引導各系學生之學習成長;3.課程學程化可以成為東華大學修讀制度之差異化特色;4.透過排課時段與課委會諮詢意見之整合,能幫助學生完成跨領域第二專長學程之修讀。


潘文福、張詩晨、徐俊斌、Pan, Wen-fu、Zhang, Shi-cheng、Hsu, Chun-pin (民104),大學生對實施課程學程化之滿意度研究,教育行政論壇,頁27-55。

個案大學自2007年實施學程化,課程都規劃為21-27學分的模組以便跨修。本研究旨在探討實施課程學程化後學生的滿意度,並比較不同背景學生之滿意度差異。研究中採問卷調查法,並以自編滿意度問卷透過分層比例隨機抽樣獲得919份有效問卷,所得資料採描述統計、t檢定、變異數分析等方法分析,結論有七:1.課程學程化較能吸引學生跨修;2.學生對學程化整體滿意度屬中上,最滿意降低修讀成本;3.一二四年級滿意度高於三年級;4.管院學生滿意度高於人社學院;5.有跨修者特別滿意降低成本和模組特色;6.有跨修者對學程化評價高於未跨修者;7.理工、人社、民族、教育等院有跨修者修讀成本滿意度高於該院無跨修者。文末亦提建議供參考。


卓岳霖、鄭鈞文、蔡瑋中、賴常榮 (民98),跨領域學程實施成效與運用模式之探討(以各校數位內容相關學程為例),圖文傳播藝術學報,頁87-102。

在這個資訊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為將人類文明的紀錄完整、長久的保存與傳承,世界各國無不致力於發展文化的數位化,而如何將人文與科技相融合,是各國亟欲努力的目標,其功能可運用在學術研究、商業、產業、出版、加值等方面。因此,政府機關近年來透過專案方式補助國內學術機構開設跨領域之學程,如台灣最高學府國立台灣大學於民96年就已開設了32個跨領域學程。數位內容相關學程也含括於跨領域學程在內,然而本研究團隊與本系修習過數位內容相關學程學生接觸過後,發現學生也未知學程習得技能是否能應用在未來工作上,因此引發本次探討跨領域學程實施成效與運用模式之契機。本研究旨在透過問卷方式彙整數位內容相關學程承辦行政人員與修習學生對學程之滿意度,也檢測此學程對於學生專業技能與未來就業幫助程度,日後也將提供學生及開辦行政機構參考之途。


王維旎、蔡秀美、陳怡華、郭書馨、Wang, Wei-ni、Tsai, Hsiu-mei、Chen, Yi-hua、Kuo, Shu-hsin (民100),非正規教育學程認證制度之政策規劃與實施策略芻議,成人及終身教育學刊,頁67-106。

終身學習是二十世紀末延續到本世紀最重要的學習觀點與思潮,當終身教育與回流教育日益興盛之際,有關學習成就的資格認證與學歷證明問題也愈受到重視。我國於2006年11月起開始試辦非正規教育課程認證,透過該機制建構正規與非正規教育體制之間的橋樑,以落實終身學習。雖然本質上,課程認證具備認可個人學習、連結正規與非正規學習經驗等效益,但著重單一課程的教學內容認證,易忽略實際教學狀況與學習成果,也難以將所獲得的學分與其他學習經驗做系統性整合,加上參與課程認證的機構有限,使得我國非正規學習成就認證制度難以推展。本研究提出將非正規課程朝學程化發展的構想,利用文件分析法探討主要國家非正規學習成就認證制度的現況,並辦理焦點座談與公聽會以廣納意見,據此研擬我國非正規教育學程認證的實施辦法與途徑。最後本研究提出非正規教育學程認證制度朝授與終身學習學士學位、發展新興證照、與正規高等教育銜接,以及取得部分國家考試資格等方式發展之芻議,以為本研究之結論。


1.教育學程 (跨域之原型?)

題名:臺灣師資培育制度變遷之考察--師範院校、教育院系所培育機構的變革 

作者:曹仁德/梁忠銘   

書刊名:臺東師院學報 

卷期:13(下)

出版日期:2002

資料類型:期刊論文

台灣師資培育制度之發展,從1896 年起迄今已經超過一百年的歷史,因政治型態、教育目標等因素影響,使台灣師資培育制度顯現出特殊的時代背景與意義。若依近代政治因素來考量可區分成兩大時代,一為日本佔領時期(1895-1945 )與回歸中華民國時期(1945~)。而在回歸中華民國政府之後又因社會變遷的需要,歷經數度的改革過程。理所當然每次的制度變革均有其他的社會、政治意涵和教育目標。整體來看我國在1994 年「師資培育法」修法以前,長期以來台灣的師資培育制度發展,受教育政策、政治型態及社會變遷的影響最大。日據時期如此,戒嚴時期亦是如此,為完成教育及政經目標,深深導引台灣師資培育之發展的脈絡。「師資培育法」頒布之後,改變傳統的師範教育體制及結構,確立我國多元化的師資培育制度。根據本法,師範大學及師範院校以外的一般大學,可申請設立教育系所及教育學程,加入培育高級中學、國民中小學至幼稚園教師的機構。往昔封閉一元化的師資培育模式,由開放多元化的師資培育制度所取代。師範校院不再享有「獨占」教育市場的特權,必須與一般大學一起角逐有限的師資需求。藉此,來自不同背景、經歷不同專業化領域的教師得以加入教學的任務,這種轉變可說是從特殊校園文化培育師範的方式,轉變成自由市場的競爭模式,其目的是期望整體教師素質的改善進而提昇教育品質。 但是在多元開放師資培育制度衝擊之下,原有師資培育的師範院校,遽然陷入不利困境,引起師生不安心情。師範院校雖力圖改變體質或轉型,卻又苦於缺乏資源。加上大學教育的全面鬆綁政策,師範校院將面臨更深且鉅的發展與轉型的競爭考驗。 雖然,教育部在師範院校轉型發展方向,以因應世界及台灣社會、政治、經濟的發展潮流,積極鼓勵師範院校進行校際合作、策略聯盟,或鼓勵同區域或性質可以互補的大學院校整合,以達到教育資源有效整合及提昇競爭力的目標。然而,面對師資培育多元之衝擊,現有之師範院校極應亟思如何面對時代潮流,化師資培育多元化之衝擊危機為轉機,讓師範校院悠久、優良的師資培育專業傳統,不在這個潮流中隱沒、消跡之時,有必要重新檢證我國師資培育制度之發展經緯,以正確構思因應之道。

題名:臺灣的政府與師資培育機構關係之探討--1980年代中期至今的變化 

作者:白惠芳

書刊名:新竹師院學報 

卷期:16

出版日期:2003

資料類型:期刊論文

本文試圖指出,雖然受到1980年代中期開始的政治自由化的衝擊,國民黨政府對師範校院的管制逐漸出現了某種程度的鬆動,但到了1990年代中期,在經濟成長轉緩的情況下,政府卻得以藉市場之名,重建合法的管制措施。也就是說,從1980年代中期至今,政府與師資培育機構的關係,基本上是由鬆動轉為重新介入管制。而原本期望大學校院的參與能減弱政府對師資培育的掌控的訴求,顯然落空了。這樣的現象,雖與政治經濟情勢的改變有關,但更重要的是,在以自由市場解除黨國干預成為主流論述的影響下,忽略了政府在市場機制的運作下所仍握有的操縱空間,而再度正當化政府的介入管制。


題名:大專生求學經歷與就業力關係 

作者:秦夢群  /莊清寶 

書刊名:教育資料與研究 

卷期:94

出版日期:2010

資料類型:期刊論文


隨著高等教育學生數遽增及國際金融海嘯之影響,大專生就業問題已日益受到重視。本文以高等教育資料庫「2005學年度大學畢業後一年問卷調查」之資料,採用結構方程模式進行分析後發現:一,就業力之內涵包括就業所需之一般能力、專業知能、專業態度、及職涯規劃四個核心概念;二,「校系課程」及「課外經歷」皆對其就業力具有直接的預測效果(分別為0.34及0.19),且「校系課程」可再透過「課外經歷」對就業力產生間接的預測效果(0.18)。根據發現結果,本文建議大專校院及其系所需體認其對學生就業力負有重責大任,且應多鼓勵學生修習輔系、雙主修、學程及通識課程,並加強規劃遊學、社團、考取證照及提供工讀或實習機會等輔導措施,以有效協助學生提升就業力。


題名:大學生就業力發展之縱貫性分析:跨領域學程之探討

作者:蕭佳純 引用關係/陳雯蕙

書刊名:教育政策論壇

卷期:15:2=42 出版日期:2012 資料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


自1990年代以來,就業力已經成為先進國家高度重視的青年政策議題,而提升 大學畢業生就業力也成為歐美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驅動力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討大 學生就業力之成長模式,藉以分析修習跨領域學程對於大學生就業力的初始狀態和 成長速率的影響。為達成研究之目的,本研究採用次級資料庫,樣本以四次完全參 與台灣高等教育資料庫的11,346位大學生為分析對象,以階層線性模式進行跨層次 分析,再根據研究結果,獲致以下主要結論:一、大學生的就業力會隨時間而有正 向成長趨勢;二、跨領域學程對大學生就業力的初始狀態和成長速率,皆有顯著的 影響力。最後,依據上述研究發現,提出具體之建議,俾供大學生、大專院校、教 育行政機關及未來研究之參考。



題名:傳播科系學程制度規劃與反思:以南華大學傳播學系為例

作者:施伯燁

書刊名:傳播研究與實踐

卷期:11:1 出版日期:2021 資料類型:期刊論文


南華大學自2013年起推動課程革新,從「T型教育」延伸到「π型教育」,並推動課程學程化,旨在透過多元選課組合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本研究為瞭解學生實際學習經驗與意見,透過學生學習意見調查與專家座談,調查師生對課程學程化之意見。調查發現,課程革新主要關鍵在於如何規劃必修課程,如何建立與分類課程模組,如何銜接總整課程與實務應用等。因此,進一步提出深化與改善策略,包括重新整合與調整課程模組、減少修課與總整課程限制、強化產業連結與實務課程。本文認為課程規劃重點在於建立系所特色與定位、改變教學與學習主體、適應媒體產業與環境變遷,學程制度與課程規劃目的在於提高學習者的自主學習動機,而不只是追求特定媒介形式專業或就業技能。


關鍵詞:π型教育、自主學習、課程革新、課程學程化、學習經驗


尋找台灣味 隨筆記 社會學堅持之闕如

正當化拼裝,基於情感與生存之故;與拼裝的正當化,基於生存與創造之故。

  今日閱讀《尋找台灣味》第一部份〈東南亞的台灣DNA 技術跨界〉的三篇文章,分別是練聿修的跨界台茶;雲冠仁的越洋去作台灣珍奶;於趙于萱的異地生根台灣味。大抵是談台商在東南亞,如何創造利基,使得規模化的茶葉生產,得以供給大眾巿場,基於「把賣不掉的茶,用配方技術(拼配,或者混茶)」,而能夠在味覺上突破精英巿場之限制,成就另類巿場典範之說;第三篇則是指巿場存在,味蕾先行,而在水災而產生的利益空缺下,台商如何順勢以認證農產品的姿態,打進大城巿的超巿通路。拼裝是歷史透視與研究者探問,才得以窺見之實質;在大眾巿場上,台味即是台味,但台味即是拼裝,並且是特定要求與品味之拼裝,以致於拼裝,乃是「拚妝」,為奮力妝點,以與他者區別之謂。在這樣的視角下,我們看見了台商們拚博的努力,但對於「污名政治」之回應,也只能點到為止,在各自場域裡努力。若回到社會學之視野觀之,在污名政治/盛名政治究竟如何在台茶/越南茶之間纏鬥,也可以再探究竟。當一面謂「拼配」之正當;另一面則固守「純粹」,正當與非正當化之鬥爭,在本文謂之劃界與跨界。但執著於地理之視角,而未見「時機之權宜」,此乃未見場域與互動之憾。

  先求有,再求好,顯是作為鼓勵後進之作為。以理論焦慮為據,轉進實證田野考察,持「有」即是安頓。無被視為「無用」,空被視為「空洞」,而研究者成為被研究者之喉舌與代理人,此乃批判意識的缺席,也是當代知識分子之退卻,相對自主立場之喪失。為何必須堅持社會學的思考,為何必須堅持場域觀?因為希望能殺出基於多重視角,而非執於一偏之見之學術界的相對自主性。「科普」為名,自有貢獻;但「科學作為科學」,科學作為建構、贏得、爭來之物,仍不可輕易讓步。但究竟可以支撐多久?於是保持沉默,謂此偏執理念,仍不合時宜之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