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日星期五

[摘要] 徐瑋瑩(2018)《落日之舞》第一章


第一章 重返歷史
第一節    從迷惘中找答案

  作者從個人生命經驗迷惘出發,希望透過此書「理解新舞蹈藝術在台灣如何可能」(27)。她把「舞蹈當成是傳統社會向現代化社會變動過程所浮現出的現象,強調日本殖民帝國在其中發揮的影響力,彰顯舞蹈藝術之萌發是西方文化經過日本殖民統治橫向移植的成果,而非自發地從傳統蛻變而來」(27),進而探索與此舞蹈轉型過程相關的政治、性別、階層、教育之間的關係。
  作者選擇林明德與蔡瑞月這兩位最具個殊的舞蹈家作為啟發思考的個案,指出林明德具高度舞蹈成就且與1930年代的反殖民政治文化運動密切相關的男舞蹈家,蔡瑞月則是目前資料最豐富且惟一受過牢獄之災的女舞蹈家,幫助讀者瞭解舞者與大時代之間的關係。
作者在文末破題,指出落日之舞是舞者在日本戰敗前的絢爛時期,「在一九四O年代短暫的幾年中,台灣舞蹈藝術如夕陽中的幾抹雲彩,短暫、多變、絢麗,與國府遷台後的舞蹈現象有極大的差異」(29)。以日落之斑斕,作者開展了19201950年代間台灣舞蹈藝術拓荒者的探索。

第二節 研究的意義與重要性

作者從「舞蹈史流變的角度提出本書的研究問題」,預設「國府遷台前後,台灣舞蹈藝術史一方面有其延續性(因此民族舞蹈得以可能)」,但「在政權轉換與藝術思潮更迭下卻發生極大轉變」(30)。她以同時段文學、戲劇與美術史作為例證,支持她的預設以便開展分析。

一、文學、戲劇、美術史的變遷
論點上引用黃金麟在《戰爭、身體與現代性》的看法,指出過去台灣歷史的斷代嫁架在中國上是片面的觀點。概括舉例提及文學(官方語言從日語變成「國語」)、戲劇(諸多劇種中的京劇搖身變成「國劇」)、美術(膠彩畫沒落,水墨畫作為「國畫」→後續更深受美國文化影響,走向與群眾保持距離的抽象畫)。1930年代開始勃興的舞蹈,轉變成為中國所謂的「民族舞蹈」(民族舞蹈是新發明的傳統,是「自太平洋戰爭、戰爭初期到一九五O年代這段時間據可得素材建構出來的」)(36)。簡言之,實際上在我們所熟知的民族舞蹈之前,臺灣曾有過樣貌極為不同的舞蹈。

二、舞蹈史的變遷
以舞蹈家現身說法,指出他們在1950年代應國家要求,運用過往所學,拼湊相關素材,創造出「民族舞蹈」的過程。相對於文學、戲曲、美術,台灣舞蹈藝術發展與其他藝術領域有出入,作者歸因於「舞蹈在近代中國的無根性」,她說「一九五O年代的民族舞蹈多是在短時間內根據舞蹈家留日所學的舞蹈知識技術,配合官方以政治、軍事為目標的需求創發出來的」(43)

作者也批判對台灣現代舞起源的通俗理解,指出「如把台灣現代舞的出現定位於一九六O年代受美國現代舞團與旅美中國籍舞蹈家黃忠良或王仁璐的影響而興起,那麼我們對台灣現代創作形式的舞蹈發展將無法得到全面的理解」(46)。我們將忽略1960年代前第一代台灣舞蹈家、無法理解劉鳯學、無視舞蹈藝術在不同階段的精神與風貌、難以理解舞蹈在特殊社會條件下的意義與效力、以及形成對舞蹈史的偏差(46)。譬如說蔡瑞月將現代舞理解為解放與創新的想法,在二戰結束後即已湧現(46-47)。因此,我們必須重新思考臺灣舞蹈史。

第三節 章節安排

方法說明,章節安排,定位本書預期貢獻。

[摘要與心得] 讀徐瑋瑩(2018)《落日之舞:台灣舞蹈藝術拓荒者的境遇與突破 1920-1950》彭瑞金序與徐瑋瑩自序



[摘要與心得] 讀徐瑋瑩(2018)《落日之舞:台灣舞蹈藝術拓荒者的境遇與突破 1920-1950》彭瑞金序與徐瑋瑩自序

  彭瑞金的序,提出了「文化的根基」作為觀看舞蹈發展的思索角度。作者徐瑋瑩提到,自己希望回應長期習舞卻不知如何定位自身的困境,而投入了臺灣舞蹈史的探索,更在對其難度無知的情況下(不知道日治到戰後初期歷史之複雜以及不黯日文),一頭撞進了這個議題。這個過程就像拼拼圖,但沒有框框與邊界,只能透過一點一滴搜集史料與脈絡化的拼湊,才形成今日此書。瑋瑩剖析了舞蹈家所共享的社會結構以及比對個人之間不同的生命軌跡後指出:臺灣舞蹈藝術萌發後往兩個方向發展:「沿著日治時期現代化國家教育體制的規訓與陶塑,而後朝向藝術創作的追尋;一條是與日治時期跨域與跨國的反殖民文化政治運動攸關」(11)。換言之,教育及政治是瞭解臺灣舞蹈藝術的新觀照視角。

  本書探討了日本對臺灣的殖民現代化過程、臺灣的文化反殖民運動、社會階層與政治文化如何影響臺灣舞蹈的開展,最後也論及戰後初期舞蹈家留日歸台後的處境及應對。作者希望「揭開舞蹈藝術在台灣上演的第一幕與後台準備的情景,而這正是在日本帝國戰力國勢日落之時與國民政治遷台前的短暫暮光之際」(12)

  瑋瑩此書,是一本長期追尋文化根源的論文,透過不斷發表、改寫、資料發現、提問等過程的循環,才完成此著作。她秉持著社會學的觀點指出:「舞作產生的意義並非由舞作本身決定,端看其所處的文化、經濟與政治脈絡」,對社會脈絡的強調,「將事件置於層層相關的網絡中」,企圖找到理解其間「因果關係」的妥適性詮釋。更重要的,則是瑋瑩透過這個過程,探索那份知識上說不出,但是種種在過去她的習舞過程中,困擾她的種種習性與錯置的文化根源。正如瑋瑩所說「對事件的有感與感動是我研究與行動的基礎」,回到個人的生命自身,透過對於社會條件的探討,瞭解自身處境,進而明白限制與探問可能性,這正是社會學最迷人的地方,而這本結合了作者的個人生命經驗與運用所學知識,反身地追問自身的著作,是瑋瑩給這些讀者最棒的贈禮。

自我與生命,是瑋瑩的追尋。她說
倘若歷史書寫與思考是自我解惑與清理的一面鏡子,我試圖從建構出的鏡中影像檢視自己生命來源,以便獲得更積極面對未來的契機。這本書是以歷史記憶曾在台灣舞蹈史上拓荒的前輩舞蹈家們,從他/她們的故事理解舞蹈藝術在台灣萌芽扎根的過程,與其中交織的努力與創意、無奈與感傷。對身為舞蹈人的我而言,台灣舞蹈史的建構不只是學術知識的積累,還有對於自我內心空虛的填補與療癒,與啟動繼續追尋台灣舞蹈史的動力(14-15)
讀到這裡,不得不贊許瑋瑩的誠實與勇氣。誠如靜宜大學臺文系教授彭瑞金所說「學舞的人,誰不想站在鎂光燈下的亮麗舞臺展現自己,享受掌聲。舞蹈的學術研究,恐怕是寂寞的學術研究中最為寂寞的一門學術」(5)。誠如瑋瑩自述「在長達二十年的北中南兼課」的奔波下,難得找到中研院博士後研究員的機會,得以專心於學術寫作工作,或許也是老天的厚愛,讓瑋瑩這股執著的傻勁與尋根的願力,終於找到了實現的機會。

        從自序來看,作者的誠意十足,而作者走「那足跡稀少的路」的極大勇氣,讓一路就讀社會學專業的我,不禁進一步思索,這個學門的根源何在,我們怎麼看待今日社會學在高教崩教條件下的困境,又是否耐得住性子,深入探索形成臺灣社會學人社群樣貌的歷史起源。

  以下,則是將該書小標一同列出的結構概覽:


第一章 重返歷史
第一節 從迷惘中找答案
第二節 研究的意義與重要性
一、文學、戲劇、美術史的變遷
二、舞蹈史的變遷
第三節 章節安排
第二章 台灣舞蹈藝術史的研究
第一節 政權轉換與舞蹈史回顧
第二節 解嚴後口述歷史與史料的重整
第三節 二十一世紀台灣舞蹈史的學術研究
小結
第三章 殖民教育體制與舞蹈
第一節 同化政策與殖民教育
第二節 新女性的身體歸屬:從家庭邁向國家
一、傳統台灣社會下的女性身體
二、解纏的國家政策與新女性自然身體的形成
第三節 舞蹈與女子學校身體教育
一、日治時期女子體育教育目標
二、學術中的舞蹈表演
三、才德觀的轉變
第四節 才德觀的轉變
小結
第四章 舞蹈與社會階層
第一節 舞蹈與經濟、文化條件
一、房仲保險業與商業鉅子的千金:李彩娥與辜雅棽
二、傑出教育家與著名女聲樂家的女兒:李淑芬與林香芸
三、居住環境對舞蹈的誘發:蔡瑞月
第二節 舞蹈家所屬之社會網絡與文化思想
一、新知識分子、地主與台灣社會菁英階層
二、台灣社會菁英階層的舞蹈觀
第三節 大環境中的小變奏:蔡瑞月的學舞之旅
小結
第五章 舞蹈、跨域與反殖民──日治時期台灣舞蹈藝術萌發的另一條路
第一節    舞蹈界的「台灣第一」:解密林明德
一、一九二O年代台灣的政治文化運動對林明德的影響
二、林明德與廈門留學
第二節    聞名世界的舞姬:崔承喜
一、述描崔承喜
二、崔承喜的竄紅
第三節    舞蹈、跨域與反殖民
一、一九三O年代以藝文取代政治的反殖民運動
二、吳坤煌與左翼藝文界的跨域交流
三、崔承喜對臺灣藝文界的啟發
小結
第六章 舞蹈與「大東亞共榮圈」
第一節 「大東亞共榮圈」與戰時文化建設
一、「大東亞共榮圈」的形成
二、文化:「共榮圈」的想像與治理
第二節 地方文化振興運動與異國風情表演
                一、地方文化振興運動
                二、「共榮圈」的地方文化與異國情調
第三節 日本二戰時的舞蹈現象
第四節 文化:協力戰爭?民族認同?
小結
第七章 戰後──短暫的璀璨
第一節 戰後初期台灣舞蹈史的定位:荒漠?沃土?
第二節 舞蹈藝術起步的困難:舞蹈與社會道德的拉鋸
                一、婚姻:葬送才華的墓地
                二、挑戰社會道德的界線:蔡瑞月的雙人舞與服裝
第三節 藝術實現與人際網絡
第四節 戰後初期台灣的藝文思潮與舞蹈
                一、民族化、民主化與現代化
二、雷石榆的藝文理念
三、蔡瑞月舞蹈創作的轉變
        (一)浪漫主義的舞蹈風格:傳承自石井流派的舞蹈觀
        (二)蔡瑞月舞蹈的轉折
        (三)蔡瑞月的對照:林明德
第五節 大眾舞蹈:民間歌舞的振興
小結
第八章 結論
第一節 台灣舞蹈藝術史的變遷:從日治到國府主政
第二節 舞蹈與舞蹈家如何可能
參考文獻


備忘:文章勘誤

188述描崔承喜→應為描述


[摘要]《權力的眼睛--福柯訪談錄》 節選


[摘要]《權力的眼睛--福柯訪談錄》 節選

資料來源: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article=273

傅柯介紹的音樂家Pierre Boulez: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mErwN02fX0 

(論沉默)這種沉默的欣賞也許還同說話的義務有關。我小時候生活在法國外省的小資產階級環境中,我們不得不同家裡的客人進行各種談話,這令我感覺苦不堪言。我常常納悶,人為什麼非得說話不可呢?沉默也許是同別人交往時更有趣的手段。 

(研究的動力來自尼采)福柯:沒有。我是阿爾都塞的學生,當時法國的哲學主流是馬克思主義、黑格爾主義和現象學。這些我都學過。但是我個人的研究動力來自閱讀尼采。 

(對論述的思考:思考可作/不作/應作之間的界線)我是要寫一部有關性的話語的考古學。這些話語指明在性這個領域裡,我們做什麼,我們被迫做什麼,人們允許我們做什麼,不允許我們做什麼;還有,對於性行為,我們被允許說什麼,不允許說什麼,不得不說什麼,這才是關鍵所在。這不是一個有關幻想的問題,而是一個有關言談的問題。 

(幹預與快感的生成)
福柯:一個是兒童手淫問題,另一個是歇斯底里症和對處於歇斯底里狀態的婦女的看法。這兩個例子當然都表露著壓抑、禁止、否定等等,但是,兒童的性活動成為困擾父母們的問題,令他們擔心、焦慮,這一事實本身給父母和孩子雙方都帶來了一系列後果。對父母們來說,關心孩子的性活動不僅是出於道德上的考慮,還能帶來快感。 
瑞金斯;什麼意義上的快感? 
福柯:性的激動和性的滿足 
瑞金斯:給父母們自己? 
福柯:是的。也可以稱之為強姦,如果你願意那麼說的話。有些情境非常接近於有計劃的強姦,父母們對自己孩子的性生活的強姦。他們在干預孩子們的手淫這類個人和隱秘的活動時,並不是以一種中性的面目出現的。這不僅僅是權力、權威和道德的問題,這裡面有快感。你同意不同意?干涉的時候是有快感的。對孩子們來說,手淫是被嚴格禁止的,這構成焦慮的源泉。同時,這也導致了強化手淫活動,導致共同手淫,導致孩子們對這一主題進行秘密交流時的快感。所有這些構成了家庭生活、父母與孩子的關係、以及孩子們之間關係的圖景,其結果不僅產生壓抑,也導致對焦慮和快感的強化。我的意思並不是說父母的快感同孩子的快感是一樣的,也不是說不存在壓抑。我只是想找出那些荒謬的禁止的根源。對手淫的愚蠢禁止延續了那麼長的歷史時期,原因之一即來自上述快感和焦慮,以及與這種快感和焦慮圍繞在一起的各種情緒。每個人都知道得很清楚,阻止孩子手淫是不可能的。沒有任何科學證據表明手淫對人有害。

(無法感受到快樂的傅柯)
傅柯:其實,我在體驗快樂方面有嚴重的困難。我認為快樂是一種非常困難的事情,它不像欣賞自我(笑)那麼簡單。我夢想快樂。我甚至希望有那種(笑)過量的快樂,我寧願為它而死去。可是我真的覺得這是很困難的事,我經常覺得自己一點都不能感覺快樂。對我來說,那種純粹的完全的快樂是同死亡聯繫在一起的。 
瑞金斯:你為什麼這麼說呢? 
福柯: 簡單清楚的例子。有一次我在街上被一輛汽車撞了。我那時正在走路。有那麼幾秒鐘我感覺自己正在死去,而那種快樂真是非常非常強烈。當時是夏天傍晚七點鐘光景,天氣很好,太陽正在落山,天空一片碧藍。這是我迄今為止回憶中最美妙的情景。(笑) 

(工作是為了改造自身,讓自己有所不同)
福柯:你瞧,所以我像條狗一樣地工作,而且像條狗那樣地工作了一生。我不關心我所做的工作在學術上的位置,因為我的問題在於對自身的改造,因此,當人們說,"哎,幾年前你那樣說,如今怎麼又這樣說了?"我就回答他們,(笑)"唔,你想我幹了這麼多年,難道就是為了說些一成不變的話麼?"通過自己的知識,達到對自我的改造,這就有點像審美經驗所起的作用了,一個畫家,如果不因為自己的作品而發生變化,那他為什麼要工作呢? 

(性意識史裡:追尋活得快樂的一種倫理)
福柯:沒有。如果你所說的倫理指的是那種指導我們行為的規範,那麼《性史》當然沒有提供倫理標準,但是如果你指的是在個體行為中人與自我的關係,那我要說《性史》還具有倫理的成分的,至少是提出性行為的倫理。這種倫理不是被我們性生活的深刻的真相所支配。我認為,在進行性活動的時候,我們與自我的關係應該是一種有關快樂和快樂的強化的倫理。 

(科學的學科應該接受自身卑微的起源) 
福柯:我只不過是寫了到19世紀初的精神病學的歷史。為什麼這麼多人,包括精神病醫生,相信我是反對精神病學的呢?因為他們不能接受這些醫學制度的真正的歷史,從這一歷史來看。精神病學倒真像是一門偽科學。真正的科學應該能夠接受有關它的起源的任何可恥、骯髒的故事。 

[摘要] 特裡·伊格爾頓:大學的緩慢死亡


特裡·伊格爾頓:大學的緩慢死亡

原文及原譯文在此: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4237

在英國其他地方,情況有很大的不同。不是教授管理而是等級管理,一個龐大的拜占庭官僚體系,年輕教授不過是勤雜工,校長的派頭似乎就是在管理通用汽車公司。高級教授現在就是高級經理,口口聲聲談論的是審計和問責。書籍被當作穴居時代的、令人昏昏欲睡的前技術時代現象,越來越遭到人們的蔑視。至少有一家英國大學已經對教授在辦公室裡應該擁有的書架數量作出限制,目的是限制"個人圖書館"。廢紙簍變得就像茶葉党知識份子一樣罕見,因為現在紙張已經成為過時的東西。

而且,在英國大學,教學在一段時間以來一直不像科研那麼吃香。科研能帶來金錢,而印象主義或宗教改革課程不能。每隔幾年,英國政府就要對全國大學進行一輪徹底的評估,用非常詳細的指標衡量每個院系的科研成果,政府撥款就是據此評估結果來分配的。因此,教師缺乏投入教學的積極性,對他們來說有眾多理由為了發表而寫作,炮製完全不知所以的論文,開辦膚淺的線上期刊雜誌,申請橫向科研資助,不管是否真的需要這些,但有了這些東西在填寫個人簡歷時總是很開心。

無論如何,得益於管理意識形態的繁榮和國家評估的無情要求,英國高等教育官僚機構變得日益龐大。這意味著大學教授們很少有足夠的時間備課,即使值得這麼做,反正在過去幾年沒有。國家評估官員獎勵的是那些帶有錯綜複雜註腳的長篇論文,很少是面向學生或廣大讀者的暢銷教材。大學教授很可能通過暫時離開大學而提升大學的地位,即放棄教書專門從事科研的學術休假。

教育確實應該對社會的需要做出回應,但是這並不等於把你自己當作新資本主義的接待站。

學術優勢被等同於籌款能力,而受到教育的學生被重新定義為能找到工作的人。

總體上,要點是大學通過扮演企業的附屬品必須證明自己存在的合理性。正如政府報告令人心寒地論述,大學應該作為"諮詢組織"來運作。事實上,大學已經變成了營利性產業,多數都在經營旅館、音樂會、體育比賽、餐飲設施等。

靠提出見解收費是惹人討厭之事,這或許不是與學生建立起融洽關係的最有效辦法,但它似乎是當今學術氛圍下符合邏輯的演變結果。對那些抱怨這將在學生中造成厚此薄彼差別對待的人而言,我應該指出,那些不能交錢換取我做出最深刻分析的人完全可以通過易貨貿易的方式。比如送給我剛剛烤出來的麵包、自家釀造的啤酒、手工編織的毛衣、手工製作的結實的鞋子等:所有這些都可以接受。畢竟,生活中除了金錢,還有其他東西。

2018年3月1日星期四

[摘要] 賣藥與表演相關論文


葉懿萱 2013
現代說唱藝術之《鐵獅玉玲瓏》之音樂研究。國立台灣師大民族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

  以鐵獅玉玲瓏為主題的碩士論文,試著找出鐵獅玉玲瓏所連絡的各種元素其及功能,包括不同的音樂傳統、語言模式的玩弄、通俗流行元素的運用。藉由訪談彭恰恰,理解他們怎麼創作出這樣的說唱模式。對我來說,我讀起來有感覺的點,包括對歌仔的定義,字詞的連結與玩弄(貓-御貓、機器貓、加菲貓、霹靂貓),台語聲調的多表現性(P35),表演者運用當時紅的元素(音樂、時事、電影),來連結觀眾記憶,喚起共鳴。彭恰恰說「觀眾是演員,這是重點。(105)」,是大家玩在一起,熱熱鬧鬧。不去碰敏感議題,一定要避開(108)。

另外基於研究需要,小摘一些賣藥團演出模式當作備忘: 
在台灣盛極一時的內台歌仔戲逐漸式微後,一些歌仔戲團員開始轉而走向與賣藥團或藥廠合作,透過表演歌仔戲吸引觀眾圍觀,並藉機推銷藥品達到廣告效果,臺灣唸歌仔的主要曲調【江湖調】也因此被稱為【賣藥仔調】。賣藥團的演出模式基本上與現今多數媒體在節目進行中插入廣告的做法以及欲達到的效益是相仿的。流程通常為(1)預告,以鬧台或唱四句聯叫花通知觀眾按時前來觀賞→(2)初步表演用來招攬客人→(3)插入廣告,開始賣藥→(4)表演正文→(5)插入廣告,再次賣藥→(6)表演末段,留下吸引觀眾再度觀賞的情節,並以充滿祝福言語的吉祥話收尾。(P51)
------------------------

吳惠卿(2010)「王祿仔」文化之研究──兼論北港及其鄰近地區。國立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祿仔賣藥經驗 48-63 (叫花→叼花→洗江→評江→結籽→點隰星)[開場白聚集人潮→江湖藝人表演→欲到高潮時中斷表演,轉而關懷觀眾→見證分享→銷售與購買→免費看診與再促銷]見朱南山、陳曉頻2009叫出好生意-台灣古早味走賣。台南:滿閱文化事業有限公司,頁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