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日星期五

[摘要] 徐瑋瑩(2018)《落日之舞》第一章


第一章 重返歷史
第一節    從迷惘中找答案

  作者從個人生命經驗迷惘出發,希望透過此書「理解新舞蹈藝術在台灣如何可能」(27)。她把「舞蹈當成是傳統社會向現代化社會變動過程所浮現出的現象,強調日本殖民帝國在其中發揮的影響力,彰顯舞蹈藝術之萌發是西方文化經過日本殖民統治橫向移植的成果,而非自發地從傳統蛻變而來」(27),進而探索與此舞蹈轉型過程相關的政治、性別、階層、教育之間的關係。
  作者選擇林明德與蔡瑞月這兩位最具個殊的舞蹈家作為啟發思考的個案,指出林明德具高度舞蹈成就且與1930年代的反殖民政治文化運動密切相關的男舞蹈家,蔡瑞月則是目前資料最豐富且惟一受過牢獄之災的女舞蹈家,幫助讀者瞭解舞者與大時代之間的關係。
作者在文末破題,指出落日之舞是舞者在日本戰敗前的絢爛時期,「在一九四O年代短暫的幾年中,台灣舞蹈藝術如夕陽中的幾抹雲彩,短暫、多變、絢麗,與國府遷台後的舞蹈現象有極大的差異」(29)。以日落之斑斕,作者開展了19201950年代間台灣舞蹈藝術拓荒者的探索。

第二節 研究的意義與重要性

作者從「舞蹈史流變的角度提出本書的研究問題」,預設「國府遷台前後,台灣舞蹈藝術史一方面有其延續性(因此民族舞蹈得以可能)」,但「在政權轉換與藝術思潮更迭下卻發生極大轉變」(30)。她以同時段文學、戲劇與美術史作為例證,支持她的預設以便開展分析。

一、文學、戲劇、美術史的變遷
論點上引用黃金麟在《戰爭、身體與現代性》的看法,指出過去台灣歷史的斷代嫁架在中國上是片面的觀點。概括舉例提及文學(官方語言從日語變成「國語」)、戲劇(諸多劇種中的京劇搖身變成「國劇」)、美術(膠彩畫沒落,水墨畫作為「國畫」→後續更深受美國文化影響,走向與群眾保持距離的抽象畫)。1930年代開始勃興的舞蹈,轉變成為中國所謂的「民族舞蹈」(民族舞蹈是新發明的傳統,是「自太平洋戰爭、戰爭初期到一九五O年代這段時間據可得素材建構出來的」)(36)。簡言之,實際上在我們所熟知的民族舞蹈之前,臺灣曾有過樣貌極為不同的舞蹈。

二、舞蹈史的變遷
以舞蹈家現身說法,指出他們在1950年代應國家要求,運用過往所學,拼湊相關素材,創造出「民族舞蹈」的過程。相對於文學、戲曲、美術,台灣舞蹈藝術發展與其他藝術領域有出入,作者歸因於「舞蹈在近代中國的無根性」,她說「一九五O年代的民族舞蹈多是在短時間內根據舞蹈家留日所學的舞蹈知識技術,配合官方以政治、軍事為目標的需求創發出來的」(43)

作者也批判對台灣現代舞起源的通俗理解,指出「如把台灣現代舞的出現定位於一九六O年代受美國現代舞團與旅美中國籍舞蹈家黃忠良或王仁璐的影響而興起,那麼我們對台灣現代創作形式的舞蹈發展將無法得到全面的理解」(46)。我們將忽略1960年代前第一代台灣舞蹈家、無法理解劉鳯學、無視舞蹈藝術在不同階段的精神與風貌、難以理解舞蹈在特殊社會條件下的意義與效力、以及形成對舞蹈史的偏差(46)。譬如說蔡瑞月將現代舞理解為解放與創新的想法,在二戰結束後即已湧現(46-47)。因此,我們必須重新思考臺灣舞蹈史。

第三節 章節安排

方法說明,章節安排,定位本書預期貢獻。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