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6日星期二

[摘要與評述]痛苦可以分享嗎?:不以愛與正義之名消費傷痛,讓創傷者與陪伴者真正互助共好的痛苦社 會學


嚴寄鎬(엄기호 지음(2019) 痛苦可以分享嗎?:不以愛與正義之名消費傷痛,讓創傷者與陪伴者真正互助共好的痛苦社會學。黃子玲譯。麥田出版。

「成為陪伴者的陪伴者」,這是我在讀完本書最後作者說明自己著書理由後,寫下的一句話。作者提到,痛苦實際上無法向別人傳達,他稱之為「痛苦的絕對性」,但是關於自己正在痛苦的過程,或者正在痛苦的事實,以及處於別人無法體會的痛苦之中的這個狀態,卻是可以向別人說明的。也就是說,我無法告訴你,我有多痛苦,但是可以確定的是,我正在處在痛苦之中。
痛苦佔據了痛苦之人,中斷他的日常思緒,甚至就成為日常思緒本身,那些原以為是日常的行事,反而因為處於痛苦的狀態下,變成例外的事情了。日常行事所連結的社會關係、親密關係、甚至是自我的內在關係,都因而不同程度受到影響,甚至中斷,而造成被迫自困於痛苦之中。
作者將痛苦區分成「社會層面的痛苦」與「存在層面的痛苦」,前者是可以向他人言說,用社會各領域的語言來表達的說法,譬如法律或是社會學方式表達的狀態,是受苦之人所共有共享的社會位置條件基礎,即結構制度面向;後者則是個體性的感受、現象,甚至是語言無法言說的部份。痛苦最大的問題,是造成受苦者僅關注自身,封閉自身,而不再考慮人的複數性plurality這個概念首先出現在本書第64頁)。無法換個角度與自我或他人對話而造成的困局。
關於複數性,本書後半卻譯作多元性(此處為我的推測若有識韓文者願指正我,我會非常感激Arendt《人的條件》一書來說Plurality應譯作複數性,因其不同面向可重疊,但「元」則有各自獨立之意味),也就是自己與他人或者與自己的開放對話可能性。而人的複數性,也是作者認為能夠陪伴痛苦者同行,打開封閉自己的可能條件。如同Arendt所說,複數性作為人類存在的條件,既帶來了行動上的三重困難──結果的不可預見性、過程的不可逆轉性與作者的匿名性[1],但複數性也是公共空間得以顯現的必要條件。人類透過言說與行動共在一起,就形成了公共空間,並且,人類可以透過寬恕來拯救不可逆性,透過承諾來拯救不可預見性。
又參考:人在出生的同時,就將一種與過往所有人都不同的潛能引入世界,且每當他以言行展現他的獨特性時,他就將一些獨特的、與他人不同的東西帶入人類關係網絡中。而如果人與人不是平等的,則關係網絡根本就無法構成,因為在不平等中,一個人的獨特性會掩蓋另一人的獨特性(在統治關係中特別明顯),致使真正的共存、相互連結無法產生](莊惟任(2014)漢娜‧鄂蘭論自由的扭曲。東吳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頁31
但作者特別強調,言說最重要的,不是在說,而是在傾聽,傾聽差異,因為差異而產生連結,而不是以同一律方式,強迫對方與我同一。而是重視差異,重視對方的個體性,重視對方不是「隨便一人」,而是對方恰恰是對方,而予以正視回應。如此的對話,才形成世界,而不是淪為一言堂的支配關係。



目錄
【導讀】痛苦之人,需要的是「連結」◎留佩萱
【自序】致台灣讀者
【前言】關於痛苦的故事是如何産生的

第一部‧痛苦的地層 關於痛苦的身邊,那荒涼的風景
1 痛了才知道,我是什麽人  ──痛苦讓我發現自己
2 你們不知道,我的委屈和孤獨 ──極度的痛苦會破壞個人的內在和世界
3 天主,您知道我的話是什麽意思吧? ──把存在危機寄託在神或動植物上時
4 好了,到底怎麼回事?   ──尋求社會性解決辦法並仰賴制度語言時
5 我什麼都不需要,只想抓住什麽 ──世界上沒有能徹底解釋痛苦的魔法語言
6 無論怎麼說,有些事仍說不出口 ──勇敢面對那些說不出口的事
7 我以為只有我很寂寞,沒想到痛苦的人都很寂寞 ──痛苦所帶來的寂寞感是相通的

第二部‧痛苦的社會學 關於展示和消費痛苦的機制
1 要說得「更強烈」才能引人注目 ──讓存在感陷入危機的成就主義社會
2 到底該怎麽做,才能放心去愛? ──不懂得尊重的愛情會摧毀親密的世界
3 哎喲,你只會那些嗎? ──關於可能被他人取代的不安
4 那傢伙還滿好笑的嘛! ──把他人的痛苦當成樂趣並拿來展示的人們
5 無論再怎麼熟,一直公開自己的私生活真的很惱人 ──刷存在感!以「交情」之名瘋狂分享私生活
6 有多少人對我委屈的貼文按讚呢? ──把受害者變成刷存在感分子的網路時代
7 結果,除了自己之外,誰都討厭 ──公眾場域成為痛苦大對決的競技場

第三部‧痛苦的倫理學 關於製造痛苦
1 有什麼場合能夠闡述自己的痛苦呢? ──關於與痛苦相伴這件事
2 陪伴受苦的人也需要他人支持 ──支持扶助者的方法
3 從「現在馬上開始」轉為「現在從這裡開始」 ──媒介痛苦的空間和視野很重要
4 寫作能否拯救整個世界? ──超越動員的語言,找到「同行的語言」
【參考書目及其雜感】以慎重的閱讀和寫作為目的
【尾聲】尋找連結痛苦的迴路


正文
導讀者留佩萱提到「痛苦的人需要的是連結──一個由人與人連結支撐起的空間,讓痛苦可以真真實實地被看見、被理解。痛苦是人生的一部分,每個人都會經歷,我們不需要試圖去改變對方的痛苦或情緒,我們可以做的是陪伴,撐起一個安全的空間,讓每一個人的痛苦可以出現。(p.6-7)但實際上,本文作者也提到支持團體雖然有助於發現自我,但是支持團體作為一個傾聽別人痛苦,以及表達自己痛苦的空間,其實兩者有相互矛盾之處,也就是有著「需要回饋他人」的壓力,所以反而有可能導致參與者的疲憊(p.231-232),這種既促進個人又限制個人的兩面性(ambivalence)是作者在本書許多地方都有提到的。
連結
陪伴
餘裕不要求即刻應答)
接著我們進入正文,作者在〈自序--致台灣讀者〉提到「這本書的寫作目的,是揭示痛苦身旁的旁觀者所位處的境地」(p.9),常常支持者的痛苦會因為他們處於「痛苦()的支持團體」(p.10)之身份而被忽略。在痛苦者與支持者之間,痛苦者的痛苦會破壞兩者之間的關係,會消磨雙方情感,導致關係結束(p.11)。常言道「久病無孝子」即是如此。痛苦者可向陪伴者言說,但是陪伴者不自視為痛苦者,反而成為無聲的一群,留下來的空缺被「其他社會運動者佔據」,成為被消費的一群人。(p.11)陪伴痛苦者的人無聲,是寂寞的個體,而這群人也需要支持團體。(p.12)
重視陪伴者的痛苦
應該要瞭解痛苦者與陪伴者的差異
接著我們進入〈前言:「關於痛苦」的故事是如何產生的〉,作者在其工作當中,觀察到「用強調痛苦來解決痛苦,這件事是否正確呢?」(p.16)在後面的討論當中,作者提到了受痛苦者被迫承擔「受害者」角色,這個角色成為網路媒體平台或者知識份子收割象徵利益的標的,受痛苦者依舊無聲,只能痛苦,而且有義務「保持痛苦」形象,否則其他人無法在苦難中獲益。作者反省道
對於痛苦者或陪伴者而言強調痛苦是唯一的出路嗎
究竟該怎麼做,才能讓人們對痛苦的絕對性產生共鳴,而非打著正義之名,行展示消費痛苦之實呢?又或者,該怎麼做才能使發言者的證言不至於成為專家論點的墊腳石,而是能藉發言本身創造出一種雖不完美,卻能闡釋痛苦的全新證言呢?究竟該怎麼樣才能在那種分享場合實現上述目標?──簡直是不可能的任務。(p.17)…[但更大的問題是受苦者]感覺到痛苦並無止境、永不可能結束,這種情感就是與痛苦的深處緊緊相連、被稱為最深的絕望的痛苦無論是社會關係所帶來的痛苦,或是肉體疾病所帶來的痛苦,最令人們覺得恐怖和絕望的,就是這些苦痛很可能不會有盡頭。(p.18)[尋找意義不可得,中斷思考與沉睡反而才能減輕痛苦,但是悲慘不會因此停止](p19-20)
提問

絕望的痛苦
作者表示「若你正在承受自己無法承受的痛苦,最明智的選擇,還是立刻接受身心科諮商和治療」(p.20)他從關注陪伴者的角度切入,說「久病床前無孝子」不只是傳統家父長制度下的一句俗語,受苦之人如果自我深陷其中,周圍的人也會跟著崩壞,更不幸的是,這往往會以愛和正義之名被放大。自我深陷其中,指的是當事人忘了如何在聽到他人的話語時,對發話者作出回應。語言是創造世界的工具,我們會透過聆聽他人的話語並做出回應,來建立、維持對方與自己的關係。...語言就是打造這個共同家園的工具。想要如此這般地用語言來建立世界,最重要的事就是「應答」。(p.22)
語言

建立關係最要的要素以聆聽為前提應答
那些自顧自的說話,無應答的說話,作者稱之為「經文/咒語」(p.23),這是本書第一部份的主題。這些話語(經文/咒語)可以是權宜之計,但是若陷於其中,反而阻礙受苦者面對現實,導致另一種封閉(執著滯礙)。作者說「咒語會妨礙人們徹底瞭解痛苦終究無法言說的事實,非常不能讓痛苦之人發現自己有人陪伴並感到感激,還會讓痛苦之人指責陪伴者沒有一起參與誦唸咒語的儀式」。(p.24)他不是反對咒語,但是他認為應該正視「這個社會除了貧脊的咒語,並沒有提供機會讓處於痛苦的人能夠獲得其他語言(包含沉默)。這使得除了背誦咒語之外,沒有抒發管道的他們,只能被迫展示、消費痛苦。(p.24)
咒語或者經文作為單向性的語言
本書第二部份說明「痛苦如何驅動這個社會的政治與經濟」(p.24)──「唯有那些承受痛苦又懂得表現的人,才能好不容易獲得被社會關注的機會」(p.25),但是「愛與正義」的大旗,往往讓我們看不見陪伴者的苦,陪伴者成為「幽靈般的存在」,成為共苦者。作者表示「社會」這個詞,意味支持。因此「支持陪伴者,和支持受苦的人一樣重要,要讓陪伴者也能夠撐下去」。(p.26-27)。他說理想上,陪伴者的存在,對於受苦者來說,象徵著「一切尚未完全結束」的希望。
陪伴者不該成為共苦者
不是大家一起慘問題就會解決
「陪伴者能幫助受苦者脫離稀稀落落的咒語,發覺自己還有位置可以回去,且應該為了返回那個位置,創造適當的語言。那個念頭可能是突發而轉瞬即逝的,但如果事情發展得足夠順利,也許,受苦者就能透過陪伴者的存在,讓自己從黑洞裡走出來,在自己的身邊重新站起。//為此受苦的人應該做的,並不是去展示或消費看不見的痛苦,而是要在痛苦旁邊說出話來,並且試著不以愛和正義之名,去剝削或消費身旁的陪伴者。我們要瞭解到,痛苦的旁邊並不是聽故事的位置,反而是能夠創造「和痛苦有關的故事」的位置;它也不是語言被破壞之處,而是既需要語言,也能夠創造新語言之處。於此脈絡下,在第三部中,我將說明,為什麼痛苦的旁邊就是能創造故事的位置,以及為了創造故事,我們需要動員什麼事物。(p.27-28)
周遭陪伴者的位置

作為創造新語言說出故事的位置
作者提到自己閱讀了那些書獲得的助益,其中閱讀《正午惡魔》一書,他體會到「承受痛苦的人已非痛苦的主體,痛苦才是」(p.30)。他說,痛苦的問題令人困惑,因為「以某個痛苦的場面來再現痛苦時,便可能會從捍衛受苦的人轉變成為捍衛痛苦本身,原先的美意反而成了錯誤。(p.31)因為受苦者無法擱置痛苦,位移到周邊位置觀看自身,反而因為痛苦的再現,而又被固定在痛苦的狀態當中。我認為本書當中,不以個人受苦呈現給大家,而以社會受難者尋找戰鬥位置的《共同正犯》中的李正言之例,講的就是不陷入再現痛苦的例子(見第一部份第四章)。
痛苦作為主體
不苦之外的觀看方式如何可能



第一部‧痛苦的地層 關於痛苦的身邊,那荒涼的風景
首先,我們進入第一部份「痛苦的地層」,作者先說明受苦之人的第一個反應:「委曲」──受苦者追問「為什麼是我?」(p.41)受苦者「為了解開委曲」,會嘗試為痛苦定義出價值,因為「無論什麼都好,只要有價值,受苦就有意義,但可惜,受苦就是受苦,在痛苦裡面,找不到任何意義。」(p.42)在反芻自己的經驗時,「後悔」常常伴隨著「委曲」的情緒交替出現。(p.43)受苦者可能透過團體諮商或禪修來分離自己的思緒,但是若錯不在己,僅從心理層面想脫離煩惱,是緣木求魚,「只能說,遇到了就是遇到了」(p.51)。受苦者若無法為痛苦找到意義,又得繼續承受,是對自身最大的痛苦。(p.52)人們被迫直面「痛苦的無意義」問題,希望透過內在的對話能夠找到解答,但若遍尋不著,就會陷入絕望,以及自己與自身斷絕關係的「孤獨」,絕望與孤獨在這裡是同義詞,指的是,一切都沒有價值,也沒有意義。(p.56)
「痛苦的無意義」問題
不過,面對這種情況,有的人選擇逃跑(麻醉自己)或者面對。作者說「痛苦的悲劇層面在於比起逃跑的人,留下來的人要承擔一切責任,而為了承擔責任,人必須安撫自己、讓自己走出來。就像女性和平倡議者鄭熙真所說的:雖然真正需要打起精神的不是自己,但為了克服困境,我們必須一直敦促自己重振精神。背十字架的人是無辜的,而無辜的人有能力獨自承擔一切。(p.56)既然逃無意義,還不如面對解決問題,用生命來承擔痛苦,克服困境。
面對痛苦的無意義
接下來是肉體痛苦的在熙媽媽的故事,她的故事告訴我們「受苦的人不是主體,痛苦才是。當疼痛控制了身體和心靈,人將看不到眼前的他者,此時眼前的他者只剩下一種,就是痛苦。然而,他者和主體的位置不停改變,被迫成為他者的自己,被成為主體的痛苦凝視著,引導者,就好像被惡魔附身的身體已非己身,此時我們不由得想粉碎這個不是自己的身體,想放聲尖叫發洩。(p.60)在前述的例子底下,作者提出了「痛苦可以被說出來嗎?」的問題。(p.60)
當痛苦佔據附身了我們我們有辦法說出來嗎
作者在引用Arendt「人類作為複數性存有」的討論(p.64)後,指出語言是建立共同之家的手段,但是痛苦無法轉化為語言,所以人們轉向非言說性的語言,譬如「宗教」,用空泛能指(空符號)來指代那些無法被說的話(也就是「上帝我相信你會懂我的….喀拉喀拉喀拉」)(p.65, p.71)或者用重複行動來中斷思考,轉移煩惱,譬如重複唸咒語(p.70),簡言之,即以「(個體的)聲音取代(對話的)語言」作為轉移痛苦的寄託。(p.72)或者投入園藝花草,用「手指語言」及自我投射,來回應無法言說之苦。(p.72-75)
單向性語言的侷限性
宗教語言或拜物教的問題
上述是個體的解決之道,但也有人會採取「社會性解決辦法並仰賴制度語言」,譬如根本不與人談個人痛苦,只談能夠在實務上解決的社會議題。(p.77)但作者表示,即使強調「痛苦的社會層面」,「痛苦的存在層面」也不會因此消除,自責、憤怒、悔恨、委曲這類情感不會因為社會解釋而消除。(p.78)這裡的討論很好地提醒了「社會學中心主義者」,避免落入對個人存在處境與現象感受視而不見的盲點。另外,此處以紀錄片《共同正犯》為例,探討了苦難、代言與權力階層相關議題,也提醒讀者注意,在使用社會性語言(如法律、政治、社會層面),受苦者的聲音被制度性聲音(或者說專業代理人的聲音)所掩蓋的問題。作者最後提醒兩點:(1)每個體制都只能理解它們所指稱的語言,其餘都是無效的(p.84)(2)有時候,因為解決社會性痛苦的進度如此之快,以至於沒有留下餘地解決存在性痛苦,使得受苦之人更為難熬。(p.85)
社會性語言,但忽略了個體存在層面的痛苦
相較於上述第四節的純「社會性解決方式」,第五節指出「純心理性解決方式」(採取心理上的自我隔離,形成防禦機制)的侷限性,因為把所有問題都心理分析化,反而讓使受苦者忽略了問題的社會層面與存在層面(p.86-89)。又或者把所有問題改以「社會結構角度」進行解釋,反而會導致個人層面的喪志(一切都是新自由主義的錯,那麼,然後呢?)(p89-94)。最後,咒語會妨礙我們面對現實--也就是無論社會科學語言、心理學語言、真正宗教性經文,都不可能解決痛苦的各個層面(社會面、關係面、存在面)。(  p.97)
心理化約論的問題忽略社會面與存在面
勉強能夠克服痛苦帶來的無意義感的方法,就是當人們發現痛苦具有社會和歷史意義(p.100)。透過「同儕團體」(或作者稱為「周邊」的家),個人可以超越自我,尋找將個人痛苦普遍化的可能性。(p.102)個人痛苦要轉化,就要打破「訴苦」的單向性,需要參與者的傾聽與來往。若只是說而不聽,或聽而不說,那麼對話之家不僅無法打造完成,反而又陷入了廢墟狀態。(p.104-5)
痛苦的集體面向

打造對話之家
作者說,雖然痛苦無法說明白,但是和痛苦搏鬥的過程可以。他說我們必須警惕兩端:「痛苦可全說」/「痛苦全不可說」的說法,而是要認識到「雖然我不能描述我正在經歷『那件事』的痛苦,但我可以說我正在『承受』痛苦。亦即我們可以去訴說我們徹底體會到痛苦無法被說出口的過程,以及和那些不能被說出口的痛苦纏鬥的經歷。這不是去把痛苦描述得更加明白徹底,而是透過向外界說明痛苦不能被述說的行動,來和痛苦不能被述說的事實纏鬥。這樣的作法,讓我們不會只是無能為力,反倒讓我們好好面對這個無能為力的狀況、勇敢對抗,最後才能夠同時記下痛苦,以及痛苦的無能為力。當我們不是試圖去說明痛苦,而是試著去說明痛苦那種無法被說明的挫折感時,我們和聆聽者就能傳遞痛苦、共享痛苦、溝通痛苦,這時,才能真正開口說話。只可惜,經文卻是將這條道路封鎖的惡源。(p.111-112) 這裡的討論,與《照顧的邏輯》一書的討論很像,值得互相參考。
直面痛苦承認痛苦事實與其纏鬥
不落可說/不可說之二分)
聆聽與溝通痛苦尋找真正開口的可能性
作者第七節標題很有趣,叫作「我以為只有我很寂寞,沒想到痛苦的人都很寂寞--痛苦所帶來的寂寞感是相通的」。作者說「痛苦最大的特點,對受害者來說,痛苦具有絕對性。(p.113)作者再次提到了咒語(經文)作為克服痛苦的權宜之計(p.115),他指出與其關注己身內部,不如走上田野,觀注外在世界,去散步聊天,不執著於痛苦本身,才能回到為自己思考的狀態。(p.117)(這裡的例子跟尼采自述如何克服不適而寫作,行走於高冷之地,開啟自我對話的討論好像)。因為走路,在路上,遇見了「外在」,也就是「別人的故事」,這樣的輕鬆「同行」(p118),反而讓受苦者不執著於隔離自己的心靈。
痛苦雖有絕對性但是痛苦不會只有我有;於是有了集體共感的可能性
非困坐;宜同行
(當受苦者一味執著於「為什麼是我」這個問題時,不論心理學或社會學,都無法回答;至於尋求咒語,將自己轉變成為「宇宙主體者」,反而導致「過度主體化」的現象,很容易破壞周遭群體,妨害人們發現內在世界。(p120)
反對過度主體化
非我中心論)
但是痛苦不會只有我有,雖然我無法跟別人交流我的痛苦,但是我可以別人交流「無法交流痛苦」的孤獨寂寞,一起奮戰(p.122)。如同作者所說「談論痛苦,並不是要描述它是什麼,或探究它有什麼含義,要討論的是在痛苦和源於痛苦的寂寞下,當事人的生活如何被改變了,以及他們孤軍奮戰、面對與克服它的奮鬥史。這是對自己經歷的紀錄、是對自己的告白而這一切都是相通的。(p.123)當發現共通點後,雙方的回應就能修復逐漸被痛苦破壞的周遭世界。作者說,「人際世界就必須像是如此,透過真實的對話,慢慢復原。」(p.123)
面對命運
熱愛命運
共同奮鬥
修復世界


第二部份 痛苦的社會學 關於展示和消費痛苦的機制
與痛苦者相伴,需要「謹慎」使用語言。(p.126-127)作者說,相對於消費資本主義時代下的「快照」與「敏銳」,面對無法被述說的痛苦,應該是「更審慎地針對其背景來閱讀和寫作,更好地掌握受苦當事人及周遭陪伴者陷落的情況、協助他們領悟生命、創造出對痛苦有益處的故事」(p.255)
面對痛苦者
謹慎使用語言
在這一部份,作者想討論「為什麼原本禁止提到痛苦的韓國社會,會突然爆發性地滿溢各種關於痛苦的敘事?」以及謹慎的話語是否能夠壓制這類語言,重新制伏痛苦?(p.129)這個提問讓我想到傅柯《性意識史》裡頭的「煽動大家論述」的討論。
提問痛苦論述為何無所不在?
  關於人類存在感的三個層面(對應痛苦的三個面向):社會層面、親密關係層面、內在場域(自尊層面)。(p.129-130)第一節討論為獲得認可(關注)而鬥爭的社會狀態,導致的存在焦慮。第二節討論在愛情層面,親密關係的異化,使得個人不再把對方當個人,而僅僅是個角色,或者任何一個對象,失去了獨特性,以及對愛情的確信,而導致的存在焦慮(這節用了盧曼與貝克關於愛情的討論,還蠻有趣的)。第三節談「取悅」這件事,如何取代個人「存在」即是快樂的變遷歷程,使得快樂成為一種「他人導向的」、「被動決定的」、「強度競賽」的異化狀態。第四節談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上的社會機制。第五節談剝開面具的黑粉導致人類因丟臉被降格成為動物,而社會變成動物園的奇觀狀態。
存在感的三面向及其異化變質

→社會樣貌主導樣貌為支配關係而平等關係
第六節談消費受害者的苦,摧毀他們的日常生活,使他們不再是「個體」,而只是個被平台利用的「角色」。這裡可以稍微引一下作者的說明──「作為受害者,原本可以談論受害經歷並說明問題,也有解決問題的能力,但當受害者只能『重演』痛苦時,就會忽略他可以提出問題及抗議受害的事實(也就是說明痛苦這件事),只會把焦點放在痛苦和悲慘上。這樣虛構的關係,將使他們無法直面『痛苦無法被說明』的事實。」痛苦被煽情炒作,新聞平台上演痛苦奧運,比誰更慘,更能博得關注(p.191)。受苦者必須自覺「痛苦不能被說明」,以尋找「還有什麼可以被述說」之道,才有可能重建尊嚴(p.193)(這裡我想到的是小燈泡他媽媽的例子)。
強調痛苦炒作痛苦得利者誰
受苦者謹防落入工具處境
面對公共領域變成了痛苦大對決的競技場,作者引用了日本文化評論家內田樹的「學養」概念,即能透過語言劃分細微差異的能力,能區辨事物與他人話語。(p.197)但有學養之人,面對野獸化的公共領域,只能先求自保,避免糞襲,但也因為學養之人的退卻,整個公共領域更形惡化,公共領域成為建立在嫌惡之上,每個人都等著看別人出醜丟臉,這樣的仇視建立起的公共領域,作者說除了先求自保之外,也沒有提出什麼好的回應方式。
學養作為能力
補充尼采的「距離之激情」能分能捨


第三部份 痛苦的倫理學
  如果說話只是為了洩憤,那麼對誰說都沒差。但是「說話」,是指對特定一個人說話,而不是對任何一個人說話,因此「意味著要正視聆聽者的存在」。被正視,就能獲得存在感,因為說話者正在對「自己」而非「隨便一人」說話,後者的情況,是對那個人的自我的褻瀆。(譬如當事人說,我只剩你可以抱怨了,這實際上是一種侮辱,因為聆聽者知道,說話者只不過把他當成殘存的「任一聆聽者」罷了)。(p.210-211)
原文如下說話意味著要正視聆聽者的存在。當一個人能用這樣的態度說話不把聆聽者當作隨便的誰而是那個人本身那麼聆聽者即使只是傾聽也能獲得存在感因為說話的人正在對「自己」說話而不是對其他任何人說話。當聆聽者成為這樣的,你會比自己說話時更能感受到無可取代的存在感這會讓聆聽者感到開心也令他們樂於持續傾聽。(p.210)
陪伴受苦者,不是成為他單方發洩對象,陪伴者必須要說出能夠被受苦者回應的話語,交談雙方通過分享與補充而成為對話,才能把敘述內容變成「故事」;而受苦者也要能夠自己站到「周邊」(也就是陪伴者的位置,好好地跟自己對話),才轉談論自己的痛苦。作者說「當事人如果想談論自己的痛苦,就必須從當事人的身分走出,離開痛苦、走到能夠真正說話的地方。因此,當事人站在自己的周邊時,周邊位置就成為當事人能夠說明自己痛苦的位置──話語將在周邊位置發展開來(p.213-214)這裡的討論頗似德勒茲評論尼采如何面對疾病與健康的方法觀點的轉移。
說話的相互性
對「特定人」說話
聽「特定人」說話



對話幫助當事人轉換位置自受苦原爆點走到周邊
至於本書的作者則提供了閱讀與寫作作為方法指出「寫作能夠幫助人們在其自身的內心建立並認識『自我的多元化』重建一個被痛苦的不可溝通性而摧毀了的外部的世。對受苦的當事人來說,寫作的目的是向自己解釋並自我接納而非說服別人這也是為什麼近代寫作的誕生起源於自傳和日記。這類寫作創造了現代主體的個人亦即既能獨立生活又能與他人交流的個體」。(p.214-215)Arendt的人類存在條件——複數性本文譯作多元性),人需要他人不透他人無法反映自身。….我們透過他人來瞭解自我,並透過他人認可取得存在的意義和價值。….而最終當我們獨自一人時也還會有一個他人——那就是自我。我們必須獲得自我的認同並且透過他的反射來認識自身。「因此,當一個人獨處時會發現潛在自己內心深處的多面性也會試圖與自己說話從中尋求理解。(p.216)過往不論Erasmus或者是Pascal都是透過書寫幫助自我認知。撰寫日記和自傳這類寫作是一種「在內心世界發展『多元化自我』複數性自我)的過程」(p.217)。總之,文字能幫助人們與自己相伴。(p.217)→其他方式有可能有類似的自我相伴效果嗎
認識到自我的多元化或者複數性自我)
以寫作與閱讀作為工具發展自我相伴自我接納
  第二節作者談陪伴陪伴受苦的人的方法。我們必須意識到相較於痛苦者陪伴痛苦者的人還能夠溝通他「還有能力說話和傾聽所以陪伴者和其更外圍的陪伴者之間才能有故事的連結與形成」。(p.225)[相較於當事人會被痛苦的牢騷、感嘆、怨恨及憤怒打斷故事而無法前進」(p.225)。如果陪伴者身邊沒有其他支援那絕對不了多久。「受苦者本身並不知道『同行』的概念因此,同行是由陪伴者的陪伴者來完成的。當受苦者跳脫了「處於痛苦的當事人」這個位置改為站在自身痛苦的周圍時原本的陪伴者也會往外圍移動站上原本「陪伴者的支持者」這個位置。這樣的結果對於原本支持著當事人的陪伴者來說,可以說是最大的喜悅,因此他們終於能開始和當事人對話。換句話說,當痛苦身的人有人相伴時在那身的人或許就不會放棄希望關鍵在於建立痛苦的周邊網絡以及該網絡外圍也需要再進一步建立周邊網絡。」(p.227)
陪伴者不要落入與痛苦者「共苦」而要讓痛苦者能夠走到陪伴者的觀照位置
Ref.觀世音在中又在上,能觀又能聞不陷溺於中
在第三節作者提到「交談」本身需要「餘裕」。病友支持團體的最大問題是有回應的急迫性所以會陷在既有語言限制下作者以「散步聊天」與「坐著聊天」為對比,指出前者不要求「即刻回答」不會因為沒有馬上回答,而被認為不禮貌這使得語言有了彈性與空間。作者說「即時交談、思考、判斷總讓人陷入焦慮必須隨時保持警戒無法回顧過去或思考未來而是只能對當下別人給出的東西『快點』作出反應。若不這樣做便很容易遭到別人的無視所以更要需要即時給出反應。這種即時反應不能創造出新的語言。為了快速反應我們必須依靠既有的語言,不能創造新的而既有的語言,就是我說的咒語和經文。(p.234)這裡的討論非常類似《照護的邏輯》裡選擇邏輯與照護邏輯的區辨
即刻反應的壓性性質

餘裕與生命發展的彈性空間
痛苦受苦之人趕進即時的場域中,同時還把必須對此回應的人們都一起趕了進去。事實上,正是這一點使得痛苦的人不會試著出門散步。為現在就覺得不得不說,而且還希望對方立刻回應這樣的他們對於散步所創造出來的「餘裕」和「媒介」感到鬱悶...我不是說走路是靈丹妙藥而是指人們應該設法恢復走路所帶來的媒介、緩衝以及停留或擺脫的能力。」(p.235)
走路為例:創造出餘裕容許緩衝與廣納外界帶來新可能
作者提到「儘管可能是暫時的但因為有其他事物進到眼中,陷於痛苦之人於是能暫時擺脫痛苦的話題轉為閒聊其他事物。在聊著其他事物的同時也能夠擺脫痛苦的「現在立刻」所帶來的壓力。正因為從痛苦所帶來的「限時性」中解放了,才能夠回頭關照自我、發現自我而這種對自我的省察和發現便是如此這般地必須透過他者的媒介作為緩衝才能夠實現。(p.236)
緩衝以擺脫痛苦佔據意識的限制
當我們靜下來聽別人訴說的痛苦並且瞭解其孤獨,我們會發現「痛苦、孤獨」不是例外而是普遍存在於人類之間。...於是痛苦的絕對性所製造出的普遍「孤獨」開始被聽見了人們便可以接觸到他人和世界。在這裡雖然受苦的人不能明說彼此的痛苦卻能夠說明在經歷痛苦的過程中自己是多麼孤獨的存在;雖然痛苦不能言說,但我們依然可以是描述痛苦的存在。(p.236)痛苦因而是種越說越感覺模糊的東西但是當大家走路聊天時卻因為聽到大家聊如何經歷這份痛苦也就是說不是聊痛苦的原因或實體而是「分享在那些連原因和實體都不明確的痛苦之下個人如何度過煎熬我們如何在這個過程中軍奮戰。當人們發現彼此都是孤獨的個體這是很令人安慰的我們理解到不僅僅是我,其他人也有類似經歷,就會理解到自己並不是被世界唯一拋棄的人因此感到被拯救。」(p.238)
痛苦的絕對性
孤單的普遍性
因其普遍而能共感雖然不能互感→不知道你的苦是什麼但知道你在苦也知道你知道我在苦→我們不是被世界拋棄之人而仍是在世共同存在之人
作者在第四部份繼續談閱讀與寫作他說「閱讀和寫作就是找到自己的過程。」(p.242)人們「為了理解並說明自己所不理解的苦難,首先要打開的不是『嘴巴』,而是『耳朵』。為了發言就必須傾聽,一個人只能透過他人的話語這面『鏡子』,才能看到自己。必須接受別人語言的幫助,才能順勢提升自己的語言。...透過他人這面鏡子,也就是當言語和故事能夠交流時,人們才得以與自我保持一點距離。
但作者也強調「文字並沒有打開人的耳朵,是打開耳朵的人閱讀了文字並加以思量。至於那些沒有打開的人無論你想說的事情有多麼容易,都無法教會他們因為他們並不想學習世上沒有任何辦法可以教導那些不想學習的人。」 (p.243)對於那些不願意自救的人我們似乎也幫不上忙,是嗎
耳朵兼聽




天救自救者
作者說網路革命導致「同行的語言」被「動員的語言」取代:「世人以扁平的角度看待事物用善惡二分法下結論,取代了人、事、情境三維觀點建構的立體事實作出的結論。解析度下降了,只有顏色的鮮豔度大幅提升公共領域的人不得不選邊站若不選邊就會被讉責。(p.248)寫作者害怕被外界打壓只能使用解析度低的文字若是表露自己可能無法保護自己那麼選擇不說,會是合理的選擇嗎
→同行
→人、事、情境三維觀點下的立體事實
針對這個問題作者說「為了與其他人同行並協助世界,我們需要的是在寫作時「謹慎地表露自己」。...舉止謹慎不是為了保護自己,而是為了幫助世界;表露自己亦非基於趣或吸引目光而是專心闡述自己的想法有助於幫助他人減輕他人之苦。透過這一點世界可以同時得到保護並產生新的發展。在這個時代,「謹慎表露自己」的技術取代「消失」的技術而這謹慎表露亦能夠受到保護的社會想必也能夠被建立起來。(p.251)
與其擔安全而自我封閉不若謹慎言行去愛這個世界


【參考書目及其雜感】以慎重的閱讀和寫作為目的
作者說在這個時代,有種已經幾乎完全喪失的生活態度,就是謹慎。...那些經過謹慎思考,並因而值得聆聽的故事,都漸漸消失了。快照取代了謹慎,用片段代表整體,真相不存在於歷史過程與發展中,反而被認為凝聚於瞬間場景中。」但作者再次強調他的主張如果痛苦是無法被述說的在處理痛苦時與其敏銳且鮮明地捕捉場景以展示出痛苦的本質我們更需要的是審慎地針對其背景來閱讀和寫作。透過這種處理方式所帶來的文字和故事能夠更好地掌握受苦的當事人及他們周遭的陪伴者陷落的情況、能夠幫助他們對生命有所領悟並且從旁補充和分享創造出對痛苦有所助益的故事。(p.255)
謹慎
對加速時代的因應之道不隨之起舞,保持自己節奏)
審慎地去理解
作者介紹了一些他認為是謹慎寫出來的書《正午惡魔》、《在一個病弱的身體內生活》、Scott Stossel《我的焦慮年代》、高野行秀《腰痛探險家》。作者說「這些故事並沒有包含長吁短嘆只是收錄了一些『還算值得聽』的故事。換句話說,作者們慎重地選出足以和別人分享並有所幫助的故事加以紀錄。...從在寫作時就已意識到他者存在這一點來看寫作者在字裡行間都非常謹慎小心。(p257-p258)
意識到他者存在
(把他人放心上)

關於痛苦無法被談論的哲學性省察大部分參考了奧斯維辛集中營存者的故事。如李維《如果這是一個人》另外埃默里《罪與罰的彼岸》則讓人理解流於慣性地賦予痛苦意義並聲稱痛苦有其價值的說法是多麼安而不經思考的態度。治‧阿甘本《奧斯威辛的剩餘:見證與檔案》則採用更深刻的角度探討箇中哲學性。(p.258)
集中營經驗說明賦予痛苦意義與價值只是種思想上的怠惰
李維《反對痛苦》一書忠實地遵循亞里斯多德的分類來區分話語和聲音,認為文字不屬於聲音而屬於話語而話語的目的在於傳遞。因此即使可能被誤解也要以理解為目的來拚命努力傳遞。一旦我們放棄了這種努力話語就不再是話語,將成為沙漠中無人關切的吶喊和哭嚎。(p.258-259)他的經歷是場最令人無法言說的經歷但他仍然相信「因為活著的人並不孤獨,所以我們不能寫的好像自己很孤獨一樣。所以即使深陷於孤獨他仍然認為寫作不應如此,他其稱為『寫作之人以及心中有愛之人應該承擔的責任』。(p.259-260)
活著就不孤獨
寫作者及心中有愛者,將他者放心上,永不孤獨,故謹慎言行
作者問處理痛苦問題的知識分子是否具備更謹慎的態度?」作者說,「知識份子並不是站在痛苦周邊的人,只是在旁邊暫時停留的人。...在痛苦的場域中,知識份子往往對於陪伴者已多少建立起來的語言,通常絲毫不表示尊重。在知識分子寫出來以前,受苦的當事人身邊已經有另一種由陪伴者建立的話語存在了,於是這些對先前已形成的話語不表尊重、喬裝成嶄新見解的知識分子的語言,並沒有輔助的功能,反倒只是一種支配。在這些知識分子的話語和文字旁邊,沒有其他話語能夠形成,所以不能被分享出去。這種既無法以輔助形式展開,也無法用分享形式延續的話語,稱不上一種談話。」(p.261-262)
知識份子應該尊重陪伴者的語言
知識份子作為陪伴者的陪伴者而非支配者才能發展談話而不是用咒語單向宰制
亞瑟‧法蘭克曾說,對受苦之人而言,最需要的東西就是話語,亦即讓他們覺得自己也能夠開口說話的一種表達方式。但同時,也因這是需要對他人傳達的話語,所以需要讓受苦之人更慎重地開口。李維史陀也有類似言論,他說,雖然有必要哭嚎,但無論如何還是只有話語,才是能夠傳遞給他人的。(p.262)
也因如此,我希望知識分子能夠從自己陪在受苦者身邊的錯覺退下,取而代之的,是聽聽陪伴者的話語,接收了這些話語後,再去創造下一段敘事。成為陪伴者的周邊支持網絡傳頌故事畢竟,儘管會發生爭執,但在爭執的過程中,能夠創造新的故事並加以延續的位置,還是在受苦者身旁。而不是受苦者自身
受苦者不應放棄話語不應放棄與他人建立連結的可能性
連結上述「天救自救者」受苦者及陪伴者不能僅是嚎叫而要試著傳遞語言
【尾聲】尋找連結痛苦的迴路
人的相遇需要先有談話交流但痛苦是無法被說明的因此透過痛苦的連帶關係中,往往只能彼此相視而泣在埋怨對方「你又知道我的痛苦嗎」之餘徒留傷痛。有時候痛苦打破了經歷同樣事件的人所假定存在的共同點而共同點的破滅對當事人來說是更大的打擊。如《共同正犯》這部電影的例子。談論痛苦可能會導致破壞共同體譬如這些痛苦是由弊、違法情事、暴力造成的的和諧而共同體又以和諧為名噤聲痛苦承受者。(p.265-265)「這類暴力最殘酷的一面是它阻止了受苦的人找到自己的存在」。(p.265)
痛苦
埋怨
破壞共同體
噤聲受苦者
我們當然必須抵制這種暴力。雖然痛苦無法被述說但這並不意味當事人不能說出被害的事實當痛苦的極端點碰觸到了個體的實質存在層面那麼無論被害事實造成的痛苦程度如何我們都必須做出社會性的應對。我們不能讓「痛苦不能被述說」、「不應該談論痛苦」、「以及個人必須要承擔」等言論搖身一變成為脅迫當事人不對被害事實表態的話語。正如女性學者金賢勇提出的批判門應該要能夠區分痛苦被害事實必須談論被害事實並督促社會關注。(p.265)
存在面受到威
社會需介入干預
區分痛苦被害事實
作者用某家族中弟弟不慎死亡案例指出該家人不碰觸此議題的默契他說「因為大家知道只要有人開口提及沒有人能承擔這份痛苦。家人們心照不宣地選擇避口不言,因為只有如此,才能不破壞家族『共同體』家庭成員成為了彼此的支持系統但這個系統不來自分享痛苦的連帶關係而是基於彼此都清楚不能分享、進而留下的沉默所建立的。...家族成員用沉默共享這份悲傷成為彼此的『陪伴者』」。(p.266-267)我們在這裡看到了紐帶的可能性雖然此紐帶不是直接連結痛苦但卻可以透過這種「迂迴」伴隨著大家度過痛苦。
作者說「同行與紐帶始終距離痛苦有一步之遙只有迂迴進行才能實現。透過這種迂迴我們才能真正伴隨痛苦產生忍受這種陪伴時光的可能性。也就是說,似乎永無止盡的痛苦所帶來的絕望總算多多少少能被陪伴的喜悅給取代,只要不斷嘗試開始新事物、等候新事物的誕生就能夠順利結束痛苦。(p.267)
痛苦不必要只有開口一種解決方式;共同承擔也是一種

同伴同行陪伴
故事後來有個年輕人看到這個家族的民宿徵人而留下來,和家族親密而家族也因此能談論過去死去的弟弟。作者說他「對於什麼時候可以談論痛苦的這件事有了全新的感受答案就是當痛苦結束並有新的事物展開之時」。(p.268)這裡我想起Arendt的《人的條件》中最後的結尾她說,當我們面對如原子彈的生存威脅,看似絕望但「一個孩子誕生在我們中間」也同作者在這裡談的容許新事物的開展一般以希望作結。
不可預料之新事物降臨
契機
文中的宣雅女士因為她選擇自己站在痛苦旁邊的位置而不再自困於己身痛苦中才能與同行者聊天也才發現了新世界。(p.269)作者認為社工作為陪伴者需要自身的陪伴者支持網絡。雖然作者不是痛苦者旁的陪伴者但他願意自己成為與那些陪伴者同行的人。他說「縱然他們所面臨的痛苦位置尚未有新事物展開,但我希望我能成為替他們創造新事物的陪伴者,聆聽他們的故事、思考、將其翻譯成其他故事,並歸還給他們,使他們能在上面繼續作出回應,讓新的故事永無止境。//在這樣的煩惱下,我寫成了這本微不足道的作品,藉此獻給辛苦的社工們。」(p.270-271)作為陪伴者的陪伴者我想這是許多寫作者的自我期許吧。
嘗試傾聽

作為支持陪伴者的陪伴者



[1] 對鄂來說,”Who are you?” 這個問題同時涉及了 Natality Plurality。就 Natality 而言,人作為一個新生者,總是為世界帶來新的可能性,當人透過言行對世界、他人展現自己的特殊性時,就將這可能性引入世界,並且回答自己是誰 (who)。說一個人是誰,等同於說一個人為他所在的世界帶來什麼新的東西。就 Plurality 而言,人的特殊性之所以是可見的,是因為他進入了人際關係網絡,與他人一起成就了屬於他的故事。他是故事的主角,但非作者(作者是能掌握全局、製造故事的人,但在人類事務中基本上不會有誰能掌握故事發展的流程)。據此,鄂蘭指出我們若主張有人能像製造物品一樣的製造歷史,是完全誤解了人類事務的特性。(莊惟任201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