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7日星期五

43/365 修整生活 騎車去長庚 熟悉的晚餐 全人 仁

應該要休息了,打完拳卻覺得應該寫點東西,所以還是忍不住開電腦了。(希望能在十五分鐘內寫完呀)

今天買了回 家的車票,在台北車站,好多人,有遇到日本阿伯在我後面排隊,他要去基隆,可是排到高鐵的預售票區,我跟他說,要去另一邊排才對。接著,後面有我聽不懂的 話。後來,到了火車站售票口,前面一個女生,沒講話,後來她朋友來了,開頭就是廣東話。而我的後方,則是四個韓國青春大學生的樣子,那個型就像是韓劇裡的 那樣。好聯合國的車站。看到車站前的乞丐,看著車站內睡覺的阿伯,這一群站著的,走動的,跟那群坐著的、睡著的、或跪著的,好不同的世界,好不同的生活。 我沒有給他們錢,我也沒有跟這些不同的人說話,我只是聽,只是看,在想,現在的世界,讓人不去思考某些價值(如尊嚴、幸福)是不是具有普遍性的都很難。我 的意思是,這些不同的人都在我們的身邊,要說,他們跟我們是兩群人,倒也不是,我們只是表面上不同,對於權利的追求,我同意Turner說的,應該是普遍 性的。


(而非權力,如果真的談權力,我希望是指大家一起追求權利,實現權利,共同努力的權力,這裡,我用的Arendt意義上的權力,而不是韋伯式的)


確 定下學期要去長庚大學教大一醫學系的學生了,開設科技醫療與社會的入門課。今天,我從台大騎車騎到林口長庚,來回各一個小時,總里程數47公里。比較危險 的一段是最後的山路(菁山路),還有兩座機車道很窄的橋。我去到長庚,老師說請我以後不要再騎車來了,很危險。我同意了,因為我真的騎過一次了,而且是在 雨天騎了一次。我知道,這麼難的事,我都幹了,我想,之後也沒什麼難的事了,我會乖乖早起坐車去長庚上課的。聽說,我要面對的都是75級分的學生,只是, 我覺得,我面對只是一群很有活力的年輕人,不管75級分不級分,我追求的想法的溝通,理念的分享與傳達。盡力就是了。


回到了台北,天已黑,去吃了餐莊,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最近都吃清淡了,還是因為中餐沒有吃,所以覺得它的宮保雞丁變辣了,是老板調味的問題呢?還是我的味覺的問題呢?我沒有細問,吃飽了,很舒服。


回 到系館,遇到老友學姐剛努力寫論文完要回家,聊天聊的很開心,互相鼓勵,一起努力寫論文,感覺很好。我覺得博班的社會支持網絡真的很重要。另外,心理建 設,也就是「人作為全人」的心理建設很重要,面對各種要求、規範、寫作規定、畢業規定,人很容易把自己的心神放在上面,然後被物所役使,變得患得患失,無 法自在。最後覺得自己是個殘缺的人,心理挫敗。我在想,如果這不是異化,什麼是異化?異化首先是觀念上的自我貶低、獸化、破碎化、殘缺化。只是,我認為, 只有堅持「人是完整的」,抱持這樣的信念生活,多少事,盡力了,不過份強求,也不擺爛,作好自己位置的小事,讓每次的相處都是美好的,我覺得就很好了。社 會系的助教,就好好把學生教好,作為社會系的研究生,該作的,寫論文,研究,讀書,找人聊天,討論想法,吃飯,睡覺,保養身體,寫文章,發表論述,休閒, 都好。願意跑社會運動就去跑社會運動,願意多唸一點理論,就唸一點理論,願意扎實作經驗研究,就扎實作研究。若不願意待著,就離開,我想都好。要先對自己 好,在心理放過自己,不要自我貶低,才可能讓內心有了寬度,容得下自己,容得下別人,容得下這個很缺乏理解與寬容的世界。總之,很謝謝跟學姐的巧遇,一起 努力寫論文吧!

接下來的兩天,要拼命來寫東西,然後再跟老師meeting,日子很忙,可是很充實。跟博士班的朋友一起當助教,一起共事,覺得彼此都是很好的人。只是好像大家也真的都很忙(或許是我自己太忙?),之後好像有要聚一聚,很令人期待呢。

最 後,晚上打拳的時候,很明顯地感受到自己從研究室帶回來的緊張心情。觀察自己的身體,胸口就是有一股悶悶的,然後會忘記呼吸,可能是覺得空氣也冷吧。我忽 然懂了,什麼叫作「心浮氣躁」,浮講的的確是空間,但是是浮於胸口,感覺像有什麼,卡在胸這個區塊,躁指的則是念頭沒有辦法平息,所以,呼吸,思緒,也跟 著散亂,而躁動(沉不下來)。所以,在練拳的時候,越練越慢,越來越注意足心,想著足下,慢慢放,慢慢放,好像整個氣可以慢慢放下來了,雖然不知道是不是 氣沉丹田,或者氣沉入骨,但是很明顯地,跟心浮氣躁不一樣。所以氣這件事,談的是感覺/感受,而且會受到意念的中介。

最後,想到一本讀過的有趣的書,說,如果人沒有痛覺會怎麼樣,我覺得非常有啟發性。讓我想起「麻木不仁」這個成語,如果一個人沒有了感覺,會是什麼情況呢?可以看看這本書。...非常好讀,好看。

http://www.medtoday.com.tw/39918.htm
《疼痛-不受歡迎的禮物》。於2004年12月出版時,將書名改為《疼痛-健康失調的警訊》

42/365 生活隨筆 散記

年末,好多去國外讀書的朋友回來了。美國的朋友,英國的朋友,都回來了,而那位優秀的學妹,也說要捎個明信卡給我。至於在韓國的日本朋友,也說要來臺灣一趟,找書,也找我。

久未連絡的、有緣份的、在我大二的時候新生博覽會認識的學妹也在台中成為老師,也捎信連絡。

十二月份,碩士班朋友結婚,一月份,大學部朋友,與高中時的朋友要結婚,好多人結婚了呀。

我帶的兩門討論課告一段落了,也慢慢地要邁入考計劃書考試的地步,之後也可能去開一門課。事情雖然多,但忙得踏實。

學弟說,我最近還有在繼續在寫我的365日記述嗎?有的有的,只是現在比較忙著寫計劃書,因此比較少寫自己的想法,多是綜合文獻,然後試著修整自己的作品,整個人比較嚴肅一些,也比較難自在地書寫。希望我自己在畢業前,可以完成這個365的紀錄呀。

今天聽到美江style,覺得網友的kuso非常有才。面對官方論述或者某些正統論述,用降格或惡搞的方式,很趣味,也引人共鳴。死板著臉要對抗什麼,總不長久。用笑聲,才能夠弭平一切虛假的區隔與網羅XDDDD 古今多少事,談付大笑中,哈哈哈哈!

很開心呀!(而且今天下午難得地放晴了,真好真好。雖然晚上又變回溼冷的天氣,不過,有遇到晴天,心情就好呀~)

2013年12月7日星期六

[札記]〈回應李鈞鵬〈作為社會科學哲學的社會機制〉〉(作者萬毓澤)

萬毓澤 〈回應李鈞鵬〈作為社會科學哲學的社會機制〉〉出自《社會理論學報》第十五卷第一期(2012:43-65)

作者說希望利用此文「澄清機制式解釋中的關鍵概念,並讓華語社會科學界更加熟悉國際學術界的研究動態」(43)

底下我摘錄一些我有感覺的地方,譬如說,作者提到「如果我們要提供比較完整的因果解釋,就不能只把因果關係安置在事件的層次上(經驗或表存層次)。黑格爾說『凡是實在的,便能起作用』(按:我略去了德文及註解),而批判/科學實在論者的看法則是『凡起作用/因果作用力的,就是實在的。機制式解釋的目標,就是找出哪些『實在』(那些不一定可直接觀察的實體、結構、關係、因果作用力與機制)促成了研究者的經驗觀察對象(事件與事態)的生成與(不)變化。」(49)

因此,作者提到「對Bunge等科學實在論者而言,絕大多數的機制都是無法直接觀察的(如擺鐘的運作機制便包含某些無法觀察的對象,如引力場和慣性)因此研究者必須透過『猜想』(conjecture)來提出機制,但『猜想』當然不是天馬行空,而是受到資料(如廣受科學社群承認的成熟假說、數學概念等)的啟發約束。雖然Tilly也是實在論者,但當他從事件的角度來理解機制時,顯然沒有考慮到,實在論與反實在論(如經驗主義與實證主義)的最重要差異之一,恰恰在於前者肯定那些無法直接觀察的理論存有物(theoretical entities,包括這裡討論的因果機制、因果作用力等)具有真實的本體論地位。」(51)

讀到這裡,我好像知道,為什麼當時Poe會在我po的那篇the body multiple的摘要按讚了,因為STS晚近的發展,實際上也呼應了此處的觀察。物質性是關係性的效應(relational effect,見Law, 2010:173)。就此來說,理論具有「物質性」(materiality),即具有能夠產生效應的能力,因為理論陳述會於關係當中產生影響,觀念連結方式改變,也可能促動行動改變。所以,算是自己弄清楚了一個事,真開心。順道一提,物質文化研究也對於非物質的物質性進行研究,最後認為應該從事件(event)與效應(effect)來理解物質性,以此界定物質文化研究,而非以對「物體/對象物」的研究,界定學科彊界,可參考Dan Dicks的討論

(Law的原文是「Bruno Latour’s words above point to the shape of the argument. In STS, materiality is usually understood as relational effect. Something becomes material because it makes a difference, because somehow or other it is detectable, it depends, then, on a relation between that which is detected and that which does the detecting. Matter that does not make a difference does not matter. It is not matter since there is no relation. No relation of difference and detection. No relation at all.)(見the oxford handbook of material culture(2010:173), 順帶一提,這裡的文字是透過google books的搜尋,結合文字辨識軟體JOCR直接抓下來的,非常省力,很方便的工具,分享給大家使用)


萬毓澤提到「Bunge的系統論的精髓,在於他提出的成分-環境-結構-機制模型(CESM model):不論我們要分析的是系統還是機制,都至少要注意到四個層面:
(1)該系統由什麼組成(「組成成分」為何);
(2)外部環境為何(「環境」為何);
(3)該系統的組成成分如何聯繫在一起(「結構」為何);
(4)該系統如何運作(「機制」為何)。


因此:系統=(組成成分,環境,結構,機制),而
(a)組成成份 = 系統組成成分的集合
(b)環境 = 系統組成成分以外的事物的集合,可對該系統內部某些(或所有)組成成分起作用,或受其影響;
(c)結構 = 系統組成成分之間的關係或聯繫(內部結構);或該系統組成成分與環境的組成成分之間的關係或聯繫(外部結構);
(d)機制 = 在系統內部,使系統運作、變化或阻礙變化的各種過程的集合。


據此,若要研究某一類機制,則必須(1)揭示(或猜想)系統的組成、內外部結構、與環境的聯繫,並(2)揭示(或提出假說)系統的組成成分進行哪些活動(執行哪些功能)、如何進行(特定機制為何)」(頁50-51)



而在討論「機制具有不同層次」的主張時,萬毓澤說「雖然我完全同意微觀基礎在因果解釋中的重要性,但我同時也主張有宏觀(超越個體的)社會機制的存在。」(頁55),於是,他於文末註46提出了則說明了自己的立場:「我的立場可簡單概括如下:(1)機制式解釋謂闡明較低層次的某些細節(打開黑盒子、強化微觀基礎),因為機制涉及(宏觀)系統的(微觀)組成成分之間的關係與互動;(2)雖然微觀基礎是重要的,但社會科學的因果解釋不一定需要指涉至個體行動者,因為複合行動者也是嚴格意義上的因果行動者;(3)關於微觀基礎,我的立場傾向於某種微觀基礎的弱綱領(而非強綱領):在社會科學的因果解釋中,當研究者主張某些社會實體具有因果作用力時,可以只是認知到假定這樣的主張具有(以行動者及其行動為核心的)微觀基礎,但不必在一切因果解釋中都提供這樣的微觀基礎;(4)超越個體的(宏觀)社會機制是存在的:雖然我們在認識論上可以解釋(或拆解)這些(由系統組成成分互動而成的突現)過程,但本體論上這些過程仍然是實在的、真實的,就好比雖然我們可以將心血管系統內部的血液循環(機制)拆解為更小的單位,但血液循環的過程本身仍然是實在的、真實的。」(頁65)


我的一些觀察:


作者提到很多二元區分,如「微觀/宏觀,個體/複合的二元區分,闡明較低層次的細節/不必一切都提供微觀基礎,個體/社會,本體論/認識論,實在的,真實的/?」以下是一些想法:

1.可以理解,作者的對話對象是李鈞鵬,所以對於這些詞的理解,要以對反於李(及Tilly)的角度來理解。但是在實際操作上,很好奇究竟如何落實這些操作,譬如說鉅觀的微觀基礎要提供到多微觀,是個體行動者,或者符號互動論者講的情境作為最基本分析單位;

2.個體本身在「本體論上是實在的」,但在認識論上可以拆解,如果我們考慮組合的情形呢?譬如人體的維生系統是實在的,但我們可以把呼吸系統與心血管系統拆開來,那麼,這裡的心血管系統,究竟是認識論層次上的,還是本體論層次上的呢?從前述劉定綱文章的立場來說,這裡的本體論化的行動乃是由萬毓澤的觀點構作而出,因此,心血管系統並不具有不變的本體論特質,只有在這裡的語言遊戲當中,讀者假定可以理解萬毓澤要表達的,如果我們follow了萬的說法,那麼,我們就接受心血管系統具有本體論上的實在,因為這個說法產生效果,如果我們不follow萬的說法,我們不接受這樣的陳述,我們僅視為一種規範性的知識宣稱,那麼,心血管系統也就被去本體論化了。可是我的好奇是,如果本體論可以隨意被去本體論化,那這到底是什麼本體論呀?本體論的說法,是不是只是規訓權力的效果呢?總之,心血管系統是有歷史的,是本體論政治的產物,若是我說,可以從經絡學角度來理解,那麼人的生理非心血管系統為主,而是心經與心包經的說法,那麼,這裡的本體,還會是一樣的嗎?因此,真實不真,真實如幻,但是這種真實會產生效果,也因為產生效果,所以我們認為是真實的,因而賦予其本體論的地位。

3.至於要提供細節,又不必事事提供,我在想,這就是因情境而異的拿捏了,重點在於,分析是要作什麼用的。看是作學術論證,或者政治宣傳,或者說給指導教授,或者講給學生聽,到底機制式分析,要談到什麼程度,我認為是因情境而定的,由分析者的心意作裁決的。這點想法也是基於前面劉文的想法,也和吳肅然引用維根斯坦的想法有關,即我們必須重視用法與情境,而無法一勞永逸地決定概念的指涉。自然,Bunge也是考慮了過程及有限性的,所以我想作者也是會考慮到這些問題。這裡只是我的思考練習,主要是應用語言遊戲與生活形式的思考,來試著分析註46的話罷了。學長的學生,似乎已經有一些應用前述想法寫出來的論文,蠻好奇如何應用前述想法進行經驗研究,之後慢慢來觀摩學習吧。







2013年12月6日星期五

[札記]〈有緣社會中的民主〉(作者劉定綱)

劉定綱 〈有緣社會中的民主〉出自《社會理論學報》第十五卷第一期(2012:135-175)

作者先利用Taylor的社會想像的說法,來討論現代性的社會想像,接著介紹龍樹論「緣起」與「緣」的詭化作用。接著第三節說明「圍繞著「緣」的社會理論概念群:緣的觀察、『有緣』的語感與『有緣社會』作為社會想像」。作者的文章是讀到後面,就越發耐人尋味,而我也不禁作起筆記來。

譬如說對於「情境」的思考。作者提到了從「有緣社會」來看,「每一次的因緣和合都是獨一無二的」,處境不可能重複。(165)這裡提供了不同於尼采的廻歸思考,而指出每一次的情境都是具差異的。作者說「我們以為是相同者,其實,依然是以更細緻的部份元素聚合起來,而基於無常,這些細緻的組合元素不可能保持不變。所以,我們自以為是『相同者』的回歸,其實,早就截然不同。」(165)從這個角度出發,當我們說現代化、文明化、理性化或者其他什麼「化」,實際上是以一種觀察的範疇,在拒斥掉無關要素之後,所能夠看到的。即我們戴上了特殊的理論眼鏡,而我們透過研究,把理論範疇「經驗化」與「實證化」,而我們以為那是真實的,實際上,那是一種對於現象的觀察,是如幻的,既非真實,亦非不真實,而是既真實又不真實,但同時又否定掉兩者的一種心念界定方式。

所以,作者用「一期一會」的例子補充說,「字義上的意義是,人的一生只有一次相會。它更深刻的意涵在於,因為每次相會的因緣和合不同,情境不同,細緻的訊息不同,所以,每次相會都是獨一無二的。從這個角度來看,透過[現代社會的社會想像]圖式所判斷出來的『雜訊』,其實,對於主要訊息反而有著構成性的意義。也就是說,如果我們真的排除掉『有但作用模糊』的『雜訊』,主要訊息也無法如此呈現出來。所以,與其控制雜訊,不同[按:疑為『如』]拓展我們的接受頻道。多層次的訊息,才能構成具有『深度』的訊息。(165)

而這些原先在圖式當中未被考慮的『雜訊』,在作者將「有緣」(即對「有但模糊之作用的感知」(159)作為思考前提後,那麼這些雜訊,將被轉換成為行動的潛在可能性。作者說,「對於有緣社會來說,行動如同『業』,留存在無始無終的訊息潛在場,基於不同的因緣和合,構成不同的顯現。(166)

最後,作者在第四章,引入了「民主,作為劇場」的概念,討論「有緣社會中的民主」,觀察者不是外在於被觀察對象,觀察者與觀察是相互依賴的。緣的概念,幫助觀察者觀察自己的認知與觀察,如何形成認知與觀察。作者說,「『緣』讓認知與概念使用,在認知與概念使用的同時,透過『觀察你如何觀察』而被感受到。所以,『緣』的觀察讓我們停留在弔詭中,經驗到『媒介』的作用即是『相互依賴』本身。[媒介即是關係],就是關係發生後的後設維度。所以,最重要的『緣』,就是我們的『心』。在此意義下,我們才說,萬法唯『心』。這更進一步的意思是,『除非有某個意識知道某事物為某事物,否則它就不成某事物了。主體、客觀彼此相互依存、互相關連,因此沒有客體可以完全和心靈過程分開。(Norbu, 2007)。因此,『緣的觀察』所涉及的實在,也是『被觀察的實在』,只是這裡的觀察,並非局限於『區別的使用』,而是觀察心如何觀察。基於心與外境的相互依賴,要知道所謂的『實相』不能不從『心』下手。『緣』的觀察把弔詭的問題轉移到『心』,這並非指涉到心理系統進行去弔詭化,而是在弔詭中看到心與萬物的相互依賴。所以,心的特質是『空性』。因為『空』,所以能覺察。因為『空』,所以萬物能夠在心中顯現。也正是因為心與萬物的相互依賴,所以《心經》才會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168-9)

        至於「有緣」,談的「不是對於某一客觀處境的描述,它與『觀察者的敏感』有關。即在觀察者眼中,任何一處境都有可能是『初始條件』,這端視觀察者是否感受到現與事物的『因緣和合』,『因緣和合』也意味著它是無常的、易變化的。所以,『有緣』的語感,可以視『觀察者的自覺』適用於許多不同的層面,而沒有太多適用上情境狀態的限制。(169)換言之,這裡的討論在於,透過有緣的說法,彰顯觀察者本身的感受能力,以及願意連結的能力,而不以情境進行限定,因為情境及是由觀察者所構作/參與而成境的。

        而面對社會思想的當中的「整體論」(作者談的是系統論),作者說「人在具體情境中,指涉多少的系統,可能要視他所遭遇的弔詭,以及想嘗試的去弔詭化方式有關。我們不需要一指涉系統,就指涉全部的系統。指涉全部的系統,只是社會學家的期待。或者換個方式提問,假如我們要指涉全部的系統,我們必定需要比全部系統更大的視野,但是,如果系統就預設著我們觀察的涉入,我們要如何取得比全部系統更大的視野?(170,粗體為筆者所加)這點呼應了很多後現代思潮下的想法,重視情境知識,有限性、局部性,或者僅是作為詮釋者且自知為詮釋者的知識份子角色,或者像葉啟政老師所說的「謙卑」態度。

  至於最後,作者讓「有緣社會中的民主劇場」與「民主作為透明劇場」的討論相對,後者強調無中介、透明,甚至要求剝除任何的觀察,但最終這是不可能的,因為透明與不透明的二分,反而成為壓制的來源,反而使得民主受到觀察視角的挫敗,因為,透明與不透明的區分,有可能僅是虛構的,剝除了一切的中介,實際上是不可能的,因為人本身就是中介,而人觀看著自己的觀看,難道人要自己的生命剝除,才能夠到達純粹的透明嗎?實際上,赤裸裸的、不帶污染的、完全無辜(innocent)的人是不存在的,因為我們是交互依賴(因緣和合)的一部份。

換言之,「有緣社會中的民主」之參與,不只透過行動,也透過觀察。作者說「在新的民主劇場中,觀察與行動對於劇場的呈現,有著相同的重要性。即使我們迅速在劇場的呈現中發現觀察涉入後,自我指涉的弔詭。新的民主劇場不掩蓋弔詭,反而,更把弔詭顯現出來。與弔詭共存,迫使我們思考,媒介與有緣的居中。也讓我們逐漸開始思考,或許,假定我們與世界的觀係是簡單且線性的,而可以完全控制我們所造成的動態遞迴過程,只是一個幻覺。同時,我們不需要將自身放進『只有一個實在』的參照體系中,即使那個實在是『自我』或是社會人形式的『我們』。當實在的參照體系變多,我們會發現,『自我』與『我們』是可以改變的,可以成長的。佛教徒把這個狀況稱之為『慈悲』。我們則把具有這樣作用的民主劇場,稱之為『如幻劇場』。『如幻』不是因為我們選擇在『真實/虛幻』的區分中站在『虛幻』的那邊,而是當我們放棄唯一的『實在』時,任何的真實呈現出來的時候,它都具有如幻的效果。」(172)

我特別喜歡定綱這裡講的「慈悲」的討論,因為,容許人作為人,所擁有的開放的可能性。定綱最後特別提到「『有緣社會』藉由『讓媒介得以被觀察到』,提醒我們是如何透過自身的觀察與行動『涉入』於現象之中。這讓『我們與他們』的區分只在相對上有效。舉曾提過的例子,『通貨膨脹』是敵人,可是,難道『通貨膨脹』不是我們的行動長期鏈結方式的結果嗎?如果我們能更多地看到『行動的長期隱蔽後果』,『我們與他們』的區分也就更能鬆動。當任何狀態都可被視為具有『初始條件』而深含改變的可能性,懷抱著『初心』的我們,能否更清明地觀察與行動?(173)定綱的討論,讓我感受到倫理情感,或者在學術研究上或生命關懷上,倫理思考/行動的必要。過往我常會感受到不知社會學所學為何,但透過重新思考行動因果鏈,實際上社會學的起點應該是倫理學/倫理行動,而終點也是倫理學/倫理行動,或者說,一種對於「慈悲」,包納可能性的追尋吧?

而就本文來看,我認為本文為中介式的思考提供很大的啟發,關於緣的概念,也值得後續研究與琢磨,成為社會學理論思考的資源。讀這篇的時候,談情境與劇場,我總會想到高夫曼與吉爾茲的研究,劇場的想法也讓我覺得是很有趣的觀點。至於對於二分架構的固著讓我想到迷者自迷,而在研究方法裡,這種迷者自迷就是以現實的實在論(有個現實等我去挖掘/發現,假定我與現實是二分的)來建構社會研究的基礎。但是,若是以有緣/中介/反身這樣的方式,來進行社會研究,那麼,該如何進行呢?有可能用「緣」(條件、作用、認知、對象;因緣、等無間緣、所緣緣、曾上緣)作為架構,進行現象的觀察與分析嗎?相當令人好奇。

我現在打字手痠了,我該如何理解這樣的現象呢?我有肉身,我在運用它,我的認知解讀此種感覺為痠,不知道如何解釋下去,相當有難度呀(笑)。若真的要讓「緣」的分析得以成為理論/方法/觀察之架構,如何對於具體情境進行分析呢?也許,有空的時候,找定綱的原論文來讀,會有一些啟發也說不定。(笑)



2013年12月5日星期四

[摘要] 「論操作化:當代社會科學哲學的啟示」及「社會學研究中的情境性問題」

  這篇論文的作者,利用後期維根斯坦的語用學觀點,利用語言遊戲、生活形式、依循規則等概念,反駁社會科學當中以符應論為基礎的「操作化」論述。呼應葉啟政老師所說,概念的重點在於是否能引人有感,有感自然是基於對於所處情境的共同生活形式作為依據。因為剛好取得了PDF檔,所以底下就以摘錄方式,呈現我覺得精采的部份。

題目:論操作化:當代社會科學哲學的啟示
作者:吳肅然 哈爾濱工業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社會學系
文章出處:《社會》第33卷,2013年第五期,頁59-87

摘 要:“操作化”是實證主義社會學研究方法的核心概念,目前許多社會學家對它的理解都源於以語言圖像論為代表的傳統社會科學哲學。語用學轉向後的當代社會科學哲學則推翻了語言圖像論,指出語詞的意義並不在於它所對應的客觀物件,而在於語詞自身的實踐用法及其相應的生活形式。這種觀點為社會學家們提供了對於操作化的重新理解,也為超越目前社會學方法論的二元對立提供了可能。

關鍵字:操作化 社會學方法論 社會科學哲學 語用學轉向


(文中底線為我所加,後同)
-------------------------------------------
一、操作化與社會學研究方法的二元對立

●(論操作化與被忽略的前理解)
  其實我們不妨從最簡單的問題入手來探討操作化。社會學家都認可證據在經驗社會學研究中的重要性,然而什麼樣的證據才是真實可用的呢?一位從事操作化的社會學家有什麼理由來證明自己所做的操作定義是適當的呢?艾爾·巴比(2005:122)在教科書中就已提到,操作定義和真實定義是兩碼事,只要社會學家樂意,那麼“同情心”一詞完全可以被定義為“拔無助鳥兒的毛”。當然,在實際研究過程中社會學家們不會這麼做,他們在操作化時會利用自己對於“同情心”一詞的前理解,並不會做出荒唐的定義。然而,利用了前理解的操作定義仍然只是操作定義,研究者所得到的研究結論只反映了其與操作定義的關係。

  可是許多研究者存在著一種誤識,他們認為,只要比較“恰當”地給某個概念做了一個操作定義,該定義比較符合人們的常識理解,那麼這種定義就被賦予了真實定義的內涵,研究結論便反映了初始概念的真實經驗特質。這種理解和做法絕不罕見,研究者們普遍沒有意識到,他們表【頁62】面上為了消除日常語言的模糊性來進行操作化,其實最終利用了日常語言的模糊性來跨越符號和意義之間的鴻溝。這種做法在技術層面有時是可行的,但是在方法論層面顯然存在漏洞。這種漏洞的存在,為人們對於“操作化”的不同看法提供了重要理由,因為在不少研究者看來,社會學的任務恰恰在於揭示人類文化觀念中某些“自明”預設和定義的不可靠(Baert and Silva,2010:298)。【頁63

●(論實證主義與詮釋主義的對立)
然而在嚴格的社會科學哲學層面,實證主義與解釋社會學的對立是由分析哲學和現象學之間的對立所承載的,這一點並沒有為大多數社會學研究者所認識。(64)

二、操作化與傳統社會科學哲學

三、操作化與當代社會科學哲學

(一)維特根斯坦的轉向與當代社會科學哲學

(二)“語言遊戲論”與概念的“操作化”
●(詞語與生活形式)
  看來,語詞的真正意義不在於其所對應的一幅圖像,而在於語詞的用法之中,用法的合理性是由人們的生活形式(Lebensform)決定的。(71)

●(操作化與詞言的權力/控制)
  從語言遊戲論的角度來看,當某些概念很難被量化的時候,往往正是人們不需要去研究所謂“變異性”,或是人們不需要去“控制”某個事物的時候。批評者的誤區在於,他們從某些詞的常規用法中得到一種
實體論的哲學觀,然後用此種哲學觀去評判這些詞的其他用法以及去評判其他詞的所有用法。他們沒有認識到,自己在界定何為“實體”時本已使用了來自語言用法的語詞意義,卻把此後得到的“實體”看作語詞意義的來源。這不僅在邏輯上說不通,甚至也體現了一種權力關係‧(72)

  有一些社會學家承認“符合論”在處理某些社會科學概念時的困難,但他們會辯解說:“用以研究社會和社會關係的所有方法,都被發現存在著局限。這一不足並不會讓一位嚴肅的學者感到吃驚;相反,他/她應當將之視為對我們理解社會所做的持久努力的一種挑戰。不幸的是,許多人拒絕迎接這一挑戰,取而代之的是退縮到一個玩世不恭的相對主義立場上:既然一切方法都各有長短,那麼,我們就不應厚此薄彼”(謝宇,2006:5)。這種觀點很有道理,人們不能因為無法完全做到“衛生”,就跑到臭水溝裏做手術(格爾茨,1999:38)。但我們應該認識到,我們之所以說手術室比臭水溝“衛生”,並不是因為存在著某個客觀的、外在於人類實踐活動的理想“衛生”狀態。“衛生”一詞的意義紮根於我們生活形式中的語言用法,我們可以為“衛生”建立一個指標,也可以進一步根據這樣的指標來建立衛生等級制度,但是之所以可以這麼做,並不是因為只有這些指標才反映了“衛生”一詞的“意義”。無論我們建立了多麼複雜高效的衛生措施和制度,都需要我們對“衛生”有一種無法被物件化的、理解性的共識。

  試想,如果我們要比較兩個人誰更講“衛生”,然後使用上述手術室的指標來考查,那就會鬧笑話了。比如一個蓬頭垢面的男人會指著一【頁72】個正在鬧肚子的女人說:“她沒有我衛生,因為她細菌超標太多了。”此時,必然會有研究者指出,“在這個例子裏,我們要進行另外一種概念化和操作化,因為社會研究是要考慮情境的”。這種說法完全正確,但是,不管研究者對後面這個例子進行什麼樣的操作化,檢驗其操作化辦法是否合理的標準是什麼呢?一種操作化辦法如何證明自己比另一種操作化辦法更好呢?我們可以看到,這樣一個標準只能在人們的生活和語言中尋找。“為了理解一個實指定義,一個人必須已經掌握了一個語言遊戲”(韓林合,2010:939),上述例子中的研究者只有先把握住了新語境中“衛生”一詞的意義,才有可能指出某種操作化方法的錯誤。形式化工作使人們獲得清晰,但“清晰”本身並不是目的,如果缺少了不被定義的“理解”,人們就成了不知考題的判卷者,不可能僅因為某個答案寫得很工整就給它打對勾。“操作化”是一種發明而非發現,一個發明的價值不是自證的。先創造一個“發明”,然後將該發明指認成對客觀事物的“發現”,以此論證“發明”的價值,這種做法需要反思。【頁73

(安:所以如果走此分析路徑,那麼Geertz的深描就是必要的,因為透過深描,深的分析(thick analysis,此概念得自Clarke的情境分析一書)才得以可能)

●(以社會資本及不平等的概念為例,說明概念的啟發性、隱喻性,以及可修補性與整體性)
  對於“社會資本”一類的社會學概念,有大量研究都試圖尋找測量它的更好方法(邊燕傑,2004;林南,2005;趙延東、羅家德,2005;劉林平,2006;張文宏,2007;桂勇、黃榮貴,2008;王衛東,2009;鄒宇春、敖丹,2011;呂濤,2012;張文宏、張莉,2012)。然而從當代社會科學哲學的角度來看,並不存在著客觀的、外在于研究者的、有待測量發現的“社會資本”。更好的測量方法不在於更準確地呈現“社會資本”的可測屬性,而在於生產、塑造出關於此概念的新理解。也就是說,研究者所做的操作定義工作,必須與此概念的理論內涵緊密結合,在利用原有理論內涵的基礎上,對其進行進一步修正。在此過程中,概念就如一艘“特修斯之船”,它的舊內涵與新內涵都只能以整體的形式出現,作為修船水手的研究者只能一點點地不停修補,而不能依照一艘新船的圖紙,使用過於繁瑣的操作定義把概念的舊內涵肢解為造船的原材料。之所以不能那麼做,是因為把舊船肢解之後,水手就喪失了自身的立足點。
當“社會不平等”這種現象和概念被人們賦予研究意義時,它並不是以可精確測量、可完全物件化的姿態進入研究者的視域的。此時它的內涵包含著許多模糊的隱喻,它貫穿於此經驗研究的始終。依靠它的作用,我們在研究之前與研究之後對於“社會不平等”的兩種理解才具有比較性,研究的新意才能得以體現。這就說明了某些極其細緻的操作化研究最終之所以喪失理論意義,是因為這些研究者在界定概念的時候,丟失了一條無法被物件化的理解性線索,導致研究結論中所討論的“社會不平等”與我們賦予研究意義時所理解的“社會不平等”成為了兩個不太相干的東西,經驗研究的意義也隨之稀薄化。

●(重新理解經驗)
  上述觀點並不是否定經驗研究的價值,而是提醒我們要改變對於經驗的理解。當我們獲得了豐富資料時,我們需要將資料與許多命題的集合進行對話,此時就可以發揮詮釋學的積極作用。我們不能為了嚴謹,就假定在經驗與理論間存在一一對應的檢驗關係,從而把理論做簡單化的理解和處理。豐富經驗資料的價值在於其更豐富,在於其常常能夠揭示個人與社會之間的認識矛盾和價值矛盾,它的價值來自于“意義”的不對稱性而非“邏輯”的不對稱性。如果研究者囿于邏輯經驗主義的知識敍事,把豐富經驗資料的價值理解為更“真”,不願意放棄符合論的知識觀,總試圖剝離資料背後的“意義”,那麼資料的價值反而難以體現了。(76)

(三)當代社會科學哲學的“語用學轉向”

四、當代社會科學哲學對社會學研究的啟示

(一)對社會學方法論困局的反思
  批判彭玉生《社會科學中的因果分析》。

●(回應彭對個案研究的代表性質疑)
  與許多社會學家一樣,彭也對個案研究提出了代表性的質疑,“由於個案的代表性無從判斷,用個案檢驗一般命題十分不可靠”。這種討論仍然是依據傳統社會科學哲學的觀點,認為從經驗到理論就是一種還原論和符合論的關係,而研究者就好似拿著一面鏡子,這面鏡子只照了一個事物,所以在鏡子中不可能出現其他事物的影像。然而這種理想化的認識論圖景並不符合人類的科學研究實踐,筆者在其他文章中已做了詳細的反駁和論證(吳肅然,2012)→見吳肅然.2012.代表性的承諾———個案研究的方法論問題[J].社會發展研究(1):177-206.

●(定量研究並非繼承波普的否證論,而是借助了他所反對的概率論工具)
  目前社會學界許多研究者之所以不重視科學哲學與知識社會學領域中已有的對於證偽主義的大量批判,乃是因為許多社會學家從事假設檢驗研究,在他們看來,社會統計中的假設檢驗是對證偽主義的具體實踐,因此很難拒絕證偽主義的方法論宣導。其實這種觀念乃是社會【頁80】學研究方法教學中的一個嚴重誤區。西方哲學界對於歸納法的效力有著長久的爭論,到了20世紀中葉,休謨問題的不可解決幾成共識,波普爾之所以提出證偽主義,正是因為他看到了這一點,並試圖通過自己的工作將歸納法從科學哲學領域中清除出去。因此,對於同時代的某些分析哲學家、邏輯學家、經濟學家所從事的現代歸納邏輯,波普爾是持反對態度的。在《科學發現的邏輯》一書中波普爾(Popper,1959:251)明確說道:“歸納邏輯已經發展到不僅要描述命題的對錯,而且要給出概率度,由此也被稱為‘概率邏輯’(probability logic)。這些概率邏輯學家們認為,科學歸納應當確定一個命題成立的概率度……然而在我看來,有關假說概率度的全部問題都被誤解了”。現代歸納邏輯依據概率論而構建,但任何概率論都需要假定一個初始概率,這個初始概率只能通過歸納得到,因此拒絕歸納法的波普爾是不會認可這種做法的。波普爾(Popper,1959:208)認為,“統計學估計或頻率陳述決不能簡單地從‘決定論’性質的定律中推導出來,其理由是,為了做這樣的推導,需要一些初始條件,而當人們使用這些初始條件時,就必須假定它們的統計分佈。正是借助這些假定的統計分佈,統計學定律才得以從那些決定性的或‘精確的’微觀性質中演繹出來”。 【頁81

  實際上,以假設檢驗為主要方法的社會學定量研究在方法論上並非繼承了波普爾的證偽主義傳統,而是借助了他所反對的概率論工具。也就是說,針對經驗問題所進行的假設檢驗,是樸素歸納法與邏輯概率論的結合,它並沒有在證偽主義的意義上解決休謨問題。當然,我們必須認識到,這絕不意味著貝葉斯方法等工具是錯誤的,而是要重新提醒我們,“歸納法是自然科學的勝利,卻是哲學的恥辱”(施特格米勒,1989:257),社會科學研究者理應通過這句話反思科學與科學哲學之間的關係。。這種錯誤觀念導致社會科學研究者一方面去追求自然科學式的勝利,一方面又要在方法論層次消除歸納法的哲學恥辱。社會科學研究者沒有意識到,他們誤把自己沒有取得勝利的原因歸因到那個不相干的恥辱上去了,甚至可以說歸因到那個與勝利一體的恥辱上去了。這種觀念也使得不少社會學研究者刻板地實施“證偽”研究,在條件並不滿足的情況下強行構造一些假設檢驗。彭玉生(2011)也指出了這一點:“定量研究實踐中,假設常常是統計結果的事後推論,理論是事後解釋。事先看了統計結果,從中總結出理論解釋,然後再反過來用統計資料驗證理論”。這種現象的出現,正是由於許多社會學研究者對證偽主義給予了過於神聖的理解,而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波普爾的證偽主義是不可能幫助研究者實現理論“飛躍”的,正如庫恩(2004:266)所說:“他(波普爾)喜歡的例子……在科學發展中都是罕見的……這種研究,至少在過去,只是在某一科學專業十分特殊的條件下才會間歇地出現”。 (頁81

(二)“語用性”與社會學經驗研究
●(情境不是界定完一次就一了百了的,情境具複雜性)

  對於這些觀點,絕大部分社會學家是認可的,可是許多研究者對“語境”的理解仍然未能擺脫傳統社會科學哲學的束縛。這具體表現在,他們總認為一個“語境”是可以得到清晰界定的,因此,人們只要將不同的語境精緻地劃分開來,那麼每個語境中的概念就仍然存在著經驗意義上的客觀對應物。而在當代社會科學哲學的視野下,一個“語境”是不可能得到清晰界定的,某個語境中的某些理論概念是不是清晰,這由它如何“被使用”所決定,而不是由某個測量方法決定(吳肅然,2013)。(按: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界定出不同的情境,而對同一數據給出不同解讀)(82)→見吳肅然.2013.社會學研究中的情境性問題[J].社會理論學報(1):93-126.

  一個論證的說服力並不僅在於其形式,(頁83)它與語境中未闡明且無法完全闡明的“索引性”背景(Garfinkel,1991)是緊密相聯的。(84)

  社會學家通過操作化所得到的各種資料或概率也不是對真實世界的直接反映(吉利斯,2012:199-217),它與許多抽象話語一樣,都屬於社會學家對於社會現象的建構。這種建構是否有效,依然需要生活形式來判定,正如現象學家凱恩所說:“儘管客觀科學的邏輯亞建築超越了直觀的主觀生活世界,但它卻只能在回溯到生活世界的明證性時,才具有它的真理性”(轉引自倪梁康,1994:135)。這種建構思路看似與常規的社會學經驗研究格格不入,其實不然,國內已有社會學家對此做了有價值的嘗試(謝立中,2009,2012)。



備忘:值得進一步參考的文獻
吳肅然.2012.代表性的承諾———個案研究的方法論問題[J].社會發展研究(1):177-206.

謝立中.2009.走向多元話語分析———後現代思潮的社會學意涵[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謝立中.2012.社會現實的話語建構———以羅斯福新政為例[M].北京大學出版社.


已讀:
吳肅然.2013.社會學研究中的情境性問題[J].社會理論學報(1):93-126.


        在〈社會學研中的『情境性』〉一文中,吳肅然主要仍是立基於後期維根斯坦的理解,回應不論質化或量化等經驗研究中未被明言的預設,即對現實的符應論的預設。實際上存在著不同的生活形式,是不同的生活形式作為未明言的假定,支撐著因果關係的推論。譬如酒駕肇事,我們假定了人類社會為前提,而你懂我在寫什麼,可是今天如果是在外太空,那麼重力的形式不同,那麼酒駕肇事的說法,不一定能被外星人接受。但在地球人看來,這種說法「沒有意義」,因為他們不同共同的生活形式當中。因此,沒有單一的真實等待我們去發現,存在著多重真實,而真實必須被放回脈絡來理解,而脈絡本身意味著人們在生活世界當中的前理解,不可能窮盡,而研究者只是試著換一種方式來描述這些可能性,提供不同的洞察,洞察能否被視為合理的,則又依賴生活形式作為前提。因此,所謂的「特例」是因為我們在未被明言的生活形式當中,如都巿裡打獵是特例,但是在原始部落裡則非特例。本文有與Stanley Lieberson的〈小N與大結論〉一文對話,反省「代表性」問題,可以參考。作者另有一篇文章反省代表性問題,但因無法取得,只好等待有機會再讀。

[摘要] 欺騙的種子:揭發政府不想面對、企業不讓你知道的基因改造滅種黑幕

欺騙的種子:揭發政府不想面對、企業不讓你知道的基因改造滅種黑幕
原文作者:Jeffrey M. Smith
譯者:張木屯
出版社:臉譜
出版日期:2012/03/04

        這是本談科技、民主與食品安全的好素材。這本書的取徑很像科技與社會研究當中的利益取徑,主要重點關注於科學如何受到政治與經濟力量的操弄,使得科學不再正直,而成為政商的公關代表。作者使用的例子是基因改造食物。

在推薦序中,Anna Lapp提到「[作者]告訴我們一群由孟山都公司領軍的少數企業,如何運用其龐大的勢力,將美國人變成營養充足的天竺鼠(實驗材料);同時,因為『我們的』政府拒絕公民對產品標示的需求,我們是如何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受到脅迫,消費那些實際上未經檢測是否會對健康造成影響的主要食物品項。」(9)作者全書的要點是「基因食品之所以能夠上巿,全是產業影響造成的結果,而不是真正的科學。」(22)

        在第一章,作者提到了美國FDA 假定基改作物為安全的預設(31),科學家普茲泰揭露基改食品危害,而帶來的爭議(32),危害的原因不是某種特定的物質元素(如馬鈴薯的凝集素),而是基因工程。(38)政府本身也無法確定基改作物是否安全(50),政府利用某些科學家作為形象公關(打手)來擔保基改作物的安全(51,55)作者在本章對於研究設計的討論非常詳盡,也指出以科學作為標準的研究設計,以及以商業目的(證明基改作物的安全)的研究設計之差異。(61)作者提到一篇名為〈科學家為了贊助人更改實驗結果〉的論文,其中提到「科學家們抱怨『契約外包和科學研究商業化,都會危害到公平性標準。』」(66)而「史丹福大學生物醫學倫理中心的研究者米爾德瑞‧卓(Mildred Cho)也說『當你發現有那麼多科學家身兼企業的董事,或者是正在執行由企業贊助的研究,你會開始懷疑這些研究是怎麼設計出來的?提出的是什麼樣的研究問題?或者說不會提出什麼樣的研究問題?』」(67)作者也提到社會學者Water Powell說的「相信大學與產業之間存在的緊密連結正是現今美國企業主導著生物科技巿場的主要原因。」總之,本章提出了政治經濟對於科學研究的影響。

但是作者不僅談論社會團體的運作,也深入生物技術層面,討論基因技術與食品安全的議題,詳細討論可參考第二章(譬如基因工程中的插入導致的非預期後果)。後續的章節討論基改食物的危害,包括體重減輕,非預期休克;基改黃豆與皰疹(214)等等的案例,是關於科技食品-社會網絡-生命安全之間的細緻勾勒。
        美國政府在推廣生技產業的前提下,對於基改食物的管制態度是放任的,是採取事後管理的方式,而在管理上,則讓廠商同時扮演球員與裁判的工作(224)FDA的監測是被動的,是有事發生才去追踪,而非事前管制(233)

第七章則討論大眾傳播媒體以及資訊的流通與掩蓋,並且提到關於黃金米拯救營養不良的非洲兒童是無恥騙局的批評(279);食品缺乏標示,也侵犯宗教自由,因為宗教信徒不知道自己的食物是否含有特定的動物基因(280)。第八章談食物與行為,談飲食的改變與個人行為的良善化的關係:吃垃圾食品/GMO食品,心靈毀壞,身體躁動不安。第九章,則是突顯孟山都建構的道德意識形態,即食物的基因工程是為了拯救人類,食物的基因工程與食品安全議題無關。生技業者企圖說服食品產業,使用基改食品的好處,但是美國與歐盟態度不同,前者不加質疑,而食品產業日漸與生產產業結盟,後者的食品產業則日漸走向非基改食品的訴求(333)。最後結語則指出,基改工程並不是傳統育種技術的延伸,而是截然不同的技術(341)。業者宣稱基改食品是安全的,但是人們卻看到美國疾病防治中心食物引發不適的案例在增加(342)

  文中提到一個可觀察的辦法,即結合人們的消費資訊,以及就診資訊,來研究食品消費與健康危害之間的關連,不過英國政府中止了這樣的研究,且此研究會有影響個人隱私之爭議,但食品安全與個人隱私之間孰輕孰重,倒是個可爭議的好問題,政府機關以秘密為由,不公開資訊,反而維持了專制。資訊公開顯然是必要的,關於受害案例,也應該成為公開的資訊,以便阻止更多危害之發生。

       讀完本書,會有想要避開基改食品的念頭。其次,一個沒討論的問題是,同樣是對食品的改造,健康食品反而沒有遭遇到基改食品的巨大爭議,爭議來說相對不明顯。不知道是否與使用的技術差異有關,不得而知,也有待探究。



目錄
推薦
前言
第一章 來自海外的一課
第一次震撼
燙手山芋
媒體大爆發
亂箭齊發,無力招架
合法漏洞
輿論之戰
有利於企業的科學
皇家學會的反擊
終於……追蹤研究仍未完成
跟著鈔票走
〈鵝的智慧〉
第二章 哪裡會出問題──部分清單
從DNA說起
基因工程並自然繁殖的延伸
其他未知數
案例研究:抗農達黃豆
安全性評估真的把關了嗎
〈牛的智慧〉
第三章 打翻的牛奶
評估FDA的評估
牛乳中的荷爾蒙
牛乳中的類胰島素生長因子
全球對於加拿大揭露真相的反應
企業對政府的影響
喝牛奶
〈牛與豬的智慧〉
第四章 致命流行病
追蹤疫情源頭
生物科技警報
推諉卸責
流行病前期案例的爭議
早期病例的誤診
有人不願意合作
FDA出庭作證
現行法規能夠核准左旋色胺酸
〈松鼠、麋鹿、野鹿、浣熊與老鼠的智慧〉
第五章 產業為重的政府
FDA的政治科學
爛掉的番茄
混亂的議程、問題與人員
熱馬鈴薯的神奇變化
數據精確且完整嗎
生技產業如何影響政策
溫和的異議
政府推波助瀾的結果
〈老鼠的智慧〉
第六章 過敏看運氣
過敏原的轉移
星鍊休克
難以捉摸的過敏試驗
還有沒有其他蘇力菌作物會引發過敏
〈消失的雞隻〉
第七章 與媒體角力
強取電視台
坑殺報社
你說番茄,我說「不再是了」
銷毀雜誌
阻擋出版社
蝴蝶戰爭
生物科技找來的典範
隱藏食品安全問題
阻礙消費者的選擇
〈改變的老鼠〉
第八章 改變你的飲食
改變心靈的食品
如何避免基因改造食品
基因改造添加物、烹調助劑、維生素和酵素
非GMO標籤代表什麼意義
有機是否表示非GMO
糧食供給端的基因工程
到餐廳吃非GMO食品
〈奇怪的交易〉
第九章 你可以這麼做
做出改變,讓你的聲音被聽見
地區行動
未討論的部分及其原因
結語
【附錄A】快速分辨基因改造食品
【附錄B】源自基因改造有機體的酵素


2013年12月4日星期三

40/365 能量、貨幣、語言--從交換角度的發想

    今天問了室友問題。食物吃下去,如何變成細胞。讀微生物相關系所的室友說,大分子會變成小分子,小分子會變成ATP(化學能,傳遞化學能的物質),化學能是使分子結構產生變化的能量,能量則是對於差異與變化的描述(如位能指的是使位置改變的量,熱能是溫度高低之間的差異的量),換言之,能量是種關係,這種關係既是質,又是能。

  一個說法引起了我的興趣,ATP又被稱為「分子通貨」,我想,媽呀,這不就是經濟學的概念嗎?所以我跟室友說明我的想法,即通貨乃是交換關係的物化,原先是物物交換,但是當交換一般化以後,就變成了「通貨」(即我有雞,你有鴨,我們直接交換,物物交換不需貨幣;但是我不想要你的鴨,你不想要我的雞,所以透過第三方中介,譬如說通用的交換媒介,譬如其他牲口,或更為抽象化的錢,甚至是今日透過國家擔保的抽象數字),所以通貨既是質,又是能(量)。質指的是對交換的關係的描述,能(量)則是指數量的多寡。

  後來我又問了一個問題:「念頭具有物筫性嗎?」室友不是很懂我的意思,我說,一個想法,具有物質屬性嗎?他說太抽象了。我說,「我覺得你很帥」。當我說出這句話,他笑了。我突然懂了,念頭(或者想法)的物質基礎是聲音(粒子的波動),或者語言。語言就像前述的生物學觀點下的分子通貨,經濟學下的金錢貨幣,語言則是人與人交流的情感通貨。語言當中會提到,他今天很high,我今天心情很差,我們不是都是用量的語言在描述情感嗎?所以情感也是一種能量,是對心理狀態的差異的描述。就此來說,我們可以進一步推論,念頭既然是透過語言來表現,而語言的表現,會影響人的情感,那麼我們是不是可以說,語言不只是認知層面的表述,也是情感層面的表達。念頭不只是認知性的,更是情感性的。

  用R. Collins的想法來說,念頭的指向是注意力。當我引入Collins的觀點以後,我發現我必須把語言的解釋擴張,而必須包括身體語言(姿勢的改變--位置的移動),才能夠說明上述念頭的物質性。我經由說一句話,或者比出一個手勢(如比大姆指),來使用身體,並且以此身體影響你的身體,進而念頭,使之共感。我必須使用一定的能量,或者說,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某個地方,對自己的身體作出某種改變,以物化方式轉變為行動,以便產生某種影響力。

  那麼,我們將提出幾個問題,最初的生命的能量是怎麼來的?這似乎是個必須用信仰來回應的問題,我所知道的宗教,假定人有先天的生命能量。若不處理宗教,那麼科學界會說,我們僅能描述它,如植物會行光合作用,能量就來自太陽。這個問題,我想我是無法回答的。
  
  其次,我們將注意力作為我們觀察的重點。如果我們引入了「潛意識」的觀點,我們該如何分析前述提到的「能量」與「貨幣」與「注意力」,必須要注意的是,三者都是對關係的描述,而非本質化的實體,依循可理解為分合之連結、有無之往來與意念指向之關係。

  如果考慮「潛意識」,問題似乎就變得更複雜。注意力作為一種交換,讓我們看不到象徵暴力的運作;貨幣的交換,讓我們看不到價值的運作;能量的交換,這點我不知道怎麼說,不知道質能守恆定律會不會只是一種虛構,甚至宇宙本身就是虛構,而「我」、「物」、「世界」都是某種虛構。最後似乎走到「空」。即世界架構在空的基礎之上,但到這裡我已經不知道自己在討論什麼了。

  總之,我認為從交換的角度,關注差異與關係,會是很有趣的理解世界的方式。


2013年12月1日星期日

[摘要]你就是論文寫手:高產量學術寫作指南



《你就是論文寫手:高產量學術寫作指南》

摘要
《你就是論文寫手》把寫作視為一套具體的行為,例如:(1)坐在單人椅,長條椅、凳子、矮腳條椅或一塊草地上;以及(2)手指啪啦敲擊鍵盤以產生各段文字。你可以利用簡單的策略來強化這些行為,任其他所有人去拖延、做白日夢或抱怨──把你的時間花在坐著打字吧!(4)
秘訣在於規律,而非天數或時數,如果你選擇每週一天或週一到週五,都沒有關係--只要找出規律的時段,把這些時段寫在週曆上,然後在這些時段寫作。一開始,每週只分配四個小時,在看到寫作量如天文數字般增加之後,你總是可以再加上幾個小時。(8)
在開始之前不要放棄--訂時間表是大量寫作的秘訣所在,如果你不算訂時間表,那就把這本書輕輕閤上,把它清理得像新書一樣,然後當成禮物送給想要成為更好寫手的人。(9)
你必須堅決保衛寫作時間。請記得,你是在分配寫作的時間,而不是找出寫作時間,而且某個時段是寫作時間是你決定的。(9)
專業作家Palph Keyes(2003)指出:「使作家有生產力的原因就是天天坐下來寫。」(P.49,引自本書11)
不只是打字:任何有助於完成寫作計劃的行為都可以視為寫作的工作。例如,在寫期刊論文時,筆者常花費幾段連續的寫作時間做分析。有時我把整段寫作時間花在不起眼的工作上,例如瀏覽期刊投稿需知,製作圖表或逐頁校讀文章。(12)
William Saoryan(1952)寫道:「針對寫作,一個人所需要的只有紙和筆。」(14)

如何設定適當的目標?第一個步驟是了解,設定目標是寫作過程的一部分。把某個寫作時段用於發展及設定寫作目標是個好主意;我通常每個月做一次。做計劃是寫作的一部份,因此寫作量大的人也會做很多。第二個步驟是列出你的寫作計劃目標--這些目標是需要寫下來的個人預測,其例子包括修改論文及重新投稿、寫新的論文、寫合著書中的某一章,修改去年著手的半完成論文、撰寫經費申請計劃,以及寫一本書。第三個步驟是為每天的寫作設定具體目標。在寫作時間坐下來朝向目標努力時,你必須把目標劃分成更小的單元。以下是每日目標的一些具體實例:
1.至少寫二百字
2.印出昨天寫完的草稿,加以閱讀並修改
3.訂出新的寫作計劃目標,然後寫在白板上
4.寫出綜合討論一節的前三段
5.補上遺漏的參考文獻,然後統一內文引註和參考文獻的格式
6.重新Zinsser(2001)之書第二十二到第二十四章,以增強寫作能量
7.完成昨天開始的「目標設定」部分。
8.用腦力激盪方式為新的論文列出大綱
9.重讀評審對我的論文之意見,然後列出需要更改的事項
10.修改校對稿然後寄回去。(20-1)

研究生發現自己手上沒有寫作計劃。1.要求投入指導教授的論文2.專業發展及思考可能題目。(25)
 用表格監控寫作進度。參考下圖(出自頁27-29)。當完成一個計畫目標時,就給自己一個酬賞。(29)寫作瓶頸只是不寫而已。(30)
預期會被拒絕而投稿,根據修改建議再投稿。(69)為了大量寫作,你應該重新思考對論文被拒絕和出版論文的心智模式。被拒絕就像是被抽出版營業稅:你出版愈多論文,被拒絕的次數就愈多。遵行本書的訣竅會使你成為系上論文被拒絕次數最多的人。(70)



目錄
第一章 導讀
一、寫論文很難
二、我們目前學到的方式
三、本書的取向
四、展望
第二章 影響大量寫作之肖似合理的障礙
一、肖似合理的障礙一
二、肖似合理的障礙二
三、肖似合理的障礙三
四、肖似合理的障礙四
五、結語
第三章 動機工具
一、設定目標
二、訂出優先事項
三、監控寫作進度
四、寫作瓶頸怎麼辦?
五、結語
第四章 建立自己的失寫症小組
一、失寫症模式
二、結語
第五章 淺談文體
一、診斷問題
二、選擇適當的字詞
三、寫出重量級的句子
四、避免被動的、無生氣的或贅字多的片語
五、先寫再修正
六、結語
第六章 寫期刊論文
一、撰寫實證研究論文的實用訣竅
二、提交論文
三、理解評審意見和修改後提交的過程
四、「如果他們拒絕我的論文,怎麼辦?」
五、「如果他們要我全數修改,怎麼辦?」
六、合寫期刊論文
七、寫評論性文章

八、結語
第七章 撰寫專書
一、為什麼寫書?
二、如何以二易一難的步驟來寫書
        ()步驟一:找到合著者
        ()步驟二:規劃內容(不規劃,不可能寫好一本書)
        ()步驟三:寫出該死的內容(訂出時間表,大量寫作;可從第二章開始寫)
三、如何找到出版商?
四、處理細節事宜
五、結語
第八章 尚有更多好書待寫
一、定時寫作的樂趣
二、多做少想
三、寫作不是競賽
四、享受生活
五、結語
關於寫作的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