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30日星期五

日記 精神修養.

 讀了奈良美智的小星星通信集。學到兩個觀念。

1.精神修養的重要性;技法什麼的,雖然不見得比別人強。但個性與自我意識比起什麼都還重要。敢於表現自我,是藝術當中重要的元素。

2.為自己而畫,為自己喜歡的人而畫,而喜歡自己的人而畫。至於不喜歡的人對我的批評,雖然會傷心,但那也沒什麼。

什麼是社會學?學生問。

A是你的名字,這個名字屬於你,獨一無二,你走過的路,是歷史的。

學生是你的身份,有這個身份屬性的人,都會走過類似經歷,譬如讀國小中高到大學。每個人不同的人,到了這個位置,都會有類似作為。這個位置,或者說由關係所形成的位置,就是社會學的對象。我們問,為什麼某個人換了位置,換了腦袋,這個位置就是我們的對象,倒不是這個人的特殊經歷了。所以研究對象是群體,或者由關係構成的群體,用學術的話來說,就是交織網絡,Elias所談的figuration;Fromm談的社會的性格結構;Durkhiem所談的社會事實之流...既在外在性,又具強制性,但同時又是心理制約的;而這心理制約實際上是由歷史形構的社會網絡造成。

民主化不是重要的,因為我們選出了校長,而校長作事也不是民主的,所以民主也沒什麼用?--本日經典名句。(應該可以收錄在校園版本的《我們不曾現代過》一書當中)

我是依賴著「我的信念」而活著的。根本上,我是個鬼怪。或者說我是那來自歐洲的幽靈也好。神殿對抗神殿,是出路嗎?不。為什麼要讓對抗的信念佔據了你,而不是把你的心留給那片玫瑰色的冰原呢,漫步其上,悠悠緩緩,在那高冷的空氣中,俯視著下方,用沉默的行動,靜待那空山的回音?

2022年12月25日星期日

摘要與筆記 GRB 大學創新思維與實踐-自我認同、學習信念、學習經驗和情境脈絡之探究-從辯證認識觀解析多元入學生在校園中的學習與成長

 

大學創新思維與實踐-自我認同、學習信念、學習經驗和情境脈絡之探究-從辯證認識觀解析多元入學生在校園中的學習與成長

 

計畫類別:整合型計畫

計畫編號:MOST106-2410-H-007-047-MY2

執行期間:1070801日至1081231

執行單位:國立清華大學學習科學與科技研究所

計畫主持人:曾正宜

 https://www.grb.gov.tw/search/planDetail?id=12246258


本研究對象聚焦於以特殊表現/專長之個人申請管道與特殊選才管道進入T大不分系的學生,因為他們是方案中最能體現多元入學方案中不以智育作為單一升學標準,且依自己能力與興趣選擇升學管道之理念的學生。一般而言,這些不分系的學生(後稱特才生),學業基礎較一般生弱,且差距大小不一。他們如何適應T大的學術文化,以及學業與專長學習的雙重壓力,是本研究探討的重點。此外,不分系與一般系最大的差異在於,學生可以在大一這一年有最大的選課彈性,能自由探索各系課程,到升大二時,才會分流到他們所選定的系,且各系不得拒絕他們的轉入申請。(87-88)

 

因本研究最初只分析特才生的適應情況,在分析過程中卻一再浮現「問題必須在學校整體系統下理解才合理」的發現,故才會在一年之後再進行周老師與劉老師的訪談,以建構T大的整體系統觀。

 

周老師便指出,「T大對於學術的堅持,要鬆動其實是蠻難的」。這也讓劉老師判斷這個方案不容易再擴增了。不分系裡有某個組已於2016年停招,便是因為許多學生難以適應T大的學業要求。

 

最後,要實現校園多元化是否非靠擴大辦理多元入學方案不可?易老師認為,起碼在美術、音樂、甚至體育領域裡,T大的一般生裡面,其實已經有一些訓練好之後可以跟這些(多元入學方案)招進來的學生差不多的」。事實上,學校內也都會有一些特殊才能者,只要得到適當的培育與舞台也能有很好的表現。只是因過去未受注意,其需求也未被了解。

 

換言之,招生只是校園多元化的要素之一,統合有限與全面多元矛盾的關鍵不在於擴大多元入學方案,而在於校園文化的再造(93)

 

,各系在堅守專業訓練與品質把關的學科本位思維,與以專業學習輔助個人專長發展的人才本位思維之間的權衡,決定了系該以一視同仁或彈性處理的態度面對特才生的不同。(93)

 

當初不看成績把他們弄進來了,那弄進來之後,你就要去看他的成績,其實這件事情是不合理的⋯⋯我們必須要有一個不同的看成績的方法,去評量他。

各系教師一般仍堅持以學科本位要求特才生的學業表現,人才本位的培育概念仍不普遍。

 

(三)不分系定位:系vs.管道(矛盾c

因為不分系沒有共同必修課,同學之間沒有固定能聚在一起的時間,終將分流,也難以建立同儕之間的橫向連結,以及跨年級家族的縱向連結。雖然後來學生成立了學生會,希望透過辦一些活動(例如迎新、吃湯圓等)創造共同話題,提升凝聚力,但這些活動都不會全員到齊,因為已確定就讀科系的同學都會被鼓勵去參加各系的活動,以盡早融入各系

 

系以班為單位,提供學生共同社會經驗,讓學生從中得到歸屬感與社會性支持。管道則以協助學生順利(且盡快)分流為目標。前者需要班上所有學生的參與,後者則努力協助個人離開這個班。有些人「他不屬於某某系的一份子,可是在不分系也不算是系裡面(的成員),就會產生雙重的邊緣感」要兼得不分系的同儕情誼與歸屬系的社會融入,仍非易事。(95)

 

2.理想vs.現實(矛盾e

 

許多人在大一期間都曾後悔、懷疑、甚至曾認真考慮過要放棄,原因包括:(1)課業壓力:之沂與因白都說一到期末或課業很重的時候就後悔。之奇也說道,他非常努力算微積分但仍被當,讓他非常沮喪,覺得念不下去。(2)適應困難:之珥覺得很孤單,「因為就是有點融不進A系,然後不分系⋯⋯課也都修不一樣」。之實則是在文化與生活環境上的不同造成適應困難。(3)認知落差:因樂表示,當時簡章上並未說進來後要做些什麼,以為會有一些較為紮實的專業訓練課程可以去修,但「進來以後發現跟想像中落差蠻大的」。之奇也說道,「原來(招生時)說的⋯⋯會跟你的理想有一種catch到的這種感覺,很棒」,但進來之後,發現學校並無法提供許多所需要的資源,所以曾讓他一度覺得很後悔。(98)

 

當特才生進入校園之後,他們是否能充分實現自我,進而影響與深化校園的多元性,或受制於既有的制度結構與價值框架,而成為另一個樣板化的學生?

 

然而,也有人進T大以後以學科學習為主,放棄專長的訓練,以成為一般的T大學生為目標,甚至不分系的身分都不大願意再提(如元司、元吾),這點與蘇鈺茵(2014)的發現一致。他們即使不被同化,他們的特殊性也將日益隱沒於校園中。

 

因愉也覺得因為T大「老師的資源一定不會像藝術大學這麼好」,所以一如因喜所說,要學習還是要「自己找機會,找方法去接觸」。從一開始的無為而治,經過不分系系主任與各組教師的努力,從現成課程裡拼湊出課程群組,到後來各組皆漸漸發展出相應的培訓課程,多元入學方案努力擺脫只招不教的形象。然而,目前仍只限於各組共同專長的培訓(如音樂、美術),對於具有獨特專長者之培訓所能提供的支援仍非常有限。(100-102)

 

一般而言,學術標準是對學生學術表現之合理的期待,通常會將學生條件納入考量,故學生條件與學術標準之間存在相互含滲的辯證關係。一旦學生條件改變,自當重新檢視標準的合理性。將學生差異化的學習條件與需求納入教學與評量的規劃中(Moon,2005),提供彈性學制、彈性教學與評量方式,或有效的課業輔導等,皆可為統合矛盾的方法。

 

安安舉了幾位特才生在學業與專長上掙扎的例子之後說道:「那這樣的同學進來,我們能怎麼幫助他呢?或是我們要給他什麼呢?其實我們也不知道」。(103)周老師提到,因為學校都不可能山海全包,所以說我們有些領域的人,我們把他弄進來之後,實際上我們不見得能夠去帶他⋯⋯(所以)我們應該要招一些我們能夠教導的學生。(周老師)

 

小結:先招後輔的突破性較大,但學生進來之後,勢必會與現行環境制度產生較巨大的衝撞。好處是,能快速暴露出許多待解決的問題,且有盡速處理的壓力。但缺點是,學生在此過程中扮演新制度的拓荒者,往往需要爭取變革,為後人鋪路,而且未必能(立即)享受到變革的果實,學生所受到的影響可能難以評估。而先輔後招則對招進來的學生衝擊較小,但對於學校多元化發展會有較多顧忌與保留。(103)

 

老師也提到,因為作業上「必須把他的學籍在這(不分系)掛一年,他一進來宿舍就已經分配定了,所以他沒有辦法去跟那個系的同學住」。所以只能盡量鼓勵這些學生及早融入,降低多餘彈性所造成的影響。(104)

 

此外,對於真正有心探索與跨域者而言,一年的時間實在太短。包括因念與因白在內的一些人便建議,可以有延到大三再分流的選擇。換言之,特才生各有不同需求,在面臨接軌制度時也將面對不同的矛盾。選擇放棄探索與盡早分流者雖經驗較小的接軌成本,但不分系的制度卻反而成為限制;而需要探索與延後分流者雖受惠於不分系的彈性,卻也面臨較大的接軌成本。(104)

 

雖在名義上有選課彈性,但實務上未必真能彈性選課。又雖在實務上盡量滿足個別需求,但在名義上制度仍需維持某種規範性。名與實的矛盾雖可以彈性處理的方式緩解,但只有名實相符的統合(如以更具彈性的制度容納學生的需求),才能真正統合矛盾。(104)

 

但自2017年起,各系也能保留名額進行自己的特殊選才。於是,各系提供給教務處以及自己保留的特殊選才名額之間便產生競爭關係。各系最關心也最能著力的自然是學業成績。周老師便指出,「因他們(特才生)在大二要分流到各系時,各系不能拒絕。我成績爛到爆,我要進你們系就得接受,那事實上各系說不定很不開心」。所以,與其將特殊選才的名額交給學校去招收學業基礎較弱但有術科才能或特殊表現者,有些系會想,「我把名額拿回來,我選物理化學很厲害的,這個將來對學系上的專業就有幫助。我不要把名額丟給你,你找了一個會跑步的人⋯⋯那不是把麻煩丟給我?(105)

 

在推動多元入學方案時,建立共識與共構願景是首要之務,然而,這也正是矛盾的起源與困難之處。例如,校園多元化若真的是邁向卓越大學之必需,那麼應該要多元化到什麼程度?如何定義多元人才?這些特才生入學後的理想樣貌是什麼?學術堅持與多元發展該如何平衡?這些問題不會有標準答案,而方案也不可能等到所有問題皆無異議後才能推動。

 

除了這種由上而下、以願景賦予統合之意義性與需求感之外,由下而上,藉由反映需求產生矛盾,進而啟動辯證,並形成解決矛盾之期待與壓力的師師、師生、生生間對話,更是推動統合最直接的力量。關鍵是積極鼓勵各種對話,讓執行方案過程中的各種議題皆能充分浮現,一如本研究中,周老師、劉老師、易老師與安安與特才生都有良好的互動關係,且透過各種不同聚會深入了解每位特才生的狀況。而不分系成立系學會後,也更能有效匯集與反應學生的意見,與校方進行更深入的對話。

 

T大從「多元即具意義」的彩色蠟筆觀向「多元更需培育」的生態觀發展的過程中,所牽動對於學校願景、人才認定、學術標準、招輔協作、制度規範、招生理念、學生發展等議題的再思,皆在執行方案之後才逐一浮現,意味著多元化不是可射下的標靶,做完即了結,多元入學方案也不應止於招生方式的改變。一旦開啟方案,除了規劃相應配套措施之外,更需以多元培育思維重新檢視現行制度規範的適用性與必然性,以及迎接一系列體質與思維的變革。

 

本研究探討最能彰顯多元入學方案中,「多元升學標準」與「適能適性升學」之理念的特才生,與T大的制度及環境之間磨合過程中所經歷的矛盾,發現諸般矛盾皆源自於追求學術卓越之單一價值與培育多元化人才之多元價值之間的衝突。

[摘要與筆記] 國家、高等教育埸域、與教學實踐:戰後台灣大專聯合考試的起源

 

國家、高等教育埸域、與教學實踐:戰後台灣大專聯合考試的起源

計畫類別: 個別型計畫

計畫編號: MOST 103-2410-H-001-066-MY2

執行期間: 1040801日至1060731

執行單位: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計畫主持人: 黃庭康

計畫參與人員: 博士班研究生-兼任助理:許雅淑

博士班研究生-兼任助理:鄭文翔

https://www.grb.gov.tw/search/planDetail?id=8313985

 

 

中文摘要:

是項研究從戰後台灣國家(the state)與高等教育院校的矛盾探討 一九五四年大專聯合招生考試出現的歷史原因。戰後初年台灣四所 主要的高等教育院校-----國立台灣大學、省立師範學院、省立工學 院、及省立農學院-----都自行舉辦招生考試,大專入學制度並不統 一,國民黨掌權者無法完全掌控大專招生考試。師院、工院、及農 院因為由台灣省政府教育廳管轄,加上在高等教育的位階較低,當 局還可對它們的收生政策加以約束;但台大由原本在中國甚具學術 聲望的自由主義學者掌控,該校堅持要保有招生自主權,自行負責 入學考試命題、閱卷、及決定錄取標準。國立台灣大學是「自由中 國」最高學府,島上高中學生升學的首選,台大考選新生的方式影 響中學的教學,干擾國民黨企圖制用學校教育進行國族建構 nation building)。一九五四年六月,台灣教育部突然宣佈設立 大專聯招考試,並於一個月後-----一九五四年七月-----舉辦有史 以來首次聯招考試。聯考的命題、閱卷、錄取、及分發由四所院校 再加上陸軍軍官學校組成聯合招生委員會負責,高等院校「各自為 招」的年代宣告結束,此後數十年聯考幾乎是台灣高中畢業生升讀 大學的唯一管道,台大的招生自主權被大幅度削弱。儘管聯合招生 考試過往數十年對台灣社會帶來重大的影響,過往極少學者探討該 制度的成因,是項研究將通過官方及大專院校出版品、檔案、及報 章等一手資料深人探索聯考制度的歷史源頭。研究結果將有助與西 方教育社會學相關文獻進行對話。

 

[過往]探討聯考制度 起源的學術研究甚為缺乏,少數從歷史角度入手的文獻也只把重點放在聯合考試數十年間的變化,對 制度的成因缺乏深入討論(吳家怡,1990 黃中,1987)。本項研究試圖突破既有研究的不足,從批 判教育社會學的角度探索台灣聯考制度的歷史源頭。

 

理論對話

「效績主義假象說」沒有交待考試制度出現及變化的過 程、把選拔制度演變視為平順及沒有衝突(conflict-free)的、以及忽略行動者(agents)的角色(Liston, 1988)。另外,「效績主義假象說」無法解釋原本沒有被視為不公平的選拔制度的變化。2 這缺陷損害 該理論對台灣聯考起源的解釋力。因為歷史資料顯示聯考出現前,最為學子所渴望的台大在傅斯年時 期建立了一套謝絕關說、入學只憑筆試成績、命題及閱卷過程保密及嚴謹的入學考試制度(黃俊杰、 孫震,2005; 黃新憲,2008),各院校獨立招生的公平性亦幾乎從未受到質疑,掌權者似無必要以統一 入學考試的手法「製造效續主義神話」、滿足民眾對公平的渴望。

 

階級鬥爭論忽略了考試選拔制度可以被掌權者用作控制學校的教學活動,從而打造有助鞏固權力的意識形態及身份認同。另外,也許因為布爾迪厄及伯恩斯坦的理論都源於二十世紀中後期的法國及英國-----兩個社會力量成熟、國家權力受約束的西方社會-----他們的觀點充滿「社會中心」(society-centered)色彩。在他們的架構中考選方式及標準主要由社會中的階級力量決定,國家的角色彷彿毫不重要。這缺陷限制了他們學說對五零年代台灣-----一個社會力量薄弱、但國家居主導位置的歷史社會情境-----的適用性(7)

 

美國加州伯克來大學社會學者 Jerome Karabel 是極少數專門針對考選問題進行研究的批判取向社會學者。。在一九二零年代,「白人安格魯撒克遜新教徒」主導的哈佛、耶魯、及普林斯頓面對大批學業表現出色的猶太申請人湧入的威脅,「三大」於是進行招生改革,揚棄過往幾乎單靠客觀學業成績選拔新生的做法,加入考慮申請人的品格(personality)、個性(character)、領導才能(leadership)、體育及課外活動表現等較為主觀模糊的標準;「三大」又在筆試之外加入面談(interview)及師長推薦函等程序。改革後哈佛、耶魯、及普林斯頓的選拔標準對猶太人較不利,4加上新的招生方法賦與大學極大的錄取自決權(discretionary power in admission),「三大」可以輕易排除猶太背景申請人,讓「白人安格魯撒克遜新教徒」繼續在入學機會上佔優勢。Karabel 指出哈佛、耶魯、及普林斯頓在考慮自身組織利益後決定在站在「白人安格魯撒克遜新教徒」一邊,因為它們非常依靠這群傳統政治及經濟精英的捐款及支持(Karabel, 1984, 2005)。他指出主導階層往往為了壟斷重要的教育資 源而操弄考選程序、並且把自已群體的文化理念設定為選拔的標準。另外,Karabel 亦提醒我們教育組 織(education organizations)的重要性,因為大學在制定收生政策時絕非客觀中立,高等教育院校會 在評估形勢後決定採取對自已最有利的立場。

 

國家在戰後台灣 社會佔領主導性的位置,國民黨掌權者屬威權政體(authoritarian regime),它千方百計要掌控教育、 利用學校達到其政治目的。因為忽略了國家的作用,Karabel 理論對戰後台灣的適用性受到限制。…Karabel 的論述中文化理念主要存在於社會群體;哈佛、耶魯、及普林斯頓入學制度的衝 突只是「白人安格魯撒克遜新教徒」及猶太人兩個地位群體的衝突,彷佛國家及大學都沒有自身的文 化理念

 

從這種精神出發,台大的文史學者以尊重客觀材料、不預設立場的態度看待中國的過去;他們對傳統文化的看法跟試圖引導青年人盲目相信傳統中國社會文化優越性的國民黨存有具大鴻溝。

 

為了維護大學獨立性, 傅斯年堅持大學錄取學生的自主權,他在執掌台大時建立了一套不講情面、嚴謹又保密的入學考試制 度(黃新憲, 2008)。傅過世後台大文史教授致力維持錄取學生的自主權:在一九五一年十二月,董作 賓、李濟、及沈剛伯等在校務會議動議,要求校方維護學校新生及轉學生入學考試「關防嚴密,絕無 情面通融」的優良傳統,堅決拒收沒有通過台大舉辦招生考試的學生。校務會議最後通過是項動議, 並把決議轉呈教育部備案。8 台大自行舉辦招生考試,命題往往不理會官方頒佈的課綱及審核過的課 本,結果很可能阻礙當局宣揚愛國主義世界觀。另外,台大自訂的入學考試要求及錄取標準導致下列 一連串嚴重干擾國民黨官方教學論述(official pedagogic discourse)的後果:

 

(i)                  低眨政治科目的重要性-----國民黨當局在退守台灣後規定島上所有中等學校依照一九四一 年頒佈的《修正初高級中學課程標準》(《標準》)進行教學活動。《標準》規定中學各年級 學生必須學習「公民」課,以培養對國家及領袖的認同(中華民國教育部,1941)。然而, 傅斯年執掌台大後把「公民」排除於入學考試科目以外(傅斯年,1949)。9

(ii)                低眨地理科的重要性-----國民黨掌權者規定高中三年的課程都必須教授地理課,以延續中華 民國管治疆域仍然涵蓋中國大陸的神話,建立年青人「愛鄉愛國的情操」及「復國建國的 決心」(陳國川, 2003)。然而傅斯年擔任校長後台大不再把地理列為入學試科目。10

(iii)              加深高中課程文、理兩組的鴻溝,間接鼓勵理科考生忽視打造國家認同的人文科目-----也許 是為了確保高中理科學生重視培養國民意識的人文學科,國民黨執政者頒布的高中課程中 並不嚴格區分文、理組課程,官方課程大綱只容許文科高中學生略為減低理科科目的時數, 理科學生微調文科科目的比重(中華民國教育部,1941,頁 147 149)。然而台大自一九 四九年起只要求甲組(理科)考生的考試科目為國文、英文、數學、及理化四科;乙組(文 科)考生考國文、英文、數學、及歷史(傅斯年,1949)。台大的考試科目安排容許高中理 科學生輕視、甚至放棄歷史科。11

(iv)               眨低培養基本能力學科以外一切科目------也許因為傅斯年大學本科時以國文為專業,後來成 功「跨界」轉攻生物、物理、實驗心理等實證科學學科,他相信只要掌握好最基本的學習 工具(語言及數學),高中畢業生其他學科目較差也不是大問題,因為歷史及理化等學科入 大學後從頭再學「也並非不可」。從這觀念出發,台大的錄取新生特別看重考生國文、英文、 及數學三科的分數;並優惠英文成績較好的考生(傅斯年,1949)。台大特別強調基本能力 科目的收生方針引導島上高中把教學重點集中在語言及數學,導致公民、歷史、及地理等 學科進一步邊緣化,阻礙官方課程的落實。

 

師大的「變節」進一步打擊 官方課程的地位,刺激掌權者採取更積極手段干預台大招生政策。一九五三年,教育部下令台大新生 入學考試加考「三民主義」。17 次年,台灣舉辦首次大專聯考。

 

社會輿論壓力可能是導致台大在一九五四年願意放棄自辦招生考試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台大的 新生入學考試一直只在台北設考場,從四零年代末期開始台灣省議會及中、南部多個縣市議會呼籲台 大在中、南部設考試點方便其他地區考生。然而台大一直以「多設考場試題保密不易」等理由拒絕。 18 然而從一九五三年年中開始台大愈來愈難以忽略社會的期待,因為行政院院長陳誠及《中央日報》 等官方喉舌火力全開的引用蔣中正的的《民生主義育樂兩篇補述》批評台大一直在搞「孤立主義」、 跟台灣人民脫節。19 民間及政府的雙重壓力可能是迫使台大與其他院校合作,把資源整合成為能夠舉 辦在島上多個考區進行的聯招考試的其中一個原因。

 

因為是項研究的理論假設是國家及大學的衝突是聯考制度出現的原因,本人在資 料蒐集時本人採取有理論引導(theoretically-oriented)的開放態度;讓清晰明確的理論出發點幫助本人 在材料面前知所取捨,開放的態度引導發掘之前沒有預料到、但卻非常重要的材料。本人並在資料耙 梳及分析時將盡量照顧時序性(chronically)及理論性兩大原則,一方面要整理清楚歷史事件的先後順 序,同時要利用歷史證據驗證及修正理論假設。

 

探討考選制度歷史起源的社會學研究更如鳳毛麟角。

 

批判教育社會學源於二次大戰後的歐美社會,西方學者對考選制 度的討論大多不自覺的採取社會為中心(society-centered)的立場,又把大學自主性視為理所 當然(taken-for-granted)(Bernstein, 1975; Bourdieu, 1977; Bowles and Gintis, 1976; Karabel, 1994, 2005),沒有注意到在不同的歷史條件下社會的階級及群體力量可能十分薄弱,不足以影響考 選方式及標準;國家可能為了國族建構急需利用考試制度控制學校教育,因而干預大學招生政 策;大學在掌權者壓力下需要在招生政策上出妥協。是項研究探討戰後台灣聯考制度的社會根 源,正好與西方理論進行對話,為考試選拔制度理論的去西方中心化(de-centering the west 邁出重要的第一步。

[摘要與筆記] GRB 高等教育的階級不平等:入學管道及其影響

 GRB 高等教育的階級不平等:入學管道及其影響

https://www.grb.gov.tw/search/planDetail?id=11902680

計畫主持人:蘇國賢計畫參與人員:學士級-專任助理:吳佳臻

 

本計畫發現階級對於入學機會及大學學習成效沒有顯著影響,但個人申請對於文化資本較高的家庭,在進入較好的大學的競爭中較為有利。本研究也同時檢驗入學管道與階級背景對於學習成效的主觀評估的影響,發現以個人申請入學進入一般大學的同學表現較好。研究成果除了有助於回答高教擴張與不平等之間的關係,也可為近年來國內高教政策的爭議提出兼具實證及理論基礎的論述。

 

王秀槐(2014)同樣運用高教資料庫,進一步檢視入學管道與學校類型的關係,他們的研究發現,整體來看,推薦申請入學者與經考試分發入學的學生家庭背景並沒有顯著差異,但他們進一步分析不同學校類型發現,在一般公、私立大學中,經由推薦申請入學者家庭社經地位明顯高於分發入學者,但在私立技術學院中,入學管道與學生家庭背景並無顯著關聯。大陸近年來的高教急速擴張,一方面增加一般人的入學機會,但未必能降低教育不平等。除了透過高考入學之外,近年來大陸的大學也開始採用多元入學管道來選擇優秀人才,例如北京大學大的獨立招生入學,採用面試、審查及推薦的方式來篩選學生,Liuetal.(2014)等人的研究指出,透過獨招入學的學生,在社經地位背景上明顯的高於高考生,造成另一種新的不平等。

 

由於在入大學前,不同階級對於子女的人力資本與文化資本的投資原本就有很大的差異,若每位學生依照現有的能力及興趣來選擇"適合"自己的學校就讀,則高等教育僅會重製階級的不平等,無法消除家庭背景影響。換句話說,若多元入學可以使原本無法僅以學測成績來競爭的學生進入較好的學校就讀,則這些學業能力"相對"沒有那麼好的同學,在較好的大學中可以得到更大的拉抬,使其能力進步更多,才能有效拉近階級所造成的差異。(P.7)

 

近來Brand與謝宇(BrandandXie2010)的研究提出相反的看法,他們利用NationalLongitudinalSurveyofYouthWisconsinLongitudinalStudy的資料,並使用counterfactual的研究設計指出,最能從大學教育獲益的,並非能力最強,最有機會上大學的人。比較沒有機會上大學的人,若有機會能接受大學教育,反而能產生最大的學習效益。其研究的延伸意涵是,大學擴張對於原本無法上大學的中、下階層的效益,可能要大於原本就會上大學的中、上階層子弟。(p.8)

 

研究結果

本研究的初步分析發現,家庭的階級背景對於採用何種入學管道並沒有特別的影響,但控制其他條件不變,父親教育程度愈高,也就是文化資本較高的家庭,明顯地有較高的機率透過申請入學進入一般的大學,但父親教育程度較高的家庭對於進入科技大學沒有明顯的偏好或優勢。本研究也發現,透過申請入學進入一般大學的同學,在一般大學中的表現較好,但在科技大學中也沒有明顯的差異。

 

同樣的,大學端因為偏好文化資本較高的學生,所以在甄選的過程中無意中使得文化資本高的家庭較具升學優勢。反之,文化資本較差的家庭,對個人申請較沒有把握,因此不是較少運用這樣的管道來入學,就是在申請入學的競爭中處於較不利的地位,進而透過這個管道入學的相對機率較低的現象。本研究初步發現印證了我們假設,多元入學為文化資本較高的家庭開啟了更多的管道進入更好的大學。

 

本研究的發現指出,在科技大學的競爭中,入學方式的偏好並沒有階級背景的差異,各種階級背景的家庭都有機會透過多元入學來參加升學競賽,不過在一般大學的入學競賽中,高文化資本的家庭特別偏好申請入學的管道,且透過這些管道進入一般大學者的表現也較好。這個結果顯示高教擴張與多元入學,一方面降低了整體升學機率的競爭,另一方面卻強化進入「好」大學的競爭,且文化資本較高的家庭在這個競賽中具有明顯的優勢

 

由於台灣的文化資本與階級界線並非高度重疊,所以這些競爭並未以明顯的階級競爭的方式呈現,由於人人有大學可讀,且看似表面公平的入學管道並沒有明顯違反公平的原則,反而隱藏了優勢文化階級的升學優勢,削弱了中產階級及農工階級對優勢文化階級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