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日星期五

[摘要與心得] 讀徐瑋瑩(2018)《落日之舞:台灣舞蹈藝術拓荒者的境遇與突破 1920-1950》彭瑞金序與徐瑋瑩自序



[摘要與心得] 讀徐瑋瑩(2018)《落日之舞:台灣舞蹈藝術拓荒者的境遇與突破 1920-1950》彭瑞金序與徐瑋瑩自序

  彭瑞金的序,提出了「文化的根基」作為觀看舞蹈發展的思索角度。作者徐瑋瑩提到,自己希望回應長期習舞卻不知如何定位自身的困境,而投入了臺灣舞蹈史的探索,更在對其難度無知的情況下(不知道日治到戰後初期歷史之複雜以及不黯日文),一頭撞進了這個議題。這個過程就像拼拼圖,但沒有框框與邊界,只能透過一點一滴搜集史料與脈絡化的拼湊,才形成今日此書。瑋瑩剖析了舞蹈家所共享的社會結構以及比對個人之間不同的生命軌跡後指出:臺灣舞蹈藝術萌發後往兩個方向發展:「沿著日治時期現代化國家教育體制的規訓與陶塑,而後朝向藝術創作的追尋;一條是與日治時期跨域與跨國的反殖民文化政治運動攸關」(11)。換言之,教育及政治是瞭解臺灣舞蹈藝術的新觀照視角。

  本書探討了日本對臺灣的殖民現代化過程、臺灣的文化反殖民運動、社會階層與政治文化如何影響臺灣舞蹈的開展,最後也論及戰後初期舞蹈家留日歸台後的處境及應對。作者希望「揭開舞蹈藝術在台灣上演的第一幕與後台準備的情景,而這正是在日本帝國戰力國勢日落之時與國民政治遷台前的短暫暮光之際」(12)

  瑋瑩此書,是一本長期追尋文化根源的論文,透過不斷發表、改寫、資料發現、提問等過程的循環,才完成此著作。她秉持著社會學的觀點指出:「舞作產生的意義並非由舞作本身決定,端看其所處的文化、經濟與政治脈絡」,對社會脈絡的強調,「將事件置於層層相關的網絡中」,企圖找到理解其間「因果關係」的妥適性詮釋。更重要的,則是瑋瑩透過這個過程,探索那份知識上說不出,但是種種在過去她的習舞過程中,困擾她的種種習性與錯置的文化根源。正如瑋瑩所說「對事件的有感與感動是我研究與行動的基礎」,回到個人的生命自身,透過對於社會條件的探討,瞭解自身處境,進而明白限制與探問可能性,這正是社會學最迷人的地方,而這本結合了作者的個人生命經驗與運用所學知識,反身地追問自身的著作,是瑋瑩給這些讀者最棒的贈禮。

自我與生命,是瑋瑩的追尋。她說
倘若歷史書寫與思考是自我解惑與清理的一面鏡子,我試圖從建構出的鏡中影像檢視自己生命來源,以便獲得更積極面對未來的契機。這本書是以歷史記憶曾在台灣舞蹈史上拓荒的前輩舞蹈家們,從他/她們的故事理解舞蹈藝術在台灣萌芽扎根的過程,與其中交織的努力與創意、無奈與感傷。對身為舞蹈人的我而言,台灣舞蹈史的建構不只是學術知識的積累,還有對於自我內心空虛的填補與療癒,與啟動繼續追尋台灣舞蹈史的動力(14-15)
讀到這裡,不得不贊許瑋瑩的誠實與勇氣。誠如靜宜大學臺文系教授彭瑞金所說「學舞的人,誰不想站在鎂光燈下的亮麗舞臺展現自己,享受掌聲。舞蹈的學術研究,恐怕是寂寞的學術研究中最為寂寞的一門學術」(5)。誠如瑋瑩自述「在長達二十年的北中南兼課」的奔波下,難得找到中研院博士後研究員的機會,得以專心於學術寫作工作,或許也是老天的厚愛,讓瑋瑩這股執著的傻勁與尋根的願力,終於找到了實現的機會。

        從自序來看,作者的誠意十足,而作者走「那足跡稀少的路」的極大勇氣,讓一路就讀社會學專業的我,不禁進一步思索,這個學門的根源何在,我們怎麼看待今日社會學在高教崩教條件下的困境,又是否耐得住性子,深入探索形成臺灣社會學人社群樣貌的歷史起源。

  以下,則是將該書小標一同列出的結構概覽:


第一章 重返歷史
第一節 從迷惘中找答案
第二節 研究的意義與重要性
一、文學、戲劇、美術史的變遷
二、舞蹈史的變遷
第三節 章節安排
第二章 台灣舞蹈藝術史的研究
第一節 政權轉換與舞蹈史回顧
第二節 解嚴後口述歷史與史料的重整
第三節 二十一世紀台灣舞蹈史的學術研究
小結
第三章 殖民教育體制與舞蹈
第一節 同化政策與殖民教育
第二節 新女性的身體歸屬:從家庭邁向國家
一、傳統台灣社會下的女性身體
二、解纏的國家政策與新女性自然身體的形成
第三節 舞蹈與女子學校身體教育
一、日治時期女子體育教育目標
二、學術中的舞蹈表演
三、才德觀的轉變
第四節 才德觀的轉變
小結
第四章 舞蹈與社會階層
第一節 舞蹈與經濟、文化條件
一、房仲保險業與商業鉅子的千金:李彩娥與辜雅棽
二、傑出教育家與著名女聲樂家的女兒:李淑芬與林香芸
三、居住環境對舞蹈的誘發:蔡瑞月
第二節 舞蹈家所屬之社會網絡與文化思想
一、新知識分子、地主與台灣社會菁英階層
二、台灣社會菁英階層的舞蹈觀
第三節 大環境中的小變奏:蔡瑞月的學舞之旅
小結
第五章 舞蹈、跨域與反殖民──日治時期台灣舞蹈藝術萌發的另一條路
第一節    舞蹈界的「台灣第一」:解密林明德
一、一九二O年代台灣的政治文化運動對林明德的影響
二、林明德與廈門留學
第二節    聞名世界的舞姬:崔承喜
一、述描崔承喜
二、崔承喜的竄紅
第三節    舞蹈、跨域與反殖民
一、一九三O年代以藝文取代政治的反殖民運動
二、吳坤煌與左翼藝文界的跨域交流
三、崔承喜對臺灣藝文界的啟發
小結
第六章 舞蹈與「大東亞共榮圈」
第一節 「大東亞共榮圈」與戰時文化建設
一、「大東亞共榮圈」的形成
二、文化:「共榮圈」的想像與治理
第二節 地方文化振興運動與異國風情表演
                一、地方文化振興運動
                二、「共榮圈」的地方文化與異國情調
第三節 日本二戰時的舞蹈現象
第四節 文化:協力戰爭?民族認同?
小結
第七章 戰後──短暫的璀璨
第一節 戰後初期台灣舞蹈史的定位:荒漠?沃土?
第二節 舞蹈藝術起步的困難:舞蹈與社會道德的拉鋸
                一、婚姻:葬送才華的墓地
                二、挑戰社會道德的界線:蔡瑞月的雙人舞與服裝
第三節 藝術實現與人際網絡
第四節 戰後初期台灣的藝文思潮與舞蹈
                一、民族化、民主化與現代化
二、雷石榆的藝文理念
三、蔡瑞月舞蹈創作的轉變
        (一)浪漫主義的舞蹈風格:傳承自石井流派的舞蹈觀
        (二)蔡瑞月舞蹈的轉折
        (三)蔡瑞月的對照:林明德
第五節 大眾舞蹈:民間歌舞的振興
小結
第八章 結論
第一節 台灣舞蹈藝術史的變遷:從日治到國府主政
第二節 舞蹈與舞蹈家如何可能
參考文獻


備忘:文章勘誤

188述描崔承喜→應為描述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