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日星期五

[摘要] 特裡·伊格爾頓:大學的緩慢死亡


特裡·伊格爾頓:大學的緩慢死亡

原文及原譯文在此: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4237

在英國其他地方,情況有很大的不同。不是教授管理而是等級管理,一個龐大的拜占庭官僚體系,年輕教授不過是勤雜工,校長的派頭似乎就是在管理通用汽車公司。高級教授現在就是高級經理,口口聲聲談論的是審計和問責。書籍被當作穴居時代的、令人昏昏欲睡的前技術時代現象,越來越遭到人們的蔑視。至少有一家英國大學已經對教授在辦公室裡應該擁有的書架數量作出限制,目的是限制"個人圖書館"。廢紙簍變得就像茶葉党知識份子一樣罕見,因為現在紙張已經成為過時的東西。

而且,在英國大學,教學在一段時間以來一直不像科研那麼吃香。科研能帶來金錢,而印象主義或宗教改革課程不能。每隔幾年,英國政府就要對全國大學進行一輪徹底的評估,用非常詳細的指標衡量每個院系的科研成果,政府撥款就是據此評估結果來分配的。因此,教師缺乏投入教學的積極性,對他們來說有眾多理由為了發表而寫作,炮製完全不知所以的論文,開辦膚淺的線上期刊雜誌,申請橫向科研資助,不管是否真的需要這些,但有了這些東西在填寫個人簡歷時總是很開心。

無論如何,得益於管理意識形態的繁榮和國家評估的無情要求,英國高等教育官僚機構變得日益龐大。這意味著大學教授們很少有足夠的時間備課,即使值得這麼做,反正在過去幾年沒有。國家評估官員獎勵的是那些帶有錯綜複雜註腳的長篇論文,很少是面向學生或廣大讀者的暢銷教材。大學教授很可能通過暫時離開大學而提升大學的地位,即放棄教書專門從事科研的學術休假。

教育確實應該對社會的需要做出回應,但是這並不等於把你自己當作新資本主義的接待站。

學術優勢被等同於籌款能力,而受到教育的學生被重新定義為能找到工作的人。

總體上,要點是大學通過扮演企業的附屬品必須證明自己存在的合理性。正如政府報告令人心寒地論述,大學應該作為"諮詢組織"來運作。事實上,大學已經變成了營利性產業,多數都在經營旅館、音樂會、體育比賽、餐飲設施等。

靠提出見解收費是惹人討厭之事,這或許不是與學生建立起融洽關係的最有效辦法,但它似乎是當今學術氛圍下符合邏輯的演變結果。對那些抱怨這將在學生中造成厚此薄彼差別對待的人而言,我應該指出,那些不能交錢換取我做出最深刻分析的人完全可以通過易貨貿易的方式。比如送給我剛剛烤出來的麵包、自家釀造的啤酒、手工編織的毛衣、手工製作的結實的鞋子等:所有這些都可以接受。畢竟,生活中除了金錢,還有其他東西。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