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何明修(2019),《為什麼要佔領街頭?從太陽花、雨傘,到反送中運動》。左岸文化出版。
本書書名為《為什麼要佔領街頭?從太陽花、雨傘,到反送中運動》,並附上小字英文「Taking to the streets does not mean that demonstrators think they can realize the movement goals, but rather that they are afraid of losing something more important」,為本書定調,亦算是對書名的解答:佔領街頭非為各種運動目標,而是擔憂失去重要事物。研究者不替何謂運動目標,何謂重要事物下定論,有待識者尋味。
本書試圖解釋太陽花運動和雨傘運動這兩場翻轉歷史的抗爭之起源、過程與後果,並試圖解釋反送中運動受到的影響。(15,括號內數字為原書頁碼)「翻轉歷史之抗爭」(出自 William H. Sewell Jr.之Historical Events as Transformations of Structures: Inverting Revolution at the Bastille一文)是指那些能夠開創前所未有可能性的抗爭。(14)
作者在本書企圖回答六個迷團:(a)為何台灣與香港公民願意擱置保守態度,支持明顯違法的佔領行為?(b)即使機會渺茫,為何仍要抗爭?(c)為何年輕學生成為運動領袖?(d)為何事先累積的運動資源不但沒有發揮效果,反而成為某種阻力?(e)台灣與香港的參與者如何能夠維持長久而又有秩序的抗爭行動,這些自動自發願意貢獻於運動的參與者為何出現?(f)雨傘運動與太陽花運動的走向差異為何?(22-25)
作者的解答是:(a)北京的新殖民主義導到的台港危機;(b)參與者感受到「不行動就是坐以待斃」的威脅感而挺身行動;(c)學生們人數眾多、連結緊密,且具老道抗爭經驗;(d)面對偶然性,空間的不連續性,導致香港的運動組織受到阻礙,而台灣的空間集中特性,成就建立核心領導群體的條件;(e)由於參與者不請自來的貢獻,臨機應變提供協助,但仍仰賴領導者理念以維持參與者支持;(f)既有政治組織整編力量的強弱差異。(259-264)
作者在第一章指出,運動網絡是支撐大規模抗議運動的基本元素。(46)不論是太陽花運動或雨傘運動,都存在著一群不斷擴大的核心運動成員,他們累積經驗與人脈,進而搭建廣大的社會運動群體。(98)以此帶入了後社會網絡角度觀察社會運動的視角。作者提出「對峙僵局」(standoff)與「臨機應變」(improvisation)兩個概念,來討論這兩場運動所呈現的運動者與政府之間的對抗,並嘗試說明群眾的自發參與現象與分散化的決策。(29)對峙僵局關注的是「抗議者與政府之間高密度而充滿例外性格的互動」;臨機應變的說法則是挑戰過去「動員」概念的說法,強調決策過程的去中心化。(265)
「對峙僵局」是第二章的主題,它是一種自成一格(sui generis)的情境,其中的偶然性發揮了重大的影響(39)這種對峙有三種意涵:具備發生不必然的特性、過程中有條件限制的領導與未來發展的不確定性。(171)「對峙」是未預期且不尋常的情境,這種情境與既有狀況徹底斷裂,也仰賴一個強大領導核心的建構,轉換先前累積的資源與準備(雖然不見得必然有事先準備之必要,因為事後資源收集比起事前努力更具效果),以應對執政者的鎮壓。(99-100, 163)對峙是罕見局勢,抗議者公然違背法律命令,但又不夠強大到足以改變政府領袖的意志。對峙者採取高破壞性手段以便迫使執政者與其議談,但對峙者也必須承擔高風險後果。(102)若政府採取消耗戰方式應對,則對峙狀態的持續也會消磨運動參與者的熱忱與士氣。(160)
「臨機應變」是第三章的主題,它是指「沒有事先協調與規劃的策略性反應」。(39, 177)這個概念指出過往社會運動組織過於強調層級性與集中化的解釋,無法幫助我們掌握佔領行動的全貌。(179)作者討論了後勤補給、鼓勵群眾參與和維持士氣的各種作法,也指出運動當中特意經營的「正面形象」,為運動造勢鼓勵「遍地開花」,臨機應變也包括複製過去經驗或者從過往經驗中開展創意,形成了一種「去中心化的協作與衝突」形態。(194)(按:我覺得「非中心化」比較恰當,去有去除的意思,非則意味著,中心與非中心同時存在。)臨機應變是來自個別參與者的決定,他們有意願出錢出力,也從中獲得滿足感與成就感,但其代價就是決策效率(198, 202)。運動者之間的共識與團結程度影響臨機應變的結果(合作或衝突)。(203, 205) 臨機應變不應該被視為門外漢的即興表演,參與者在運動中能扮演的角色與其過往經驗、能力與個人網絡密切相關。(207)
第四章談「佔領過後」的發展,作者談到了「運動傷害」:這個詞描述運動參與者在社會運動之後,因為密集而持續的參與,導致的痛苦與負面感受。(218)作者指出台灣的社會運動者,致力於推動政治改革,落實進步訴求;香港運動者則是悲觀面對民主化的消逝,而致力發掘新領域,經營社區或各自專業領域。(233)在政治層面,作者也概述了從抗議到選舉的發展趨勢(235-242):台灣年輕運動者與民進黨關係密切,但香港新政治世代對於泛民(民主派)好感有限(244-245);太陽花運動協助反對黨獲得政權,雨傘運動則分化了香港的反對派(263)。作者也指出,台灣與香港在佔領運動之前形成的跨境運動網絡,於佔領運動中獲得強化,在東亞公民社會獲得廣大回響。(247)最後以大規模公民不服從只是暫時休兵,而非結束,有待觀察作為結束語。(252)
第五章作者以個人與歷史的交織,強調環境與個人的並進改變破題(258),並且依序回答六個迷團(見上述討論)。藉由本書的討論,作者批判過去社會運動領域因為專業化而導致的畫地自限,指出我們應正視社會運動與廣大社會變遷脈絡的關連性(267),看見抗議行動與體制內政治的連結。(268)第六章,作者指出香港晚近社會運動發展,提醒讀者留意中國-香港作為邊陲(全球性的邊彊)的後續發展。(286)最後,附上深度訪談與簡介抗議事件分析的方法論。總結來說,若意圖從歷史面向瞭解港台社會運動近來的發展,這本書值得參考。
附上本書標題與目錄:
自序
導論
運動速寫
全球翻轉歷史的抗爭
解答六個知識迷團
迷團一:保守社會中的激進抗爭
迷團二:「機會渺茫」的抗爭
迷團三:「學生的領導地位」
迷團四:「運動資源的詛咒」
迷團五:「自動自發的運動貢獻」
迷團六:「團結與分裂」
一種社會運動的綜合觀點
抗爭與中國特色
本書架構與研究資料
第一章
佔領之前
不需要組織的組織化?
「八十後」與「七年級生」的世界圖像
打造運動網絡
「中國因素」的指認
香港人的不滿
抗爭行動的本土化
香港學生運動的再出發
認同轉移
社會抗議之動力
抗議與中國衝擊
團結與分裂
台灣與香港的聯繫
第二章 機會、威脅與對峙
威脅與對峙
從公民團體到學生
由威脅驅動的動員
突然出現的對峙
行政院事件
光榮退場
停滯不前的民主
佔中運動
學生向前衝
不利的政治機會
催淚彈的震撼
強勢領導V.S.基層抗爭
「無人駕駛的飛機」之墜毀
該搭建怎樣的領導平台
對峙中的偶然性
第三章 臨機應變
從動員到臨機應變
臨機應變的各種形態
後勤補給
鼓勵參與以及久留
維持士氣
呈現正面的形象
重啟運動之攻勢
創意的複製與變形
去中心化的協作與衝突
「熱血公民」VS.「賤民」
運動素人VS.有經驗的參與者
***
第四章 佔領過後
不同的結局
「運動傷害」
反核運動
反課綱調整運動
政治運動
港大人事案爭議
「魚蛋革命」
專業者的運動
台港比較
從抗議到選舉
與反對黨的關係是合作,抑或衝突?
國際政治效應
北京的回應
***
第五章 關於佔領的想像
迷團之解答
之於社會運動研究的意義
第六章 香港的時代革命
「我城終局之戰」
抗爭者的進化
從非暴力抗爭到暴力邊緣論
從邊陲公民社會觀察中國之興起
附錄一 深度訪談
附錄二 抗議事件分析的方法論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