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老師的自序提到其核心關懷為「本土化」,其取徑則是以知識社會學方式反省資本主義體制及其相應的(左翼)批判論述。
第一章開始,葉老師就用「自我保全」與「不只是自我保全」的對章,來談「自然到社會」或「人文化成」立場,而人如何看待自身以及形塑自身,成為「文化」的核心議題。文化又有「優勢主導文化」與非優勢者,葉老師主要關注在於或許可溯源自西歐十七世紀的優勢主導文化是如何搶奪歷史主導權,並且成就了資本主義體制在某些社會裡的主導結構地位。
第二節葉老師引用了兩位學者對資本主義的討論,點出左翼思想對資本主義的批判性討論,並溯源至十八世紀中葉德國嚮往希臘古風的狂飆運動,指出學人們(如馬克思、尼采、韋伯、佛洛依德等人)的精神遺產,而馬克思的論述風格以及對「共同體」(community)的關注,儼然成為社會學論述典範,即「批判地審視資本主義體制」之基調。
第三節作者提出,危機並非自外而來,而是內建於社會結構本身的,如前文所述「黑天鵝效應隨時可能發生,我們難以預測未來」(頁23)既然危機內建於結構之中,那麼結構能夠存續,就有賴於對危機的管控,也就是如何使結構本身的存續得以正當化(legitimation)。要改變結構,就要改變人們對於結構的習焉不察,或者挑戰人們對此結構的支持,也就是挑戰結構之「正當性」。
社會應該如何發展?人們應該如何活著?如同葉啟政所說,「這涉及的是一個社會裡人們的普遍認知與價值認定,也就是『人與社會』關係所持有的基本信念的問題。顯然這已非單純的客觀科學問題,而是觸及人們對『社會』(或謂「政治-經濟-文化體制))所共同期待的理想圖像為何的課題,乃攸關倫理與生命美學的形而上想像。」(27)準此,葉老師企圖挖掘資本主義體制能夠得以產生的緣由,探索「後設性的深層歷史-文化質性」,諸如挖掘背後的「哲學人類學」預設,以及此認知模式如何構成能夠推動人們形塑資本主義體制的「理論」。
因而,當我們關注資本主義體制,構思另類可能性時,我們必須從基本信念入手,探索「攸關對『理想』社會圖像所內涵的具終極性的倫理和美學預設」(29)。葉老師直陳自己的信念,他說「打從一開始,資本主義帶來的就是一種無止境的債務透支」(29),債留子孫,禍害無窮。而批判資本主義的思維與力量持續存在,其主力為「社會主義」,但從歷史來說,此力道從抗衡落入了被收編的處境。但這不意味著資本主義已全盤勝利,對於作者而言,他意欲「加入批判陣營,走進整個資本主義發展的歷史脈絡,檢視體制所內涵的結構理路,進而剖析其可能衍生的核心歷史-文化質地。」(31)作者主張,必須從作為基礎的社會心理面向著手,考慮以不同的態度面對歷史命運,創造新的意義(價值)詮釋以及行動趨向,來落實異托邦的追求(31-32)。
承前討論,作者討論文化史家巴森(Barzun)對西方文明發展之三個主題意識:回歸源初、強調個體性、要求解放。在反對教會支配的歷史脈絡下,西方文明透過回歸源初來尋找「值得推崇的和依托的(特殊)歷史-文化質性,並力求確立具普遍校準性的理念來作為人性與社會的本體論基礎」,簡言之,選擇特定文化,並以該文化為真理,作為人立身處世的追求對象,以此非難既存社會,質疑當下社會之實在性,文藝復興如此、宗教改革如此、共同體主義(共產主義)的設想也是如此,皆為當時的行動者撥動結構之嘗試。作者引用傅柯與齊澤克的思路,點出歷史的隨制性(historical contingency),探討作為「非資本主義」可能性的社會主義(尤其是馬克思的「共同體主義」思路,如何為人類文明開拓較為合情理的出路(32-38)。
第五節是章節地圖,也就是對整本著作的摘要。如同前文所提,作者在「社會」一詞後放了一個括號「政治-經濟-文化體制」(27),第二章談的就是十七世紀英國農業資本主義的誕生背景,談資本主義形式之經濟力量如何與政治建制共生,並且談菁英對民主精神與社會正義的背叛,「倫理義務」被「生活風格」取代,傳統重視倫理義務導向的社會轉向了重視促進消費的社會型態。第三章談資產階級基於生存欲望而正當化「私欲追求」而產生的種種學說,追求個人私利成為資本主義社會的倫理基礎。第四章則談上溯希臘古風的德國狂飆運動如何形塑了德國思潮,反制英國自由主義哲學,代表人物為深受亞里斯多德倫理與生命審美哲學影響的馬克思,他以「類存有」作為理解人的(社會)圖像,提出共同體主義之主張,追求能夠讓個人自我實現的「道德經濟」,以克服私有財產制帶來的人性異化困境。但第五章,談共產主義(馬克思的共同體主義)遭遇的歷史困境以及其後馬克思主義者的反省。
第六章則是談泛歐共產主義如何因應時代局勢,拓展馬克思經濟化的「階級鬥爭」議題,轉化為追求不同屬性之「受害」階級之普遍解放政治運動。第七章討論左翼運動的基本格局及面對的矛盾,討論了日常生活、生命權力、民主社會主義者的改革以及「藝匠精神」等議題。第八與第九章則從「消費面向」檢視資本主義運作以及二次世界大戰後法國思想界的批判性論述,以及資訊時代下的「認知資本主義」或者娛樂主義如何奪取人們的生命時間,成就「消費是義務,過度(浪費)是常態」現象。「貪婪」被視為理所當然,地球陷入危機,
我們如何對地球負責成為第十章的核心議題,作者說「小而美之自我約束的經濟型態」,是一條可行(乃至於必行)的道路。(55)
總結上述討論,本章名為「問題意識及其緣起」,意識到問題,帶來新的提問,提供思考不同因緣和合的立足點,想像「非資本主義、非貪婪佔有、非持具式個人主義」的可能性,大抵是本章希望傳達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