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余舜德(2008)。巿場、價值建構與普洱茶交易中的陳韻。在余舜德編著,體物入微:物與身體感的研究(頁335-403)。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
《巿場、價值建構與普洱茶交易中的陳韻》 余舜德
前言
1.說明普洱茶之奇特。
2.坊間以炒作解釋普洱風潮。
3.商業操作不足以解釋此風潮。1.消費者如何接受此臭脯口感?2.人們如何擁有買普洱的欲望。3.與巿場經驗不符。4.台人的創新。
4.普洱洱消費風潮提供討論經濟人類學的課題「價值」之機會,作為本土化研究。
5.人類學家對於價值的討論。Graeber。
6. 衍生「文化理性」或「非經濟理性」的討論,「形式論」與「實質論」的爭辯。
7.物性的討論──建構論。
8.物性會影響人的認識。兩者未積極思考物性與價值之間的關係,沒有觸及行動者如何運用及操弄物的特性,以符合文化價值或創造新價值的課題。
9.人類學甚少討論人們如何利用物的特性來造就此物的意義與價值。
10.普洱茶可以用來檢視人們的行動所世界所形成,而世界又由人們行動所形成的問題。
11.以近十五年來陳年普洱茶的消費風潮為例,來論證物性、消費與價值之間的關係。論點:需深入行動者身體經驗的面向來探討物性、項目性消費與價值的課題,而非遽然認定一個客觀存在的文化體系可以解釋所有的問題。
12.論文資料來源。
臺灣普洱茶風潮的興起與「歷史偶然」的論述
1.普洱茶歷史簡述。
2.臺灣對於普洱風潮的中介角色。
3.香港九七大限帶動臺灣普洱茶熱。
4.香港老倉庫提供的陳放條件。
5.大陸沒有陳放條件,反而使得香港與臺灣能擁有普洱茶陳放之條件。
6.「陳年」成為一種價值。
7.綜觀普洱茶歷史:經濟身份、消費方式、生產方式、價值變化。豐富歷程宜用「物的社會生命史」之論點來進行分析,檢視其價值轉變的環節。
價值衍生自交換的政治過程
價值與茶品的身世
1.茶利用歷史論述及茶品分類建構價值。
2.臺灣和香港的分類與命名系統,區分茶品價值。
3.巿場上的新茶與陳年茶之爭。
普洱茶的定義之爭
1.普洱茶的定義
2.不同競爭版本:以地域、茶種、工序區別。
3.「熟茶」程序之爭議問題。
4.定義問題與「純正」、「道地」、「真偽」問題的關係。再論工序。
5.存放方式與純正與否。
6.現代茶與古茶則是另外建立價值的項目。
7.小結:生熟、自然作手、乾溼倉、古茶/現代茶。業者引導消費者對普洱茶的認識方向。
8.昆明茶界的定義。普洱定義的背後與巿場操作企圖以茶洱茶的定義掌握普洱茶之價值的過程有關。
9.Appadurai,價值來自於交換的政治過程。
10.普洱個案確認 Appadurai的論點:一、普洱意涵與其時空歷程。
11.二、交換之政治過程和價值之間的關係。
12.陳年成為公認之關鍵性判準,須從中國社會茶的物質文化進一步說明。
普洱茶的物質文化
茶作為中國文化中的一項物
1.茶的食用、飲用方式。
2. 茶之所以為茶,乃人「處心積慮」地發掘茶葉的物質特性,加以定性有關。
3.以包種和烏龍為例。說明茶之所以為茶及是文化的成員與茶葉長期互動之結果。
4.品茗方式為另外一個操弄茶之物性的面向。茶具、用水、時間溫度的掌握、空間、儀式的考量及美學邏輯。
5.茶與文化,互動與物質特性的轉化與呈現。
陳放普洱
1.茶陳放之文獻考察。
2.茶陳放作為一種社會建構。
3.近代包裝提供的資料。
4. 不論真相,但「陳年」已成為近十年來兩岸普洱茶巿場消費項目及價值的事實。
5.臺灣的專書確認陳年風味與價值的關係建構,鄧時海教授的《普洱茶》一書。
6.分析該書內容,不只一般史,還涉及專殊史。
7.該書二:介紹如何品茗。
8.該書三:圖鑑方式的茶譜。
9.《普洱茶》開展出的風氣、後續專書、雜誌與網站。
10.確立「陳年」等同於「價值」之連結。
陳年的內涵
1.消費者與業者對普洱茶的品嚐經驗有許多描述與討論。網路上的意見交換、為何正確品嚐。
2.普洱很深,需要多喝、多學、透過「品嚐」瞭解其細節,而不僅僅是知識上的理解。
陳期
1.「陳期」及指普洱茶於品嚐上所顯示的年份。
2.先天和後天的方式皆影其陳放過程中的變化。茶商:品嚐能力的自我訓練。
3.陳期的感知與感官經驗有密切關係。
4.陳年的變化在視覺、嗅覺或味覺上,是相當可以感受到的變化。
品嚐普洱的身體感項目
1.陳期、陳化、顛峰期或衰退期等概念與習行(practice),乃建業於一套由數個身體感項目組成的品嚐方式上。這些項目由一種或數種感官組成,形成品嚐普洱時的焦點,就如認知人類學強調之文化分類項目,這些品嚐的項目是組成我們經由感官經驗普洱茶的架構,因而以身體感的項目稱之。
2.陳韻、喉韻。
3.陳韻與時間。
4.陳韻:陳香、味道、水性。
5.陳香。
6.味道。
7.水性:觸覺的感受。
8.茶氣。
9.茶氣:全身的感受。
10.打嗝、發汗。
11.氣動、氣感。
12.上述成為品嚐普洱之方式(style)。
品嚐方式的轉變與身體技能
1.品嚐方式的改變,涉及感官的學習與品嚐能力的培養。
2.臺灣在地茶文化。
3.高山茶。
4.品名傳統,陳年普洱茶的顯著轉變。
5.普洱茶具的使用與設計也反映了品嚐方式。
6.身體經驗在 Appadurai強調的價值認定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7.品味成為物品的價值過程中的操作手。
8.文化項目的內涵由人與物的密切互動中產生。
9.文化體系不只作為於概念層次,更體現於消費者的感官經驗,成為Mauss的身體技能。普洱而價值,乃於身體經驗層次之普洱滋味的分類與爭論中,獲得定位的機會。
物性、感官與價值
1.為何是普洱?(物性問題)
2.普洱茶之所以以陳放作為特殊滋味與價值來源的潛力,與早期普洱本身強烈的茶性與製造方式有關。
3.普洱茶的製作方式。
4.製茶的生化觀點,普洱強烈的茶性在感官及化學上展現的苦澀,卻是轉化產生另一種質地的來源。新的價值領域(regime of value)。
5.從異時性的角度檢視普洱風潮的發展,我們可以發現陳年普洱的價值乃是「時空」、「物性」與感官的結合。普洱的例子告訴我們,物性反而是陳年普洱之品茗文化能夠出現之關鍵因素。
6.學習、培養、或納為己物的過程在各種物消費方式的形成中乃是不可或缺的部份。
「收藏」與「製造」陳韻
收藏有價值的「物」或是「味道」?
1. 消費者企圖擁有理想之普洱之味道。
2.臺灣普洱消費者囤藏一些數量的普洱茶品。
3.陳放的學問。
4.收藏者的目的不在展示,而在品嚐。收藏味道與物潛在的增值。
普洱與陳韻的「共同演化」
1.反過來對雲南的影響風潮。
2.看好陳年台茶巿場。
3. 一套感知物的方式逐漸成形、確立,社會上開始出現一批認同此種品物方式,並擁有一批具有從此方式品物之能力的消費者之後,這套感知的方式與品嚐的口味似乎也轉而擁有自己的力量,開始影響商品的製造、工藝的發展、論述的方向及巿場的動向。Shove的共同演化觀點。
4.普洱、陳韻之身體感、社會、科技發展之共同演化。
討論
1.文化體系解釋之不足,要求注重人與物密切互動的豐富性。
2.普洱作為外來物,造就陳年性消費項目。
3.用來品嚐發展出一套建構價值的體系。
4.用來品嚐提供用來思考之各種概念建構(包括價值)之可能。物、用來思考、用來品嚐三者存在共同演化的情況。
5.呼籲及「體現認知」的觀點。普洱指出研究必須要深入物性、行動者身體主體及文化體系之衍生三者之間密切之動態交織的辯證關係,方能詮釋慾望、價值與文化意涵等三層面向如何相互交織的課題。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