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革命的結構》 第十四章<後記>
一、典範與社群結構
一個典範首先支配的是一群研究者,而不是一個學科領域。任何對於典範指導下的研究或動搖了範式的研究所作的研究,都必須從確定從事這種研究的團體入手。(161)
[革命]是種特殊的、涉及團體承諾的某種重要的轉變。但是它不必是一個大的轉變,對於單一共同體之外的人而言,它也不必似乎有革命性,這種共同體或許只有不到25人。(162)
[危機]危機並非必須由經歷它們的社群所引發,這些社群有時還承受革命的後果。(163)
二、典範作為團體允諾的群集(constellation)
典範四義:符號概括、模型、價值、共有的範例。
三、典範作為共享的範例
作習題的意義:找出各種情形中的相似性,學會某種和他的同行相同的格式塔眼光看待事物。(170)…[讓人]學會從不同的問題中看出彼此間相似的情形,並將其看做同一科學定律或定律概略的應用對象。…學習並不完全依賴文字媒介,而是文字表述與具體應用實例結合在一起;人們同時學習自然界與文字。(171)借用波蘭尼的說法,這個過程使人們從科學實作中得到「默會知識」,而非透過規則而學習到默會知識。(E191)
四、默會知識與直覺
極為不同的刺激能產生相同的感覺;同樣的刺激能產生極不相同的感覺;最後,由刺激到感覺的途徑部分地為教育所制約。(173)[內行人看門道,外行人看熱鬧,內行人的門道在於他能把事件作更大的連結,看到背後的脈絡,而不只只是看到指針的數值,而是把它更大的網絡連結在一起,或者說,他動員了他過去的累積的資源,來作「詮釋」,因此內行可以說,這個數值代表著物件內部有問題,或者如何如何,但是外行人,看到的就只是指針的數值而已。](E198)
五、範例、不可共量性與革命
要瞭解科學以其固有方式發展的原因,人們無需追究那些使每個人做出特定選擇的個人經歷和個性方面的細節…。人們必須瞭解的是一套特定的共有價值與一個專家社群所共有的特定經驗相互作用的方式,正是這種方式保證了這一團結的大多數成員最終找出一組決定性的論證。(179,E200)這一過程就是說服(persuation),但是這裡碰上了不可通約的問題。
常態科學的實作依賴於從範例當中得到的技能,將對象與情境依類似群組(similarity sets)中,這些類似群組對於歸類來說是初始的(primitive),也就是說,它們無需回應「和什麼類似的問題」。任何革命的核心面向在於某些類似關係改變了。對象原先被分在同一群組,後來則改變了。(E200)[類似關係的不同,使交流變得困難,而產生不可共量性的問題,或者說,他們的編序(program)不同了]
簡而言之,當溝通破裂時,其參與者所能作的,就是把彼此看作不同語言社群的成員,然後成為翻譯。(181,E202)
我比之為改宗經驗的格式塔轉換,仍是革命進程的核心。用以選擇的好理由提供改宗的動機,以及使之更有可能發生的氣氛。此外,翻譯可以提供探索神經過程重新編序的入口,儘管這一過程現在還無法分析,卻肯定承載了改宗。但是好的理由和翻譯並不足以構成改宗,我們必須詳細地闡明這一過程,以理解科學變化的根本類型。(183,E204)
六、革命與相對主義
[對被批評為相對主義的回應,用演化的樹來比喻知識發展]孔恩信仰科學進步觀,認為後期的科學理論在一個常常大不相同的應用環境之中,較其先前的理論表現出更好的解謎能力。(184)他也反對用「truth」來判定後期理論更貼近實在的說法,他認為相信理論的存有學與在自然中的「現實」對立面是契合的,這種說法是虛幻的。[從本體論來看,孔恩認為從科學史當中看不出什麼前後相繼的方向,但是就解題方法來看,愛因斯坦的力學的確比牛頓及亞理斯多德更加進步。](185,E206)
七、科學的性質
1.[實然與應然並不像想像中那麼涇渭分明。認為科學家的行動上如何與理論上如何有一致性,否則即是反常。](186)(安:是指科學有其自我反身性嗎?)
2.[和其他領域的關係]本書把科學發展描繪成一個由一連串相續的為傳統限定的時期並間以非累積性的間斷點的過程,因此其論點無疑有廣泛的可應用性,把典範視為具體的成就,一個範例,可說是本書第二貢獻。Ex:假如繪畫能被看成彼此模仿而不是以符合某個抽象的風格規則來創作的話,藝術上一些圍繞著風格概念而產生的著名困難就會消失。(187)
3.發展成熟的科學中沒有(現在應該說很少)競爭學派。(187)
4.必須要研究科學的社群結構。(188,E209)
出處:Kuhn, T. S.(2003)。科學革命的結構(金吾倫、胡新和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