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Langdon Winner〈技術物有政治性嗎?〉,《科技渴望社會》。林崇熙譯。頁123-150。台北:群學。
導讀——技術的權力秘密/林崇熙
技術控制自然,也控制社會。技術支配了生活方式。特定技術生成特定生活形式,而我們鮮考慮其他可能形式。汽車主導的思維,使得我們的大眾運輸系統與自行車之配套有限,單一車輛標準,也使我們忽略能因應在地需求的拼裝車,視之為應取締之對象。
技術的權力的秘密在於它表現為對外部環境的控制力量,實則卻同時是對內部人們的控制力量;它表現為一種進步與解放的力量,實則卻同時與政治或經濟的權力與權威密切契合;它表現為一種中性的工具,實則卻同時將社會導向某種特定的方向。技術做為一種生活方式,已經內化為我們的思考與行為。權力的秘密就在於我們無法察覺。(123-125)
Langdon Winner〈技術物有政治性嗎?〉,《科技渴望社會》。林崇熙譯。頁123-150。台北:群學。
命題:各種技術事物具有多樣的政治性質。(125)
解釋:當我們評價現代物質文化中的各種機器、構造物(structures,結構)與系統時,不應僅僅計較其效率、生產力以及是否衝擊環境,更應關注它們如何使某些特定形式的權力與權威得以成立(the ways in which they can
embody specific forms of
power and authority)。(125)
反駁:技術的社會決定論以及天真的技術決定論(the social determination
of technology;naive technological determinism)兩者未能看事物本身的政治意涵,前者僅重社會,未見技術影響;後者主張技術形塑社會走向,未見社會經濟如何影響技術發展。
主張:技術政治理論。(a theory of technological
politics)。(128)
關注:
1.
大尺度社會技術系統的運作(動量/勁勢)[1]、現代社會對於某種技術規範的反應、及人們因接受了某個技術方案而徹底改變生活樣貌。(the
momentum of large-scale sociotechnical systems, to the response of modern
societies to certain technological imperatives, and to the ways human ends are
powerfully transformed as they are adapted to technical means.)
2.
本理論起點為下定決心認真看待技術物,主張其些技術本身就是政治現象。(129)
Its starting point is a decision to take technical artifacts seriously…this
approach identifies certain technologies as political phenomena in their own
right.
解說:技術物能夠包括政治性的兩種方式。
1.
在某些社群的爭議事件中,技術設施或技術系統的發明、設計、或配置解決了爭議。(129)(the
invention, design, or arrangement of a specific technical device or system
becomes a way of settling an issue in the affairs of a particular community)→按:技術直接產生政治效果。(電梯或樓梯,圖書館導引線;小便斗的蒼蠅貼紙;台大前門的花圃與社會運動。[2]
2.
「天生帶有政治意味的技術」,這等技術需要與某種政治關係匹配。("inherently
political technologies," man-made systems that appear to require or to be
strongly compatible with particular kinds of political relationships.)
固有的政治技術,是人為系統,這個系統要求特定政治關係或者相容於特定政治關係。
定義:政治是指在社會關係中的權力與權威布局,及因而發生的各種活動。技術則是指所有現代實用技能,並且使用種種技術(複數技術)一詞,指稱大大小小的技術物或硬體系統。By
the term "politics" I mean
arrangements of power and authority in
human associations as well as the
activities that take place within those arrangements. For my purposes here,
the term "technology" is
understood to mean all of modern
practical artifice, but to avoid confusion I prefer to speak of "technologies" plural, smaller or
larger pieces or systems of hardware of a specific kind.
技術安排與社會秩序(Technical Arrangements and Social
Order)
例子一:紐約州長島的高架橋(低架橋)
例子二:Baron Haussmann的巴黎大道
例子三:美國大學校園1960至1970年代的混凝土建築與大型廣場
例子四:Cyrus McCormick的氣壓式鑄模機器
小結:技術配置的考量,先於事物的使用考量。(the
importance of technical arrangements that precede the use of the
things in question)
解說:If our moral and political language for
evaluating technology includes only categories having to do with tools and
uses, if it does not include attention to the meaning of the designs and arrangements of our artifacts, then we
will be blinded to much that is intellectually and practically crucial. (若固執於「特定用途/效能」,我們就看不見實際上與知識上這些技術物之配置與設計的(真實)用意)。
例子五:公眾設備未考量身心障礙者的需求,非意圖性地形成排擠效應。
解說:有意/無意的二分法,不能恰當解釋具政治意涵的技術案例。
主張:實際上有利於特定社會利益,讓其取得先佔優勢。(Rather one must say that the technological deck
has been stacked in advance to favor
certain social interests and that some people were bound to receive a better hand than others.)
例子六:加州大學的蕃茄採收機,改變了採收工人與大地主之間的生產關係。工人控告加州大學以納稅人的金錢,圖利少數人,損害農場工作者、小農、消費者、與廣大的加州農業。加州大學被控的研究者表示,他們無意圖利大資本家。
評論:此處為科學知識、技術發明與公司利益相糾葛的社會過程,以一種強固的模式持續進行,此模式明顯烙印著政治與經濟權力的戳記。美國許多州立大學的農業研究發展都以大農經濟為導向。在如此微妙且根深蒂固的模式中,如果對一些創新(如蕃茄採收機)採取批判的立場,則將被冠上「反技術」或「反進步」的帽子。蕃茄採收機不僅僅做為一種賦予獎懲的社會秩序的象徵;它就是具體而微的社會秩序。(For the harvester is not merely the symbol of a social order that rewards some while
punishing others; it is in a true sense
an embodiment of that order.)
延伸:技術變革的範疇中,有兩種選擇可以影響一個社群裡特權、權威、權力的相對分配。
第一個層面:關鍵決策往往是單純的「是/非」題,我們要發展或採納這些事物嗎?譬如食品添加物、殺蟲劑、高速公路、核能、水壩及高科技武器?是否接受或反對這些事物,就像是否採行某條重要的新法律一樣重要,需要給出理由。(Reasons given for and against are frequently
as important as those concerning the adoption of an important new law.)
第二個層面:決定接受既有技術系統後,必須對其中的設計或配置的特定面貌作出許多選擇。(A second range of choices, equally critical in many instances,
has to do with specific features in the
design or arrangement of a technical system after the decision to go ahead
with it has already been made.)對於技術系統或技術元件的選擇,都會對社會群體的力量分布關係產生影響。若僅就降低成本、提升效率、或設備現代化來看,就會錯失故事中的關鍵部分。(137)
結論:為前述「技術作為生活形式」之說,增添明確的政治面向觀點。(These correspond to the interpretation of technologies as
"forms of life" presented in the previous chapter, filling in the explicitly political dimensions of that
point of view.)
分說:我們稱為「諸種技術」之物,就是在我們的世界建造秩序的方式。(The things we call
"technologies" are ways of building order in our world.)許多生活中重要的技術設計、設施、與系統都有可能以各種方式規範著人們的活動(ordering human activity)。不論有意無意或有心無心,社會因技術形成的結構長期以來形塑著人們如何上班、通訊、旅遊、消費等等。在形成結構的種種決策過程中,人們在不同的位置而有不等的權力與自覺(power and awareness)。
只有當某個特別的儀器、系統、或技術剛被引進時,人們還有最大的自由度。由於自由度是與某種有形設備、經濟投資、與社會習慣等相依相隨的,因此,決定採用某種技術後,原有可能的使用彈性也就隨之消失。(By far the greatest latitude of choice exists
the very first time a particular instrument, system, or technique is
introduced. Because choices tend to become strongly fixed in material
equipment, economic investment, and social habit, the original flexibility vanishes for all practical purposes once
the initial commitments are made.)
在此意義下,技術創新與新法案或新政黨的成立相類似,都為社會秩序建立起一套延續許多世代的架構。(a framework for public order that will endure over many
generations. )如同我們都會謹慎地面對政治中的慣例、角色、與關係,我們也需謹慎地審視諸如高速公路建造、電視網路弓大聿構、及在新機器上看似無足輕重的外觀設計。在社會中使人們分分合合的眾多議題,不只是靠政治制度及政治運作來解決,也在鋼筋、水泥、電線、半導體、螺栓、螺帽等形構當中得到解決,雖然不易看出。(138)
「天生帶有政治意味的技術」(Inherently Political Technologies)
主張:某些技術在本質上就是政治的。(some technologies are by their very nature political in a
specific way)。
分說:前述的技術系統或技術物,容許設計與使用上的彈性;但有些技術,卻完全沒有這樣子的彈性,因此選擇這些技術,就是選擇了政治生活的特定形式。(138)
論證:恩格斯以棉花紡織廠、鐵路及海船三種社會技術系統為例,指出物質基礎決定了人類受支配的形態。為了反駁無政府主義者權威能夠不存在的幻想,恩格斯指出威權主義之不可避免,乃因人們不可避免地從事科技與技術。(The roots of unavoidable
authoritarianism are, he argues, deeply implanted in the human involvement wi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面對大自然力量的專制,人們不得不以專制統治回應。
例子:以柏拉圖的船長與船員面對大海時,基於治理上的需要,指出在相同的條件下,組織起來的技術活動需要有核心規則與決策行動,也就是說,權力集中是必要的。(Much the same conditions
that require central rule and decisive action in organized technical activity
also create this need in government.)
佐例:相較於恩格式認為技術發展促成權力集中,馬克思認為工業技術的發展能夠終結勞動分工,打破階級關係。
問題:在政治生活中,現代技術能夠促成什麼可能性或必然性?兩者在理論上的張力,反映了權威與自由在實作中遭遇到的麻煩,攪擾了社會主義革命的軌道。(141)(The theoretical
tension we see here mirrors many troubles in the practice of freedom and authority
that had muddied the tracks of socialist revolution.)
主張A:採納某個技術系統需要創造並維持一套特殊的社會條件作為系統運作環境。(the adoption of a given
technical system actually requires the cre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a particular
set of social conditions as the operating environment of that system)例:接受核電廠,即接受技術科學工業軍事菁英,沒有這些人,核電無法運行。因此,集權是實際上的需要。
主張B:某種技術應與某種政治社會關係相配,但並非嚴格必要。(a given kind of technology
is strongly compatible with, but does not strictly require, social and
political relationships of a particular stripe. )例:太陽能技術比起煤、石油及核能為基礎的電力系統,更能與一個民主平等的社會相容,但不需主張,太陽能必定需要民主。(142)不論在技術面或政治面,太陽能技術都更能產生分權效果。
評論:主張A談的是技術需要內部社會關係的組織;主張B談的是技術與外部社會制度之親和性。
追問:技術的選擇,對於人群的聯結形式與性質有何重大影響?( the issue has to do
with ways in which choices about technology have important consequences for the form and quality of human associations.)(143)
補述:是技術自身導致社會必然以特定方式組織以回應(response),亦或是由社會組織能依自身目的,而夠加諸(impose)某種模式以回應技術?(143)
例子一:原子彈需要嚴權的威權主義模式。(143-144)
例子二:Chandler《看得見的手》指出技術系統的運作,要求特定社會形式的組織方式。在現代社會技術系統中,需要各種適切的權力與權威,這在現實上幾乎沒有迴旋的空間。(he believes there is, to be
realistic, very little latitude in the forms of power and authority appropriate
within modern sociotechnical systems.)
例二反:分權、民主模式亦存在。如瑞典汽車裝配廠或南斯拉夫等國的勞工經營工廠。(145-145)
追問:這種技術系統是不是一定得使用這種權力模式?這問題不僅是經驗上的問題(a question that is not
solely empirical),而是最終依賴我們的判斷:何種步驟是在某種特定技術實作裡的現實需要,以及何種量度的(任一量度)所需的人群組織結構?(The matter ultimately rests on our
judgments about what steps, if any, are practically necessary in the workings of particular kinds
of technology and what, if anything, such measures
require of the structure of human associations.)
量度:技術運行的實際需要(reasons
of practical necessity)的考量;道德與政治面向的考量?(other sorts of moral and
political reasoning )(146)
駁斥:政治歸政治,技術歸技術之說;廠內無民主之說(企業能夠成為政府的治外法權之地嗎?不行。國內的政治自由之立場應具一致性。)(147)
小結:反對技術操作需要,壓倒道德與政治面向考量。(147)
案例:關於技術系統操作的需要以致影響公眾生活內涵的議題,一個特別鮮明的案例就是核能風險爭議。核廢料的處置引發爭議,除了常見成本、環境污染、核武擴散問題,尚有公民自由的犧牲(為避免鈽被盜或找回被盜的鈽,核能工業的員工及尋常百姓成為安全查核、暗中監視、竊聽、密告、甚至是戒嚴令下緊急處置(emergency measures)的對象——所有的處置都因為保護鈽而被正當化。法庭與立法機關將被迫放棄自身的檢查權,而讓予另一個強有力的機構執行保護與管束工作。(147-148)
補述:若容許核電廠先上車後補票,我們將難以招架以技術運行之宣稱的正當化主張,只能放任社會生活被迫適應於技術需求,。(It is still true that in
a world in which human beings make and maintain artificial systems nothing is
"required" in an absolute sense. Nevertheless, once a course of
action is under way, once artifacts such as nuclear power plants have been
built and put in operation, the kinds of
reasoning that justify the adaptation of social life to technical requirements
pop up as spontaneously as flowers in the spring.)用艾瑞斯的話說:「一旦開始進行鈽回收,以及鈽被盜取的風險成為真實而不再是假設,似乎無可避免地政府將可能侵犯人民受保護的權利。」在某個階段後,那些不能接受技術的必要需求及強制性規則的人,將如夢遊者與愚人般地被人看不起。
(按:作為公民,我們必須對各種利益團體,不論是技術面或政策面的強渡關山保持警覺,監督並適時干預,不然木已成舟,順始無窮,我們將無力回天,徒呼負負,無奈以對。簡言之,我們必須留意技術作為修辭手段帶來的支配效果)
***
我已就兩種不同的詮釋,概略地指出技術物如何有政治性。首先,我們看到技術器械或系統在設計或配置上的某些特性,在許多方面讓某些權力與權威模式在某種情境中依賴這些便利手段建立( a convenient means of establishing patterns of power and authority
in a given setting)。這類技術在物質形式面向有某種程度的彈性。正是因為它們可彈性變化,它們對社會產生的結果必須參照能影響它們的設計與配置的社會行動者(social actors)層面來觀察。(按:必須留意物化的隱性支配,以及便宜行事造成的不便宜代價)
其次,我們審視為什麼某些類型的技術具有不可駕馭的性質,而強烈地甚至是不可避免地與某種特定制度化的權力與權威模式相結合。此刻對技術物的最初選擇(initial choice)甚具決定性,乃因這關係到最後的結果。沒有其他另類的設計或配置能夠造成不同的結果;更進一步地,不同的社會體制——不管是資本主義或社會主義——也不可能實質介入去改變技術物的不可駕馭性( intractability)或深刻改變其政治效果。(按:難以逆轉的技術後果之代價,我們能夠承擔嗎?故貴慎始)
To
know which variety of interpretation is applicable in a given case is often
what is at stake(緊要之處) in disputes, some of them passionate ones, about the meaning of technology for how we live.
I have argued a "both/and"
position here, for it seems to me that both kinds of understanding are
applicable in different circumstances. Indeed, it can happen that within a
particular complex of technology–a system of communication or transportation,
for example–some aspects may be flexible(彈性) in their possibilities
for society, while other aspects may be (for better or worse) completely
intractable. (棘手的)The two varieties of interpretation I have
examined here can overlap and intersect at many points.
Winner認為再生能源者多半持彈性可塑立場,相對樂觀;但對於持第一立場的核能專家,他認為核能專家是錯誤的,因為人們擔負不起核廢代價。Winner主張我們除了關注技術物所處的脈絡,我們應該更密切關注技術物自身。與其在船開了之後,形成船長與服從的船員之間的支配態勢,不如思考在船未開之時,我們僅需要一位監管人。(A ship at sea may well re
quire, as Plato and Engels insisted, a single captain and obedient crew. But a
ship out of service, parked at the dock, needs only a caretaker.)→按:與其讓船開為時已晚,不如懸崖勒馬,持續留意關注,對人類生活的影響之代價或許較可負荷?)瞭解技術弓及其脈絡對我們而言是重要的,是涉及必須同時研究特定的技術系統及其歷史,以及通盤掌握政治理論的爭議與概念的艱鉅任務。在我們的時代,人們對於輕易迎合技術創新,但卻拒絕其對政治根基的變革。(按:人們看不見技術帶來的威權主義的滲透,對我們習以為常的民主自由之侵害,人們習慣駝鳥心態地只看技術的實用面向,而無視政治與道德面向付出的代價)如果沒有別的理由,對我們而言,重要的是對已長久成為我們習慣的這類事物,追求更清晰的觀點。
***
延伸閱讀:
1.洪靖(2018)技術物有政治嗎?權力好壞的辯證。社技哲學部落格。https://blog.hungching.com/2018/04/artifacts-have-politics-and-beyond.html
這篇文章提醒我們留意,技術物如何促進民主,如英國會議廳的建築方式,空間侷促,使得人們必須加速議案審理,並促進雙方針鋒相對激辯。
2.楊弘任(2012)關鍵字:技術物的政治性。收錄於《意外多重奏》一書。行人出版社出版。https://reurl.cc/3Lg480
這篇文章指出後進國家如臺灣對於先進國家的科技之挪用與創造是值得留意的面向,臺灣深刻的在地糅合化技術(各種車、船、發電、運輸工具之改裝),是一種技術創新,應予正視。其次,長島橋梁之事實不存在,促使學者思考「政治性有技術物嗎?」指出事實不見得是科技社會分析之起點,有效的寓言反而是更有力的徵召動員之文本;或表明,或許真相並不存在,真相就是敘事,而敘事就是真相,以此讓人們因應現代生活的各種不確定引發的焦慮感受。
3. Steve
Woolgar and Geoff Cooper (1999) RESPONSES AND REPLIES: Do Artefacts Have
Ambivalence?Moses' Bridges, Winner's Bridges and other Urban Legends in
S&TS.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Vol. 29, No. 3 (Jun., 1999), pp. 433-449
本篇論文指出,對於學術工作者來說,不能僅僅停留在釐清事實的層次,更重要的是涉及人造物一般的根本曖昧性。這要求我們瞭解世俗如何經驗事物,以及相關的矛盾與張力。筆者認為,他們將「莫西之橋」視為都巿傳說的一種形式,這種都巿傳說,促進了政治意義上的批判與行動,但是如果僅僅是從實在論視角,爭執論述真假,那反而會限制人類的行動與想像能力。換言之,Winner的分析實際上是夫子自道,他批評對方想以空間設計,侷限人類行動,而我們觀察Winner,則發現Winner則以(想像的)空間設計,試著開拓人們看著空間設計的可能性,因此,Winner也是希望某些價值,透過他的文本得以彰顯,Winner展現了文本的政治學。作者在結論處,展現出他們認為理想的STS的研究,並不是停留在實在論者或者實證論者的層次,而是要進到詮釋論者(interpretivists)的層次。作者希望他們所解讀的橋,能夠延伸更多的想像力
洪朝貴(2020)〈由中國發金鑰的 Zoom、 臉腫的教育部、 很政治的技術物〉。資訊人權貴ㄓ疑。
針對Zoom引發的爭議的研究個案。
***
本文章的後續影響(有引用此論文的人社相關論文)
楊弘任(2017)。「養水種電」的行動者網絡分析:地方政府、光電廠商與在地農漁民。臺灣人類學刊,15:2,頁45-96。
洪靖(2015)。技術的道德或道德的技術?評Verbeek's Moralizing Technology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11)。科技、醫療與社會,20,頁223-234。
李亦芳(2014)。科技與正義-跆拳道護具電子化的演變與權力互動關係(未出版之博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郭德厚(2013)。初探法律知識--知識論作為反思基礎。中央警察大學法學論集,25,頁203-250。
邱大昕(2012)。無障礙環境與輔具。障礙研究 : 理論與政策應用,263-280。
鄧宗聖(2012)。全球暖化科普出版品的視覺再現(未出版之博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何寶籃(2011)。觀看界面:台灣電影的美學政治與視覺模式的轉化(1980-2010)(未出版之博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市。
潘俊宏(2010)。趕新聞遊戲下的「真實」: 攝影記者的勞動處境與專業焦慮。新聞學研究,105,頁247-275。
曾凡慈(2010)。兒童發展的風險治理:發展遲緩、監管網絡與親職政治(未出版之博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台北市。
鄭琇惠,成令方(2010)。以行動者網絡理論解釋在臺灣的低母奶哺餵率。高醫通識教育學報,5,頁64-97。
陳淑敏(2009)。跨越界線:高度現代性社會脈絡下公民身分領域界定之探討。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29,頁95-134。
邱大昕(2009)。無障礙環境建構過程中使用者問題之探討。臺灣社會福利學刊,7:2,頁19-46。
施伯燁(2008)。視窗時代的口語人:視障電腦使用者之網路體驗初探。教學科技與媒體,85,頁66-80。
陳政亮(2008)。科學、技術與社會文化:對科學信念的反思。科技、醫療與社會,6,頁145-200。
范玫芳(2008)。科技、民主與公民身份:安坑灰渣掩埋場設置爭議之個案研究。臺灣政治學刊,12:1,頁185-228。
曹家榮(2008)。MSN Messenger的媒介訊息:從符擔性看MSN人際關係展演。資訊社會研究,14,頁133-166。
曹家榮(2007)。資訊科技的權力問題:從網路空間的探問出發談親密歸訓與嵌入性價值的常規化。資訊社會研究,12,頁179-211。
[1] 據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譯。
[2] Nudge:https://youtu.be/oL3tYJCZLLs(圖書館);https://youtu.be/0ziqlGgc8_k(分流)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