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7日星期六

摘要 臺灣的勝算

 今天拿到圖書館借的書《臺灣的勝算》,李喜明著,身份為中華民國海軍備役二級上將,曾任參謀總長。

對於國防,我的認識僅止於非常久以前的預官訓練,少量的軍訓課之類的,幾乎沒有看過認真的對臺灣國防的討論。雖然讀過一些什麼孫子兵法啦,還有什麼傅柯,政治是戰爭的延續之類的說法,或者黃金麟談教育軍國化相關的著作。
這本書的長處是有歷史背景介紹,而且立論很明確,雖然內文有時會重複,不過我也是抱持著認識(而非攻讀)的心情在閱讀,所以以下簡記一些筆記與想法。
頁37,中國霸權與習近平的中國夢;那個霸權氣勢跟姜以琳在《學神》一書裡談的強者的勢利感頗有呼應。
頁93,臺灣缺國家安全戰略。
頁97,談徵兵制到募兵制對國家安全的衝擊。
頁103,就算恢復徵兵制,質跟不上。
頁110,「國防施政方案是為了國家安全,而非扶植國內廠商」。不知道為什麼有種看到生技業的既視感。
頁111,相較於以色列經過戰爭的工程師,臺灣工程師對戰爭需求之研究需求並不瞭解。
頁112,國防自主政策改成「符合臺海作戰需求,而無法在外購獲得的才全力自研自製」,方為務實之道。
頁161,區分中共與中國。混淆兩者,敵視中國,會使得中國在民族主義激情下,站在中共政權那一方。臺灣人應該更瞭解中國以及中共之間的分野與特性。
頁172,人民的怨懟與不理性,在克勞塞維茨來看,需要仰賴政府扮演理性力量,來防止戰爭的發生。
頁187,軟弱招來戰爭,堅定才能避免戰爭。(其他諸領域亦然,戰爭可替換成暴力吧?)
頁231,臺灣讓解放軍無法一擊致勝的方法,是擁有大量讓中國無法在第一擊中摧毀的武器。舉例而言:大量水雷、反艦飛彈、無人機、和微型飛彈突擊艇等…。
頁253 「國土防衛部隊」構想,最重要的是(人的)組織。與韋伯談克倫維爾軍隊之以「良知」戰鬥有雷同之處。
頁254「整體防衛構想」與國軍現行作戰思維的差異。後者優先重視遠距離攻擊武器、戰機、戰艦,而前者重大量的小型機動精準殺傷性武器,它們與戰機、戰鑑、戰車等傳統武器儎臺相比,生存能力更強,投資、維護、訓練成本更低
頁258-259「不對稱戰力」的整建要旨是「一大堆機動、分散、精準、致命的小東西」。
頁260,軍隊系統的再次「理性化」(重整,而非延襲因循)
頁263,僅記儎臺不能殺敵,彈藥才行。
頁266,烏克蘭以拒止入侵,而非以遠程飛彈打俄羅斯境內,取得戰爭的道德制高點→若臺灣以遠程飛彈打中國,還能取得道德制高點嗎?會不會反而讓中共取得中國人民攻打臺灣的支持?
頁270戰場的選擇與己身具備的戰鬥能力息息相關。
頁278。臺灣5G基地網的建制。
頁305。臺灣真的需要這麼多的戰機嗎?(是為了國軍的面子,還是我們應該徹底認知戰爭的需要?)
頁307。空軍的脆弱在機場、戰管,不在戰機。(想一下Top Gun 2炸機場跑道…→跑道毀則飛機無用武之地。)
頁315海軍陸戰隊的戰力轉型→汰除重裝,配置不對稱武器系統(如同美軍的戰力轉型)
頁318陸軍必須深刻體悟、數量龐大、老舊、低妥善率的重機械裝備,不但難以發揮所望戰力,也經年累月地在腐蝕官士兵的士氣與形象。這些重裝備已經是陸軍戰力的負債而非資產。
(後面快速翻過,未細讀)
頁500「整體防衛構想」是一個以「拒止式嚇阻」、「不對稱戰力」為基礎架構的防衛戰略,具體闡述在中共巨大的軍事威脅之下,臺灣應該如何建立及運用不對稱戰力,達成有效嚇阻中共的威脅並成功防衛臺灣的安全。
後話:想起很久以前看甲午戰爭的片,日本的小鑑快艇,擊沉滿清的大船。從小國思維重新思考自身能作的事,也許是更務實些?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33072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