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19日星期五

[摘要] 跨越科系的藩籬_

 王秀槐, 丁艾竹, and 蘇愛嵐. "跨越科系的藩籬: 我國研究型大學實施前段不分系模式分析與個案大學實施策略之探討." 教育科學研究期刊 56.3 (2011): 1-30.

 

大學理念與社會結構轉型

l   歐陸系統:專才教育:德國大學體系:社會與學術領導菁英

l   高教擴張,中產階級興起,教育普及化,不再僅僅是菁英教育,教育進入大眾階段,重點是實踐民主平等之精神,以美國為首,高等教育基礎理念轉向「通才教育」。

因此,大學課程內容由專業化訓練改為著重基礎性通識教育與基礎訓練課程,並給予學生相當大的選課彈性與選擇空間,延緩科系分化至大二或大三(Graham & Diamond, 1997)。例如,耶魯大學新生在選課時的原則便規定同一學系的選課不能同時超過四門、同一學群不能超過6 門;而布朗大學則是採取「以學生為中心的主修制」,學生可不受科系的限制,依個人專長與興趣來決定自己的主修(薛曉華,2006)。(2)

l   臺灣在專才與通才之間的政策目標搖擺不定。

全球化思潮與真實世界的難題,需要超學科合作。(3)

為回應整體知識結構的改變,世界各國高等教育做出了相對應的變革。美國全面實施不分院系,大部分大學學生入學必須先修普通課程,而普通課程涵蓋了自然科學、人文藝術與文學、社會科學以及文化探討四大領域。然後,在大二結束前才選定個人主修項目。以頗富盛名的哈佛大學為例,學生甚至於可自創主修科目,享有充分自由。為了讓學生探索與發展潛能,哈佛大學設計了一套核心課程。核心課程設置的主要目的在於幫助學生建立一個知識架構或思考模式,以應付瞬息萬變的世界(王秀槐,2006;費西蒙,1994)」

 

結論:大學普及化,在知識經濟的時代,為了回應社會,必須考慮適性選擇與跨領域學習之需求。

 

回應「肆、大學前段不分系制度」的討論: 

伍、研究目的與問題

「:鄒川雄(1998)的〈我國大學實施不分系暨通識/學程雙元制的教育經濟學分析〉探討分系制度的缺失,並引介幾種多元彈性的學制以供參考;薛曉華的〈大一新生實施延緩分流制度析論-從當代知識信念與大學生選系現況談起〉(薛曉華,2006)、〈臺灣高等教育各學門實施前段不分系的知識理念探討-全球化知識生產模式轉變之分析〉(薛曉華,20082 篇論文,則敘述大學前段不分系制度背後的時代脈絡與知識信念,並初步探究大學生的選系情形與不同學門實施前段不分系的可能性。」

 

未來研究:

「首先,前段不分系雖提供學生高度自由的彈性選課空間,後段跨院選主修模式更增加了學生可依個人興趣選擇主修的可能性,但仍不排除學生可能一窩蜂選擇熱門科系的可能性。其次,學生雖然多了更多的自由空間設計個人化課程組合,但也因此少了與系內同儕互動的機會,因而可能造成學生歸屬感不足的問題。臺灣學生從國小自高中皆是集體性在固定班級學習,如今大學修課模式改變,是否會產生集體認同感危機,如無輔導機制解決此問題,很可能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與人格身心發展。因此,未來應針對適當的分流機制與輔導措施進行研究。另一方面,本研究僅探討學生對於不分系的需求與期許,但未深入探討學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原因、家庭與個人的期待、對課程的需求等面向,建議未來可針對學生需求進行更寬廣的分析與探討,以規劃出更符合學生需求的不分系制度。」

「其次,政策的執行與落實也需經細膩規劃。科系間的隔閡不只是在知識領域上壁壘分明,更是在於系所與系所、學院與學院之間的資源分配與競爭。執行前段不分系除需在知識上整合,更需在人事上、行政工作上、資源分配上進行整合。部分系所與教師可能會產生反彈,擔心實施前段不分系會使自己系所的排名下降,學生素質低落,抑或系所被裁併的擔憂。故在政策執行與學校行政層面上需要進行深入的探討才能必竟其工。」

「最後,本研究囿於篇幅僅針對研究型綜合大學的前段不分系規劃進行探討,不足代表全國高等教育機構完整的面向。未來應針對各類型大學探討學生需求以及課程規劃,分析可行模式,俾便大學前段不分系在我國的實施得以更臻成熟。」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