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8日星期三

Judith Butler, "Democracy and the Future of the Humanities," 4.12.2024逐字稿(chatgpto1生成)

 

Judith Butler, "Democracy and the Future of the Humanities," 04/12/202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app=desktop&v=VTs1PgzwKms

摘要

女權與性別理論家Judith Butler2024124日的演講,以「想像力」為切入點,探討我們如何在不確定與危機四伏的世界裡思考並形塑未來。她從年輕世代的普遍焦慮談起:他們憂心地球毀滅、戰爭蔓延、貧富差距擴大,並因而對前景感到陰暗。然而,Butler 指出,感到恐懼並不代表無法想像;即便我們所描繪的是「末日式」的黑暗圖景,只要持續想像,便顯示我們仍然擁有重塑世界的可能性。

 

在她看來,「人民」並非單一整體,而是多元、流動且存在高度互相依存關係的主體。法律並非自天而降,而是人們共同制定;然而,歷史經驗顯示,法律也可能成為排除或壓迫的工具,尤其針對少數族裔、女性、跨性別與移民族群。Butler 認為,只有當所有人都能真正平等地進入政治公共領域,並擁有自由協商、批判及組織的權利,民主才算名副其實。否則,一旦法律機制偏向某些群體的利益,就會削弱民主應有的包容與多樣性。

 

Butler 借用了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與華特.班雅明(Walter Benjamin)的觀點,指出「開創時刻」常常發生於法律之外:人民在無法可依的情形下,依憑自由意志與想像力自發聚集,為自己建立新的法制架構。這意味著民主不僅仰賴議會制度或投票機制,也需要能跨越現行成規的實踐行動,使得「公平、正義與尊嚴」成為可以持續落地的目標。要審視既有法律的正當性,人民就必須勇於超脫原先被法律形塑的框架,透過批判與想像進行檢驗,進一步開啟改革的可能性。

 

值得注意的是,民主有時也會被「民主的程序」所反噬,走向威權。當多數人選出的政府,轉而剝奪少數群體的基本權利或破壞原有法治,實際上背離了民主理想。Butler 以美國選舉制度為案例,說明選舉人團本意是防範「過度民主」,但在現代卻造成社會中部分聲音被邊緣化或無法表達。更糟的是,政治人物若操弄恐懼與焦慮,使大眾漸漸仇視移民、種族或性別少數,則會進一步鞏固排外的社會氛圍,衝擊民主精髓──也就是讓所有人都有充分參與與被重視的空間。

 

Butler 而言,說出「不」的那一刻,就是展開另類未來想像的重要契機。無論是反對戰爭、反對種族清洗或關注生態毀滅,在表達抗議的過程中,其實也暗含對更美好世界的肯定。這種否定與肯定交織的想像力,促使我們不僅僅停留在「抗拒」,更能朝向「創造」。同時,她也提出「可哀悼性(grievability)」的概念:當某些生命無論如何努力,卻自始就不被視為有價值、甚至死亡都得不到社會的悲悼,這種不平等更突顯了為何我們迫切需要以平等與尊嚴為核心的社會共識。

 

最後,Butler 強調,人文學科與藝術在此扮演關鍵角色。透過文學、哲學、歷史與批判理論的訓練,人們才能打開想像視野,進一步省思社會結構的脈絡與他者的生命經驗。唯有在這樣多元且包容的知識土壤中,才有可能孕育真正的民主對話,也才能避免落入以數據或技術手段替代深層公共思辨的危險。她呼籲學界、公共機構與民間社群更加積極地支持並參與人文領域的對話與創造,因為未來的塑造並不只關乎經濟或科技,更取決於我們如何共同想像「想成為什麼樣的世界」。在全球政治動盪、氣候災難、貧富分化加劇的當下,Butler 的呼聲正提示了我們:唯有重視想像力與民主的有機結合,重視所有生命的可哀悼與相互依存,我們才有機會走向更具人道與正義的未來。

繁體中文逐字翻譯 (chatgpto1生成)

謝謝你們,非常感謝。首先,謝謝各位今天到場。
讓我先從 Edar Gisson 的一段引文開始。

他寫道:「思考,或所謂的思想,通常意味著退回到一個沒有維度的位置,在那裡只剩下思想本身的觀念。但是,思考在現實中則向外延伸到世界之中;它形塑了眾人的想像,形塑了他們多元的詩學(Poetics),並進而在其中轉化了自身。它在這些詩學之間實踐意義,也於其中承擔風險。」

很多年輕人告訴我,他們害怕未來不存在,或者不知道該如何思考未來。他們不把未來視為進步的延展,而是一種空洞;或者他們看到地球的毀滅、無休止的戰爭、以及貧富差距愈加擴大的情形,認為這些條件只會隨著時間而惡化。

他們常常(也正確地)擔憂地球的未來,擔心化石燃料的破壞性影響,擔心有多少生命形式將在他們的有生之年受到威脅或消失。他們也看到工作越來越傾向短期合約,薪資不足以應付生活開銷。他們(以及我們)見到沒完沒了的戰爭,帶來殺戮的衝突,隨時可能於世界不同地區快速蔓延。

當他們詢問未來時,其實也在問:「我們能夠想像什麼?」如果我們說「沒有未來」或者「未來只會走向更大的破壞」,那麼我們實際上仍是在想像某件事情——那是一幅陰暗的圖景,看不到任何希望。然而,即便我們想像的是黑暗,我們仍然在「想像」;或許在那些更悲觀的世界敘述中,我們缺乏希望,但我們的想像力本身也許正蘊含那種我們認為缺乏的希望。

當我們說「我們在想像世界末日,或我們熟知世界的終結」,那其實也是在想像想像力本身結束的那一刻;但我們仍然在做某種對想像力而言困難甚至不可能的事情:去想像它自身的終結。想像一個不斷發生的破壞過程,與感覺到我們自身想像的力量走向停滯、被這個破壞進程所摧毀,這是截然不同的兩種經驗。

然而,如果我們仍然在想像著這些,那我們的想像力仍然在以某種方式展開、發揮作用:它發展出一幅圖像,沿著一串聯想橫向流動,形成一組意象的群集,並且敘述歷史如何展開,或者我們正面臨哪些景觀。如果我們有一個圖像或故事想要傳達,那麼我們就會尋找或發現某種形式,或者發現這個圖像或故事已經在成形,而這個故事在我們所說的某種語言中已然具備了形式。

在這樣的時刻,我們並不是在對未來做出「預測」,因為正是未來的未知面向讓我們感到憂慮。因此,當我們對未來感到恐懼時,也同時出現了一連串的想像,而這些想像都是以特定的方式被「框架化」和「形成」的;這些框架與形式,支撐了對未來不同詮釋的傾向。框架與形式對我們的恐懼以及想像都至關重要。

這一切不僅僅發生在「頭腦」之中;它也透過感官的表達模式而運作:特定的感性媒介本身不僅是思考的載具,而是能夠「形塑」思考的力量。媒介在代表對象時也把自己的特質帶給那個對象,無論是故事的語言、消逝的自然史之聲,甚至是民主的未來。

因此,當我們在詢問未來、試圖理解其可能的形式時,人文學科最根本的問題——關於我們如何表達觀點、創造世界的願景——就已經在運作。這也是我今天想要論證的重點:最迫切、最具存在性的問題,都同時需要藝術與人文領域來回應。想像未來,正是當下生活的意義之一;如果我們沒有一種「未來是可能的」感受,沒有相信它能保留我們最珍視的部分,那我們也很難安住在現在。

此外,我還想提出:如果沒有能夠想像未來的方式,就不會有「民主」的存在。民主是一種由人民所擁有、為人民而行使的統治形式;人民彼此聚集,商討如何一起生活,制定共同遵循的法律,並透過辯論來形成對「共同生活意義」的穩定理解。

各位也知道,在民主自我治理的情況下,人們擁有各種自由:聚會與行動的自由、表達與組織的自由。然而,人民並不是某個特定的政治組織或政黨;他們擁有不同的隸屬關係,也會在不同場所與目的下集合,表達衝突的觀點,尋求對自身世界觀的支持。

那麼,「人民」究竟是誰?我認為它必然且不可化約地是多元的;在某些政治情境中,這種多元性卻被否定,壓迫與排除的機制被形塑,以縮小「人民」的範圍與多樣性。比如在民族主義氛圍下,或在公民權利被不平等地分配、暫停、甚至剝奪的條件下,就不是所有人都能被視為「人民」,因為並非所有人都能行使那些本應被平等分享的自由。有些人被排除在法律之外,尤其是非公民,或者他們在邊境或監獄中的公民權受到暫停。

但同時,「人民」是否在某種意義上,也先於他們所立法的法律而存在?那些聚集起來以建立國家、政府,或者聚集起來以要求法律途徑通往國家的「人民」,他們或在某種意義上「在法律之外」?如果人民接著制定法律,那麼他們確實在法律之前就已經在場,我們可以說:在他們第一次建立法律的那一刻,他們是「無法可依」的。

民主是「人民的統治」,但實際上只有部分人擁有制定法律或辯論法律的權力;可是民主並不是「部分人統治他人」。民主要求所有人都能平等地參與共同的民主自決權,否則一旦民主進程被阻礙或變得不可能,集體自由就只有在被平等分享時才合法。

有趣的是,「人民」並不完全受他們所制定的法律定義,因為他們可以改變或廢除法律——這也是民主的一項前提。人民得以聚集,提出新的權利訴求;但當他們「第一次」這麼做時,他們未必具備法律所賦予的聚集或立法權。他們只有一種「集體自由的實踐」,能夠讓新的治理型態得以成形。

這是哲學家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所提供的觀點;在這些「開創」的時刻,人民聚集起來,試圖宣示並保護那項權利。他們的力量就是他們的自由——去組織世界新秩序的自由,而這種自由理應反映並銘刻在他們共同制定與遵守的法律之中。

但是要注意,在開創的最初階段,自由並不是由法律管轄的,它必須先使自己成為法律,然後才能成為「受法律規範」的自由。如果人民因為法律無法反映他們的自由,而決定廢除或推翻該法律或政權,那麼「人民」在那一刻就脫離了先前的法律,掙脫其桎梏。

我所描述的,乃是一個無政府(anarchic)的立法行為:它既奠基了法律,也提供法律賴以再生、維持(或被廢除、撤回)的途徑。或許聽起來我在描述一個理想化或抽象想像的時刻。一如華特.班雅明(Walter Benjamin)和雅克.德里達(Jacques Derrida)都反覆思索,這個「開創時刻」很難具體想像,既不像我們能「真實體現」或「記錄」的歷史時期,更像是一個假設場景,一種想像的設置。有時它被描述成「自然狀態」(state of nature)。

對於我們這些生活在既有法律體系下、想要檢驗並判斷其正當性的人來說,我們必須追問法制形成的條件,以及它們如何生成。我們還得問,法律是否真的(或曾經)承載過人民的意志?若我們要這麼問,我們就得想像在「法律之外」或「法律之前」的狀態,而那對於已在法律秩序中成形的我們,確實困難;因為我們的自我與世界觀,都是在法律網絡的作用下被塑造的。

想像法律之外,需要某種自我「解構」(deconstitution)的動作,即去反思那些在我們身上紮根、使我們成形的法律,甚至因此要與自身的形塑過程「對抗」。這就是我所謂的批判視角:批判在於質詢法律與法律機制的建構條件,不把它們視作理所當然或不可避免;同時也需要一種想像力,帶領我們超越或反抗塑造我們的法律,去探究其正當性。

對哲學家約翰.羅爾斯(John Rawls)而言,反事實(counterfactual)在民主政治生活中至關重要:在民主商議過程裡,我們必須思考:如果社會以不同方式被創建、建構,那會是什麼模樣?但在民主商議中,想像力還有另一種運用:針對我們必須做出的未來決定,我們需要為那未來賦予某種形式——因此,「想像一個可能的未來」或者「不同於現狀的未來」對民主商議不可或缺。

民主自決的一些核心問題包括:「我們想要打造什麼樣的世界?」「我們集體希望看到什麼樣的未來呈現在這個世界上?」要完成這些任務——它們對民主商議與自我決定都不可或缺——就需要「集體想像」:一個能分享彼此恐懼與夢想的政治過程。一種面向未來的取向,並非僅憑預測與計算就能完成。

因此,民主的存在與人類存在的「生存需求」兩者都需要向想像力提問:「我們還能想像什麼樣的未來?」

有人或許會說,想像或更廣義的審美領域不足以支撐這類工作,它是「不具政治性的」,不是「行動」。他們主張,我們需要行動、計畫與新的政策,這當然沒錯;但我們能否把這些行動與想像力做出截然的切割?想像力又如何介入那些我們必須抗拒的反民主激情,以及激發截然不同的、能推動更平等願景的激情?

——順帶一提,「戒嚴」(martial law)就出於一種反民主的激情;而這激情就在我們面前,雖然可能短暫,卻的確存在。

「想像」並不只是我個人的想像力或你的想像力,它還是一種集體建構想像力的方式,用來服務政治理想、進行空間與時間的重新安排,以想像政治未來。我認為政治行動並不能與想像力完全分開。特別地,任何反對的姿態(即使看似單純的「否定」)也包含著某種想像力——也許我們自己都沒有意識到。

確實,想像有意識與潛意識兩種面向;有時我們的想像更接近幻夢或白日夢。正如哲學家 Drusilla Cornell 所說,我們其實「不斷地被想像著」——我們活在他人對我們的想像之中,也唯有在被想像的基礎上,我們才開始進行自己的想像。

但我想強調的要點相對簡單:當我們說「不」——例如對邊境暴力、對烏克蘭戰爭、對在巴勒斯坦進行的種族滅絕、或對蘇丹的慘劇——我們之所以反對,因為我們相信世界上正在發生不公義,並且我們珍視的某些東西正遭到摧毀。我們認為,人類和其他生命形式不應該以這種方式被摧毀。

在反對與否定之中,一種想像也已在運作:我們也許並沒有明確說出口,但當我們說「不」時,其實隱含著「我想活在一個沒有這類戰爭或暴力的世界裡,一個在經濟及生態災難中仍可以被修復的世界」。我們的抗爭當下,也代表著一種對「不同世界」的堅持。

我們或許沒有對自己說:「這就是我想像的世界」,甚至可能難以清晰辨認自己的想像,但在民主辯論中,我們會直問:「我們想要共同建構什麼樣的世界?」在社會運動中也同理:我們許多的下意識幻夢與想像,已然滲透在我們的辯論之中,成為我們明確政治訴求的後盾。

而如今,提出這類問題的理由實在不少。

例如,許多因川普(Donald Trump)當選而懼怕的人(這裡有多少人?好,大概知道了),他們有新的恐懼:看起來美國人民已用一個絕對多數否決了民主。聽起來像是自相矛盾:他們用選票——這個民主不可或缺的機制——來做出選擇,卻似乎投向了反民主。然而,我們不能說要廢除選舉制度;人們必須聚集投票,才能決定未來;這是一種自由與判斷力的展現,也必須共同同意接受選舉的結果。

但是,若民主要有意義且保持正當性,那麼人民就必須捍衛所有人平等權利與自由的原則。人們卻也可能透過自己的意志,去瓦解民主的憲政基礎。大家可以決定:只有「部分」人算是人民,而「其他」人應被驅逐——甚至讓軍隊執行驅逐;尤其當憲法保障和國際法被中止時,便有可能透過大眾意志來進行這些行動。

這意味著,在美國的情況下,雖然選舉程序依然運行,但民主不只是「議會程序」;那些打算毀滅選舉制度的人,其實正試圖摧毀民主。這就是我們當前面臨的悖論:選舉人團(Electoral College)向來被設計來防範「過度民主化」;儘管它屬於民主的議會機制,但在某種程度上卻「反民主」。

選舉人團背後隱含的觀點是:「人民並沒有足夠的教育或能力去判斷自己的最佳利益,所以應該賦權給少數選舉人團去替人民做決定。」這本身是反民主的安排,目的是在名義上「捍衛民主」卻事實上降低了民主的可能性。

因此,即使議會程序對民主必不可少,它也不足以確保民主的未來。當前我們面臨的核心問題,正是「未來」;而這個問題也能說明民主與人文學科之間的關係。

因為如果我們在問:「民主和人文學科的未來有何關係?」就要做好準備得出「若沒有未來,也不會有民主;而若想像力的練習(包括想像未來及其可能形式)匱乏,人文學科也無法真正發揮作用。」

當政治哲學談到一個新政體的「開創」時,就會畫面化地描述:一群人在自由地聚集,決定政府型態與共同生活的規範——盧梭、孟德斯鳩、洛克、霍布斯……我已經提供過一個類似鄂蘭的敘事。

這種想像場景並非真實歷史,也非純然虛構,但用意在於強調「自由地聚集」的重要性,一種在法律之前、法律之外便已存在的自由。想想看:如果某個法律是不正義的,或者法權的行使(或執行者)不正義,人們可以集結——即便法律明文禁止——以示抗議,拒絕戒嚴。那麼,他們是在法律之內,還是在法律之外?就是這種先於法律或反對法律的聚集,使我們得以推翻或挑戰不正義的權力。

因此,我們所談的民主起點,其實隱含了一種「自由聚集」的基礎,也預示了不服從甚至革命的可能。

在這種敘事裡,我們是透過「想像」來使自己脫離既有結構與法律,以反思它的正當性。這是一種虛構卻又批判的嘗試。如果缺少走出我們的時空環境的能力,我們就無法檢驗那些被自然化、常態化的法律是否具有正當性。

因而,民主與其正當性的問題,本身就依賴某種想像;若我們要「想像另一種可能」,思考如何更充分地實現民主的理想,也需要依賴想像力。沒有集體的想像,就不可能有改造、抗爭或革命。

我先前指出,建立新國家需要人民聚集、制定新法,但在此關鍵時刻,聚集與立法並不受既有法律的規範;這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無政府狀態。正如華特.班雅明所說,當人們第一次制定法制時,這個行動本身是「法律之外」的,即便它奠基了我們所謂的民主。

那麼,是否可以說「民主」本質上早已先於任何議會形式?如果不是,那我們就無法從外部角度去批判某些議會形式的反民主性,或肯定某些議會形式的民主性。

例如,我批評選舉人團是「反民主」的,這其實就基於一個「民主」的理念,而這個理念目前尚未在該機制裡實現,也許甚至在它之外。而選舉雖是民主不可或缺的制度,但民主本身也同時存在一些「離散的、奔逃的、未被捕捉」的形態。那些形態並不會因為選舉而被壓縮或代表。尤其是當政府當選後,卻剝奪人民的權利,對於那些說真話、為正義發聲的人進行打壓,或者對移民、弱勢進行各種剝削等,都是民主受損的表徵。

當民主因民主選舉而受損時,接著的問題便是:我們怎麼樣團結彼此以維繫民主生活的想像?我們如何為那些在此種選後情勢下最受排擠的人,提供激進的關懷與支持?最關鍵的或許是:我們能提出什麼新的想像,能夠對抗這種基於種族、民族仇恨,仇視性與性別少數的世界觀?在這種世界觀裡,資本的累積與社會服務的摧毀被視為「公共利益」,戰爭延續、地球被破壞;那根本是一種反烏托邦的公共善。

這確實構成巨大的矛盾:當人民的意志與「所有」人民的利益彼此對立,且人們行使的權力剝奪了其他人的政治歸屬、參與及自我決定權——但這並不是要我們否定民主,反而提醒我們必須以更具包容、更能激勵人心、更平等的方式去「重啟」民主。我們需要重新打造一個新的「共同想像」。這個想像可以汲取日常生活中的潛能,尤其是那些在美國的帳篷營地與抗議現場、關注無家可歸者、反對監獄、反對邊境暴力、反對種族滅絕的行動之中,都有著可以被延伸的可能性。

讓我們思考:反民主力量,如今日常所見,往往以「剝奪弱勢族群權利、執行或策劃種族清洗」等作為特徵;它也常以民粹或法西斯化的形式,對移民與少數族裔進行宣傳攻擊,也對性別與性少數展開攻擊;對女性與酷兒社群的平等權利進行否定,將之描述為毀壞社會穩定的主因。他們也把各種「他者」汙名化、仇恨化,訴諸恐懼與排外,製造出所謂的「威脅」。

在這些情形下,一種扭曲的想像運作:他們把「性別研究」或「性別」本身妖魔化,當作「摧毀未來」的邪惡力量,好比稱其為「惡魔」、「洗腦意識形態」、「致命病毒」等等——我看過許多這些荒誕的類比。他們炒作人們對未來的不安,把罪過推給性別、女性、性少數或族裔移民,於是讓真正威脅(氣候危機、資本剝削、戰爭、結構性暴力)被隱藏。少數群體反而被當成替罪羊,並進一步被剝奪權利、排除法律保障。

要看穿這種手法,需要「耐心而審慎」的分析,需要對「性別研究、性別政策」的實際意涵有基本理解,並去檢視它們與自由、平等、正義等民主理念的相容性。如果大眾缺乏這樣的知識,就無法合理地質疑或駁斥這些宣稱。

舉例來說,之所以要反對性別暴力,原因在於「沒有人應該生活在恐懼之中,無論這恐懼來自親密關係、制度或國家」,因為暴力意味著尊嚴與自由被剝奪。如果我們認同「每個人都應該不必擔心遭受暴力而活著」,那我們就不應該容忍任何對女性或其他少數的暴力。若我們相信「每個人都能擁有支持自身生存與發展的條件」,且「選擇特定性別認同能促進個體的幸福」,為何不接受「性別自由」是人類繁榮的一部分、且平等對待可以落實民主理想呢?

那些煽動人們恐懼「被取代」、「社會被摧毀」的宣傳,就是誤導人們:「真正會毀滅未來的,其實是氣候災難、強迫移民、永無止境的戰爭、對弱勢的經濟與制度性暴力。」但一旦將女性、性少數、移民或弱勢族群妖魔化,那麼對他們的排斥、剝奪甚至消滅就更容易獲得支持。

想要理解這一切運作方式,我們就更需要支持「高等教育」:讓人們保有「開放批判探究」的空間,讓「證據、論證、歷史脈絡」能夠被學習與應用。當高等教育因新自由主義政權的撤資而式微,或被批評為「菁英主義」而不受信任,就給了法西斯與威權勢力可趁之機,讓人們更容易相信「世界最弱勢的人,才是最危險的」。

一旦大眾接受「弱勢者就是威脅」,就會出現剝奪他們權利、消滅他們或將他們隔離監禁的計畫。

此處我再度強調:「人能夠生存和繁榮,需要一定的基礎設施(infrastructures of life)」。倘若那些基礎設施失靈,我們就會陷入崩解,或者意識到我們其實無法自給自足。面對戰亂、佔領、或日常就充斥著違犯或暴力威脅的社會情境下,大家不禁要問:「要如何繼續存活?」如果語言裡我們假定「堅持(persistence)是一個主體(subject)的動作」,其實動物也會努力生存,而這種「持續存活」也往往仰賴條件與環境。

「堅持」有時候比「個體的求生本能」更為廣泛,也不一定與個人意志掛鉤得那麼緊。有時我們面臨了巨大的阻礙才能繼續活下去,我們得「通過、跨過、打破」某個障礙。

法律上的「自我防衛」往往只偏向警察、軍方等;那些邊緣群體似乎較難以同樣的姿態宣稱「這是自我保存」。一個民主若真的認同「每個人都有生存和尊嚴的權利」,就該承認所有人都擁有這份「自我保存」的正當性。

同時,我想說,「堅持」也常常是一種集體行動的力量:一種共同宣示「生命權」的行動,特別是在條件脆弱或被壓迫的環境中。這也會包括「跨越原本的類別」——例如,我可能需要擺脫那些社會加諸於我的刻板分類,甚至在不熟悉的空間或語彙中生存。生而為「活著的個體」意味著交織在互相依存的網絡中,而對我們來說,「堅持」也有著「抵抗」的意味。

人活在世界上,必然同時感受到死亡的不可避免,也體認到自己無法完全掌控何時何地消失;我們愛得深沉,卻無法得知彼此生命的長度。由於有限,我們更能察覺我們需要某些基礎設施:醫療、糧食、居住……

歷史學者拉斐爾.萊姆金(Raphael Lemkin)將「摧毀某個族群維生基礎」視為種族滅絕的一種行為;它針對的是「生活本身的條件」。相對地,「反種族滅絕」就是要營造一種政治生活形式,去保護並重建這些生活條件,讓更多有血有肉的生命能夠繼續活著,不用擔心被暴力抹滅。

我從一開始就提到想像力在賦予「未來感」上的重要性;沒有想像力,就不會有未來感,也因此不會有民主。我們活在一個有些人會被公開哀悼(grieve),有些人卻被忽視的世界;這樣的不平等也體現在「誰的生命被承認」,以及「誰的死亡被正視」。

什麼樣的轉變能讓我們開始把地球與其他生命形式都納入「值得悲悼」的範疇?如果我們不再把人類視為一切的中心,那要如何思考「相互依存」的關係?而我們又該如何生活,去讓這種相互依存得以真實落實?

人文學科能幫助我們理解如何去表達、反思與評論——比方說,在安提戈涅(Antigone)的故事裡,她反抗法律的禁令,想要埋葬哥哥,因為他的生命值得被紀念;但同樣地,對那些「活著卻沒有被尊重、沒有尊嚴的」人來說,在某種意義上,也同樣活在「不被哀悼的命運」中。我們需要正視,在當下就能感受到自己是否被視為「可哀悼」與「有價值的」;有些人,從一開始就知道自己一旦死亡,社會不會在意。

如果有些群體從出生到死亡都被視為「不值得重視」,那他們就實際上是「未被哀悼」的活人。相對地,對於那些隨時能獲得醫療、遠離戰區等保護的人,他們知道自己「有價值、會被哀悼」,因為有整套的社會與經濟網絡在保護他們。

因此,「不被哀悼」也可能是一種活著的經驗,知道自己時刻面臨極大的不安全,而社會也不把自己的存亡當一回事。問題不在於如何「再度人性化」,而在於當我們承認所有人都具有「人之價值」的同時,我們能否也超越人類中心主義去顧及其他生命形態?畢竟,若我們無法把氣候危機與整個生態環境的毀損一併考慮,就不可能阻止全球的生存危機。

那麼,如何調整視角,把「整個地球的生命世界」都視為值得悲悼、珍視?在這個問題上,人類便不再能自詡為絕對中心。我們要重新思考相互依存、問自己「如何一起生活」,就離不開對未來的想像力——這再度展現人文的價值。

今天,戰爭、氣候崩解、威權主義興起、社會公共資源被資本高度掏空的這個世界,凸顯了人作為生物體的脆弱與彼此依賴。我們需要透過組織、團結、關懷來擴大民主的場域。不這麼做,生活只會更艱難;然而要做到,必須要有時間和想像力,這兩者正是人文教育最關鍵的美德。

我們既需要批判,也需要探索。我們不能忽視白人至上主義、軍國主義民族主義、性別歧視、經濟剝削、棄置弱勢等是如何日常被再生產的;也需要問:「我們如何修補、重建?」有時我們也無法真正「聚集」到一起,但可以嘗試在公共空間中、在行動中,去形塑某種潛在的轉變,以修補地球、維護正義,同時打破以「監禁」作為唯一回應暴力的方法。

所以,對於我們這些人文學科的工作者,從未有任何時刻比現在更重要:要讓人們知道人文為何攸關「理解我們所處的世界、作出合理判斷、辨析政治領袖的承諾或謊言,以及想像人類如何共同生活」。學院與各類公共機構若能提供支持,將有助我們思考關於「如何持續活下去」,如何在面對巨大的危機與未來不確定性時,仍能延續並關懷那些已逝或正在受苦的人。

我們教語言、教翻譯、教文學形式與技巧,但在這些教學中,也可能孕育出一種「生命的詩學(Poetics for the living)」,培養出「持續生活的技術」,使我們既不否認苦難、暴力歷史與反覆的錯誤,又能帶著真實的反省朝向改變。

經常在文學課裡,我們打開一本小說或讀一首詩,第一個問題往往是:「我們在哪裡?誰在說話?」也就是我們從一種迷失感開始,逐步重構那個文本的世界,再帶著「另一個世界」的啟示回到現實。

關於我們這個撕裂且充滿內部分歧的時代,所需要的「關係詩學」(Poetics of relation)不只是一種向外宣示「人文多重要」的方式,更是回應眾多「公共」的需求:他們在呼喚一種「集體想像」:「我們在哪裡?誰在說話?誰渴望知道自己確實存在?誰在以我們尚未學會的語言哭喊?」

謝謝各位。

 

2025年1月7日星期二

哈拉瑞《連結:從石器時代到AI紀元》第一章到第五章摘要

 

哈拉瑞《連結:從石器時代到AI紀元》,英文書名為「Nexus: A Brief History of Information Networks from the Stone Age to AI」,比對中文書名與英文書名,Nexus(相關討論見頁267談「對連結性的治理需重新界定段落」及Information Netwoks顯然是重要概念,但被中文翻譯稀釋掉了。

「資訊使網絡得以黏著」(p.9),智人以故事、幻想及錯覺打造並維繫了諸多大型網絡。(p.9)天真的資訊觀認為「資訊越多越好」(p.12)AI已不完全是工具,而是能夠做出決定的行為者(p.18),而其所作的決定不見得有益於人類。

民粹主義則將「資訊視為武器」(p.20),但反身地來說,民粹主義者不同樣也是拿著「資訊」為武器的一群人嗎?他們認為自己相信的才是真實。儘管如此,他們對「天真的資訊觀」抱持懷疑這點是值得肯定的,但把權力視為唯一現實,資訊永遠是一種武器的觀點則是錯誤的。(p.24)

總是有兩者之間的道路的,哈拉瑞為此而寫這本書。他認為除了暴力以外,「人類其實是想知道真理真相的,所以還是有機會透過交談、承認錯誤、接受新想法、以及修改我們所相信的故事,而讓至少部分的衝突得以和平解決。這正是民主網絡與科學機構制度的基本假設(p.460),這是他寫作本書的基本動機。「我們必須為各種機構制度打造強大的自我修正機制。這或許就是這本書最重要的啟示。(p.463)

本書分三部分,相關概述可見頁25至頁29。就章節安排來說,第一部分談人類形成的網絡,從口說到文字的演變,接著比較宗教與科學,主張其差異在自我修正機制,最後比對民主與極權制度,說明其在資訊流通上的差異。第二部份談由於矽晶片的運用如何影響社會、經濟與政治。第三部份則再論人類的政治制度,談能否彼此對話以因應「智人之上」的矽幕的到來。

 

第一章「資訊是什麼?」開始談到鴿子,封面的寓意在此彰顯。作者反對天真的資訊論(真假觀)(p.40),主張「真正定義資訊的是『連結』,而不是「呈現」或「再現」:只要能將各個不同的點,連結成網路,就是資訊。資訊不一定是要告訴我們一些什麼,而是要把人事物組織起來。(p.42)如同「DNA資訊連結了幾兆個細胞,以及激動人心的音樂連結了成千上萬的聽眾。」(p.44)(另參考《串流音樂為何能精準推薦『你可能喜歡』》一書》,《聖經》作為文本,更是展現了連結的威力。因此,在談資訊在歷史上的作用時,關鍵不是問「真假程度」,而是問「連結人群的效果有多高?這項資訊創造出了什麼新網路?」(p.46)由此,哈拉瑞推斷:「智人征服世界在於他們懂得運用資訊,連結人群」。(p.47)

Chatgpt摘要:《Nexus》第一章探討資訊的核心特徵——連結,而非準確反映現實。透過歷史案例,如一戰信鴿「Cher Ami」與猶太間諜網絡NILI,作者說明資訊能創造網絡並驅動合作,無論其是否真實。資訊不僅限於符號,如《聖經》雖存在錯誤,卻成功連結了宗教社群。章節強調,人類的成功源於運用資訊建立連結,而非追求絕對真相。

 

第二章談「故事-無限的連結」,也就是人類最早發展出來的資訊技術。「相較於尼安德塔人,智人的資訊網絡因為有了故事,所以有了人對故事的鏈結」。(p.50-51)故事一再傳播,就成為信仰。作者說說信鴿英雄謝爾阿米,其實是品牌營造活動的結果。(p.52)用耶穌故事說「假回憶也能變成真回憶」。(p.55)人類憑著故事,增加了客觀現實與主觀現實之外的「主體間的現實」(p.57),諸如國家(p.59)、神衹、貨幣皆然。(p.60)故事造就了大規模的人類網絡。(p.61)故事不是真理,它是虛構的,但虛構的故事並不等於謊言。(p.67)人類學會了如何區分真實與虛構,也在真理與秩序之間拿捏平衡。(p.71)

Chatgpt4o摘要:故事是人類資訊網絡的核心力量,透過建立虛構的「跨主觀實在」,如宗教、國家與貨幣,連結數十億人並創造社會秩序。然而,資訊網絡在追求真相與維持秩序間存在矛盾,真相的揭露可能破壞基於神話的穩定結構。從信鴿到耶穌的神化,故事塑造了歷史,但過度依賴虛構可能導致權力失衡與缺乏智慧。人類的挑戰在於平衡真相與秩序,讓資訊網絡兼具力量與智慧。

 

第三章談「文件-紙老虎也會咬人」。作者用清單列表對比故事,談文件如何克服腦力侷限,創造穩固的主體間現實。文件成了資料庫,需要檢索技術,而書桌上的統治,成了官僚制度。分類制度遇上了演化的擾動,秩序面對真實的混亂,需要深層政府(p.91)以維持表面的穩定。官僚制度改變了資訊流向,形塑不對等的支配關係。為了克服不平等,必須殺掉文件,殺光律師,但新的秩序仍需要新文件、新律師。如何在秩序與真理間取得平衡呢?

Chatgpt4o摘要:故事與書寫是人類資訊技術的兩大支柱。故事激發民族夢想與身份認同,書寫則提供了具體化的秩序與管理能力。雖然故事能促進人類合作,但無法解決複雜的實務需求,如稅務和基礎設施管理。書寫技術突破了記憶的限制,透過文件建立起新的「跨主觀實在」,如土地所有權和社會規範,並使官僚體系成為維持秩序的核心。然而,官僚制在分門別類中可能犧牲真相,並造成對權力的疏離感和理解障礙。從民族建構到大規模數據處理,書寫和故事共同塑造了現代社會的運作方式,但如何在真相與秩序間找到平衡,仍是資訊網絡面臨的持續挑戰。

 

        第四章用宗教史的例子,談「錯誤-絕對正確是一種幻想」。從個人可以自稱神義,到宗教機構的創立以取信於人,降低錯誤,書籍選編,但仍無法克服如何選擇才是絕對正當的問題。凡是人,解讀皆可能有出入,而《聖經》各有版本不同,教會與經文相互形塑,形成正統教會之封閉體制,而界定出異端,加以殺戮。追求「絕對正確的文本」,事實上從未成功。而界定異端,也造成災難,如獵殺女巫,羅織罪名之禍,眾口鑠金。如何反制?

對真理的追求,形塑出科學機構,承認自身的無知,鼓勵犯錯與自我懷疑,發展出自我修正技術。影響所及,教會也發展出自身修正制度:「教會不會錯,錯的是某些教徒」。(p.146)而科學則隨著自身修正機制,歷經多次典範轉移,「不發表,就淘汰」,你必須揭露既有理論的錯誤,提出新的想法,你不會因為重複他人言語而被肯定。(p.153)但像在蘇聯這樣的體制下,科學不敵意識形態,導致了李森科主義之挫敗。(p.156)但是過份追求自我修正,雖然有利於追求真理真相,但卻會使得維持秩序的成本太高,也許帶來更嚴重的混亂與破壞。

Chatgpt4o:第四章《錯誤:無誤幻想》的核心在於探討人類對錯誤的認識及糾正錯誤的機制如何塑造歷史與社會結構。作者指出人類自古以來就希望依賴某種超越人類缺陷的系統,如宗教、神聖經典或科技,來確保真理與正義。然而,無論是宗教經典還是新興的人工智慧,這種依賴常導致新的權力機構崛起,如教會或神職機構,甚至壓迫性的解釋體系。此外,現代科學革命的自我修正機制為避免人類錯誤提供了一個關鍵參考,但這種機制在某些領域如宗教和政治中仍面臨巨大挑戰,特別是在平衡真理與社會秩序方面。最後,作者強調,未來人工智慧的發展是否能支持民主自我修正機制,將成為關鍵問題。

 

第五章,把民主與獨裁視為兩種相對的資訊網絡類型,談「抉擇-民主與極權制度簡史」。(p.159)獨裁資訊網絡的資訊集中、認定中央絕對正確、缺乏自我修正機制;民主政體則是分散式資訊網絡,有強大的自我修正機制,容許人們犯錯後,及早修正。(p.161)民主是「對中央權力有明確限制的制度」,不是人多的一方就可以殺掉人少的一方,基本權利是不可剝奪的,如人權與公民權。政府必須積極保護,否則非民主制,而是成為無政府主義。(p.166)

民主—對中央權力有明確限制的制度

把民主定義為「擁有強大自我修正機制的分散式資訊網路」,就會與「民主等於選舉」這種常見的誤解,形成鮮明對比。選舉是整套民主工具組的核心成分,但並非民主的全部。要是沒有額外的自我修正機制,選舉就很容易遭到操弄。而且就算選舉完全自由公平,光是這樣也還不足以保證就是民主。因為民主也絕對不是「多數獨裁」(majority dictatorship)。

假設有一場自由公正的選舉,由51%的選民選出某個政府,而這個政府接著決定要把全國1%的選民送進死亡集中營,就因為這些人屬於某個受到憎惡的少數宗教。這算民主嗎?顯然不算。這裡的問題,並不是說要有超過51%的某個「特別多數決」,才能允許進行種族滅絕。絕不是只要政府能得到60%75%、甚至99% 選民的支持,就能讓死亡集中營成為一個民主的決擇。所謂民主制度,並不是只要占了多數,就能去消滅那些不受歡迎的少數族群,民主制度其實是指一種對於中央權力有明確限制的制度。

假設51%的選民選出某個政府,接著這個政府就剝奪了其他49% 選民(又或者只是其中1%)的投票權。這算民主嗎?答案一樣是否定的,而且也一樣不是個數字多寡的問題。剝奪政治對手的選舉權,就會讓民主資訊網路的一大自我修正機制失去作用。選舉這種機制的重點,是讓資訊網路有機會說:「我們錯了,讓我們再試試別的。」但要是中央能夠恣意剝奪人民的選舉權,就等於閹割了這種自我修正機制。(頁163-164

               

「選舉制度並不是用來找出真相的方法。選舉只是要在各方衝突的欲望之間,做出裁定,以此來維持秩序。」(p.167)民主是力量關係間的相互制衡,而不是走向民粹,自以為自身能代表「人民」。(171)是否民主,關鍵在於能否對話(176),保障言論自由,以及具備傾聽彼此的能力(p.178),多元群體若要能進行對話,必須藉教育與媒體讓大家瞭解未經歷過的議題。(p.184)民主不是全有或全無的問題,而是一道連續的光譜。(p.188)是大眾媒體使得大規模民主得以成真(p.190),新聞自由是必要的制衡體系。(p.192)

但在二十世紀,大眾民主也能變相成就大眾極權。(p.194)政府、黨支部與秘密機構三位一體的監督機制,資訊科技上的發展使得完全控制成為可能,但也因為無人挑戰與指正錯誤,獨裁者也因而被推翻。但新的獨裁者(AI)降臨,它監控一切,我們對它仍一無所知。(p.233)

Chatgpto1:在這篇章節中,作者將民主與極權(或獨裁)制度視為兩種截然不同的資訊網絡,說明民主如何透過多元節點、強而有力的自我修正機制來保障多樣性與自由,並強調在民主體制下,政府中心並非無所不能,也必須受制於選舉、司法獨立和言論自由等制衡;相對地,極權則傾向資訊高度集中,否定人類可犯錯的可能,排斥異議和自我修正,進而導致大量錯誤決策與壓迫。作者回顧古今實例,從羅馬帝國、秦朝到納粹德國與史達林時期蘇聯,闡釋極權為何往往要消滅任何可能威脅中心權威的機構或聲音;也探討了科技如何先後促成大規模民主與大規模極權的出現,並暗示未來人工智慧時代,或許會帶來新的挑戰,使民主與極權之間的角力走向「矽幕」的分野──不再只是人類彼此爭奪權力,而是人類整體與演算法或數位神祇之間的角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