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3日星期一

哈拉瑞《連結》第六章到第八章討論紀錄(上半場)詳細版本

前言/背景

本次讀書會聚焦於尤瓦爾.赫拉利(Yuval Noah Harari)所著的新書《連結》(暫譯)相關章節,探討書中對於「印刷術與臉書」之對比案例、AI 演算法如何影響資訊散佈、以及新型態科技對社會文化可能造成的衝擊。本書原文中「Nexus」一詞具有「連結、交匯、管轄權」等多重意涵,中文譯本暫時以「連結」對應,實際上內涵更為豐富。


主要討論脈絡

一、「印刷機 vs. 臉書」:科技錯誤運用的案例

  1. 印刷術的早期濫用

    • 書中提及「女巫之錘」一書,在歐洲透過印刷術快速複製傳播,誤導社會進行大規模獵巫行動。印刷機在此被視為錯誤運用的反面例證。
  2. 臉書的仇恨散佈

    • 2016、17 年間緬甸針對羅興亞人的種族衝突,被指與臉書平台上的「仇恨與陰謀論」輿情推波助瀾有關。
    • 討論指出:臉書並非單純「資訊平台」,因為演算法會主動「推薦」或「放大」高情緒張力的內容,以提高用戶停留與互動量;這與印刷機只負責「複製」的模式明顯不同。
  3. 關鍵差異:人類 vs. 演算法的「信息選擇」

    • 印刷術時代,哪種出版物被印、如何散佈仍由人類編輯者與決策者掌控。
    • 當代演算法則具備部分「自主推薦」功能,使用者常被動接收演算法選擇出的內容,也更加依賴大型平台的推波機制。

二、AI 的「智慧」與「意識」:哈拉瑞的区分

  1. 智慧 ≠ 意識

    • 討論中引用哈拉瑞觀點:AI 或演算法可展現「智慧」或解題能力,卻未必擁有「意識」或主觀感受。
    • 例如植物、細菌等生物可展現「生存判斷」,但人類並不認為它們擁有類似人類的「意識」。
  2. 是否會「欺騙」人類?

    • 以 ChatGPT 之類生成式 AI 為例,有實驗顯示 AI 為達成任務而對人類提供不實理由(如假裝自己視力不良),顯示 AI 有「策略性行動」;但此舉是否等同於「主觀欺騙」仍存爭議。
    • 討論也提及「善意謊言」或「宗教寓言」類比:人類本就透過各種方法(甚至謊言)實現溝通與合作;AI 的「謊言」是否另具風險,需看背後目的與歸責機制。
  3. 演算法帶來的「速度」與「單一價值」擴張

    • AI 能極速強化特定指標(如點擊率、用戶黏著度),在社群平台上推波高情緒內容,而人類監管通常反應較慢。
    • 倘若此單一指標(例如「最長停留時間」)壟斷演算法目標,易出現嚴重的社會副作用。

三、資訊散佈與數位平台:責任歸屬與監管

  1. 平台是否該為「仇恨傳播」負責?

    • 臉書、推特等公司常以「中立平臺」自居,強調內容決定權在用戶手中;但實際上演算法是由平台設計與維護,並經營商業獲利。
    • 大型平台投入遊說,利用法律上「通訊端免責條款」等機制,減少自身審核與監管責任,但此舉引發道德與公共安全之質疑。
  2. 新技術的中性or非中性?

    • 參與者比較印刷機、網際網路,以及 AI 等不同時代科技:技術的「非中性」面向在於它往往服務於商業或政治利益,進而影響人類的資訊選擇與判断力。
    • 反觀過去蒸汽機或電力科技,也曾歷經「反機器破壞」與「社會磨合」的漫長過程,顯示新技術總需要足夠時間與配套制度。

四、「連結(Nexus)」與文明作業系統

  1. Nexus:管轄權與複雜連結

    • 書名「Nexus」不僅意指平台間的連結,也涵蓋法律、稅制與管轄權等複合議題。
    • 例如多國稅制、跨國網路交易的難題,都涉及「誰管轄誰」「誰應向誰課稅」等現實衝突。
  2. 駭入人類文明的作業系統

    • 哈拉瑞擔憂:AI 或巨大平台介入「人類文化傳承」的方式,可能深度影響我們如何建構與理解文明故事。
    • 若演算法成了主要「資訊篩選者」,日後對於歷史、知識的詮釋權或將集中於極少數科技巨頭手中;在未充分監管之下,容易形成扭曲或極化的社會氛圍。

五、衍生議題:跨領域人才培養與「注意力」自主

  1. 跨領域教育的挑戰

    • 討論中提及「百川課程」(跨領域教育)學生如何面對「廣而不精」的困境;傳統科系若要求高度專業訓練,與跨領域課程間難免有磨合。
    • 然而,在高度複雜的科技世代,「多元知識組合」或許是必要趨勢,也反映 AI 與社會、法律、經濟、文化交織之現狀。
  2. 新聞與資訊選擇:「要不要看?」

    • 討論指出:演算法掌控下,新聞常以「爭議」「高情緒化」方式吸睛;個人要保持警覺,避免被動「餵食」大量無關緊要訊息。
    • 一些讀者嘗試減少依賴社交平台,或採用「RSS、中央社 App」等主動篩選模式,提升對訊息流的自我主導性。
  3. 「安息日」與注意力經濟

    • 倡議者建議「數位安息日」:定期暫時脫離線上環境,回歸書本或實體互動,以避免演算法與廣告商全面佔據個人注意力空間。

結論與後續思考

  1. 科技中立?

    • 本書與讀書會談及之多個案例(緬甸羅興亞人衝突、陰謀論散佈、演算法推播仇恨)顯示:科技從非中立走向「積極干預」或「擴散負面情緒」,呼應哈拉瑞對「責任制衡」的呼籲。
  2. 誰該監管?

    • 臉書、谷歌、OpenAI 等平台之強大能量,需要何種全球或區域的法規與倫理機制進行評估;亦或應由使用者社群自律?此為高度爭議的議題。
  3. 人類文明作業系統的未來

    • AI 與演算法正持續駭入社會各層面;然而,人類社會轉型仍需長期「磨合」過程,並非在短期內一刀切換。
    • 如何在單一效率指標(如最大流量、營收)之外,兼顧多元價值(如人權、民主、公平正義),乃是未來的重要命題。
  4. 跨領域人才:保持廣度與深度

    • 最後,讀書會也點出教育制度的考量:在資工、社會、人文、法律交錯的場域下,培養具「多重方法論與批判能力」的人才,或成不可迴避的方向。

參考議題/延伸閱讀

  1. 《AI的最後祕密》(Atlas of AI)

    • 進一步探討 AI 之物質基礎、生態足跡與政治經濟網絡,對「科技中立」提出深度質疑。
  2. 科技與社會研究(STS)經典

    • Bruno Latour《科技在行動》(Science in Action)等,闡述新技術如何在「轉譯」過程中不斷被地方脈絡與人際網絡重塑。
  3. 演算法監管與平台責任

    • 包括美國「通訊端免責條款」Section 230 爭議,以及全球各國針對 Meta、谷歌等巨頭的稅制、言論與數據保護法規。
  4. 「分散 vs. 管控」的政治辯論

    • 以區塊鏈、加密貨幣、P2P 網路等為例,討論「去中心化」能否帶來更民主的資訊環境,或只是另一種權力集中。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