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24日星期三

[醫社摘要] 認同的危機:以醫療社會學為例

Gold, M. (2005[1977]). A Crisis of Identity: The Case of Medical Sociology. In G. Scambler (Ed.), Medical sociology : major themes in health and social welfare (pp. 31-43). New York: Routledge.

認同的危機:以醫療社會學為例

本文回應批評者對醫療社會學作為醫學附庸學科的批評,也就是說討論醫學支配及價值偏見的問題。本文的觀點是由我們主觀偏見與假設創造出來的問題是足以被處理的,毋需將它們混雜於其他由不同傾向且同樣主觀的領域就能得到處理。本文目的不於訴求價值自由的醫療社會學(value-free)而是要表達如果醫療社會學繼續從屬於醫學的認同,那麼它就會變得沒有價值。重點在於對醫療社會學家的社會條件進行反省,思考他們生產知識的社會條件為何。獨立於醫學規範及其價值有助醫療社會學發展自身理論及確立其自主性。更重要的是,關注社會結構條件,將疾病放回生活整體脈絡中。帕深斯(1960:173)說得好:「如果對人們來說活著沒有什麼意思的話,那麼為什麼人們需要趕快康復,或者照顧好自己的健康呢?人們並不能『被迫自由』除非自由是某種超越自身的條件,使得他以及他所尊敬的人們真的渴求與重視這種自由。」(For why should a person recover from an illness or take good care of his health, if there is nothing worthwhile for him to live for? He cannot be "forced to be free" unless freedom isthe condition of something beyond it, which both he and the others whom he respects, really want and value.)(P40)

對我來說,這篇文章實際上有點無趣,除了最後帕深斯的引言之外。本文主旨大致如上,我是用比較快的瀏覽方式讀完這篇,花了不到五十分鐘的時間,但是最後一段話真的很值得深思,這段話是出自帕深斯的。對我來說,活著本身是手段,為了什麼而活著可能才是重點,帕深斯也很有趣地在最後一句話,加上了the others whom he respects,或許也就是看到了這種關連吧,如果人是與其他人無涉的單子,那還真的沒有什麼好活的。但是人活著,有時候真得只是為了一個懂他的人,或者他敬重的人,不論這個人是親人,或者所謂的恩師,人們也可以為死去的人活著,也可能為了貢獻這個世界而活著。儘管人們有時候可能覺得生命虛無,找不到生活的目的。但就像康德說的(儘管我得很誠實地說,我沒讀過它的書,這是聽老師說的)「人是他自己的目的。」人為自己設定自己的目標,然後努力實踐它,也就不枉此生了。人是向死而生的,每個人的世界也不同,但是隨著自己目標的設定與貼近,就會漸漸變成什麼樣的人。我想這也是我要勉勵自己的,年紀也不小了,該成熟了,對我來說,我希望能夠對人們有些貢獻,譬如說能夠對生命有更深的認識,能夠分享給他們,當然我還需要學的東西也真的很多很多。學,然後知不足。學問之道,但求放心。我給自己設定的博士年程為四年,希望能夠踏踏實實地完成學業,畢竟,過程也許才是人生最重要的部份,也許我也會擔心找不找得到教職的問題,但是如果我不把博士生的馬步蹲好,真的找到了教職,我敢上台教人嗎?我只怕自己誤人子弟,騙吃騙喝,還是老實點好。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