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Estelle M. Phillips & Derek S. Pugh
- 譯者:戴靖惠
- 出版社:弘智
- 出版日期:2002年02月21日
-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570453492
- 裝訂:平裝
- ------------------------------------------------------------------------------
- 摘要
第一章 邁向研究生之路
(師生關係)研究生與指導教授的關係不像「師傅與徒弟」,指導教授反而比較像是研究生的角色典範。…特別要謹記在心的是,唯有定期地獲得指導教授的支援,學生才可能充分地發展、獲得學位。(3)
(研究生的心理)歷經了這個自我懷疑與反省的階段以後,一位成功的研究生會學到箇中要領,將自己定位成一個足以勝任各種挑戰的專業人士,不但懂得如何表達自己的看法,同時,他也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侷限,由於知道自己的不足,研究生會試著尋找自己需要的知識,勇於承認自己在某些領域上的貧乏,而非因為害怕別人覺得自己愚蠢而不懂裝懂。這正是研究生們應該要達到的境界。(4)
(本書目的)最重要的是,研究生必須要自發地
第二章 進入研究所系統
博士班研究生新手應該盡量避免在一開始的時候就肯定地答
(研究生互動)研究生乏間要產生互動似乎有些困難,這牽涉到整個博士班教育的架構問題。在博士教育系統中,並不為研究生安排共同的討論課程,彼此之間自然會疏於聯繫,因此研究生之間的人際關係需要刻意而長期的經營才能建立。(16)
第三章 博士資格的本質
整個博士養成訓練的目標:提升你的能力,使你也具有檢驗他人博士論文的權威。你必須具備專業技能,也必須知道什麼是獲得博士學位的標準。因此,這會產生兩個必然的結論:(1)在攻讀博士學位的早期時,你必須要積極閱讀相關領域的博士論文,以便瞭解標準為何。想要知道真正的標準何在,除此之外別無他法。(2)如果你還得拿著自己的研究結果問指導教授「這樣可以了嗎」,表示你還沒有真正做好
(行動要領)
1. 瞭解在你的領域中,達到何種標準及成就,方可成為完全專業的研究人員,並有資格拿到博士學位。
2. 閱讀同一領域裡其他人所寫的論文,評估它們的原創性有多符合審查委員的要求。
3. 你必須瞭解,剛開始對於研究的熱忱到最後一定會漸漸消褪。因此,你需要充分的決心和毅力(而不是小聰明而已),才可能完成學業獲得學位。(36)
4. 利用研究委員會對大學在博士完成率方面的施壓,確保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獲得充分的支援。
5. 指導教授和研究生要持續地檢討、調整研究範疇和時間限制之間的緊張狀態。(37)
第四章 如何拿不到博士學位
人們可能覺得
攻讀博士的過程是一種研究技能的訓練。(41)
(不良的指導)學生自己苦幹;老師總是用新知打擊學生。(47-8)
本書的主要論點是,攻讀博士學位的學生一定要徹底瞭解這個訓練的目的,以及博士過程的本質。(50)
第五章 如何做研究
行動要領:
1. 你應該仔細地考慮選擇「驗證性研究」作為你的博士論文種類(指出普遍化論點之不足)
2. 你除了仔細觀察以外,還要
3. 你必須事先練習、運用那些和你的研究計畫有關的程序、技術或技能。
4. 至少和另一個博士研究生建立一個同儕支持團體,以便互相提供意見與鼓勵,並且監督彼此的進度,以符合期限之要求。
5. 參考電子同儕團體,以擴展你的接觸網絡。(67)
第六章 博士論文的形式
(背景理論-專業)回顧文獻是為了對理論背景能達到專業水準的了解。當你表達的見解,能夠吸引同一領域中的專業人士,引起他們對你的看法產生興趣,這便是所謂的「專業」。因此,你必須採取有效的方法去組織各種資料、評估前人的研究成果(當然也包括反駁他人的批評)、了解研究趨勢、認清理論和實務上的弱點。當你具備這些能力,就證明你對於背景理論有高度的嫻熟。(70-1)
(焦點理論)你必須詳細而精確地說明自己的研究,以及研究的目的。首先釐清問題的本質,著手分析問題。擬定適當的假設、檢討他人的論證、運用自己的資料與分析、循序漸進地進行討論。(71)
(資料理論)證明你所用的資料,對於論點的確具有重要性與有效性。(信度和效度)(72)
(貢獻)由你自行評估此論文對於該學科的發展有何重要性。可強調此項研究的意義、指出其侷限,並對未來的研究方向提供建議。博士學位的意義:不是為了研究而研究,而是為了證明自己是一個專業的研究者,能夠精確地掌握研究領域的最新狀況,並且有能力評估各項新的發展──包括對於自己或他人的研究。(73)
(摘要和結論)摘要和結論是兩回事,為了強調兩者的差異,我們建議將他們分別放在不同的章節。大部分的時候,撰寫結論所需投注的心力比摘要來得多。(74)
(結論)你必須要釐清「結論」在論文中所扮演的角色:結論的目的在於說明此研究結果和背景理論或焦點理論之間的差異。(74)
(原創性的概念)本書作者條列了十五點供參考,前六點為學生的原創力:
1. 首度以書面著述某項重要的新資訊。
2. 延續一個具有原創性的研究。
3. 執行指導教授所規劃的原創性研究。
4. 在一個雖非原創但卻具有重要性的研究中,提供具原創性的技術、觀察或結果。
5. 在該研究的啟發下,使其他人提出很多具有原創性的想法、方式或詮釋。
6. 以具有原創性的觀點檢視他人的思想。
此外,還提到博士研究的原創性包括如下:
7. 進行從未有人做過的實證研究。
8. 創造從未有人做過的綜合研究。
9. 重新詮釋已知的素材。
10. 嚴格檢視國外已經做過、但尚未在國內進行的研究。
11. 將某項技術運用在一個全新的領域上。
12. 為舊議題找到新的證據。
13. 以跨學科的方式及不同的方法論進行研究。
14. 檢視某學科中尚未被探討的新領域。
15. 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為知識再做補充。(75-6)
(書寫與思考)書寫語言被指為「發現新知識的工具」。(80)
(提高寫作生產力的策略)
1. 訂定一個概略的計劃(但你不一定非依此進行不可)
2. 一次完成一個章節,可能有助於讓你的工作更井然有序。
3. 可能的話,使用文字處理機。
4. 至少修訂或重新起草兩次。
5. 每個星期至少固定花2~5 小時寫作。
6. 找個安靜的環境寫作。可能的話,在固定的地方寫作。
7. 為自己訂定目標。
8. 請同事或朋友為初稿提供意見。
9. 和信任的朋友或支持你的同事合作。(83)
第七章 博士的歷程
(從有把握的地方著手)在C. P. Snow的自傳式小說《追尋》(1958)中,提到他如何克服系統性研究所帶來的挫折感。他說自己花了好幾年的時間做一些「基本」研究,一直到他在科學界產生了影響力以後,才真正有機會探討自己有興趣的問題,而這些研究和他之前的工作看來毫無關聯:我不能寄望權威人士會平白無故地把我當成科學界的明日之星。我得先證明自己的能力……我從有把握的部份先著手,這些問題可能並不特別令我著迷,但是我確定可以得到一些成果。(55)……只要想到未來,我就更渴望能夠投入研究那些真正吸引我的問題。當我努力為我贏得地位與聲望後,我才有在荒地上孤注一擲的本錢……此時,我已經具備了很多在研究上所需要的經驗和技巧。(96-7)
(研究工作即工作)研究工作的真實面貌,就是「工作」。(97-8)
(回顧文獻)最糟的事情並不是別人發表了和你一樣主題的論文,而是你從來沒有發現有這樣的研究存在。身為一名研究者,你必須非常熟悉這個領域中的動靜,並且隨時掌握各項新的發現。(100)
(對時間保持警覺)對時間保持警覺,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我們可以把整個工作的過程視為「漸進地減低不確定感消褪」。(102)
(博士研究期間的教學工作-兼差式的教學)我們可以從三個方面來說明研究生兼差教學的益處:大學部學生可以有熱忱度很
(行動要領)
1. 了
2. 和你的指導教授合作,根據本章所述的時程圖,為你的整體研究建構出一個階段性的計畫,這將有助於你在時間架構內完成研究。以此一時程圖檢視自己的進度,並且督促自己持續向目標邁進。(117)
(下略)
第八章 與指導教授的相處
(指導教授期望什麼?)指導教授希望學生很獨立、指導教授要的不只是草稿、指導教授希望定期和研究生會面、指導教授希望學生誠實報告進度、當指導教授應學生要求而給予建議時,他們希望學生能接受建議、指導教授希望學生有研究熱忱,並且充滿驚喜與樂趣!(119-126)
(指導教授要的不只是草稿)指導教授要的不只是草稿:在你把作品交給指導教授前,請他人為你的工作成果提供評論或建議,可以使你
教育你的指導教授
如何打破溝通上的藩籬
首先,你必須了解並且謹記在心:指導教授真正做的事情和學生覺得指導教授應該做的事情,兩者之間通常有所差異。舉例來說,指導教授撥給研究生的時間包括思考關於學生的事情,以及閱讀報告或個別的指導時間。對於指導教授花費在你身上的心思和時間,你應該表現出了解與感謝。表現你的感謝,能夠使你們之間更加坦白,而不再侷限於純技術性的對話。(128-9)
改善指導的品質
與指導教授的相處中,有一個非常基本的要點──激發廣泛的討論,藉此你可以減少溝通上的障礙。身為學生的你,最好能夠負責規劃個別指導的內容,甚或列出一個討論清單。有必要的話,你還可以請指導教授也列出他認為需要討論的問題,兩相對照之後再擬定共同議題。在這個過程中,通常都要釐清一些誤解。(129)
第二章提過一個可以減少溝通障礙的方法──
在第七章時,我們曾經強調「期限」的重要性。而「期限」也是你在管理與指導教授之間的關係時,很重要的一項策略。在每一次的指導會議結束之前,你應該確認彼此是否都做了相關的紀錄。…重要的是你們必須訂出下一次個別指導的日期和時間,使你明確地知道你將在何時再度與指導教授討論。(131)
我們曾經提到,對你來說,有效果的回饋是必要的。因此,在指導會議即將來臨時,你必須協助指導教授充分地利用時間。我們要再度強調,只有當你問對了問題時,才能得到有用的解答。(131)
後面的章節主要是寫給指導教授以及學校管理階層看的,略。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