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1日星期四

[摘要] 黃金麟(2017)戰爭與台灣的高等教育,1945-1990

「仰仗教育部的鼻息成為台灣高等教育的歷史特質」(黃金麟 2017:164)。

黃金麟(2017)戰爭與台灣的高等教育,1945-1990。台灣社會學第34期,頁123-167


第一節、連鎖之變
黃金麟的提問:戰爭的生產性、目的性和限制性,如何反映在大學系統的建立與發展上?(127)

現象:
1.      除了一般大學在戰後廣為設立,軍警官校的大學化,以及私立大學中教會大學的比例問題也應注意(128)
甲、軍警官校比傳統大學更早提供四年制大學教育,極不尋常(128)
乙、1954年東吳大學復校到1960年輔仁大學的復校,六年間相繼成立5所私立教會大學和獨立學院。相較同時期私校12所,比例上醒目(128-9)
丙、共產黨取得政權後,改造高等教育與關閉教會大學導致的遷移浪潮。(129)

第二節、冷戰的出路
1.      內戰和撤退,共產黨的反帝行動與1952年的高等學校院系調整,成為1950年代台灣大學系統快速擴張的條件。(132)
2.      「就歷史結果來說,美援確實是創造臺灣經濟奇蹟的重要條件。它在資本和技術的層面提供台灣工業化的條件,而透過最惠國的待遇,台灣可以將剝奪農業剩餘培植工業生產的結果,銷售到美國。沒有最惠國的待遇,台灣要變成出口導向的國家,這條路不會如此順遂。以原始積累的概念來說,『以農養工』的積累體制其實是透過美援的挹注,才發動起來的。」。(135)

l   研究目的:作者希望顯示「美援對戰時體制的維繫作用」(136),就「高等教育的發展評定冷戰對台灣的影響」(137)
1.      冷戰與內戰的交集,是「反共」。左派意識的缺席與大學的訓導化與其相關。(137)
2.      以冷戰體系和美援資本做為條件的經濟生產,在1960年代凌駕並主導台灣的教育發展。(138)
3.      人力作為資源的誕生脈絡。(137-139)
4.      小結:冷戰體系隱然主導台灣的高等教育發展。除了在反共立場上與動員勘亂同一陣線,美援的提供也在財政、經濟和技術的領域,醞釀台灣經濟奇蹟的誕生。這個奇蹟路線的製造,在交錯技術官僚的智慧與決斷後,深刻影響當時的教育體系發展。高等教育的走向,不管是它受到的政治和思想管制,還是功利主義式的運用與定位,都和冷戰的在地化脫離不了關係。為了將臺灣牢固地納入美國的東亞戰略佈署,成為美國國力在東亞的延伸,一些非官方的連帶也在台美之間架構起來。以高等教育來說,各種基金會的穿梭台灣和其形成的「親美」效果,值得再做檢視。(139)
第三節、匱乏中的溫暖
現象:
1.      冷戰到臺美斷交前,台灣對日本與歐洲的依賴,轉而變成對美國的依賴。(140)
2.      不能忽略民間基金會對台灣高等教育和學術的支[]助與影響(141)。以亞洲基金會、洛克斐勒基金會和福特基金會最具代表性(141)
甲、東海大學和台灣大學社會學系與研究所的成立,亞洲基金會的支助在當時有點火、播種的效果。(143)
乙、洛克斐勒基金會讓台灣高等教育與研究機構走出新路。[以當時學人李濟與王世杰的惶恐與悲觀說明當時慘淡的學術條件反證](144)
丙、福特基金會對中研院近史所的補助(144)
3.      小結:政府部門的漠視和冷遇,多少和高等教育與學術研究沒有迫切性,與政權生存和政治治理較少直接關連有關,但這份冷遇也更凸顯外來資金對啟動台灣高等教育和學術研究的重要。(146)

第四節、大學的性格
1.      在承平時期,大學面對的是來自國家、資本主義生產體系和個人的利害計較關注。在戰爭時期,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以及戰爭動員的需求,經常成為大學面對的功課。(147)
2.      大學理念:紅衣主教紐曼;雅士培;蔡元培(147-9)
3.      評論台灣大學性格,需並重歷史發生脈絡與大學理念。(150)
4.      台灣高等教育受到的干預:法規的約制、特許權的壟斷、國家對思想自由和學術自由的箝制與迫害、計畫經濟對高等教育的切割與擺佈。(150-151)
5.      政府希望大學忠黨愛國,大學追求社會責任導致的落差,「國民黨政府只能以中央集權的教育政策和人事法規來馴化大學的『不安分』,甚至鼓動戒嚴的旗幟達到消音效果。這不光彩的一頁影響大學性格甚深,不能淡忘。(153)
6.      大學的不自由,反映的是社會的不自由。(153)
7.      自然科學與應用科學作為中美合作的具體成果。「對經營冷戰體系的美國政府而言,這是『發展台灣』,使台灣在政治、經濟和學術上依賴美國,財政上獨立於美國的必要動作。」(154)
8.      1980年前後,台灣幾乎可以透過海盜版同步在大學講堂中使用美國大學的教科書。流風所及,台灣學生對美國社會的認識可能比自身社會還多。對黑白種族問題可以朗朗上口,對台灣的原漢族群問題卻難有深入發言,這是台灣付出的代價。基於歷史的複雜性,作者無意用殖民-反殖民的術語,或簡單的「反霸權」立場,一筆交代這個多因混雜的過程。畢竟,在一切向美看齊時,台灣的高等教育也獲得過去難有的資源與知識。這個過程很難以內造(即未受外力干預)的方式獨立完成。當然,美國的援助有其戰略考量,它不是免費的午餐,也不是人道的『濟貧』。培養台灣菁英的親美立場,營造以美國為馬首的世界體系,是這些援助的出發點。教育和學術不能成為戰略上的空白,做為東亞冷戰體系的龍頭,美國對此了然於心。」(154-155)
9.      「挾洋自重」是當時學界突破政治保守心態,設立新學門或學系的條件。以台大社會學系的設立來說,其關鍵就在於楊懋春取得亞洲基金會的贊助,教育部才點頭同意(155)
10.  基於跨國利益(美國領導東亞國家對抗共產中國),讓高等教育難以擺脫國家的算計,形成獨立自主的空間。因為,從一開頭,知識的兌現性和人才培育的利益計算就隱含其中。不管是舊的學門(如中文、歷史、哲學),還是新的學門(如經濟學、社會學),都必須向國家證明自己的存在必要,並繳出人才培育的成績單。這種以國為主、以經濟生產為重的教育路向,一直支配著台灣的高等教育。(156)[美國學生運動並未輸出至台灣(156)]

第五節、殘缺的正義
1.      大學的理念被束諸高閣,人力,而非「人」,才是政府在意目標。(157)
2.      「在人力即國力的現實考慮下,與政權生存和經濟發展需要的人力培育成為重點。可能挑戰政權生存的知識和領域,則成為政治禁區,遭受冷遇。政策與資源的同步配置,讓大學的世俗與功利作用快速表現出來。連帶產生的是知識與就業競爭力的關連發展,和文憑就業薪資關係的區隔表現。大學做為社會身份和經濟所得的晉升之階,於焉確立。在台灣,這個走向的出現和「雙重內戰」(黃金麟2009)的經營,與冷戰體系的營造有直接關係。它不是權力真空下的產物。過去只以經濟發展的角度觀看大學的功利表現,批判文憑主義的肆虐,這個看法低估戰爭和其他非經濟性因素對台灣大學體系的牽制引導。(157-8)
3.      [小述正義觀、契約論後,提到]以高等教育而言,金錢和權力幾乎就是架構台灣高等教育的來源,若不願屈膝為僕,高等教育勢必要找到自己的戰鬥立足點,重新出發。(159)
4.      冷戰體制下的國與國關係,特別是不對等的地位與戰略需求,也會在政策和實作的面向封殺大學尋求獨立自主的空間。使大學成為國家的僕從,人力資源的培育中心,而不是培植心智與追求真理的獨立王國,在冷戰時期有極致表現。這個事實說明,國與國之間的利益交換,是社會不正義的重要來源。保持消極、互惠的姿態,不碰觸國民黨的政治禁忌,是中美科學學術合作期間美國對台灣高等教育的立場(160)
5.      大學理念的萎縮不盡然只發生在國際合謀與國家干預的層次,沒有理念與理想的排名和生存競爭,也會消磨大學試圖營造的獨立與自主(161)
6.      大學的道德定位為何?(162) [造就人?造就工具人?][大學的理念:培養心智、開闊眼界、追求真理](162)
7.      在「威脅」和「利誘」的過程中,高等教育走過最初的三十年(1950-1980),但真正讓大學理念沉潛消散的其實不是「威脅」的部分,而是「利誘」的無所不在。(163)

第六節、結論
1.      特殊經費的編列和每年的獎補助款一樣,都已經對大學造成誘導作用。
2.      大學獲得補助,等於被教育部認定績效,相互合謀(163)
3.      表面上看來,只有那些沒有拿到補助款或卓越獎項的大學才是輸家,但真正最大的輸家其實是整個社會。因為當大學將權力與金錢視為自己的服膺對象時,大學也繼續失去它做為自己主人的機會。連帶損失的是,社會應該從大學獲得的心智提升與視野拓展也無從實現。這個評斷是就大學與社會的整體發展而言,不涉及個別研究計畫的成果論斷。(164)
4.      國家的生存危機和不正義的侵略戰爭,構成大學服膺國家領導的條件。然而,動員勘亂時期的國家並沒有這類正當性。政權的生存和一黨專政的體制毋寧才是內戰無限延長的原因。在沒有民族情操可資動員的情況下,高壓統治和利益誘導成為國民黨交叉使用的治理手段。做為征服社會的手段,它們也沒有缺席於大學的建置上。(164)

5.      高等教育的經營必須要有足夠的物質條件,否則難以為繼。在一手限制高等教育的招生人數與學費收入,一手以獎補助款的方式填補大學的財務缺口時,大學也失去經濟自立的基礎。仰仗教育部的鼻息成為台灣高等教育的歷史特質。五年500億和每年50億的「研究卓越」與「教學卓越」計畫,不會改變大學的臣屬地位,也不會為大學創造新的獨立自主基礎,反而強化既有的不公與依賴。(165)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