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5日星期四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精) 第二卷摘要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精) 第二卷摘要
(德)弗裡德里希·尼采|譯者:孫周興
出版社:上海人民
ISBN號:9787208150188
出版時間:2018-05-01

(另參考錢春綺譯本)
(美)朗佩特(2013)西方傳統經典與解釋.尼采的教誨:《扎拉圖斯特拉如是說》解釋一種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第二卷由希望和希望的破滅為框架,而查拉圖斯特拉的新而必要的野心,在此也初露端倪。第一卷查拉圖斯特拉所學,只限於政治演講中的教訓,而第二卷裡,他懂得了根本現象的真理,即生活就是權力意志,智慧是它最具精神的形式。這些發現導向了額外的發現,即一切先前的智慧,包括查拉圖斯拉自己的智慧,都擁有一種特性,他稱這種特性為「復仇」。(Laurence Lampert 2013:142)

  查拉圖斯特拉不再是第一卷裡單純的教師,他把自己從教師的限制中解放出來;現在,他所以嚴肅地對待一切,不是為了他的學生,而是為了他的使命,在這個使命裡,沒有學生的成份。(ibid.:143)

  第二卷的首要主題是智慧。在第一章中,查拉圖斯特拉接受了夢中的徵兆,允許他返回門徒之中,把他新的野性智慧的果實帶給他們(II,1)。他以六篇演講陳述他的新智慧,重燃他們的熱情,為超人而做準備。新的智慧給他們帶來了不同的競爭教誨,這種教誨在他缺席的時候曾吸引了他們(II,2-7)。接著是一個關於查拉圖斯特拉的內在的插曲,是他對最智慧的人們演講,他洞察了他們智慧的秘密(II,8-12)。隨後,查拉圖斯特拉轉向了智慧的其他形式(II,13-19),而最後三章則導致他的門徒誤解了他和他的智慧的來源。在高潮的一章,查拉圖斯特拉揭示出,人仍然需要獲得救贖,並採用乍看起來不可能的救贖方式(II,20);此處,智慧既被當作對人類的詛咒,也被當作從這種詛咒中獲得救贖的方式。如此,第二卷就揭示出權力意志和永恒復返之間的內在聯繫,隨即本卷以實踐的智慧平靜結束,同時,查拉圖斯特拉決定要終止他某種的審慎(II,21),因此離開他的門徒(II,22)。(ibid.:143-144)
在眼下這個時代,哲學使命的特徵和範圍漸漸清晰,同樣,查拉圖斯特拉或者尼采與它的關係也漸漸清晰;不再有先驅為他承擔晦澀之物,他必須自己擔負起這不可能的使命。(ibid.:145)

  (尼采作為惡之教師,作為意圖以哲學領導科學的承擔者)就我所知,沒有著作能和Eden《政治領導力》一書一般,呈現了尼采哲學的政治企圖,從《善惡的彼岸》到《查拉圖斯特拉》來看,尼采並不是一個虛無主義者)(ibid.1451)

  (對惡的補述)為了成其至善,人類的至惡是必需的,--一切至惡乃是人類的最佳力量,對至高的創造者來說就是最堅硬的石頭;而且,人類必須成為更善的更惡的:──(孫周興《查》譯本2018:337

  (查拉圖斯特拉作為教師)看哪,你是永恒輪回的教師──,現在,這就是你的命運!(孫周興《查》譯本2018:340


23.持鏡的小孩 【野性的智慧】(第一章)

  (查拉圖斯特拉希望門徒在自己的缺席中成長)第一卷裡的給予雖然是公開而自由的,但同樣也是有策略的隱瞞,雖然查拉圖斯特拉隱瞞的動機是出於愛。愛沒有把自己擁有的一切都奉獻給被愛者,這樣也就否定了自身,這份愛是仁慈之愛,它隱瞞那些不被接受的東西,或者以此衡量被愛者,對可能傷害他的東西限制使用(Laurence Lampert 2013:146)。(即使學生接受師所教,但無法突破師所教而果,這時就是新的施予時機→蒙卦)
查拉圖斯特拉為夢驚醒,這個夢告訴他,門徒已否定他。可是這夢帶來快樂,因為這是他期盼中的否定,這就告訴他,是回到門徒中的時候。(ibid.:146)
因為對人類之愛,查拉圖斯特拉再次放棄自己的孤獨,這一次他回歸門徒,是為了傳授他野性智慧的新產物(Laurence Lampert 2013:148)


【野性智慧之子(第二章至第七章,即24-30
  這些面對野性智慧之子的演講,面對這些不再有信仰的門徒,道出了他們墮落的大概緣由。這些演講強烈地抨擊了一系列關於上帝、同情、救贖、美德、民族、平等理想等教誨,所有這些教誨必須都被視為關於上帝和人的總體教誨,它們的目的只是為了維持時間無限這一迂腐虛構的主張。不過,這些教誨的具體歷史形態均以基督教的形式為人所知──基督教的信仰(II. 2)、基督教的同情(II. 3)、基督教的克己主義(II.4)、基督教道德世界的秩序(II.5)、基督教關於人與社會的教誨帶來的現代後果(II.6)、以及植根於基督教的現代平等教誨(II.7)。這樣,這些演講就救贖了第一卷的教誨所缺乏的東西──查拉圖斯特拉本人也注意了這種缺乏:通過說明導致民族之死的個人的興起(I. 11,15),它們表明了現代性如何從基督教身上發展而來。這系列演講最終指向回歸希臘之路(II. 7),以此超越基督教採取的道路。(Laurence Lampert 2013:148-149)

  查拉圖斯特拉給予其門徒一個非凡的挑戰:他們應該提出他的動機問題。他是否因為察覺到敵人的復仇而靈魂不安?他是否也是復仇的教師?當教誨的唯一而獨特的內容變得更加強烈的時候,當門徒必須在自己決定的問題基礎上確立對待教誨的恣態時,他對門徒的要求就更加嚴厲。(ibid.:150)


24.在幸福島上(關於諸神)
你們所謂的世界應當首先由你們所創造:你們的理性,你們的形象,你們的意志,你們的愛,應當由它自身變成!而且真的,是為著你們的福樂,你們這些認識者呀!(123)
一切不朽者──這只不過是一個譬喻!詩人們說謊太多。──

而最好的比喻應該談論時間和生成:它們應當成為一種贊揚,一種對一切倏忽短暫者的辯護!

創造--這是對於痛苦的大解脫,以及生命的緩解。但為了成為創造者,本就必需有痛苦和大量的轉變。(124)

意願有所解放:此乃關於意志和自由的真正學說──查拉圖斯特拉就是這樣把它傳授給你們的。

不再意願,不再估價,不再創造!啊,願這大疲倦永遠遠離於我!

即使在認識中,我也只感受到我的意志的生產和生成的快樂;而如果我的認識中還存有純真,那是因為其中有求生產的意志。

引誘我離開上帝和精神的就是這種意志;倘若諸神──在此,那還有什麼要創造的啊!

而我那熾熱的創造意志,卻總是重新驅使我走向人群,錘子就這樣被砸向石頭。(125)

呵,你們人類啊,在我看來,石頭中沉睡著一個形象,那是我的形象之象!呵,它必定沉睡於最堅硬、最醜陋的石頭中!

現在,我的錘子無情地敲擊它的囚牢。石頭上碎石紛飛:這於我有何相干呢?

我意願把它完成:因為曾有一個陰影向我走來──那萬物中最安靜和輕巧的東西一度向我走來。

超人之美作為陰影向我走來。呵,我的兄弟們!諸神──還於我有何相干!(註)

註:在我看來,你們就是那石頭,裡面還沉睡著所有塑像中最高貴者:沒有任何別的石頭了。/而且,正如我的錘子朝著你們打去,在我看來你們也應當朝你們自己打去!錘子的呼聲當喚起沉睡的形象!(126


錢春綺註解:
②理想的形象:即超人。把石頭內部裡的人發掘出來,乃是自己的雕刻。此語出自米開朗琪羅。③ 最醜陋的石頭指現實的人。素材不佳,卻更能逼出創造欲。(93)

  (也想作神的查拉圖斯特拉)為引起門徒的注意,查拉圖斯特拉聲稱,他已經完全敞開了他的心胸,做了這番準備之後,他說:「假如存在諸神,我怎麼熬得住不做神呢!所以,諸神並不存在!我得出這一結論;這結論現在也指引著我。」查拉圖斯特拉的心胸完全敞開,這指向了他對勝利的統治之愛。這不僅僅驅使他攻擊神明的無神論的忿怒,這更是一場競爭,如果這種競爭當真存在,也令人無法承受。上帝之死不是查拉圖斯特拉的悲劇。他的妒忌渴望者諸神亡逝。他已經教導他的門徒,要區分妒忌的形式,以淨化妒忌之毒,開拓它的潛能。對於那些歸於不可創造的,不可思議的諸神之物,查拉圖斯特拉心懷的妒忌是否有毒?一個熱愛勝利的人為真理意志所統治,他已經得出結論,諸神並不存在,於是得出人是最高級的存在的結論,而有創造力的思想家則是最較高的人。對這樣的一個人來說,可以設想的最高級的勝利必須被視為可能,而必須把整個世界當作潛在於他的安排。[1]在本書完成之後的那年春天(1884),尼采在一則筆記裡界定了誰是他的真正讀者時,引用了年輕的忒阿格斯的話:「如果可能的話,我們每一個人都想成為主人,凌駕於所有人之上,成為所有人當中最好的,成為神」(柏拉圖,《忒阿格斯》126a)。尼采還加上一句:「這種態度必須重現」(權力意志958)。(Laurence Lampert 2013:151)

  查拉圖斯特拉演講的餘下部分描述了上帝觀念的影響,或者人類意志的永恒。[註1:如此描述諸神,意圖在於在最大的範圍內破壞一切外部限制,而無論是因主人的自負而創造出的相對有價值的諸神,還是奴隸們的諸神或者「神聖上帝」這種描述並不區分這二者。不過,在其他場合描述諸神時,這個區分非常重要,比如《人性的》卷一,尤其是114條;《善惡的彼岸》第45-62條;《道德的系譜》第二卷第23(Laurence Lampert 2013:151-152)
(詩人的謊言;恐懼作為創造力)有創造力的詩人撒下謊言,給人們以他們的神明,就像伊比鳩魯也曾教過的那樣。這些謊言把人們的短暫世界保護在壁壘之內,由他們的神明作為護衛。[按《進擊的巨人》有類似內容]人類基本的恐懼已被熱心的,或是說謊的詩人削弱,這些詩人斷言,人類世界的城牆不會傾潰,因為諸神創造了它們,並讓它們一直存在,人們熱愛的世界,本身就值得熱愛,因為它也為神所愛。查拉圖斯特拉教導說,神所保證的永恒,已使得熱愛之物陷入重重險境,而不是得到完好的保存,因為值得熱愛之物根本還不存在。詩人把世界歸於諸神的創造,但是詩人們的創造力應該被這種人的創造力取代--他們知道自己應該創造一個人類的世界。(死亡應該成為創造力的源頭,而不是用詩歌掩蓋死亡)(ibid.:152查拉圖斯特拉盛讚希臘人,他們在面對總是看見深淵的民間智慧時,卻以美作為收穫。在對有死之物的讚美中,美的創造似乎應該成為詩人查拉圖斯特拉對基本的恐懼的回應。(ibid.:153

  (創造者應該具備的形象)創造者應該通過多種變形才能形成,而不僅僅是在最初吸引門徒的演講裡的三種變形(I.1)關於意志和命運,他教導說,他的意志注定了他的多種命運;關於意志和自由,他教導道那是「願意得到自由」。他沒有補充他後來不得不加上的東西,即求解放的意志本身即是囚牢;對這一真理的發現(II. 19,20),把他引向自身最有解放力的意志行為。他已經說過意志和命運,於是談到意志和知識:在知識裡,他以創造和生成而體驗他的意志之樂。知識並不是不動情感的理解,不是通過情感的克制而理解一些永恒的、可知的、已完成的東西。知識甚至不會空想事物的完全清晰,而是把事物的整體作為一個謎而去愛,正是這個謎導致了意志的探求ibid.:153-154

 (創造性、意志、冷酷教誨)查拉圖斯特拉把自己視為一個鐵錘,而把人類視為石頭。在這「最醜陋、最堅硬的石頭」裡,他曾瞥見一抹被囚禁的陰影,為了釋放這個陰影,他的錘子在石間鳴響。他狂暴的野性智慧,拋棄一切矜持,堅持認為,對人類的救贖而言,必須要有最偉大的強硬(hardness)。將要到來的超人意象於是披上了更猛烈的外衣。鐵錘在不屈的石間鳴響,它取代了彩虹、橋梁和繩索。很明顯,查拉圖斯特拉在第一卷裡有所保留的,就是這個關於創造性的意志的冷酷教誨。他曾給予他的新門徒以禮物,可是他的克制卻阻止他給予他們完全的暗示。(ibid.:154


25.同情者

我的朋友們!認識者如是說:羞恥,羞恥,羞恥──這就是人類的歷史。(127)

自有人類以來,人類就少有快樂:我的兄弟們啊,惟有這一點才是我們的原罪!(128)

與人類一起生活是困難的,因為沉默是如此艱難。(130)

如果你有一個受苦受難的朋友,那麼你要成為他的苦難的休養所,然則可以說是一張硬床,一張行軍床:這樣你對他才最有用處。(130)

所有的創造者都是嚴厲無情的。(131)

錢春綺:① 同情他人是把他人當作弱者而使他人感到羞愧。對所愛的人,應鍛煉他,使他提高,這才是真正的愛。(94)

  本章展示了心的強硬,或者展示了不同情人類的姿態,在前一章演講結束時,查拉圖斯特拉所呼喚的,正是這種強硬和不同情。這一章談到了創造意志第二重要的局限;創造意志已經打破了上帝和永恒的觀念所設置的限制,它還必須打破其實對人類的不恰當的愛所造成的限制。這些話與登山寶訓敵對,其內容亦是對寶訓的嘲笑。(Laurence Lampert 2013:154)[雖然上帝已死,但基督教道德仍在,尼采意欲破除,毫不留情,斬卻正義、真理、善等被知識份子固執持守的概念(見ibid.:1551

  (求知者就應該驕傲!)在對求知者,或者啟蒙者的描述裡,查拉圖斯特拉堅持一種觀點:人類是應該被加以衡量的。然而,必須從高處的觀點出發,才能理解低等的東西,高的東西必須把自己理解為低等之物的漫長的變形和升華的後果。從求知者的角度來看,人類之所以臉紅,其實說明了他的驕傲,以及他對蒙受的羞恥的意識。蒙羞之際覺得羞恥,這就升華了羞恥。「[凡是人性的,」其起源都可以諷刺地去反思」(HH,1.252),儘管這是真的,不過,這樣的反思也沒有把人還原到低等的地方,因為人以值得驕傲的升華行為超越了他的起源,現在,最驕傲的人的目標,是把人升華為超人。高級的東西建立於令人羞愧的事物之上,這並不令人羞愧。但是,甚於知識的是,查拉圖斯特拉現在從求知的人轉向了高貴之人。[求知者就應該驕傲嗎?讀到這裡我反而困惑了,到成為高貴的人之時,驕傲與否應該已經不重要了吧?見I.8]

  (高貴的人)高貴的人被假為求知者,儘管求知者不會被假定為高貴之人。高貴的求知者以兩種決心顯示了他的高貴。首先,他決意不再感到羞恥,或者不再留意於令人羞恥的事物。儘管如此,恰是高貴的人的存在,才造成了羞恥,或者說使人羞恥的事物本身才被人意識到(I. 8[躲避的少年,與成為高貴的人,因查拉圖斯特拉的存在,使得少年覺得自己有所不足])。其次,他決心在遭受苦難之際覺得羞恥,而不是心生同情,而且他決心讓自己心腸變硬,在這篇演講的餘下部分裡,他表達了這種變硬的方式。(ibid.:156)

  (上帝因同情而死)根據魔鬼的描述,人類也可能因對人類的同情而死,如果他們不讓自己的心腸變硬,如果他們不能創造超越人類的東西。查拉圖斯特拉從魔鬼所揭露出的真相裡要培育的,是一種新的第二性的命令,因上帝之死而變成第一性的命令,而這個命令對激情沒有任何興趣:「我把自己呈獻給我的愛,呈獻給像我一樣的鄰人」。(ibid.:157)

[上帝對人類的愛,就是他的地獄]
一切大愛都高蹈於自己的全部同情:
因為一切大愛都還意願把所愛者──創造出來!
我把我自己奉獻給自己的愛,而且對我的鄰人就像對我自己──所有創造者的講法都是如此。
而所有創造者都是嚴厲無情的。(孫周興2018:131
馬太福音22:37-39
耶穌對他說:你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神。
這是誡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
其次也相倣,就是要愛人如己。


 所謂的愛人如己,其實就是對自己嚴厲,也對他人嚴厲,使朝超人之路邁進。
關於魔鬼的話與上帝之死的討論,中國網友三童有從舊約上帝殘酷,新約上帝仁慈,導致信徒食耶穌血肉,即食上帝血肉,故上帝即成為人類信徒的一部份,而不再具有超越性,故尼采宣稱上帝已死(被信徒吃掉了),關於這些討論,請見此處連結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