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31日星期五

[摘要]寫給青春世代的STS讀本1::直擊公民參與第一現場,揭開科技社會的矛盾真相。第一部份「當環境污染成為日常」


寫給青春世代的STS讀本1::直擊公民參與第一現場,揭開科技社會的矛盾真相
作者:林文源、林宗德、楊谷洋、程惠芳/主編 出版日期: 20190211日,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 ISBN9789869719896 https://press.nctu.edu.tw/press-tea/books/2-2.aspx?sn=361&vsn=0 1.


漫畫STS:科技物、科技人、科技知識
科技物的成功運作背後,往往需要一套複雜的技術協定與技術規範,而它們的制訂過程則摻雜了種種經濟、政治與價值的角力,才得以打造出科技物能在其中順利達成功能的系統。(24)

我們需要通過協定才能讓電腦在網路世界中無礙相連,就如同奔馳在相同軌寬軌道上的火車,方便我們從事跨洲鐵道旅行。//

一旦我們改變看待科技物的角度,把它們看成是科技系統的一部分,它們背後的各種力量就會逐一浮現。甚至會驚覺--好多技術物是用來解決社會問題的。譬如用監視器來回應社區遭小偷的問題,畫兩條線來引導乘客排隊,在路上加裝減速丘,就可以讓車主以較低的速度行駛,確保校園行人的安全。

應該破除科技與性別的性別刻板印象迷思(不是只有男性才能當科學家) (27-28)

不單單是科技能約束人類行為,人類行為也能突破科技限制,譬如用額外的插扣,就破除了安全帶與駕駛鎖定的連結關係。換言之,科技有其極限,我們必須科技與人類行為的交互作用(30-31)

關於STS的六個大哉問(343-349)
六個重點:
1.      (我們在科技爭議之中)我們不能把自己排除在科技爭議之外,不能只依賴專家決定及解決大大小小的科技應用與建設,而必須透過討論和共同參與,來創造科技與社會之間的「更理想」關係。
2.      (學習看事情的跨域觀點)STS學的的是看待事情的角度。我們必須直接進入科技應用的事發現場,瞭解當事人人採取的觀點和擁護的價值、科技專家在其中扮演的角色、科技知識的能力與極限等等。STS重視個案分析,以及透過這些分析得出的啟發性觀點。
3.      STS的議題是跨領域的。不管選擇的是文組還是理組,跨領域的閱讀和方法的學習、觀點的吸收都很重要。
4.      (如實看待事物)STS著重在分析問題、找出成因、提出觀點。在充分理解科技細節後,參與的公民比較不會如同社會一般爭議一樣,受到過度誇大、渲染科技的相關影響。(347)
5.      想瞭解STS在臺灣的重要個案,可以瞭解RCA(台灣美國無線電公司)案對臺灣社會的影響,及其對因果關係認定的討論。
6.      STS有興趣的入門管道 
甲、入門
                            i.                科學發展月刊「科學、技術與社會」專欄,早期相關文章有收錄在《科技渴望參與》一書。
乙、瞭解台灣的工程、醫療、公共衛生領域的案例
                            i.                科技社會人1、2、3(交通大學出版社)
                          ii.                醫療與社會共舞(群學)
                        iii.                意外多重奏(行人)
丙、培養討論科學的能力、瞭解科技的風險及其應對問題
                            i.                《「科學的思考」九堂課:學校不教的科學》(游擊文化)
                          ii.                《透視科技與社會的九道工法》(群學)
丁、STS領域的經典案例
                            i.                科技渴望社會、科技渴望性別(群學)
戊、即時的STS相關書訊、譯介以及青年STS研究者的觀點
                            i.                STS多重奏


----------------


1.      當環境污染成為日常
石慧瑩(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
覺醒吧,環境公民!「公民參與」是權利,更是你的責任
a.相對於專制王權的統治下的臣民,在當代「生而平等」的理念帶領下,改革者重新建構古希臘雅典城邦的民主制度,強調所有人都是自由獨立的個體,並且是具有從事政治社會各式公共參與資格的公民(35)
b.公民權不僅僅是個人與國家的關係。後續學者關注人與環境的關係,提出了「環境公民身份」的新概念,這個新概念有兩種觀點,有偏重「環境權利」的「自由主義」觀點;也有偏重「環境義務」的「公民共和主義」觀點,但兩者同樣承認權利與義務都是環境公民不可或缺的內涵。落實在行動中,最能夠同時展現環境權利與義務內涵的就屬「社區公民環境實踐」。(39)
c.除了美國的「愛渠」(Love Canal)事件,臺灣也有居民為了維護環境免受公害污染,同時表達環境重要性高過經濟開發的決心,所自主發起的保護社區環境公民參與事件。例如1986年彰化縣鹿港鎮反對杜邦公司設立二氧化鈦廠的抗議行動…(41-42)
d.1998年聯合國制訂《奧爾胡斯公約》(Aarhus Convention)推動「環境資訊公開」與「參與式民主」兩項要求。公約要求政府在程序正義的基礎上落實公民獲得資訊、參與等重要的基本程序權利,讓人民能夠藉由參與、管理、監督以避免由上而下的環境決策模式,傷害民眾的實質環境權。(43)
d1就民眾享有「環境資訊請求權」而言,政府必須為政策判斷提供合理詳實的說明,讓公民取得被告知充分資訊後同意與否的權利。這種「風險揭露」與「知的權利」正是倫理上達成「知情同意」的必要條件(43)
d2有關「公民參與權」的保障,美國環保署在界定「環境正義」理念時,特別強調「有意義地參與」這項條件,並以四項聲明具體說明其涵義:1.人們應該有機會參與任何會影響其生活環境與健康的決策活動。2.來自大眾的意見表達應該能夠影響管理機關的決策。3.決策過程應該考慮到人民所關心的議題。4.決策制定者應該能夠確認哪些人可能會受到傷害,並且幫助他們參與決策過程。(44)
s.缺乏「知情同意」及「有意義地參與」等環境程權利的保障,公民將很難挑戰政府的錯誤政策,更不可能出現更加綠色的政府與社會。(44)
e.環境公民參與義務:自主學習環境與。者指出生態知識,避免因沉緬於消費者身份,遺忘實踐公共服務、公民參與、社區服務、為共同利益而行動等義務(45)
e1透過學習瞭解存在周遭的環境危險因子和可能的傷害,設法培養自身的能力,才能適當地監督政府各部門,熟悉相關環境計劃的運作。同時,反思自己作為環境公民的身分與政府的角色,促使政府的各項作為都必須以良好的理由為基礎來說服人民,以確保其施政的公正性。
e2更進一步來說,民主的根基之一就在於民眾的自主學習,以及積極地面對並參與所經驗到的問題,結合習得的知識與實際行動,實現以社區為基礎的環境價值。(46)
f.環境公民身份的權利與義務是相互連結與對應的。當公民判斷政府的政策有缺失,可能傷害公共利益,卻無法透過制度性管道改變政府的惡行時,公民的道德感將促使他們願意積極參與社會,理由氣壯地進行抗議活動。抗議活動背後的動機是公民自覺。學者點明:「適時的公民不服從不僅被允許,它是一種責任」。譬如「鹿港反杜邦設廠」及「美濃反水庫」的抗議行動,使得「民眾開始體會,行使我的身體與環境具體不可侵犯的神聖性」。(48)綠色公民並非天生,而是需要後天學習的


----------------



〈天有不測風雲:與氣候變遷的共存之道〉 彭啟明(頁52-67
1.多數議題的誤解。氣候變遷的討論,必須將問題的答案導回符合科學真實的正確方向上,報導真實的事。若事實有誤便修正,以「報真導正」的原則,減少社會混亂與不安。同時也要瞭解氣候變遷隱藏的商機,和變動的風險在何處。(54)譬如關於風災、地震、海嘯、火山爆發等天然災害與全球暖化的關連,都不應隨意亂扣因果。
2.民間氣象公司的主要角色,是提供需求者更精細多元的氣象預報服務,甚至跨足企業防災領域。相關涉的面向包括生命與經濟財產安全、利用氣候特性尋找石油的替代資源、因應氣候特性進行社會調整(而降低氣候變化對社會的衝擊)。作者說「面對氣候變遷,我們應該向變色龍學習,因為變色龍會因應環境去改變牠的顏色,人類也應該如此」。
3.災害與地方脆弱度與暴露度有極大關係,經濟、社會、人口、文化、體制、管理等因素,也都會使得災害對當地的影響有所不同。氣候變遷對發展中國家的影響其實最嚴重,因此必須發展包含早期預警系統、政府人民間的風險溝通、永續國土規劃或是生態管理的復原等因應對策,並將防災概念深植到每個民眾的心理。(64)
本文原刊於於〈氣候變遷的挑戰與因應〉,《風和日麗的背後:水 科技 災難》頁十六至三十二,2013,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因收錄本書,重新調整篇幅及校潤,特此說明。
參考文獻 鄭麗文(2009)全球新政:氣候變遷下的世界經濟改造計劃。台北:如果出版社。

----------------


〈打開潘朵拉的盒子:霄裡溪污染爭議,政府公開資訊被善用還是誤用?〉 (頁68-87
杜文苓(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教授)、李翰林(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博士)
導言 (另可參考公視「我們的島」霄裡溪風暴紀錄片)
政府組織的複雜性使得公民難以即時、專業地瞭解政府政策及運作。(74)
由於環境風險治理牽涉大量「專業」的科學知識與資訊,相當倚賴技術官僚與專家,民眾的在地經驗與知識很少受到專業認可(74)「若環境資訊系統生產系統性歧視,以及對公共意見輕忽處理,便會省略、忽視、甚或有意排除特定形式的資訊;僅靠專家與缺乏民眾參與的決策模式,不但擴大環境資訊落差,減低公民對政府的信任,也降低了公共政策效能。(74-75)
(資訊公開與執行上的落差)資訊公開相關立法提供人民監督政府施政的法源,也促進公民參與政策過程。不過,法律制度不一定能保證資訊透明化,官僚組織常隱藏決策需要的相關知識,以增加自身對專業資訊的的優勢掌握與詮釋權。(75)
(奧爾胡斯公約:民眾必須有擁有「環境資訊請求權」、「參與環境決策程序權」與「環境事務司法請求權」)(75)
雖然有《政府資訊公開法》,但霄裡溪污染爭議事件,牽涉廣泛的跨領域環境變遷資訊和風險知識,法律明定的資訊公開規範及其執行,能否能滿足現實中複雜的環境資訊請求,令人存疑。(76)

(官方消極規避,無法服眾削弱公信力)「只講處理方式,卻不針對問題公布污染資訊與原因」的行為模式,為環保機關處理污染事件的常態。(77)公部門不積極生產、也不主動提供協助環境健康風險決策判斷的資訊,民眾只能靠自力救濟,挑戰行政與司法,對污染管制失效的問題,不斷提出爭議點。行政部門習於採用例外不公開原則的慣例,但這種消極文化削弱政府資訊公開法的立法美意,更無法保障民眾取得環境資訊的權益。(78)…民眾自力救濟尋找污染事證,突顯行政部門在資訊生產上的怠惰。(79)

(風險界定被窄化成為飲用水問題)環評會議的結論在某個程度上,重新界定霄裡溪的污染「事實」,從之前居民提出的空、水污事件、生態浩劫與農田毒害問題,限縮到行政機關與專案審查會認定的「飲用水」問題。風險界定的問題,影響行政機關與廠商處理污染問題的態度。華映與友達在問題界定後也不斷強調,他們的排放水符合國家標準,甚至比標準還高,如果霄裡溪居民希望他們改排,就不應跟媒體提到污染,而是「水很乾淨,只是下游有取水口,才會改排」。而行政官員也表示「民眾要了解一點,並不是符合放流水標準的水質就是你們想像三十年前、五十年前,那幅好山好水,還有魚兒、青蛙的那種水質,這是兩回事,環保單位能做的就是符合放流水標準的水質。」(81)

風險基調的界定,更進一步影響到後續資訊生產與討論。……環保署界專家同意權,主導議事控制(僅找水利專家,而不找民間推薦的土地規劃專家)。(82)會議討論環繞廢水放流與取水口關係、地下水污染與人體健康風險,卻忽略了廢水對生態鏈、食物鏈的影響。(82)…窄化了風險界定,限縮資訊生產範圍。最後水污染的風險討論僅鎖定在地下水的健康風險評估,最後自訂銦、鉬標準,宣稱檢測數值在標準範圍內,進而擴大解釋成地下水並未受污染。在一縮一放之間,各種污染問題有如船過水無痕地消失,與會專家所提出的各項應進行評估項目更被過濾掉,決策所需的資訊也未被生產出來。(83)

(操弄資訊詮釋,各說各話無助解難題)資訊作為支持環境行政處分的佐證基礎,除了上述討論的生產需求問題,後續的解讀與詮釋,也左右著行政處分的裁量。(83)…行政機關淡化風險的資訊詮釋,無法與民間擔憂與質疑對焦,更顯示出《奧爾胡斯公約》所規範「環境資訊公開」、「環境公民參與」、「後續司法救濟」是環境民主一體三面向的重要性。環境資訊公開若不能放在公民參與的脈絡下討論,促進公眾對於資訊的聚焦、對話與審議,就無法落實環境民主與透明治理,再多各說各話的資訊公開與解讀,也無助釐清問題和解決爭議。(85)
文章原刊於〈環境資訊公開的民主實踐課題:以霄裡溪光電廢水汙染爭議為例〉,《風和日麗的背後:水 科技 災難》頁一四二至一六六,2013年,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因收錄本書,重新調整篇幅及校潤,特此說明。

問題討論:
1.環保單位的稽查結果,為什麼往往都是「合乎規定」或「沒有污染」?因應民間申訴需求,生產相關調研數據,以現有的公務人力與工作負擔而言,是「合理要求」還是「近乎苛求」?

----------------


〈煙囪下的教室也有藍天 看巿府國小如何扳倒空污大巨人〉(頁88-106
作者:邱花妹(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資本主義追求利潤最大化、生產與消費持續擴張,不僅造成生態資源耗竭,也帶來環境惡物與風險分配不均的環境不正義問題。不同族群孩童的童年環境與健康並不平等。而在地狹人稠、工業密度高的台灣,也有部分地區學童被迫在臭味與口罩中成長,「煙囪下的教室」不幸成為台灣環境爭議的焦點。(88-89)
煙囪下的教室師生、工業區旁的社區居民,在身體感知污染或憂慮風險時,常陷入主觀污染感受無以名之的困境。但除了考慮遷校遷村,煙囪下的大人孩童有沒有機會挑戰對抗污染的排放者與製造者?高雄巿左營文府國小師生不想成為沉默的受害者,就從連署、學用集氣鋼瓶開始,展開了一系列「緝捕惡鄰」的環境行動,為自己呼吸乾淨空氣的權利、健康環境與和世代正義而戰。(90)
資料串連)絕招1.施壓民代、2.蒐證與串連資料,找出真兇。(譬如:記錄味道、時間與日期外,老師們也開始留意拍攝東南水泥的煙囪。一旦聞到異味、看到煙囪有異狀,即記錄味道、拍照、連線煙道即時監測資料、聯繫環保署協助調閱東南的操作紀錄,再進行比對。在密集蒐證的前兩個月,何勇德甚至做出每日八個時段的比對表,將味道、煙囪與連線資料連結起來)(95)
社區串連)文府國小反空污的力量由校內師生發起,與在地環保組織、家長與社區、台鐵與高鐵工會、政府環保稽查單位所形成的行動網絡,不僅提升近近年南台灣反空污運動的能量,更進一步促成高雄巿相關法令的修正,使專業環保團體與個別社區的運動力量得以互相拉抬增強。(102)
一步一腳印)在既有環境規管架構下,受害居民的污染指控常因缺乏法規與科學基礎而不被正視。這是為什麼污染受害者與環境運動者乾脆自我組織,尋找資源、方法與工具,記錄社區居民污染或生病經驗、蒐集資訊與界定污染源,形成學者所謂的公眾流行病學、參與式研究或社會運動出發的公民科學(102-3)
框構論述上的優勢)除了串連與施壓外,訴諸環境與世代不正義(孩子免於空污)、地區發展的不正義(高雄人就活該空污),而取得論述上的正當性。
個案殊異,不可一概而論)雖然文府國小成功挑戰東南水泥與水泥業的污染,但煙囪下的教室也並非從此幸福快樂。如同許多工業區附近的學校,文府國小附近的污染源複雜,這場運動若非修正為聚焦為追查設備老舊、污染問題明顯嚴重的東南水泥,而以一開始設想的仁大工業區為目標,那麼運動將可能因難以釐清污染源而不易有成果。
煙囪下的教室,孩童無法享受與其他地方平等的環境權與健康權。如何從學校、社區出發,發展出倡議的行動者網絡,促使政府的法規政策與企業的產能製程移除毒化物、削減污染源,是解決環境與世代不正義問題極為重要的課題。(105)

文章原刊於邱花妹〈煙囪下的教室:環境的行動主義〉,《科技 社會 人:STS跨領域新驛路》頁一九四至二0五,2018年,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因收錄本書,重新調整篇幅及校潤,特此說明。

進階閱讀:房慧真等(2019)煙囪之島:我們與石化共存的兩萬個日子。春山出版。

問題討論:
1.環保單位的反應,為何總是比民眾慢半拍?
2.政治遊說和施壓民代,是文府國小抗爭成功的關鍵因素嗎?這是民主的優點還是缺點?
3.三角蒐證算不算科學呢?文府國小的蒐證和抗爭模式,可以複製在其他學校嗎?
4.如果今天面對的不是單一廠商,而是整片工業區,抗爭可能成功嗎?

2020年1月30日星期四

[隨手筆記] 米榭•塞荷的泛托邦

米榭•塞荷的泛托邦:從溝通信使荷米斯到一手掌握世界的拇指姑娘,法國當代哲學大師的跨界預見

原文作者: Michel Serres, Martin Legros, Sven Ortoli
譯者: 陳太乙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期:2019/06/29



伽利略在詮釋自由落體時做了什麼事?軀體之間有一個對話區,稱為「引力」,他介入其中,破譯這場對話,翻譯之。所有的知識,就某種觀點來看,都是我們以觀察介入這整體訊息流通的某種所得。(p.171)

科技遠遠不致威脅身體,反而源自身體,維持緊密的關連。槌子是什麼?是身體的延伸:長柄有如前臂,而我不用拳頭敲打,而是將這種作用外化到某個變成了槌子的物品上。我稱此為「設備化」:這種能力從軀體發出,以便成為一種器具。(236-237)…設備化並非延伸,相反地,是分離、外化、客體化。(p.239)

(反對人的有限論)在一個有限的世界裡,人是無限的。(243)
(代理孕母、聖母瑪莉亞與由自由意志組成的家庭)(244)
(神話也是我們在思考家庭時需要的觀點)[不合時宜,因而也是超前時代的參考點](245)
(康德是欠缺哲學素養[性別素養)的哲學家)(246)
(妝扮與自我意識)Lucy臉上很可能有撲粉。我們為什麼要穿衣服?我們為什麼要戴面具?因為這些舉動製造了一段距離,區隔我們本貌與我們所無法掌握的,以及我們渴望展現的姿態。從這段落差,這樣的加與減中,產生了自我意識,而妝扮的普世性即源於此。(247-248)

白熱化這個概念含有三個共振項目:顏色之白、熱忱之熱,最還再加上燃燒的部分。其實,人類是一顆炸彈。可以從一地炸毀地球。(251)傳統的形而上學稱此為自由,而非白熱化。您選擇了一個物質化的詞。對,物質化。以一種顏色、以火、以具體的參考物結合出一個具體且活生生的人物:熾熱之明或初成人。(251)

[康德和盧梭的人類學在今日顯得天真…](252)

[取代真假思維模式的模式]我們可以用可能/不可能、必然/偶然之邏輯來思考:可以存在/不可以存在;不可以不存在/可以不存在。「可以不存在」對我而言,最後這個類別最是基本。偶然性……無論是地球的存在、生命的存在或個體的存在,都必須思考偶然性。(253-4)

西蒙娜‧韋伊拒絕歸屬任何派別。她說「為能思考,應全面去除所有關於『我』的問題。」(254)

(您歌頌無聊。)對,我知道,從某種角度來看,搭捷運的時候是段好時光。那是我感到無聊的時候。威權社會裡禁止三人會議。資本主義社會裡卻禁止人跟自己開會。或許那顯得更離經叛道(Pervers)(257)

我甚至有個想法:道德之所以得到普遍遵守,是因為人們不知道自己渴望什麼--要知道自己心之渴望是那麼困難,以至於,最後,人們乾脆服從道德,那要容易得多。道德之影響和重要性來自於人們完全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想要什麼?這正是現代人的難題。自我,有了還要更多。然而,認識自己就是忘掉自己。[這句話說得漂亮!]那是自戀的相反。在自戀情結中,人認識自我到了可為之而死並殺害他人的地步。在知識領域裡,人認識自己沒那麼深,但願意接受他人。我相信我的思想和生活從未違背這則箴言教誨,而拿捏其平衡分寸,想必就是生命喜悅之秘訣。(257-258)

2020年1月17日星期五

[簡短摘要] 我擁群像

https://www.openbook.org.tw/article/p-62918

我擁群像:栽進體內的微米宇宙,看生物如何與看不見的微生物互相算計、威脅、合作、保護,塑造大自然的全貌

作者: 艾德.楊  原文作者: Ed Yong
譯者: 田菡, 楊仕音, 劉蓉蓉
出版社:臉譜 出版日期:2019/10/05


我們並不孤單,我們存在於共生關係(symbiosis)中。...每個人都是一座屬於自己的動物園,一群封在身體裡的聚落,一個住滿各種物種的集合體,一個完整的世界。(10)

華特‧惠特曼說「我遼闊廣大,我包羅萬象。」(12)

事實上,造成人類傳染病的細菌不到一百種,相反地,我們腸道中數千種的細菌大都無害。它們最壞不過是搭我們身體的便車,但往好處想,它們是我們身體中非常珍貴的一部分,它們不是死神,而是我們生命的守護者。微生物就像看不見的器官,其重要性可以和胃或眼睛相比擬,它卻不是單一的臟器,而是由數兆個不同的小細胞組成,分散在我們體內。(17)

共生(symbiosis),是由希臘文的「一起」和「生活」兩個字組合而成。它原本是個中性的詞,能代表任何形式的共存。如果其中一個伙伴以犧牲另一個伙伴的利益為代價來謀生,它就是寄生蟲;如果引起疾病,則是病原體;如果它在不影響宿主的情況下獲益,就是片利共生者(commensal);如果它也使宿主受益,那它就是互利共生者(mutualist)。這些形式都屬於「共生」的一環。(43-44)

但共生的概念生不逢時。在達爾文主義的陰影下,生物學家大肆地談論適者生存,自然界因此沾滿血腥,生存必然要付出代價。「達爾文的鬥牛犬」湯馬斯‧赫胥黎就曾將動物世界比擬為「古羅馬格鬥士競技表演」。共生中隱含的團體合作精神難以打入這種標榜衝突和競爭的框架,也不符合將微生物定義為惡棍的觀念。(44)

傳統對於免疫系統的觀點總是充滿軍事隱喻和敵意:我們將其視為「防禦」力,能區分自我(我們自己的細胞)與非自我(微生物和其他一切),並打算根除後者。但現在我們卻看到,微生物其實從一開始就在打造和調整我們的免疫系統。(76)

[免疫系統不是無敵艦隊]我覺得將免疫系統視為同樣也是生態系管理者的國家公園巡山員或許更為精確,它必須謹慎控制常駐物種的數量,也必須驅逐帶來麻煩的入侵者。...免疫系統不僅是控制微生物的手段,它也多少受微生物控制。這是我們載滿眾多小生命的身體,為了保護自己而另闢的蹊徑。(77-78)

狂犬病病毒和弓漿蟲是徹頭徹尾的寄生蟲,以對宿主有害或致命的結果為代價,自私地繁殖。但我們的腸道微生物不同,它們是我們生命正常的一部分,有助於構建我們的身體--從腸道、免疫系統到神經系統--使我們受益。但我們不應該讓它引誘我們陷入它編織的溫柔鄉,因為共生的微生物仍然和我們是不同的個體,它們有自己的利益要維護,在演化這場戰役中,也有自己要付出的代價。微生物可以成為我們的合作伙伴,但不是我們的朋友,即使在最和諧的共生關係中,也始終存在衝突、自私和背叛的可能。(90)

2020年1月16日星期四

[隨筆]

1.吃閒飯比勞動更輕鬆。批評比反省更省事。

2.詞語的單一性,比起費力理解詞語的多價性更省事,但實際上,要維持詞語僅僅只有單一性,必須要花非常大的力氣排除/抑制/控制雜訊。在聲音沒有辦法被維持僅僅具備單義性的時候,暴力就進場宣示主權了。

3.威權是獨裁者對聲音的控制,民主是讓聲音失控以反對獨裁,容許多重解讀,多重理解。但這些解讀與理解的前提是,保障其複數性,這是民主底下惟一的獨裁條件。即以條件上(或形式上)的獨裁,保證內容上的複數性。

2020年1月15日星期三

賽荷論作者與作品 從寄生到共生

「什麼是作品呢?作品會把它的作者吃掉,吞噬他的身體、他的時間,然後一步一步地,把他的身體取代掉。這樣被侵蝕法會讓人害怕。

我是誰?就是這個,這張白紙黑字,我這張脆弱的身體,它把我那個孱弱的身體給取代了。它是我用血鏤刻而成的,我的血為此傾流,直至最後一滴為止。

作品寄食在作者身上,不,作者不一會兒就不在。他快被搞死了。但也無可奈何,他以此為生。

我吃我的勞動,以此糊口;我日復一日喝著這涓涓的產出,睡在它曠野裡的會幕帳篷底下;最後,在這卷帙成果的庇蔭下,我得以存在。

我是誰?我是這一身軀殼,被打碎以後又重整起來,不是這樣,我便什麼都不是。

作品寄食於我,我亦寄食於它。

再不久,我們或許將成為有分寸的共食賓客。

再不久,我們放下彼此成見,在歡樂、輕快、永恒的宴席上,共享神仙美饌。

但願如此,嗯,我知道,我們已成了共生關係。」

「這裡說的不是雜訊,完全不是。」 

賽荷《寄食者》頁226-227。伍啟鴻、陳榮泰譯,群學出版。

------------------

2020年1月4日星期六

[筆記] 靜寂工人

幾個理解這本書的點

1.在地民族誌
2.作者魏明毅,從自殺通報的研究出發,後來轉向社會受苦的分析立場。
(呼應涂爾幹/到Kleinman 從詮釋到社會受苦的轉向)
→在課程上,可以考慮與蔡友月的文章一起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