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3日星期五

[瑞安生活] 下雨天

  覺得有點悲傷。我很久沒有悲傷的情緒了,但不知道為什麼,今天在聚完餐後,聽到說聘禮的問題,而我的自卑心就上來了,覺得自己是個寒酸的窮小子,自己也沒有錢,好像也沒有方向,更沒有志氣,整個人無精打采,情緒變得很低落。後來星陪我去散步,但是路上討論到準備的內容,我沒有拿定主義,她問著我,我著急了,就又遷怒她了,說討厭她說話的語氣,其實我討厭的是我自己。我覺得自己好像沒有辦法好好辦一場婚禮,風光地娶我喜歡的人,所以心底也想著,能不能不要辦呀,但想也知道,這也只是氣話,人生的階段,不過這個村,就沒有那個店。倒是自己有沒有足夠的肩膀可以撐起這一段,不然怎麼能夠讓對方家人相信,我是一個可以依賴的人。我還是存在著自我懷疑,雖然孔子說三十而立,我想他說的是,三十歲立定志向吧,但是我的志向是什麼?我想這是我最大的問題。沒有錢,可以借,有了錢,應該要記得還。說了話,要實現,但是我不知道為什麼害怕跟師長碰面,我心裡對這些人沒有信任感,我不喜歡那種好像要我作什麼,應該就是要怎麼走的感覺。也許有人會批評我過的太爽吧,所以還可以有這麼多奇奇怪怪的情緒。

  老實說,面對這樣子的情緒低潮, 其實是自己不夠成熟的表現。我自己這兩天比較找回讀書的感覺,是因為我要求自己,無論如何就開著筆記本吧。讀書有感覺,心底有情緒,無論如何都記下來吧,強迫自己換個角度,透過紀錄的方式,來幫助自己慢慢找到道路,我相信一定會慢慢越走越好的。

  韋伯說世界的無意義,是宗教之所以產生的前提,所以變成神意註定在世努力,或者神秘主義追求出世兩種取徑。各個領域的人,都會試著創造自己的希望,自己的確定感,而我對我自己所在的領域,一直沒有歸屬的感覺,所以我沒有成為主體,因為我不曾屈服其意義體系底下吧。 今天讀書,覺得好像慢慢可以讀出滋味,我喜歡讀書,喜歡討論,可是讀的好孤單呀,而且好像變成書呆子,我不像同學,可以處理現實生活的問題,我好像是活在書紙頁裡的人,好像隔著玻璃在看這個世界,好想念高中時期打籃球的身體碰撞感,很扎實,可是現在好像自己跟自己好疏離,我只剩下眼睛,手指,應該要加強運動吧。

  繼續讀書吧,要當個成熟的人,不要讓愛自己的人不舒服,在一起是緣份,我要珍惜。用善,用親,用溫柔,而不是用不好的情緒對待對方,要長大噢。加油。

2016年9月22日星期四

[所修札記] 第五部門

  從圖書館借出了Jasanoff的《第五部門》一書,在「所修」館這個地方,寫下了心得筆記。我讀的是陳光的譯本,由溫珂校訂,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於2011年出版的作品(原英文本於1990年出版)。

  作者提到,她寫這本書的目的,是「為了探討當前科學顧問委員會面臨的困境」,其核心內容是為了批判兩種觀點:技術專家論(中國譯為技術統治論,Technocratic,譯名參考見附註1),與民主論(Democratic)。兩者分別認為科學家或廣泛的公眾參與,是解決政治決策問題的處方。但Jasanoff認為實情更為複雜,走極端都無濟於事。

  第一章標題為「政治理性化」 ,包括社會管制的興起、科學與政策制定、專業能力與信任、知識的偶然性、改革的爭論、一個替代方案。

  作者說,本書試圖檢驗以下悖論:為什麼旨在充分利用專家知識並極力承諾會作出理性決策的政府監管過程,總是無法就如何利用科學知識達成共識?特別值得關注的是,什麼因素會影響科學顧問委員會的行為,例如允許或終止一場技術性爭論?而相反地,在哪些情況下,決策的各個利益相關方會承認諮詢委員會介入的權威性?(2)

  第四部門是政府監管機構(或說主管機關),第五部門則由技術專家組成(3-4),這是本書作者的用法。

  接著,Jasanoff介紹了管制科學(regulatory science)或託管科學(Mandated Science)的相關簡介,regulatory science是Mark E. Rushefsk在Making Cancer Policy一書提到的概念,有沒有更早的根源,仍需進一步研究;Mandated Science是由Liora Salter在Mandated Science提到的概念。Jasanoff說,Salter重視的是標準制訂的過程如何影響了科學活動,而不是科學活動如何影響標準制訂。(8)

  我很好奇Regulatory Science的概念起源,根據Brigitte Nerlich所作的簡要討論,她說
Sheila Jasanoff told the interviewer that she first pondered on issues related to regulatory science in 1987, but that, at the time, she called it ‘policy-relevant science’ (p. 4). She created the new label in her 1990 book The Fifth Branch: Science advisers as policy makers so as to contrast this type of science with normal research science (p. 4), a contrast set out in a table in chapter 4(引文出處連結) 
數年之後,管制科學的概念成為STS領域的基本概念。當Nerlich說,關於regulatory science到底怎麼紅起來的,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與討論。在此,我想反省一下自己寫論文的經驗,其實我根本不懂什麼是regulatory science,但是為了想要畢業,所以就網路上隨意抓抓資料,發現一張比較圖,然後就引用了Jasanoff的書,其實我只讀了兩頁英文,因此覺得很不實在,這不是我喜歡的方式,或許這也是我一直不想面對自己論文的原因,因為我發現自己沒有辦法好好地寫東西。不過現在慢慢重新思考這些過程,我願意重新來消化這些文獻,作個謙卑的學習者,然後把自己的發現,分享給大家。不過我的blog寫的很零碎,所以有需要的人就加減看吧。希望會越寫越有感覺,習慣了寫作以後,我想,我就可以開始進入論文寫作模式。Blog我自己當成練筆實驗室,我相信,要成為能夠思考的人,對我來說,就是要不停地書寫,然後才能夠寫的更好。

   回到管制科學的正題,Nerlich說,根據Jasanoff自己在2011年的說,管制科學指的是一個社會區域,也就是科學家與管制者交會協商之所在。(引文出處連結)她也引用了Jasanoff的文章:Watching the watchers: lessons from science of science advice。接著她也討論了相競爭的概念,Mandated Science,不過今天時間不太足夠,所以先寫到這裡,明天有機會再繼續爬疏這些概念。



-----
附註1:
鄧毓浩(2000)技術專家政治,收錄於《教育大辭書》。連結: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05720/?index=9

名詞解釋:  技術專家政治又稱專家政治,即以技術為首位的技術人員來治理社會,亦即以技 術專家取代職業政治家的政治制度。二十世紀初發展於美國,為進步運動提出的理念,而在一九三○年代經濟大恐慌時,成為相當引人的話題。這種主張是基於一些 假定,藉著提高技術性專家決策的發言力量,充實政府的效能,增進人類的幸福生活,為了實現此種專家政治,要用技術性專家來取代非技術性的政治家和行政人 員,但技術性的標準為何,卻有待考量及斟酌,由於專家政治運動無法為社會提供一個政治上可行的改革方案而趨於式微,復以人們對社會工程的專制性心存恐懼, 此主張遂也僅曇花一現。


[西尼卡筆記] 現代社會想像

  今天去了人社聯圖一趟,借了Charles Taylor的《現代社會想像》一書(簡體本),基於主題式閱讀的原則,我很快地翻過了跟我的主題不相關的部份,目前讀到第二章,有一些心得想法,就順手在此記下來吧。

  Taylor說「人們想像其社會存在的方式,人們如何待人接物,人們通常能滿足的期望,以及支撐著這些期望的更深層的規範觀念和形象」是「社會想像」(且為複數形態)。他區別了社會想像與社會理論的關係,他說「想像」強調了(i)普通人想像他們社會環境的方式,而這種方式,通常不是以理論術語,而是以形象、故事和傳說來表述的。(ii)理論通常是少數群體所擁有的,而社會想像是大多數人所擁有的,就算不是整個社會所共享。(iii)社會想像是種共同的理解,使正當性的日常實作及廣泛共享的感受得以可能。(18,譯文據google books上的原文修正)

 (i)because my focus in on the way ordinary people "imagine" their social surroundings, and this is often not expressed in theoretical terms, but is carried in images, stories, and legends. It is also the case that (ii)theory is often the possession of a small minority, whereas what is interesting in the social imaginary is that common understanding that makes possible common practices and a widely shared sense of legitimacy. (23,抄錄自google books的網路全文,透過譯文比較,發現中國譯本還真是不牢靠,重要的句子,還是比對原文比較好,但是有譯本總比沒有譯本好,畢竟以中文閱讀與查找,速度仍是較快的)。

  在這二章,社會理論與社會想像之間的對章關係,成為很值得關注的部份。是社會理論影響了社會想像,還是社會想像引導了社會理論,很值得進一步追索。或許在國家與社會共同體的建構當中,尤其是法制化與制度化的過程,就像Taylor所說,是社會理論引導著社會想像,提供了道德秩序的共同感受與期盼;但是如果在日常生活中的消費面向,有沒有可能反過來是社會想像引導了社會理論呢?

  這裡的討論開始變得有些困難,因為如果用早期的看法,早期的想像,可能會被歸類於巫術的範疇,而學者們,會從理性化的角度,談社會理論是社會想像的精煉化,就像宗教脫胎於巫術,是巫術的理性化後的表現。

  我用靈芝的例子來說,究竟是先有道家的理論,還有先有成仙想像呢?進一步來說,藥物的理論跟藥物的想像,有什麼不同呢?我覺得《神農本草經》的討論,其敘事的方式,就不是以理論的方式來說(即使有,理論性語言僅僅出現在序言),但是在個別的藥物敘述當中,如「牡桂」來說,本經釋為「辛溫無毒。主上氣咳逆結氣,喉痹吐吸,利關節,補中益氣。久服神通,輕身不老。」幾乎說不上是理論語言,而是四種功能性的描述,首先是感官知覺的說明,其次則是對氣息與身體狀態的影響,最後能進到「神通,輕身不老」,如果要說想像的話,最後一句最貼近想像,譬如「神通」是指什麼,輕身不老又是什麼,可以說是基於「成仙想像」而形成的文本。

  但是討論到這裡,又要進一步追問,那麼成仙想像的社會根源是什麼,能說是特定的社會理論作為其源頭嗎?我不知道,但這的確是個可以作為分析本草經的切入點。

      (不過後續就沒有什麼興趣再繼續翻下去了,一方面是譯本不好,另一方面是自己對政治思想史實在沒有興趣,就此打住吧)。

2016年9月21日星期三

[瑞安生活] 日常反省

  又過了好久好久,從初上研究所一年級時,老師跟我說要記部落格,到現在已經過了好久好久,那時候記的是讀書的各種心情,還有運動的紀錄。但後來隨著臉書的興起,還有各式各樣的原因,我越來越少寫自己的,感覺與自己越來越疏遠,我變得不喜歡寫字,也不喜歡面對自己的日常生活,所以像是這個blog,我也與google plus脫勾,也不再同步分享於臉書了。只是,我還是很想寫,想紀錄自己的生活點滴,希望能夠留下些什麼。

  我讀了好久好久的書,但是最近卻覺得疲乏了,不想讀書了。我很迷惘,所以昨天早上在查查請客吃飯的相關地點,下午就看起神奇寶貝卡通了,我用四倍速看,一次看了50集,很誇張吧。

  我覺得自己過的好像不是很快樂,雖然我現在是最爽的階段,因為我不必出現在公司,而且可以作自己想要作的事,沒有人約束我,但我像隻野馬一樣,不知道自己要往什麼方向去。我覺得讀書這件事,好像沒有那麼吸引我了。這是不是因為我都沒有運動的關係呢?過去在準備高中聯考時,其實我也不喜歡那些東西,但是我還是乖乖地準備,而且每天很努力地打球,很努力地玩。所以,我覺得自己應該更加努力地玩,而不是浪費時間放空,留下一天的遺憾。能夠用力玩,就能用力學習,我是這麼相信的。


  今天早上,我沒有去公司,我在宿舍翻著前研究室室友丟掉的,談如何作postdoc的書,要學習批判性的閱讀與批判性的寫作,也就是學習瞭解interpretation(詮釋)。然後我也翻翻了中國學者寫的學術訓練與學術規範養成書,是榮新江寫的《學術訓練與學術規範:中國古代史研究入門》,他說研究生不是本科生,研究生就是要作研究的,並且要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寫成文章。研究工作最重要的是閱讀,檢索,找到一手資料,然後寫作。中間很多專門討論,我跳過沒讀,在〈論文的寫作〉此章,他說小的問題可以寫札記,大的問題可以寫論文,最後形成自己的碩士論文或博士論文,若放不到學位論文裡的題目,可以投稿給雜誌。(185)他提到文章的組成:導言要介紹研究史與本文創新點,正是是論證自己的觀點,結論則是總結論據與論點,最好能夠提升理論,或指明將來課題。要作學術史,作者應該要有自己的文獻索引,他建議研究生,最好先在正式刊物上發展研究綜述,那麼就可以在之後的發表,簡潔引用,直接進入正題。

  我覺得自己應該重新學習用打字思考,並且透過打字,強迫自己思考以及作讀書筆記。我覺得自己現在的專注狀態,跟碩士班剛當完兵很像,就是沒有辦法專注,然後心神很散漫,沒有那個心情,沉澱下來,好好地讀書,寫作,然後作該作的事,最後日漸消沉,我不喜歡這樣。我希望自己能夠重新開始,我想,之後的記錄,就用瑞安生活來寫吧。

--------
  下午出去買了回家的車票,回到住處繼續讀談博士後相關的書。書上寫,要找到有用的文獻,更精確地說,是找到可用的段落,不需要讀全部的書,因為閱讀應該是以自己的主題為主,是任務導向的,而不是隨意亂讀。我覺得書上說的很有道理,我現在還是卡在各種書的格式裡,所以會覺得應該就是要把整本書讀完,但是往往又會覺得自己在浪費時間,所以我覺得依照主題,選擇自己要讀的段落,是很好的建議。

  另外,他說在讀任何書之前,不妨問問這個問題:Why should I believe this?我會在書上看到某個意見,但是如果有充分的擔保,那麼意見就會變成論證。因此作者說:Demand a convincing warranting for every conclusion that you read about。(32)作者有責任必須講清楚說明白,而評估作者的擔保是否足以支持作者的宣稱,就是具批判性的閱讀者的責任。為了要能夠正確地評判,閱讀一手資料,就成為極為重要之事。作者指出Convincing Argument = Conclusion + Adaquate warranting。


------------

  隨手拿起了韋伯的《宗教與世界》的書來讀,覺得講的真是精采呀。我還是喜歡讀這些老書呀。。。

韋伯說巫師是先知或救世主的歷史先驅,其預言或命令的意義在於組織化與理性化生活樣式;而所有真正的「救贖宗教」,亦即許諾將信徒將其自苦難中解救出來的宗教,都是進行整體生活樣式的組織化與理性化。用抽樣的方式來說,救贖宗教的理性目標,就是保證被救者達到一種神聖的救贖狀態,且因而永居於聖化的境地;利用此一方式以取代依賴迷醉、禁欲或冥思等方法暫時達到的那種劇烈的、非日常性的神聖狀態。(1989:108)
這句話,讓我想起我的直銷研究,上線是先知,要求下線以及自身,必須理性化自身的行動,苦難在資本主義的脈絡下,就是貧窮與生病,要脫窮,去病,就是要加入直銷,一起成為直銷的一部份,並且使其成為日常生活。因此,各種狂迷的,自我放逐的方式,都不是直銷所愛,理性化的自我,才是直銷世界希望打造的成員面貌。

  韋伯接著討論了團體內部倫理意識如何上升到博愛的層次,並且與外部團體相衝突的過程。他接下來考慮這種宗教意識與現世秩序之間的衝突之關係(也就是所謂拒世面向),包括經濟、政治、審美、性愛、知性,並說明其演變階段。最後談了神義論的三種形式(善惡二元論,善惡命定論、與善惡無涉)。今天工作到這裡,有機會再進一步討論。

2016年9月10日星期六

[練習] 書寫練習 《寫作風格的意識》

  我今天在圖書館借了《寫作風格的意識》,目前讀到四分之一處。作者提出寫作的古典風格,是對談式的,信任讀者的理解能力。

  作者願意透過文字,帶著讀者看見他們沒有看過的世界。作者願意承擔文字書寫的責任,不使用模糊、曖昧、兩可的文字。

  再者,由於書面語言不同於口頭語言,不會稍縱即逝,不需要一再反覆,可以直白精煉地說明自己的意思就好。

  作者也提到,學術風格濫用「」的現象,這是擔心讀者沒有辦法抓到重點,而用的標記,但是,標記不見得能幫助讀者,反而會迷惑讀者,與其標記,不如改寫,或者不要寫。

  各種副語的用法,像是大概、好像、似乎,作者認為是規避責任用的。但寫文章就是要負責任,不想負責,不如不要寫。自己有了判斷,才有辦法帶著讀者走。

  各種抽象不明處,不妨使用你我他的代名詞詞組,重新帶入行動。作者該作的事:「為讀者搬演一幕故事」(73),事件需要推手。請你謹記「古典風格的指導性隱喻:作者在跟讀者對話,把讀者的視線引向世間的事物。」(74)讓我們回到最自然的樣子:說話與觀看萬物。(74)


以下羅列第二章的小標題, 幫助我自己瞭解這章的梗概:

第二章 望向世界的窗
古典風格的隱喻:觀看世界
把抽象概念當成可辨認的物件和力量 
儉省地使用後設與標記語言
   後設語(這章討論的是...→改作:什麼造成...或者,我們看到...)
   標記語言(我要說三件事,第一件→通通可以刪掉,直說就是了)
不要將闡述的主題跟從事的工作混為一談
  (近年來有許多研究顯示...→兒童怎麼學會語言呢?)←面對讀者說話,而非自言自語
濫用引號
對文字欠缺承擔
如何避開陳腔濫調
在處理抽象話題時將事物透徹地呈現出來
代名詞的使用,以及主、被動式的使用時機
  (一氧化碳有害→一氧化碳會奪你的命!)
  (被動式也不見得有錯,因為讀者不見得需要知道由誰來作)

------------
第三章說明,為什麼別人看不懂我寫的文章,因為我預設他們知道我在說什麼,而我沒有從他們的角度,用適合的方式對他們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