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提到,她寫這本書的目的,是「為了探討當前科學顧問委員會面臨的困境」,其核心內容是為了批判兩種觀點:技術專家論(中國譯為技術統治論,Technocratic,譯名參考見附註1),與民主論(Democratic)。兩者分別認為科學家或廣泛的公眾參與,是解決政治決策問題的處方。但Jasanoff認為實情更為複雜,走極端都無濟於事。
第一章標題為「政治理性化」 ,包括社會管制的興起、科學與政策制定、專業能力與信任、知識的偶然性、改革的爭論、一個替代方案。
作者說,本書試圖檢驗以下悖論:為什麼旨在充分利用專家知識並極力承諾會作出理性決策的政府監管過程,總是無法就如何利用科學知識達成共識?特別值得關注的是,什麼因素會影響科學顧問委員會的行為,例如允許或終止一場技術性爭論?而相反地,在哪些情況下,決策的各個利益相關方會承認諮詢委員會介入的權威性?(2)
第四部門是政府監管機構(或說主管機關),第五部門則由技術專家組成(3-4),這是本書作者的用法。
接著,Jasanoff介紹了管制科學(regulatory science)或託管科學(Mandated Science)的相關簡介,regulatory science是Mark E. Rushefsk在Making Cancer Policy一書提到的概念,有沒有更早的根源,仍需進一步研究;Mandated Science是由Liora Salter在Mandated Science提到的概念。Jasanoff說,Salter重視的是標準制訂的過程如何影響了科學活動,而不是科學活動如何影響標準制訂。(8)
我很好奇Regulatory Science的概念起源,根據Brigitte Nerlich所作的簡要討論,她說
Sheila Jasanoff told the interviewer that she first pondered on issues related to regulatory science in 1987, but that, at the time, she called it ‘policy-relevant science’ (p. 4). She created the new label in her 1990 book The Fifth Branch: Science advisers as policy makers so as to contrast this type of science with normal research science (p. 4), a contrast set out in a table in chapter 4(引文出處連結)數年之後,管制科學的概念成為STS領域的基本概念。當Nerlich說,關於regulatory science到底怎麼紅起來的,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與討論。在此,我想反省一下自己寫論文的經驗,其實我根本不懂什麼是regulatory science,但是為了想要畢業,所以就網路上隨意抓抓資料,發現一張比較圖,然後就引用了Jasanoff的書,其實我只讀了兩頁英文,因此覺得很不實在,這不是我喜歡的方式,或許這也是我一直不想面對自己論文的原因,因為我發現自己沒有辦法好好地寫東西。不過現在慢慢重新思考這些過程,我願意重新來消化這些文獻,作個謙卑的學習者,然後把自己的發現,分享給大家。不過我的blog寫的很零碎,所以有需要的人就加減看吧。希望會越寫越有感覺,習慣了寫作以後,我想,我就可以開始進入論文寫作模式。Blog我自己當成練筆實驗室,我相信,要成為能夠思考的人,對我來說,就是要不停地書寫,然後才能夠寫的更好。
回到管制科學的正題,Nerlich說,根據Jasanoff自己在2011年的說,管制科學指的是一個社會區域,也就是科學家與管制者交會協商之所在。(引文出處連結)她也引用了Jasanoff的文章:Watching the watchers: lessons from science of science advice。接著她也討論了相競爭的概念,Mandated Science,不過今天時間不太足夠,所以先寫到這裡,明天有機會再繼續爬疏這些概念。
-----
附註1:
鄧毓浩(2000)技術專家政治,收錄於《教育大辭書》。連結: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05720/?index=9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