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論文,我最喜歡的章節,是行動者與工作那一節。工作對於行動者來說,究竟意味著什麼,打工兼職與正式,如何與自我認同連結在一起;打工與個人生命軌跡有什麼關係;工作的意義是什麼;還有工作作為交易(巿場)所面臨的道德與倫理議題交會時,會發生的各種情況,尤其是第97頁到第98頁,我覺得可以成為深入討論的起點,觸發我們重新思考工作與倫理的問題:譬如,博士後的工作倫理到底是什麼,有什麼樣的說法,我們處於何種意義之網當中,賣力而努力地生存著、工作著。
從頭來看,讓我有感覺,覺得有趣的段落,包括頁17的對「保障」提出的質問、「勞工」與「老年人口」想像的落差,我都覺得很有趣。第二章的部份,我不熟悉,讀起來沒有什麼感覺。第三章,覺得制度軌跡的疏理交待了變遷的過程,我沒有能力判斷好壞,但覺得似乎書寫上,也許可以更突顯你要討論的主題,讓讀者更容易讀,譬如段落的安排或者增加小標題之類的,我是門外漢,讀起來只能模糊大概知道,噢,有一個制度,然後它沒有考慮多樣性的人,所以你今天要透過訪談,讓大家看看政策制度想像的侷限。
我覺得頁58關於「保障」提問(以及保障如何被化約為「所得替代率[頁69]),以及頁59「一個人老年人的生活情況為何」都是很好的問題,我也很好奇,如果真的跟隨一些特定身份階層的老人家,用民族誌方法觀察與紀錄,會不會我們對於老年的想像,更加具體;而你進一步提的「職業身份」,我也覺得值得一探,譬如單單一個博士後的身份,或者其他手搖店的員工,或者公務員,他們的生活、金錢觀與未來想像,到底呈現什麼樣貌,我覺得可以作很Zelizer式的研究。
從生活世界出發,指出「保障」的多義性,我覺得很好。(74)關於第四章,打工的意義,你提到「沒受訪者是需要因應家庭的經濟支出」,我覺得如何進一步瞭解這些受訪者的生活世界,也許可以回答這個有趣的問題。進一步放在現代的家庭關係,以及父母對「照顧子女」的想像,我覺得會是很有趣的議題。一位父親就跟我說過:「照顧小孩讀完大學,是他的責任」。而小孩也也認為跟家裡拿錢理所當然,但其實爸爸日子過得很苦,但爸爸不希望小孩知道。換言之,進一步深入意義之網,這種親子間的養育關係,如何成為身份階序上的照顧倫理,甚至有種道德的強制性,我覺得從文化社會學的角度,進一步分析會非常有趣。
此外,關於工作與轉職的關係,說不定也可以回應今日蔚為主流的創業論述。究竟保住一份工作,或者找到一份工作,或者創造一份工作,需要什麼樣的條件,還有那些主觀能力的配合,我覺得也是可以進一步探索的議題。巿場與道德的部份,我覺得很有趣,上頭已經說過了。
頁107的長篇訪談,你提到兩個概念:老年生活是現在生活的對反;工作的對反。你談的是人生階段與想像的關係,想像如何反過來影響現在的行動,或者現在的處境如何影響人們談論他們對未來的想像,我也覺得是可以單獨深入的部份。在STS的論述裡,對於科技的進步想像,會不斷地徵召許多人投入這樣的事業,但是像你提到的淡泊想像,反而呼應了當下生活的消極。進一步來說,這樣的「集體意識」或者這種趨向於退休後會更好的浪漫想像,究竟從何而來,也許需要比較長時段的考察了(這時Elias真的蠻派上用場的)。
頁116,家庭內的保障流動,究竟如何運作,我覺得能夠透過家庭民族誌或作大量的父母深度訪談的方式來瞭解的話,應該會非常有趣。
頁129,第一段,我就遭遇過這個情況,為什麼勞保局會採取一併申報或各別申報的並行方式,我覺得很奇怪。像我工作第二個月調薪,但是勞保級距的繳納,卻到第三個月才調整,我就覺得自己損失了一個月,但勞保局說,這是合法的,為了保留雇主給薪的彈性。然後呀,我也遇過自己的公司,不給薪資條的(葉丙成妹妹開的教小朋友的公司),這也很怪,但看了你第二段的訪談,我才知道,原來雇主還可以不承認有這個員工的。謝謝你讓我長知識了。
頁130,關於內外帳的討論,關於作帳的實作情況究竟如何,讓我覺得非常好奇,也覺得如果有人能夠去作這樣的研究,就太有趣了。(行政人員究竟怎麼報帳,如何創造出各種名目,去因應政策要求,完全就是你從Scott的分析取徑,可以進一步追的議題,不過臺灣的現況是,這些作帳,是資方的武器,而資方自認相對於政府,他們是弱者;但資方面對勞方,勞方更是沒有聲音的一群人,所以作帳在這裡,成為一個從關係視角考慮的問題。)
關於一些錯字或贅字:頁90的第三行,「主生涯階段」之主疑贅字。頁120倒數第二行「掩概」應作「掩蓋」。頁123第二段第四行,「月薪50萬」,應該打錯了吧?頁153第五行「溫保」應作「溫飽」。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