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30日星期二

學做工 2022版 摘要

 學做工 2022版 摘要


1.

2022

生活體驗、意義創造、文化生產、洞察

 

2013年序

文化與民族誌的敏感性

理論上的不確定性(非決定論)

性別

中國的社會變化(學校:教育手段、文化生產與洞察之地)

 

中心與邊緣

第一部份 童年與教育

        在學校的日子(深入其中,而有所不同)

        劍橋

    小組討論和精讀課把我曝光,對我而痛苦的來源。(289)

        伯明翰

                青年文化;去生活中找例證

第二部份 教學和研究

        1968年和伯明翰大學當代文化研究中心

                學生暴動(受到保護;那群人感覺自己可以改變世界)

                從集體意義上,控制了行政管理流程,工作閱讀研究等領域

                沒有所謂共識的合作關係

神奇的工作方式(總體的指導與承諾,實質性的自主,觀念和批評的集中處理,個人慌張地在截止日期前趕寫陳述)

        《學做工》

                保羅所說的「創造性」就是我說的「生存」

                我的故事(300)

                我還保有常識(未被理論碎裂切割化)

                作文化研究中的特洛伊木馬(窩裡反的批判者)

        政策、政治和大學

                「給人以美感的創造性」那是我工作的源泉和希望釋放的東西

                建立年青人表達機制的重要性

                作為權力圈子內部的反抗力量(306)

                也許我們只是影響了其他的知識份子

                民族誌不是幫找飯碗,但可以幫助理解自身

                工具主義的勞動力對比於表達性的勞動力(311)

第三部份 民族志和理論

        過於方便的錄音,有了材料;重要的是思考

        錄音不等於田野工作

        關於多點民族誌

                不要和稀泥,而應該關注人的主體性

        理論、民族誌和倫理

                理論家說的東西差不多,民族誌學者應關注自身議題及政治選項

                研究生應以「既有知識的破壞者」自居

你是研究工具,也是要自我超克的工具,入世或出世皆兩難。(研究本身並不平等)

研究者無法說明的愧疚;你是否真的與你談論的東西之人談話過?

我們要將自己置於道德困境才能起步。(321)

 

25年過往

民族誌理論的敏感性

文化和階級:一個三階段模式(切面結構;文化生產/創造意義;文化意義再結構化/再生產)

後學科世界中的理論完整性

        生成式的理論(非外部決定,非文本漂散)而是互為主體中介於情境中生成

21世紀的文化與學校教育:新時代

        服務業主導與電子化時代的非階級化(個體化)趨勢

        巿場主導,使不幸成為個人不幸

理解新時代

        當代象徵秩序與壓迫地位關係為何?

重估學校角色跟地位(角色轉型,教師不應放棄)

 

40

《學做工》邏輯:文化自主性+情境A(矛盾)+B情境(資源)=文化生產

結構矛盾;文化資源

文化自主+物質秩序+社會關係不可分

文化生產的洞察:自己的眼界侷限自身

文化生產的隱蔽性(監控資本主義/社交媒體引導文化生產)

               


2024年4月24日星期三

[摘要] 趙育杰。「現代台灣的社會理論:從Andreas Reckwitz的觀點出發

 趙育杰。「現代台灣的社會理論:從Andreas Reckwitz的觀點出發」。碩士論文,東吳大學社會學系,2023。https://hdl.handle.net/11296/8b7n22。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疫情帶來的社會學反思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Reckwitz 視角下的台灣社會理論? 2

 一、一個宏大的一般理論及其相關討論 2

 二、Reckwitz 的社會理論與貫穿現代社會的兩種抽象社會邏輯 5

 三、研究步驟與章節安排 8

第三節 研究重要性:了解及轉化的可能性 9

第二章 文獻回顧 12

第一節 Reckwitz 的基本分析概念:闡述與詮釋 12

一、現代當中的普適性社會邏輯 12

二、現代當中的獨異性社會邏輯 17

第二節 Reckwitz 的時代診斷:1945-2010 年代的西方社會 24

一、規則典範與動態典範 24

二、文化本質主義與超文化 32

三、小結 3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0

第一節 比較歷史分析法的系譜概說與分類 40

 第二節 研究方法策略的選擇:分析歷史中的因果規律 46

第三節 研究命題的設定 48

第四章 現代台灣的社會理論(1930-2019 年) 50

第一節 誰是推動現代化的主體? 50

 一、市民階級與市民性在台灣的匱乏 50

 (一)外來引入的普適性社會邏輯 51

(二)被壓抑的獨異性社會邏輯 56

 二、庸俗化儒家與另類市民性 59

 三、命題檢視(I 68

第二節 晚現代的台灣社會? 69

 一、分化的階級結構:停滯與老化 71

 (一)國際分工+另類市民性:「類知識階級」的誕生 75

 (二)少子化:即將來臨的「老」現代 83

 二、從調整式典範邁入「半開放式」典範 89

 (一)新民粹主義型態的興起:2018 年「九合一」地方選舉 92

 (二)「半開放式」典範形成的徵兆:2020 年初的總統大選 95

 三、命題檢視(II 99

第五章 研究發現 102

第六章 結論


 

台灣仕紳一直以來缺乏前文 Reckwitz 所說,市民性裡獨立自主的自我。(53)

 

台灣在日本殖民時代下最珍貴的產物之一:一群接受現代化普適性邏輯思想,並有可能成為具有西方意義下市民性的市民,進而影響社會朝向民主化方向發展的本土仕紳,也在國民黨的鎮壓底下煙消雲散。(54)

 

筆者更進一步認為,台灣的 70 年代也不是李丁讚所謂的啟蒙時代,而是更接近於Reckwitz 所說,1970 年代開始於西方社會發生的反調整式典範學生運動、社會運動之場景。(56)

 

總的來看,台灣社會的現代化發展道路,在物質經濟上(包括科技技術)基本都是由外來政權所引進(源於殖民主義、政治/軍事意識形態),甚至更確切的說是由「國家資本主義」來主導(Alice H. Amsden 1986:104);而非台灣早期本土仕紳、70 年代新興知識份子所主動創造或產生。在生活領域上,比如共識的凝聚、普適性社會邏輯下的「現代化」價值觀,以及各式各樣的集體,也同樣以政治/軍事的意識形態「由上而下」形成,而不是如同西方市民社會中,理性、屏除成見的「由下而上」溝通所產生。(58)

 

筆者發現,台灣因著中國傳統文化的儒家思想與普適性社會邏輯的結合,發展出有別於西方的「另類」市民性,並深刻影響本土未來現代階段的發展。(59)

 

透過儒家思想賦予文憑超過其自身價值(專精於某個領域)的社會保證,在求學的每個階段都符合家庭、社會之期待,是人們提升(保持)社會地位的主要手段;而受教育以與社會結構保持一定距離、形成獨立的自我和客觀的主見,甚至進而主動改變社會結構中有問題的部分,卻從來都不是台灣教育(至少是義務教育階段)的首要任務。(62)

 

除了正向的「由下而上」提供台灣社會工業化、後工業化前進的動力(不論是積極勤快的態度還是普遍教育水準的提升)外,從庸俗化儒家提倡的教育觀念所導致的目的、結果取向來看,也可被視為是當代台灣社會經濟發展狀態,處於王振寰所說「追趕極限」一部分的原因。(66)

 

122:大學教育原是培養研究型人才的搖籃,然而這一理想在現實中的台灣卻可能將大打折扣。原因在於台灣私校林立,大學教育的重擔有很大一部分落在私校的身上,同時私校卻失去了西方社會中,因著宗教性質而「私有卻非市場」的導向。台灣私校中的宗教性質不再(或根本不曾有過),僅留下市場競爭、追求營利事業的成分。在這樣的情況下,隨著下文會探討到的少子化問題之來臨,為了爭取招生名額、吸引學生而「職業培訓所化」的台灣多數私立大學,又要談何培養能進行不在意各項成本投入的根本性創新人才?相關的討論請參見林本炫(2006)。(68)

 

(臺灣)這樣一種有別於西方社會,不意圖與社會結構保持距離,形成自我的獨立自主與客觀主見;而是著眼於快速得到結果、成果以求提升社會地位的另類市民性,亦構成了另一部分有別於現代西方社會此一階段呈現出的場景。諸如在教育的面向中,人們往往重視學習成果的形式(好成績、名牌高中、名牌國立頂大、畢業後容易找到好工作的相關科系等)而非學習的過程;在產業經濟領域中,相比於尋求從根本上的創新,人們往往依循既有的國際分工路徑,努力在已有成就、優勢的產業領域中,以追趕的形式來「拼經濟」。(68)

 

之所以台灣在邁向晚現代發展道路的過程中,其階級結構的分化狀態有別於西方社會,正是因為國際分工的明顯作用影響,以及與這種分工相互契合的民間另類市民性所形塑。儘管這種國際分工的形成、鞏固,讓台灣在 19902000 年代順利完成產業轉型的過渡,並進入後工業社會。然而,在筆者看來,這樣的發展軌跡事實上是一種走向瓶頸的限制。因為居高不下的類知識階級人口之存在,說明台灣社會生產主要用於外銷的製造代工業(特別是與積體電路板相關之產業)依舊興盛且重要;反觀在 Reckwitz 意義下,構成西方晚現代新中產階級的知識階級,卻在台灣社會平穩維持著少量幅度的增長,尤其是在 2011 年以後,增長的幅度更加趨於平緩。(82)

 

在許志賢等(2007)和吳美岱、陳殷哲(2012)以台灣具代表性的、廣義的高科技產業員工為例的研究中,指出了國際分工+另類市民性對浪漫主義壓制的現實:多數的知識階級、類知識階級就業人口,其實難以用西方社會新中產階級那套「成功地自我實現」生活風格加以調和,並呈現出 Reckwitz 筆下事事追求「真」的體驗的態度;而是與其父輩相似,任勞任怨努力的工作與生活。(82)

 

136:本文僅表示,因著當代主要以「科技製造」立國的台灣在國際分工中的位置,使得即使已成為「向上流動」的知識階級、類知識階級,當中的主體是否能恰當調和工作帶來的巨大壓力和對浪漫主義的追求,以形成「成功地自我實現」生活風格,事實上是存有疑問的。(83)

 

人口老化的嚴重影響恐怖如斯,它將不再補 充足夠的、充滿活力的、「國家未來棟樑」的年輕人。更重要的是,較為熟悉獨 異性社會邏輯的年輕世代的萎縮,恐怕將讓台灣社會不只在就業人口年齡上老化, 從而導致工作當中普遍可預期的低效能現象,更在獨異性社會邏輯得不到充分發 展的情況下而「遠離國際」。中老年世代必須全面的自力更生:未來是中老年 人的未來。(88)

 

台灣社會於 2000 年代開始(如圖 13)的階級分化,將導致典範如何被轉移?西方晚現代社會發生的超文化、文化本質主義衝突,使得右派民粹主義的興起,是否也發生在當代的台灣社會之中?筆者認為關於以下的討論,一個較為恰當的切入起始點是接續上文論證市民階級、市民性在台灣現代化過程中的缺席,也就是回到 1970 年代的台灣社會,以及隨後一系列朝向「自由化」的開放過程。(89)

 

1980 年代逐漸呈現出一幅相當矛盾的場景。一方面,反抗國民黨權威的「黨外人士」在 1979 12 月美麗島事件後,認為溫和改革的手段無效,便改以更為激烈的方式,從根本上與當權國民政府抗爭,形成蕭阿勤(1999)筆下的「台灣民族主義」呼聲。而這股解放權威的浪潮,最終讓牢不可破的調整式典範瓦解,並成功讓民主進步黨(Democratic Progressive Party)於 1986 9 月成立、1987 7 月蔣經國前總統宣佈解嚴,以及《動員戡亂臨時條款》在 1991 5 月廢除;另一方面,經濟的後工業化卻如上述,卻是由反抗的對象——國民黨政府,帶領的快速跟隨模式而展開的。也就是說,台灣民間在積極追求「抽象」的浪漫主義國族認同過程中,卻在日常經濟的「實在」面向上,不得不繼續依賴於反抗、瓦解對象制定的有助益經濟發展和產業轉型之相關政策及行動。(90)

 

1990 年代從國民黨調整式典範解放出的台灣社會,邁向的似乎是一個不完全開放、動態的典範,本文稱之為「半開放式」典範(Semi-apertistic paradigm)。(91)

 

當兩岸議題被刻意淡化後,新底層階級及舊中產階級對於物質生活與懷舊情結的呼求,便會明顯的影響選舉結果走向:韓國瑜在一定程度上,只是被他們這股呼喚聲所形塑出的具體形象。(94)

 

166:,韓國瑜民粹主義現象的獨特性在於,其支持群眾類似西方右派民粹主義:具有階級因素,並且基於懷舊情結而興起;卻不反對全球化,反而支持韓國瑜的「親中」全球化主張。至於更進一步系統性的比較這樣一種獨特性,與台灣過往民粹主義、其他社會民粹主義之間的差異,則不在本文的探討範圍中,故點到為止。(97)

 

命題三:「被全球化深刻影響的台灣社會人口結構將會分化出西方社會意義下的三種階級」,並不完全成立。(99) 確實,儘管台灣社會受到晚現代全球化的影響相當深刻,然而在國際分工的產業結構下,普適性社會邏輯無法完全退為獨異性社會邏輯的背景舞台,而是仍有其現實意義(尤其是經濟成長上)的重要性。既然普適性社會邏輯對當代台灣社會的意義與西方晚現代社會不同,導致呈現出的人口階級結構分化狀態、生活風格轉變之情形亦不相同,則台灣「是」否已邁入晚現代,或者於將來「能」否邁入晚現代,本文抱持著相當程度的懷疑。加之在探討過程中,發現少子化所帶來如同荒漠化般的衰退影響,台灣有無能力在未來仍以相同的既有模式,維持相同的發展步調,事實上存在著不少的疑問。(99-100)

 

如同在以普適性社會邏輯為主軸的現代時期,台灣社會在「被」現代化的過程中處處體現自身的獨特性,特別是在受到西方晚現代全球化的影響,台灣社會的發展軌跡因著獨特的歷史脈絡,彷彿碰到了一層透明的天花板,從而阻礙獨異性社會邏輯在台灣發生如同在西方社會一樣的影響力。而這或許也從側面應證了 Immanuel Wallerstein1980)提出之世界經濟理論,至今仍具有一定的解釋力道與有效性。(101)

 

=-===

小結:

其實前面的理論我都看不懂 但第四章起談台灣實證對照的討論蠻值得一讀的。結論是認為Reckwitz的理論不完全適用台灣社會,但本文其實沒有提出系統化的理論討論,而是點出了在社會結構層面以及歷史層面,臺灣社會有自身的例外特性,一方面雖然在世界體系中,而無法走向完全例外;但同時又因為處於歷史交錯堆疊處,所以如何搓揉摩盪於可塑結構之中,找到臺灣面對內部壓力與外部交爭的某種暫時立足點,成為需要仔細思索的議題。第五、第六章寫的太急而短促了,所以蠻可惜的一篇文章。但其中第四章關於底層階級的一些說明有一些參考價值,以此來解釋臺灣的新民粹現象,算是一個參考點。

2024年4月15日星期一

字義與思想的鬥爭

 字義與思想的鬥爭


馬克思鬥亞當斯密,是把利益置換成剩餘價值。

馬克思的自我鬥爭,是把異化理論轉換為具有主動意涵的拜物教論點

盧卡奇對歷史物質論的鬥爭論點,是從物質優先置換為文化優先(此點我沒把握,沒讀過盧的原文)

Paul Willis對盧卡奇的鬥爭,是把意識形態的分析,轉換成為「工人學子的創造力與局部洞察導致的結構再生產」。

結構主義對民族誌的鬥爭,是預設了深層結構的普遍性來回應表層看似多樣的描述。

而後結構主義對於深層結構的普遍性的鬥爭,則是回歸實作邏輯,重新帶入時間、歷史與在地性。

民族誌因而也進化成為帶著自我反身性的批判性再閱讀與自我檢視知識生產過程的反省功課。


觀點的置換,立場的選擇,建立在對過去書寫者的觀點與立場的批判性檢視,

所以重點不在於他們說的到底就今天來看正不正確,

而是在那個當下,那個時刻,他們為何選擇那個立足點,來翻轉我們今日看起來已經「中性化」的說法。讓所謂的「中性」重新流動,而走向新的可能。



2024年4月10日星期三

關於堅持與志氣 社會學的元神之堅持為何?

提問:SO WHAT?用儀式抗爭,然後呢?

答:

所以後來葉老師在回顧上,第六七八章就在處理資本主義如何讓人們棄守理想的底線,而與資本主義妥協的各種理論與實踐流派。務實是進入國家或者在國家周邊進行制度設計與提出相關的建議,但是培植力足以影響國家的社會力量反而是更為關鍵的。葉老師談心靈提昇作為出路,其操作化則在於理解永遠有另類思維的可能性(異托邦),並且不放棄於群眾意識覺醒的努力,那怕只是一點星光,譬如類似孤勇者這樣的歌就記錄了一個故事,但這類星光也是指引著方向。

封建主義都可以變成資本主義了,而生產為主導的資本主義又進化為消費與誘惑主導的使用者愉悅獻身的資本主義,收編就體現在是否「放棄仍有異質想像」的心態上,就像灌籃高手裡談的「現在放棄,那就真的輸了」,以致於左派意識實際是生命的賭注與一輩子的堅持,如同E. O. Wright一輩子的堅持,或者如葉老師推崇的武士道堅持。那種以「死」為賭注的心性(又見漫畫獵人當中的棋士小麥或會長之心志)。葉老師的想法相當古典,但也極為前衛。

超現實主義是社會實驗,也是社會學。當葉老師提出這個想法的時候,我真的嚇傻了!原來有這種想法。所以重點不在於我們相信也許某些流派失敗了,而在於人們如何讓我們相信這些想法失敗了,嘗試失敗了。葉老師的提問雖說他都講說自己是「哲學人類學」式的提問,但其哲學,我認為是從尼采的權能意志出發,去追問那些人為什麼明知也許不可能在有生之年看到資本主義滅亡,但起碼也要爭一口氣批判資本主義及其附庸。我想到的經典人物是類似明末清初時期的知識份子「王夫之」。

這些人就是怪,怪個徹底,而留下了異質化且個體化的思維與他們所信受奉行的義務倫理實踐。葉老師提到,生活風格是資本主義消費倫理,但義務倫理與其對抗,則是人心志與氣魄的展現。

所以回到so what的問題,也許對這些人而言,so what本身不是一個問題,so that是他作為他們的一個選擇,至於what什麼的,留給後人去評斷。

葉老師或者尼采,都是用untimely自我評價。不合時宜,看起來是過時的,也許也是超前的,重點在於他們將自身展現於公共領域上,說出了自己所以為的事,與大眾溝通。(譬如臺灣近期來,許多人以黃子佼為事件,重新帶起對於性別平權與正義的思辨與討論,如同伯坦斯基所說的,人人皆有正義感,以言說彼此衡平)那些言說,如同心理學所講的錨定效應,我們把討論的基準拉到多高,我們如何讓人看見不同眼界。

十多年前,臺灣人還在討論崩世代;十年後,幾位老師思考的則是共同體問題,如林秀幸、葉啟政。我們不再是被動、負面,而且用實證嚇自己。而是主動援引他山之石,回顧哲學人類學與思想史的深度,來想像另類選擇與可能。在這個過程裡,如同鄂蘭所說,他人的回應是自身存在的肯證;又或者《一代宗師》,念念不忘,必有回響。

無論那些學派被認為是否過時,被認為是否so what,那些熱血過的靈魂是應該予以肯定,並且在我們能力所及內,予以回應的。我們不是發聲者,但起碼可以是個回響者,或者如同賽荷說的,我們可以是赫美使,我們作為媒介,既是干擾,但又使存在有了意義,因為我們不再假裝我們自己全然透明,而事物或言語,經過了我們,我們就必然產生某種曲折。

所以換言之,也許在西方學術寫作不斷在乎他者之"so what"的導向之下,我們有我們想要說服的讀者,那是一個勞動過程,是一個爭取讀者的過程。但葉老師作退休者的寫作,退後一步,其實是Be that,以誘惑者的姿態,告訴你他作了一場這樣子的知識冒險,願者上鈎吧。

我深知己身不足,能力有限,也常覺得知識無用,也會被虛榮蒙蔽。但越唸那些所謂無用的東西,如尼采的《悲劇的誕生》,或者葉老師、林老師的作品,不知道為什麼反而因為這種不囿於他者肯定(譬如要兩位評審審查,再加上出版社把原始文章改得面目全非的作品)的自我呈現,其實在知識與靈性上的共感與共鳴程度是更高的。

所以我慢慢覺得,so what那又so what。我的偶像慢慢變成類似想像中的諸葛孔明那類型的人物,結盧耕讀,深耕自我,努力精進自身。不敢說自己對學術界有什麼貢獻,但求慢慢釐清事物樣貌,然後也許以有禮貌的距離,慢慢地呈現自己的不足,以及對這個世界的好奇。

我缺乏的可能是實踐面吧。但目前最擅長也最習慣的事,也認為也許自己還可以作的事,就是持續讀書,開讀書會,顧好自己的健康。然後也許一直持續下去。不確定有沒有用,但起碼,我可以在別人問我,你作這些事情,so what?我可以回答,我就是想作這些事。

因而,我在閱讀葉老師的書的時候,雖然不時體力不支,但是其中濃厚的酒神氛圍,某種剔透出不同思想家的生命關懷與勇氣,或者冷眼剖析資本主義的誘惑,其實都感受到相當熱血的成份在其中,就像看在動漫或者聽音樂,其實我們不太會問有沒有用,但某種感覺被召喚起來,然後開始投入在日常實作中。

譬如蠻好笑的,因為看鬼滅之刃開始練習呼吸法,因為看獵人開始練習尼特羅會長的拳法,又或者中研院院長因為看了武俠小說而研究靈芝。行筆至此,我想或許可以說,葉啟政老師的文章,在於重新召喚社會學的元神,不管說是神學或是神話學基礎,馬克思的「共同體」如何作為一種核心召喚,引發後繼世代的共感共鳴,我認為葉老師的書寫,對我而言,是有很大的鼓舞的。


再談儀式性抗爭與so what。我覺得日漫,尤其獵人,在處理,就算打不贏,也不能在心志上認輸,這點體現在奇犽的心境轉折上談的很好。或者香港抗爭。或者再論七龍珠對於美洲黑人的啟廸作用。也許葉老師的作品,也可以理解成,那些悲劇人物(智識份子)的心態社會史吧。

費俠莉在她的著作《饕餮之欲》當中談文革時期後,婦女在家吃荔枝而感受到的自由的滋味,或者Mintz在談黑奴因為作菜而感受到勞動帶來的自由。所謂的so what問題,若是放在個體的心志自由以及長時期的集體社會史底下,其實就可以重新評估。

誇大不實嗎?對。人們要的就是誇大,與不實。除此之外,也要有人跟大家說,其實我們現在的社會也很誇張,只是大家覺得很正常,譬如馬克思對剩餘價值的判批,對比亞當斯密等人的利潤說。一起誇張,一起重估,一起敢於想像。能夠想像還沒有實現者,以戮力於將其實現,這是馬克思界定「人」有別於「動物」的特質。首先要讓人們從勞動動物,更進一步的「消費動物」當中甦醒過來,這是盧卡奇的提醒。


2024年4月9日星期二

取法乎上 得乎其中 (雜記)

 取法乎上 得乎其中 (雜記)

理想主義意味著什麼?葉啟政老師在其新書當中,特別提出馬克思的「理念型」,即其「共同體」設想,作為支持全人發展之立基點,以此批判資本主義對於人性發展之扭曲。對比於韋伯的理念型,馬克思的理念型帶有明顯的規範性立場,判斷人如何被異化、扭曲、以致於被消化於商品拜物的物化世界中。人役物,被成為物被奴役。
以此為立基點,帶出了盧卡奇及後續法蘭克福學派對於世界之異化的批判,而這些學者又以其帶有距離之批判,希望人們能夠與這個被私有財產制之思維異化的世界拉開距離,反思不同未來的可能性。
以此為立基點,法國學者重新追尋「集體」、追尋「神聖性」、追尋日常生活裡袪除異化的可能性。
社會,在馬克思的觀點裡,可以是個美學對象,是可以被工匠手藝重新設計的對象。要改變的不是個人,而是整個社會,社會在過去被那些英國人改壞了,變得極度個人化、私人化,而不是一個能支持各人自我實現的棲地。
葉老師把美學與勞動並置,視為馬克思的下層建築,看起來很突兀,但這點用心,也許呼應著鄂蘭把工作與勞動的並置,並且突顯出美學面向,才是工作的精華所在。「改變這個世界」,以美學的方式。
可以是社會集體工程,從革命,或者後續的日常生活革命;也可以是個人的漫游實踐,把均質化的都巿,活成每個人可以自得其樂,並且進一步共享其樂的異質空間,每個地方都有故事,每個地方都有新的可能性。
雖然國際情境主義算來不過七十個人,但是其重新讀寫都巿場景的創意之立論,在今日被大量數位讀書覆蓋的日常,反而突顯其重性。
誘惑的問題,在於它是冷的,是一個人的狂歡,是自我的褻瀆。而不是一種生命的賭注與冒險。---把齊美爾、尼采跟布希亞談的現代性拿來作對比,這點就會變得很明確。酒神已被太陽神的面紗搞得快窒息。
當年為什麼葉啟政老師要弄一個尼采的讀書會,還搞了十年,我跟上了尾巴。也許葉老師早知道尼采是解碼法國與德國社會學的關鍵鑰匙吧?
今日的問題不是沒有選擇,而是選擇太多,以致於讓人感到焦慮。
禁欲理念現在到底意味著什麼?放在誘惑的場景下,怎麼重新思考這個問題。
我讀到第九章,顯然感覺到,雖然過往葉老師過往以修養作為結構之對章,但是這次選擇了馬克思的共同體,其對章的概念,也許是「慈悲」。
接著要想的問題就是孤獨、修養到慈悲的思路,怎麼幫我們重新定位所學之意義與個人立身價值到日常實踐。
納入尼采的概念,孤獨與修養,大抵是距離之激情的內心砥礪;而從修養到慈悲,則是重新入世走向共同體的勇氣與堅持,日常生活的每時每刻都是與神共舞的日子,營造其他人可以共舞的空間--這裡就是跳舞與歌唱的所在。
----------------------
說是,從產銷一體的角度,我這篇文章又在免費為臉書貢獻勞動力了,如何從藝匠自營自銷以走向共同體為目標的生產,也許是要一直在於心上的思考。
----------------------
標題 取法乎上,得乎其中。
其實我想講的類似「人沒有理想,跟鹹魚有什麼兩樣」。
馬克思就是那超越鹹魚的人,把理想的標準拉得極高呀...
以秀幸老師的話來說,葉老師則是幫我們再思資本主義的引路人...

2024年4月2日星期二

日常筆記 20240402

 1.乙等生的聚會

這一週跟幾位朋友相聚,聊林秀幸老師的書,也聊聊各自的現況。朋友考績被打乙等,又或者朋友因為是系內唯一專任,所以狗屁事一堆,又或者各種非體系優等人口之表現,我們共同自嘲為乙等生。想了一下,不明究裡就被別人封為乙等生,或者自己封自己為乙等生,感覺自封好像更高級一點,這麼想著,就莫名快樂了起來,成為了快樂的乙等生。
2.就是無用之用吸引我!
朋友發文,昨日我就捎了個訊息,今日我們就在園區裡散步,感受著那些被囚禁過的靈魂與肉體的軌跡。朋友說,「你不覺得沒有用的東西很迷人嗎?像是讀到看不太懂但好像很厲害的書,或者聽到覺得很厲害但不見得一時能搞懂的想法,就是這些東西吸引著我」。好一個一直追求著理想主義的人類呀,喜歡。
3.書店那本也許被偷走的書?
既然出門了,去了書店,書店說沒看到我留的書,我說那就隨緣吧。找到叫我來,找不到就取消訂單,看書店方便。三位書店員工如釋重負,因為他們確實找了,也討論了五六分鐘,甚至設想書被偷走的奇妙情節,正在盤算如何跟我交待,沒想到我這麼隨性。但想一想,如果這個時代還有人偷書的話,不知道算不算還值得慶幸的事?
4.手無運球之力
隔了一個禮拜,再次拿著籃球去了附近的公園。下午三點半,太陽不是最大,也還沒有躲起來,就是那種溫溫暖暖的天氣,球場上都是人,男人,老男人,倒是沒有看到女生在打籃球,倒是有看到女生坐在前方好遠好遠的花園邊角。一位阿伯在樹叢附近神神秘秘的,牽著一隻狗靠近球場,我不明所以。後來休息時候,望了一下樹叢,原來藏了一顆籃球呀--想起來是快樂溜狗去,就隨手找了個視線非一眼所即的地方,藏起那帶著有點累贅的球吧。
我也覺得球有點累贅--因為今天我打算一直運球一直運球,畢竟球舉起來投都覺得累,還是先別對抗地心引力吧。右手運球一百下,左手一百下,噢...好吃力,球怎麼會這麼重,先讓手腕慢慢習慣球的重量吧。前方運球,背後運球,再各一百下,交叉運球再一百下,靠籃框邊,投籃投一百球。...好熱呀...。說也是蠻奇怪的,走路呀,爬山呀,都不會有這種大汗的感覺,到底為什麼打籃球(還是被籃球打?)會身體大汗這麼快。
坐著休息了一陣子,風吹來涼涼的,想是沒有力量待太久了,乾脆再運個球吧。右手運球兩百下,我開始無意識,不對,我開始刻意有意識,在這兩種心情交替,無意識有意識之間,我發現先前我的手腕是孤立的運球,但量增加到兩百的時候,身體跟著球順順著上上下下,操控感不是那麼明顯,而是律動感的時候,覺得蠻舒服的,左手也來試一下,不過沒那麼順就是了。手沒有力氣運球,但用力氣運球,那好像就變成手腕撞球了,就乾脆不要用力運,而是跟著球,當個乙等生,就像乙這個字一樣,順順彎彎的就好,還蠻舒服的。
隨性投了幾球,收工。騎了車,有奇怪的阿伯在我身邊對著遠方大叫,我不知道他在叫什麼,但我感覺到即使是這樣,理應我應該被嚇到,但是我卻是面帶著笑容,既沒有被嚇到,也沒有覺得心情有什麼起伏,就只是看著他,然後他也好像若無其事地,綠燈亮,繼續前行。我騎著很慢很慢,公車在我後面,他要靠站,但他沒有逼我,我也是蠻意外,看起來在一個充滿老人家的台北老城區生活,也許大家的時間感沒有那麼逼仄?或者是因為只是下午四點半,大家還沒有開始忙碌。
5.理論之用(無用)
讀葉啟政老師的書讀到第四章。喜歡葉老師把馬克思的倫理思想軸線拉出來,讀了好感動。我一邊讀著葉老師的評點分析,一邊讓chatgpt模擬馬克思來各種釋疑與討論。葉老師說寫這書,希望大家思考問題不僅在於經濟,心靈提昇更是關鍵,而面對資本主義的強勢心態,我們必須看重「自制」之工夫。貪婪被合理化成利益,而利益以中性化語言說服大家各自努力,而無視共同體之彼此在乎、相互守護與創造一個各人能在其中,因著共同體的協助,而能自我實現潛能的願景之地(或異托邦吧?)
理論之所以為理論,正是因為其劇場本色,正是因為其為理想,其為非凡人之場景,非凡人的思維,非凡人的心志與決斷。對於馬克思與尼采而言,雖然希臘城邦不再了,但是我們可以以其為理想型,打造一個新的共同生存空間;從共同體入手(成就全人之道),或者從超人入手(自我的不斷超越與提升,使得人們看見各種潛能實現的可能性),烏托邦或者理想,對於現實主義或者自然主義的嘲笑與反諷,讓人能夠拉開距離,創造一個美感的空間,以便讓潛在的空間在未來能以美感的方式實現。大概就是理論之無用之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