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乙等生的聚會
這一週跟幾位朋友相聚,聊林秀幸老師的書,也聊聊各自的現況。朋友考績被打乙等,又或者朋友因為是系內唯一專任,所以狗屁事一堆,又或者各種非體系優等人口之表現,我們共同自嘲為乙等生。想了一下,不明究裡就被別人封為乙等生,或者自己封自己為乙等生,感覺自封好像更高級一點,這麼想著,就莫名快樂了起來,成為了快樂的乙等生。
2.就是無用之用吸引我!
朋友發文,昨日我就捎了個訊息,今日我們就在園區裡散步,感受著那些被囚禁過的靈魂與肉體的軌跡。朋友說,「你不覺得沒有用的東西很迷人嗎?像是讀到看不太懂但好像很厲害的書,或者聽到覺得很厲害但不見得一時能搞懂的想法,就是這些東西吸引著我」。好一個一直追求著理想主義的人類呀,喜歡。
既然出門了,去了書店,書店說沒看到我留的書,我說那就隨緣吧。找到叫我來,找不到就取消訂單,看書店方便。三位書店員工如釋重負,因為他們確實找了,也討論了五六分鐘,甚至設想書被偷走的奇妙情節,正在盤算如何跟我交待,沒想到我這麼隨性。但想一想,如果這個時代還有人偷書的話,不知道算不算還值得慶幸的事?
4.手無運球之力
隔了一個禮拜,再次拿著籃球去了附近的公園。下午三點半,太陽不是最大,也還沒有躲起來,就是那種溫溫暖暖的天氣,球場上都是人,男人,老男人,倒是沒有看到女生在打籃球,倒是有看到女生坐在前方好遠好遠的花園邊角。一位阿伯在樹叢附近神神秘秘的,牽著一隻狗靠近球場,我不明所以。後來休息時候,望了一下樹叢,原來藏了一顆籃球呀--想起來是快樂溜狗去,就隨手找了個視線非一眼所即的地方,藏起那帶著有點累贅的球吧。
我也覺得球有點累贅--因為今天我打算一直運球一直運球,畢竟球舉起來投都覺得累,還是先別對抗地心引力吧。右手運球一百下,左手一百下,噢...好吃力,球怎麼會這麼重,先讓手腕慢慢習慣球的重量吧。前方運球,背後運球,再各一百下,交叉運球再一百下,靠籃框邊,投籃投一百球。...好熱呀...。說也是蠻奇怪的,走路呀,爬山呀,都不會有這種大汗的感覺,到底為什麼打籃球(還是被籃球打?)會身體大汗這麼快。
坐著休息了一陣子,風吹來涼涼的,想是沒有力量待太久了,乾脆再運個球吧。右手運球兩百下,我開始無意識,不對,我開始刻意有意識,在這兩種心情交替,無意識有意識之間,我發現先前我的手腕是孤立的運球,但量增加到兩百的時候,身體跟著球順順著上上下下,操控感不是那麼明顯,而是律動感的時候,覺得蠻舒服的,左手也來試一下,不過沒那麼順就是了。手沒有力氣運球,但用力氣運球,那好像就變成手腕撞球了,就乾脆不要用力運,而是跟著球,當個乙等生,就像乙這個字一樣,順順彎彎的就好,還蠻舒服的。
隨性投了幾球,收工。騎了車,有奇怪的阿伯在我身邊對著遠方大叫,我不知道他在叫什麼,但我感覺到即使是這樣,理應我應該被嚇到,但是我卻是面帶著笑容,既沒有被嚇到,也沒有覺得心情有什麼起伏,就只是看著他,然後他也好像若無其事地,綠燈亮,繼續前行。我騎著很慢很慢,公車在我後面,他要靠站,但他沒有逼我,我也是蠻意外,看起來在一個充滿老人家的台北老城區生活,也許大家的時間感沒有那麼逼仄?或者是因為只是下午四點半,大家還沒有開始忙碌。
5.理論之用(無用)
讀葉啟政老師的書讀到第四章。喜歡葉老師把馬克思的倫理思想軸線拉出來,讀了好感動。我一邊讀著葉老師的評點分析,一邊讓chatgpt模擬馬克思來各種釋疑與討論。葉老師說寫這書,希望大家思考問題不僅在於經濟,心靈提昇更是關鍵,而面對資本主義的強勢心態,我們必須看重「自制」之工夫。貪婪被合理化成利益,而利益以中性化語言說服大家各自努力,而無視共同體之彼此在乎、相互守護與創造一個各人能在其中,因著共同體的協助,而能自我實現潛能的願景之地(或異托邦吧?)
理論之所以為理論,正是因為其劇場本色,正是因為其為理想,其為非凡人之場景,非凡人的思維,非凡人的心志與決斷。對於馬克思與尼采而言,雖然希臘城邦不再了,但是我們可以以其為理想型,打造一個新的共同生存空間;從共同體入手(成就全人之道),或者從超人入手(自我的不斷超越與提升,使得人們看見各種潛能實現的可能性),烏托邦或者理想,對於現實主義或者自然主義的嘲笑與反諷,讓人能夠拉開距離,創造一個美感的空間,以便讓潛在的空間在未來能以美感的方式實現。大概就是理論之無用之用吧?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