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2日星期五

Spectacles of waste, by Warwick Anderson 導言..

看到陳嘉新老師分享書訊,Spectacles of waste, by Warwick Anderson,好奇找來導言讀了一下,不得不讚嘆「道在屎中」...
繼A. Mol從食物談哲學後,Anderson從屎談現代性及其布署...厲害呀...
以下透過chatgpt將導言自英文譯為繁體中文後,我快讀而摘錄的文句
------
Spectacles of Waste
Warwick Anderson
導論
現代糞便性與後殖民生物政治


1.
正是糞便與其否認,讓我們成為「現代人」——無論我們是渴望這一身份,還是被允許擁有這一身份。對糞便的反應成為辨認我們是誰、我們希望成為什麼以及我們不是什麼的途徑。因此,糞便可以成為我們思考的對象、對立面以及參照物。

 

2. 在這現代糞便性的豐饒之中,我的主要目標是揭示過去一個多世紀生命科學與人口健康的「糞邏輯」(scato-logics);也就是,進行一種對那些幫助我們成為「已發展」與文明的科學的「直腸本體論」(procto-ontology)的探索。

 

3. 病毒讓我們重新學習了糞便的知識。正如艾瑪·加內特(Emma Garnett)及其同事在《批判公共衛生》(Critical Public Health)中指出:「廢物在COVID-19疫情期間以不同方式成為重要議題,提供了重新思考廢物作為問題的機會。」
疫情迫使我們以此重新思考廢物作為問題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要求我們質詢對自我意識的理解,促使我們重新評估身體與自身及世界的關係。女性主義理論家朱迪斯·巴特勒(Judith Butler)觀察到:

「身體的確定邊界在大多數形式的個人主義中受到壓力,其不斷滲透的特性——身體的開口、黏膜襯裡、氣管——都成為關乎生死的重要問題⋯⋯那麼,我們如何在這些時代重新思考身體間的依存性、纏結性與滲透性?」

同樣緊迫的是,我們如何認識持續的糞便學抗拒,及對任何新發現纏結性與滲透性的否認?從這個意義上說,每一種糞便學(scatology)也基本上是一種末世論(eschatology),即對人類命運的理論。

4. 我在這裡想要仔細探討的是,排泄和腸道停滯——一種流動與阻塞的肛門辯證法,也許是最具內臟性的辯證法——如何促使並塑造了流行病學、微生物學、公共衛生、精神分析、社會理論、文學和藝術的知識實踐。我感興趣的是,糞便在這些領域中象徵著什麼。如我們將看到的,每一次對排泄可能性和糞便想像的研究,必然引出下一次研究,然後再下一次。一次又一次,糞便喚起了對危險和混亂的感知,喚起了對開放性孔隙和可滲透邊界的感知,喚起了對身體完整性與安全的持續威脅。人文學科與生物醫學科學的各個學科不斷生成與再生應對這一最直接混亂問題的可能解決方案。

 

5. 我們對糞便危險的反應,不是通過排除與清除——沖走糞便、擦去它、將其驅逐至下水道——就是通過昇華留下來的殘餘,將這種低級物質抽象化,以某種方式使其成為一個無害的數據集或圖像集合。因此,污水流行病學與人類腸道微生物群的分子分析——以及許多社會理論、精神分析、哲學、人類學、文學和藝術——可以被視為避邪類型的作品,這些作品試圖抵禦糞便的威脅,成為針對其所謂問題製造力量的咒語。

 

6. 這一強烈的救贖過程中,我最感興趣的部分發生在現代實驗室的「儀式框架」內——一個衛生、去性慾化的場所,糞便可以在這裡被召喚為僅僅是另一種標本或樣本,轉化為一個替代物,被簡化為可以謹慎操縱的細胞與分子集合體。因此,我們試圖將糞便回收為某種戀物,一種自主的權力物件,它代表並掩蓋了抽象化和精煉過程中可能正在進行的社會和政治工作。然而,這種對排泄物的異化——尼采所謂的「距離的激情」(the pathos of distance)——卻證明是不可持續的。儘管有多次的昇華努力,儘管我們多次排空,糞便仍不斷回到我們身邊,困擾我們。當我們試圖將它轉化為一個安全物件——通過轉移與記錄——糞便依然是「卑賤的」(abject),是我們試圖擱置或異化的東西,但卻始終無法真正擺脫。

 

7.(用生態模型克服二元對立)值得注意的是,關於糞便的論述往往被簡化為結構化的二元對立,變成簡化的對立本體:衛生或骯髒、純潔或危險、文明或自然、現代或原始、白色或棕色——而每一對立中的第一個詞通常被賦予優勢。我們似乎缺乏以生態方式思考,甚至無法以對稱、平衡的方式來看待糞便。在這種括約肌的辯證法中,負面或劣勢的極性被暴力地投射到其他種族身上,將其描述為天生屬於排泄性的、污染性的——危險的,甚至恐怖的類型。我稱之為「結腸化」(colon-izing)過程,意指透過對糞便的刻畫與刻板印象化來污名化或征服他人,特別是其他種族——事實上,這是構建「他者種族」的重要部分。這種過程涉及無休止的貶低與貶損,將特定類型的人標記為腐化與玷污的,作為濫用排泄的危險糞便傳播者。我在此的目標是標示這種差異的製造,揭示其不確定性或不穩定性,並批判性地探討這種滑溜的辯證互動。糞便性或排泄差異的歸屬,或許是殖民計畫對於受支配身體所能施加的最親密且強大的烙印之一。當然,所謂的「殖民計畫」不僅限於正式的帝國體制,還包括任何形式化的不平等權力關係或政治不對稱。帝國提供了結腸化的模型,但這種實踐遠不止於此。這種過程解釋了我使用「後結腸生物政治」(postcolonic biopolitics)這個奇特稱謂的原因,其中「後」(post)的意涵並非指簡單的消解或接續,而是對持久的結腸式思維方式進行反殖民的批判和偏離。

8. 哲學家布魯諾·拉圖爾(Bruno Latour)指出:「我們從未現代過」——這意味著我們永遠無法完全擺脫糞便;它將永遠在我們周圍,我們必須拼命嘗試去淨化與昇華它。

 

9. 我希望在此展示,糞便已成為現代生活中的一大景觀,或許是最普遍且最引人注目的景觀之一。雖然我們持續堅稱它無處不在,但我們內心深處知道它無所不在。通過這種後結腸生物政治的練習,我試圖重新讓我們熱切否認的糞便變得可見,將其呈現為我們生活中的一個行動者,揭示其政治行為,並暗示我們如何以生態方式重新思考它。換句話說,我希望將這個龐大且越界的複雜混亂壓縮成一本小書。

https://www.wiley.com/en-ae/Spectacles+of+Waste-p-9781509557417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