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1日星期一

[摘要] 進行中


《痛苦可以分享嗎?不以愛與正義之名消費傷痛,讓創傷者與陪伴者真正互助共好的痛苦社會學》
作者:嚴寄鎬  譯者:黃子玲
出版年:201910月 出版社:麥田出版社


自序
我在這本書裡所關注的,並非痛苦經驗本身的特徵,而是痛苦所製造的「關係」的特徵。我想瞭解,痛苦這種感受究竟和其他的人類情感有什麼不同,才導致了關係的破滅。為此,我從很久以前便從自身開始分享與聆聽周邊親友的故事,乃至於遭逢社會變故的人們所經歷的遭遇。(10)
(支持者內生的痛苦與關係的破壞)支持者所承受的痛苦中,存在著破壞彼此互動的性質,雖然有些受苦者與其支持系統的關係可能是例外,但大多數受苦者和陪伴者的關係都是單向性的。或許因為愛,又或許是因為照護責任,使得受苦者不得不單方面聆聽訴苦或給予尊重,但因為痛苦會破壞關係,久而久之,便消磨了陪伴者單方面的情感,導致關係的結束。很多時候,支持團體便會產生自己成為「背叛者」的罪咎感,陷入自責的痛苦中。(11)
我總覺得,就如同痛苦的受害者身邊需要有人陪伴一樣,支持團體也需要有人結伴同行才是
(11-12)


前言
「關於痛苦」的故事是如何產生的
問號1:「用強調痛苦來解決痛苦,這件事是否正確呢?」(16)
問號2:「專家們究竟有何權限來解析這些證言?這些解析又是從何取得正當性?」(17)
情況:→認為自己的證言完美無缺,具絕對性→反而造成對話的不可能,只能單方面聆聽。(17)
問題3:「究竟該怎麼做,才能讓人們對痛苦的絕對性產生共鳴,而非打著正義之名,行展示消費痛苦之實呢?」(17)
問題4:「對證言者來說,在發表證言之後,『這份痛苦過去了嗎?』」(18)
(絕望的痛苦)感覺到痛苦並無止境,永不可能結束,這種情感就是與痛苦的深處緊緊相連,被稱為被深的絕望的痛苦。這種層次的痛苦將以外在的形式延續下去,因此深陷痛苦中的人只有一個心願,終結痛苦,而不是藉由痛苦找出活著的意義,或是創造闡述痛苦的語言,他們說:只要痛苦可以結束,一切都能過眼雲煙。(18)
無論是社會關係帶來的痛苦,或是肉體疾病所帶來的痛苦,最令人覺得恐怖和絕望的,就是這些苦痛很可能不會有盡頭。(18)
(誤識痛苦是有盡頭的)人們不是一開始就感覺到沒有盡頭的。一開始遭遇痛苦時,人們會想從中找尋意義、學習些什麼,不管這是神的意圖、生命的意義,還是克服痛苦的力量……人們總會努力透過這份痛苦,讓自己成為更進化的人,還覺得透過痛苦的結果可以誕生出某種嶄新的事物。在此階段,人們往往會非常不適切地用懷孕生產來比喻痛苦,因為有結束才有新生。(18-19)
        然而絕大多數的苦痛都不會一次結束。……這是因為,尋找痛苦的意義並從中學到些什麼,這件屬於當事人的內在思考過程,然而,造成痛苦的原因卻大多來自外在因素。正是因為沒有徹底剷除外在因素,才導致問題反覆發生,即使當事人表示原因已被摒除了,相同的問題卻不免再度來襲。(19)
       
        要從永無止境的事物上找到意義,除非得道升天,否則近乎不可能。(19)……受苦的人唯一期盼的,就是中斷思考,也因而只想陷入沉睡。睡著時最幸福,睡醒時最痛苦,而這令人厭煩而永無止境的悲慘還會不斷反覆下去。(20)
********(分節)********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