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8日星期五

Status Competition in the Digital Era: Degree Seeking, Public Credentialism, and Information Counseling in Two Taiwanese Social Media Sites.

 Liu, R. F. (2021). Status Competition in the Digital Era: Degree Seeking, Public Credentialism, and Information Counseling in Two Taiwanese Social Media Sites.

 

然而,大多數資格認證學者假設,資格證書的價值是由雇主的評估所決定的(Bills2003Bills2004BrownBills2011),很少有人探討個人如何比較大學選擇,評估可比較的選項,以及在選擇大學之前重新定義學位的意義。(3)

 

本研究探討了幾個問題。首先,學生如何理解學位的價值,並在全球高等教育中重新爭取他們的地位優勢?第二,網絡上發展了哪些敘事以引導個人的大學選擇,並在尋求地位的過程中將某些學位定義為“明智”的選擇,而將其他學位定義為“愚蠢”的選擇?第三,誰主導這些敘事,網絡環境如何複製學位持有者之間的權力動態?我利用檔案研究和數位民族志學方法探索網絡中的意義生成過程,觀察資格主義如何在這個數位時代運作。(3-4)

 

Digital Ethnography: Self-representation, Censorship, and Ways of Talking Online
(
數位民族志學:網絡上的自我呈現、審查和交流方式)

 

社交媒體的三個特點,即在線團體化、現場審查和自我呈現,促進了人們在線上尋求學位的過程,並創造了反映學位持有者間現有權力結構的公共空間。(10)

 

Is This Degree Valuable? Dominant Narratives Online

Envying or Looking Down: Listen to Us because We Have Better Credentials

Online Elitism: The Voiced and Voiceless in Social Media\

 

Dcard使用者在性別和學校特徵方面是可識別的。在1260篇帖子中,來自精選大學的男性發言者主導了討論串。無論高中生問問題的學校是不是他們所在的學校,他們都表達了自己的觀點。相比之下,女性學生只有在問題與自己的專業或大學有關時才表達意見,只有在她們覺得自己有資格時才表達意見。這種差異在發言者和不發言者之間創造了性別動態。男性扮演權威性角色,而女性自我審查,只在相關討論中發言。(24)

 

Discussion and Conclusion

相較於先前專注於資格權力在私人場合(如招聘和招募)中運作的研究,我確定了揭示公共資格主義現象(the phenomenon of public credentialism)的實證維度。我們通過協商和溝通來斷言、確認和理解學位的意義及其是否值得追求。這種集體地位建立過程強化了整體體系,將某些類型的學位置於其他類型之上。(27)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