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19日星期二

[摘要]《 社會科學本土化之反思與前瞻:慶祝葉啟政教授榮退論文集》

書目資訊請點選此連結


底下為摘要

鄒川雄、蘇峰山編  (20110719摘要)

(葉啟政) 全球化趨勢下學術研究「本土化」的戲目,頁1-25
  1. 就概念(與命題)使用的角度來看,「本土化」首要功課是,在參照(且不可能完全捨棄)本土傳統性所留存的文化滋滯效應的前提下,對來自西方的諸多概念(尤其是核心概念)與基本命題進行具「歷史-文化質性」的反思,以分辨其用來理解和解釋本地社會與人們之行為時的「適用」性。一樣的,這樣的分辨工夫也應當同時施用於檢討來自本土傳統概念與命題,以重新判定其運用於本土現代的「適用」性。(19)
    1. 有一個基本工夫是必須做到的,即我們需要對概念與命題所承載的文化殊性的高低(或強弱)有所區分。簡單說,我們所使用的概念或命題本身內涵的文化質性承載著不同程度的歷史殊性,需要加以區辨,否則,會產生嚴重的誤識與誤用,而有了「適用」性的問題。(19)(巿民社會:高;社會化或增強,低)
    2. (適用)此處所謂的「適用」性意涵的,基本上,不單純是契合與否的問題,而是涉及對人類之未來社會處境是否有著足以引發具啟發性之「歷史-文化質性」的意義認定問題。(19)(可以看出葉老師是採取「批判」視角,以未來的可能性作為依歸)
    3. 在「本土化」的過程中,就經驗實徵的角度來說,當我們對概念與命題本身以及其承載的文化殊性進行分辨判定的工夫時,依據的基本參照點既不是過去的本土,也不是西方的過去或現代,而是內涵在「本土現代」中已呈顯出文化「混合」特質的「現在性」。無疑的,對概念與命題本身以及其承載的文化殊性從事具時間序列意義的考古學或系譜學的考察,固然確實有助於我們掌握特定概念與命題的基本意涵,但是,到頭來必須緊貼這個在經驗面向上可徵的「現在性」來進行理解與剖析,才可以說是整個「本土化」過程不可更易的基軸。(參考余德慧2002, 余德慧等人2007提出的「文化間際深度的交互參引滲透」觀點)。(20)
  2. 經驗可徵的「現在性」確立了本土文化的獨立性。...特別對邊陲社會來說,這樣的文化「現在性」的呈顯,基本上乃反映著「外來現代」與「本土傳統」兩種文化基素以某種特定方式糾結混合的成形體現。(20)→必須要從哲學人類學層次追本溯源釐清問題。
  3. 透過「本土化」的努力嘗試,來自非西方邊陲社會(特別其文化傳統)的「另類」感知模式,確實可以用來做為檢討內涵在西方現代性裡的「歷史-文化質性」(如「理性」所衍生的矛盾兩難困境),以及其可能潛涵的文化「症候」基軸,並藉此迴轉出有效的「治療」方案。(22)
  4. (留白)「留白」是被遺漏而不曾被說過、或不可說、或甚至是完全闕如的部分。基本上,它並不自在地存在於原有的形式之中,而是人們從既有原已充塞擠滿的「整體」中以「創造」翻轉的方式釋放出來的另類「非凡而例外」部分,乃是人們對既有的「整體」的理想圖像進行創造性轉化的摩盪攻錯工夫而體現的一種同時兼具破壞性與建設性的「發現」。(23)
(黃厚銘) 進步的意義:從Velazquez與Picasso談起,頁139-163
  • 從Bourdieu的觀點來看,正視自己的限制才可以讓我們擺脫限制,但限制不是可以一了百了、一次解決的事情,因此面對自身的限制就成為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也因為如此,正視自身的限制,是要讓我們不那麼自以為是、堅持己見,也因此會更尊重差異。但在此同時,尊重差異卻也能讓我們正視自身的限制,而能夠在朝向科學客觀的道路上,離目標更接近些。由此可見,不那麼自以為是所蘊含的尊重差異態度未必等同於相對主義、虛無,而也可能讓我們更加接近所謂的科學客觀(如果真的存在著所謂的科學客觀的話)(143)
  • 社會學理論是社會學的自我反省,而不只是針對社會現象提供解釋、分析的觀點與分析架構而已。(158)

(林錚) 韋伯的佛教觀與歐洲中心主義,頁187-206
  • 在對異文明的研究上,一般說來,如果研究是西方學者,其研究成果往往有落入族群中心主義的危險;然而,這並不意味著東方學者研究自身文明便客觀許多,反而產生了本位本位主義的疑慮、抑或以西方概念硬套在東方現實的批評。此及理論本土化反省的大方向所在。...(譬如說)韋伯把中國佛教與其印度根源分開來。在他目艮中,為了成功地存活下來,力求適應強烈陌生環境的中國佛教,一點也不是原始佛教的法定繼承者。(187)

(鄭祖邦、謝昇佑) 葉啟政主義與台灣社會理論的本土化,頁289-312
  • 本文展開了兩個面向的工作,一方面希望梳理葉啟政教授對學術本土化的主張,試圖從台灣各種不同的本土化路線中,來釐清葉教授開闢社會理論本土化的企圖及其背後的學術價值設定藍圖。其次,則是從學術實踐的面向,來說明葉啟政教授的本土化不僅是一個學術爭辯的議題,更是涉及到本土學術社群自主性建立的課題。(291)
(湯志傑) 本土觀念史研究芻議:從歷史語意與社會結構摸索、建構本土理論的提議,頁313-366
  • 「歷史化」正是可以幫助我們跳出「本質論」陷阱的一條可能出路。(318)
  • 藉助繞道異己指涉,幫助脫離自我指涉(套套邏輯)的弔詭。(320)
  • 我不認為「外來的」(社會學)理論一定不能用,同時我也不認為從貼近「固有」觀察方式來做研究就必定不能被算做是社會學。如果我們承繼的是社會學草創之時的精神,以社會學指研究作為整體的「社會」的學問的話,那麼對任何發生在社會(溝通)之中的事物進行研究就都可以是社會學。(320)
  • 二階觀察不在直接觀察作為對象的「物」,觀察「什麼」(what),而在觀察觀察者「如何」(how)觀察,重點在於看出觀察者使用了什麼區分,以及更重要的,怎麼使用這些區分。相應地,透過二階觀察,我們所能了解的是觀察者,而不是觀察者所觀察的對象。(321)
  • 區別詞彙(或用語)與概念(或觀念)。(324)→避免望文生義之謬誤。
  • 如果我們的目標與理想在蓋一棟本土理論的大廈,那恐怕就得重頭好好燒煉自己的一磚一瓦開始,而不能貪圖方便地全盤接收既有的社會學概念。(336)
(楊弘任)  地方知識與在地範疇:本土化的一種進路。頁367-380
  • 研究現象的本土化、研究概念的本土化、研究典範的本土化
(葉啟政) 後跋,頁479-484
  • (對西方社會學理論的反思)在這樣的「反思」當中,所謂的「本土化」順勢地成為我多年來相信而矜持的一種學術主張(不諱言的,這是一種學術上的「政治」信念,因為它必然涉及權力的問題)。(480)
  • 面對著以西方理論文化基素為主調的「全球化」文明已漸形成的歷史格局,此一「本土化」的取徑尚有一個更為重要的任務:針對西方主流思考(知識)體系的歷史「留白」,提出一種對人類整體未來文明發展具有前瞻啟發性的另類思維與感知模式。(481)
  • 我認為,回到西方的知識體系裡來檢討理論論述,正是走出西方知識羅網的必要先前步驟,這更是推動「本土化」絕對必要的功夫。(482)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