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運動當中的科技介入(在學運參與者以兩個夾腳拖、一臺 iPad 的現場直播)(153)
蔡培慧:
- 社會運動絕對不只是單一的行動、不只是人民對國家提出的一些爭議,而是我們對結構、歷史特質的認識與思考。(154)
- 集體行動絕對不是看多少人走上街頭,更重要的是參與者對社會議題,重新認識的論述過程。(156)
何明修:
- (台灣意識不僅僅是教科書的改變造成的,而是對既有生活方式的認同帶來的轉變→教科書會影響腦袋,但是不見得能改變認同)第一點、國家認同的臺灣化。直接問受訪者說你是臺灣人、中國人,還是兩者都是。這個問題其實很多單位都在做,之前陸委會也有做,而政大選研中心是每個月都做電話訪問。從 1992、1998、2003、2013 年幾次調查顯示,本土化現象是非常明顯的,認同臺灣的比例從二十幾年前的 23% 到現在的 73%,相對於此,中國認同就跌到只剩百分之一,我覺得是非常明顯的。1% 的認同中國。在學運之前也有一個課綱有爭議,反對者就認為,這些太陽花世代被教改教壞。但是這是錯誤的看法,認同的變化其實在 1998 年之前就已經出現,包括李遠哲的教改審議委員會,都沒有談到認同的問題,1997 年認識臺灣課綱開始才開始出現。其實 1998 年開始的時候方向已經出現轉變,不是誰執政都沒有什麼關係,不管是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都沒什麼關係,這都是一個既有生活方式的認同。(158)
黃孫權:
- 阿拉伯之春之後到 2010 年占領華爾街,有個非常大的不同就是不再是一堆人聚集在一個網站寫東西,而是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是媒體的節點,透過臉書、推特還有很多的媒體,可以不斷地寫。(160,粗體為我所加)
- (新興媒體中的自己人看自己人的問題)臺大新聞所組成的「臺大新聞 e 論壇」,比較像是太陽花運動的「中央社」嘛!基本上,比較像是我前面舉的那個例子,也就是這些人其實並不是要真的對抗甚麼,而是透過「臺大新聞 e 論壇」的報導,讓自家人看到自己人。或者當然也可以說,讓外面的人看到自己人,可是我懷疑一般大眾會看 ptt 或 facebook 上的那些新聞。因為臉書基本上是個社會網路的構成,這種自己人看自己人,大概是我們最近的主要問題。(161)
- (臺灣媒體問題)從以前的抗爭到現在為止,臺灣並沒有一個非常好的處理運動與媒體關係的看法,要嘛把媒體當作運動的展示或宣傳,要嘛就把社會運動給內部媒體化,說給我們自己人聽。(162)
- (運動中的階層與不民主)我想講的是我們都從 1989 年的三月學運開始,我們不是在臺上的那些大咖,特別是我們這種私校聯盟的,跟臺大根本是兩掛的,臺大是那種菁英民主路線,我們是人民民主路線,是不一樣的。而且我們在東海,私校的那個東海那些人,我們的人民民主路線跟臺大實在是很不一樣,在一個非常不民主的狀態下,我們在廣場上至少好幾千個學生,真正體會到甚麼叫做民主。讓臺上那些人,那些大咖出來向我們宣布與李登輝有個協議後,要求我們在廣場很快的決定,結果我們很快就否決了嘛。後來 12 小組人又總辭對不對?你看我們那時候就逼他們總辭,可是我們都還沒有機會要求 9 人小組總辭,他就告訴我們要退場。野草莓是另外一波運動,太陽花又是另外一波運動,我的意思是說,如果一個民主的運動,我們連民主最基本的體驗都還沒有得到,我覺得有點可惜。(163)
- (不服從運動,與運動本身內在的暴力與犠牲心態)我參加過這麼多社會運動,從野草莓到寶藏巖,到 2005 年在香港教書的時候,帶一堆香港的學生去看WTO 會議,警方的催淚彈就直接掉在我旁邊,鎮暴警察直接對著我們和韓國農民的眼睛直接噴胡椒槍,是直接這樣幹的。所以,我覺得暴力是應該的事情,沒甚麼好哭的,要不然他怎麼找警察呢?不服從的意思是我不主動打,不代表我要屈服。我只是不挑釁,可是我要抱著犧牲的決心,這才叫不服從。要不然哪有天下那麼好的不服從?你去那邊晚上還有手沖咖啡可以喝,還有牛肉麵,我那天晚上吃了好多人民的心血捐款,有點愧咎。(163)
管中祥:
- 我其實不太認同警察驅離媒體這件事,但是我同樣也不認同運動者驅離媒體,即使這個媒體跟你關係是不對盤的,或是即使這個媒體和你的立場是不相同的。
- (運動中的媒體)
- 第一是臺灣主流媒體對社會運動長期的忽視或是漠視。主流媒體對社會運動基本上存在一種無知或是誤認,因為媒體平常不報導社會運動。如果是熟悉社會運動圈子的人,你會發現在這場社會運動中,平常可能不是甚麼咖,突然間變成一個大咖。這是一個非常奇怪的事情,這些人過去可能有爭議,但是透過媒體報導,卻成為非常重要的人。為什麼媒體平時不報導社會運動,社會運動的議題太複雜,不是三言兩語能做得出來的報導,特別是電子媒體。
- 第二個是爆量的勞動。很多媒體例如《蘋果日報》他可能派了10組人在現場:青島東路、濟南路、議場內、議場外。很多記者在現場,他們幾乎是不休息的,所以當警察驅離媒體時他們很開心,因為可以下班了。我的意思是說,很多時候我們要去考量到媒體勞動的狀態,在過勞的情況之下他會喜歡學運嗎?或者他還能抱持著客觀的角度去報導嗎?從一個勞動的角度來看,我覺得這是值得去思考的部分。
- 最後是記者的社會關係。你會發現有很多的媒體或是很多記者的報導對於所謂的學運,即使他沒寫老闆是希望比較正面的報導,可是他其實是很討厭學運,或有時候為了去捅他一刀,為什麼呢?因為,其實你仔細看喔,跑外面的那一群記者有很多是跑社會線的。也就是說他平常跟警察是好朋友,所以他當然會站在警察的角度去看問題,或站在警察的立場去想事情。當然記者本身的價值或立場,或是記者所屬媒體特別保守的立場,是有很大的關聯性的喔。(165)
- (推薦談記者採訪與干擾的紀錄片):《反高鐵運動之傳媒透視》:有些時候,記者本身就是一個都會中產階級,他會和很多主流的社會價值相近。(166)。
- (臺灣新聞報導的特性):出現一種只看到當下,看不到成因;看到衝突、看不到議題本身的新聞報導。(166)
- (運動能不能成,不見得是因為媒體新科技,而是與議題本身有很有的關係,如洪仲丘案)(167)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F5cTWN7hSA
媒體對於媒體報導的反省。
新聞不是紀實,新聞是媒體人的意志。(15:26-15:30)
社會抗爭,經由媒體中介,而娛樂化(成為對打的武打片)。
媒體很少呈現巿民於撥款前後的感受,也忽略了群眾對議會制度、政府的批評。(25:24-25:32)
苦行與感動記者(37分)
「苦行是個突破,使我多聽他們。[記者說]我不覺得參與者的生活有何缺乏,自己卻很缺乏對生活的想像。沒想過他們提出的生活方式,我自己是個很主流的人,活在因循的生活之中。」沒想到高鐵會影響到我的生活。(40分)
怎麼能期待參與者都知道所有的事,但是有疑惑,就應溝通討論,而不是打壓。(44分)
記者不得不承認,很多事情他們並不瞭解。(53分)
交通、媒體、高鐵開發、香港、記者、反身性、苦行、社會運動、身體受苦。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