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相關資訊: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5836978/
作者: (法) 勒布雷东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译者: 白睿 / 马小彦 / 王蓓丽 / 王晨(校)
出版年: 2014-3
页数: 264
感覺與情感是一系列的關係。(1)對人類學家而言,情感領域源於教育。(4)
在第一章,作者以狼童舉例,說明人類情感與身體的可塑性。(5-12)
在第二節「與世隔絕的孩子:阿韋龍的維克多」一節,他提到自高原拾獲的孩子維克多對於極寒的耐受力,由於高原養成的習慣,他對極寒氣候極為適應,甚至能夠光著膀子;但是對於社會來說,他的異常必須矯治,最後他也喪失了對極寒的耐受力。(13)[這讓我想到之前讀Vicanne Adams的藏醫人類學研究,談到藏人可以控制身體的溫度,在高原地形發熱]。
第三節「遠離人群的人」,點出他人的形象是孩子社會化的重要因子,若無他人,則語言能力與表達能力喪失。作者論證,我們的身體不只是我們的,更是在與他人的相處的世界裡,與符號系統共構而成。(20-24)
第二章「身體與交流」,談身體在交流當中,以及手勢和表情在與他人關係中的作用。(26)作者批評了語言交流與非語言交流的二分法,主張身體與語言是並行的關係,而非身體屈從於語言。他說「身體不是語言的窮親戚,而是它在社會關係中為了存在而交流時出色的伙伴」。(28)語言與身體的是兩套符號表達體系,身體與語言有著一定的默契,形成一元論;但是當面對特殊情況,譬如害怕出錯或者被誤解,就會面對二元論了。(30)作者說「學習一門語言,不僅僅要求對語言、對句型的記憶,而且同時也要求掌握用這門語言說話時句子的節奏、語調、身體動作、面部表情、特殊手勢等等。運用一門語言,同時也要運用相應的說和聽的身體語言。」(32)他提到有學者運用與「語言學」的類比,創造出以身體姿勢為研究對象的「身勢學」(32-34),但取終發現兩者有歧異,無法直接套用分析,因為「身體符號研究離不開背景分析,而語言學研究則以詞語形式內容為核心,獨立於具體的交流背景。」(36)
第二節「作為文化標記的手勢」以後,作者提到「手勢和姿勢對應著某些意義,我們稱其為象徵關係,它們都和某一群體的文化背景緊密相連」。(42)接著提到了各種手勢的歧義性。(42-52)此外,手勢的意義也很難被整體把握,每個人的理解會有差距(53)。接著作者以親吻為例,分析該習俗的意涵。(60)
作者提到在19世紀末,對於手勢語言的壓抑,因為西方人認為「思維和交流首先是一項言語活動」,但是手語本身的完整性,挑戰了慣性思維,「引起了對於那些認為語言必須要有聲音的健聽人的侷促不安」。(68)健聽人與特殊教育者之間的歷史階序對比,我覺得挺值得進一步觀察與注意。作者接著說,西方是以口語和書寫為主導的社會,因此聾人備受歧視,但是撒哈拉沙漠和南非洲的聾人,則非如此,他們有自己的生活節奏,仍能處於社交生活之中。(69)在「空間關係學」一節,談到了社會距離與身體距離與心理距離的關係;在「私人禮儀性:滿足『生理需求』」上,討論大小便行為與人類感受的變化;最後在「跳舞般的互動」,強調互動的身體姿態之和諧,如同相互編舞,作者用Bateson的「雙重束縛」作反例說明精神分裂的媽媽在互動中如何把小孩搞混亂。(82)
第三章談人類情感史,從對哲學家的討論開始;第四章則是反對生物學的觀點,結論是「如果脫離脈絡孤立地看某一語言的一個單詞,人們就無法理解這個單詞;同樣,如果不能全面地將情感連同具體的環境放在支配情表達含義、價值和形式的整個文化和社會背景中考慮,人們就無法抓到情感的本質」。(174)第五章分析眼神,第六章以戲劇為例,談人類情感與劇場舞台的關係,我興趣不大,就此略過了。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