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技術與社會理論》第一二章心得札記與書本編輯漫談
書目資訊:Steve
Matthewman (2022) 技術與社會理論。王志弘、高郁婷譯。新北巿:群學。總編輯:劉鈴佑。編輯:黃上銓。(感謝提供英文原典頁碼參照以及索引,光這點苦功,我覺得就應該列出編輯的姓名)
摘要
編輯工作作為技術勞動,出版產業如何在慘業裡仍然努力作書。本書的優點在於盤點諸理論家的技術論述,提供歷時性的學術脈絡,作者貼心的每個小節的小點摘要,幫助讀者確認路徑收穫;最後則是進階書目推薦與提要說明。整體來說,是科技與社會領域稍微進階一點的入門書(有些理論家確實需要一點背景知識補充),但也是較為熟門熟路的學習者固本培元瞭解理論脈絡的基本著作。
心得
今天(0117)看到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的臉書,知道這本書出版了。想到下學期要開相關的課程,不知道有沒有機會更新書目,所以直接打電話去群學出版社問了一下這本書,然後下午跑了一趟,也跟總編輯聊天聊了一陣子。即使面對書巿疲弱,盜版打擊,關注硬課題,閱讀硬讀物的人似乎沒有過往多這樣的情況,老板看到我,還是問我,有沒有興趣翻譯,或者寫作,或者如何如何。作到不能作為止,大抵是這些老派靈魂的作風吧。
總之,實體書其實不僅僅是文字,還是諸創作者們的集合,而實體書更是一個技術物,背後有著各種專家的努力與投注。這點大抵是非常明確的事。所以讀書不再僅僅是讀資訊,而是解讀背後的人類活動,思考這些活動的價值。如果我們把別人的活動貶低為免費,那麼別人把我們的活動看輕,那麼相互之間的自由是不可能的──自由來自尊重,Free應該是指present,專注於當下,這正是這個時代的禮物(present)。
在奇妙的機緣下,拿到了這本熱呼呼的書。感謝編輯們願意提供給我,真的非常感謝。讓我可以提前為下學期備課作準備。群學小編們(順道還見到了社會所的學弟,上銓兄,翻到書末,職稱是編輯,謝謝你們與譯者辛苦的付出)說,我應該是第一個拿到實體書的人,因為書今天才到。我真是非常感恩,願意讓我這個莾撞行動的人,可以先睹為快,所以無論如何,我都覺得應該寫點什麼,同時分享一下我閱讀這本書的經驗。
一開始,我逐頁讀,邊讀邊作摘要。我寫了以下摘要「本書作者定義技術為物體(擬真的或實體的)、人類活動、知識、組織的模式,以及社會技術系統之綜合。(43)技術產生效果,作為中介(譬如鐵路交通的出現,改變了人們知覺景觀的方式),技術是種認識方式,既解蔽又遮蔽。(47)作者很好心地文末又再次總結技術的功用:幫助我們適應或控制環境、解決(或創造新的)問題、延伸人類的力量與知覺,是物理世界與文化世界的中介、是存有與認識/解蔽與集置的模式(海德格觀點)。(48)技術應該視為持續不斷的相遇。(60)」
但越寫越不對勁,哈哈哈。因為我發現這本書應該是類似於通識課程基礎讀物,有各家學說綜述,有每節的回顧與小重點提醒,最後還有提供了提要的進階書目。這樣的書有著工具書的性質,如果所以像我以前讀理論書那樣,想抓出一貫的論述,就會變得有點沒意思,因為作者已經整理好了,所以我決定改變閱讀與作摘要的方式,決定用比較隨性的方式作筆記。有趣的是,我整理的重點常常比作者更少一點,可能作者預想的讀者是稍有接觸社會學理論的學習者們,而不是像我這種讀過一些原典的人。讓自己跟作者PK一下抓重點的能力,想想也是饒有興味。
我讀著讀者,覺得讀起來有點像Tim Dant《物質文化》(英文本名稱為Material Culture in the
Social World,不知道為什麼出版社為什麼想把副標刪掉,有點可惜)一書的感覺,那本書談的雖然是物質文化研究,但用的都是經典理論家的討論,加上了非常多的例子。這本書也不例外,我認為兩者相互參考,可以比較一下身處英國的學者與身處紐西蘭的學者,在探討物質與社會/技術與社會上的架構上的異同,應該蠻好玩的。就我印象所及,Tim Dant給予漢娜‧鄂蘭的篇幅比較多一點,其他的,因為我手邊沒書,所以就不繼續發揮下去。
作者很貼心地在每個小節最後統整每節要點,雖然有的時候覺得好像自己讀到的,沒有作者談到的那麼多,但是謝謝作者的整理。有些小故事/小例子的補充,蠻吸睛的,像是搭火車與知覺方式(45-46)、奶瓶與奶粉的討論(51-53)、沙發馬鈴薯作為技術集合體的分析(56)、汔車發明的負面影響(63),這些都是有趣的例子,提醒了我們技術與身體感官、小技術雖小,但改變世界大,而小技術背後有著廣大的社會技術系統支撐,所以技術之小,只是我們的誤解;沙發馬鈴薯人可以被一本正經的討論,我覺得也蠻好笑的。汽車發明那段,則談意外與偶然性,這些討論,我覺得在塔雷伯的《隨機騙局:潛藏在生活與市場中的機率陷阱》有更深入的討論,不過作為一本簡明的入門書,我認為Matthewman點到為止的拿捏已很足夠。
第一章最後的進階書目除了羅列書目之後,還附上了提要,簡單說明了這些著作在那些方面具有重要性。看著這些書目,我有點貪心地想,像是一些商業性書籍,編輯會更新這些著那些有中譯本,甚至有的編輯或翻譯會雞婆地加上譬如台灣情況以及作者的國家作比較的說明。也許一方面算是蛇足,但有時候對於初學者來說,這樣的蛇足其實會讓人覺得這是一本活著的書,所以出書編書本身,是要僅守份際或者加油添醋,我覺得都好。不過,正因為我談的是商業書的加值服務,而在社會書或者學院書底下,尤其這些本來就是小眾書,能有人願意翻譯就已經功德無量,我實在感恩不盡。
想起當年的318運動時,社會類書籍應該引起了更多人的關注,也許有更好的銷量,過了近八年多,似乎又再一次回歸相對性的社會冷淡與冷感,暢銷書排行榜上多是個人主義式的書佔據榜首(如原子習慣之類的)。所以也別想那麼多,供獻一己之心力於網路之(黑客)精神,能作多少就作多少,參與禮物文化,我認為這仍是再強調也不為過的價值。
不過,另外一個問題是,比較有些會拿掉參考書目的商業書籍,我們可以問一個問題,書目真的是讀者們所需要的嗎?像有的出版社,直接把參考書目改成線上版,認為只有少數人需要參考書目。這個作法像我自己在閱讀大眾書籍(非自己專業學科)時,似乎沒有什麼影響。但是像學術類的書,群學老板說,其實實體書很重要的一部份加值服務是隨頁的原文書的頁碼(也就是中譯本譯碼在下,英文本的原書碼在左右,方便讀者參照閱讀)。這點讓我想起自己在台大社會所的學習經驗,那時候讀理論著作,都是搭配英文本讀,所以這樣的書確實對於學術工作者有好處。不知道人數多不多,但這都是編輯專業。
我手上拿到的這本首印本,我一開始看,沒有看到隨頁的英文頁碼,請教了一下學弟,他說英文書籍的原始頁碼在書的中間。我的天呀!群學作了這些苦功,而為了兼顧美感與視覺上的不干擾,把這個對學術研究者很有幫助的小數字,從我上面說的,一般放到兩邊,而決定放在中間。這些考慮真的是蠻技術與社會(還有美感的)。--順帶一提,好像關於技術與美學的討論相對較少,難道這就是理論的宿命?尼采批評蘇格拉底作為理論人的原型,而蘇格拉底是個俗人,醜人,沒有美感,難道不是個例外?理論與美感不能得兼嗎?噢…
編輯們花了這麼多的時間,在作好一本書,讓一本書可以符合學術性閱讀的要求。接下來的問題則是「一本書究竟可以活多久?」書在被閱讀的時候可以復活,但有時間差。人文社會出版社認為出這些學術性著作,是長銷著作,但是這個長銷的曲線,現在被盜版(線上盜印電子版)給直接截斷。找不到書,讀者不會期待出版社再版,因為網路上可以找得到掃瞄本。如此一來,編輯們所花費的工夫(時間)不會再交換成為薪水,而薪水不足的情況下,能不能持續製作同樣等級的書,就讓人覺得不禁擔憂。
總編說,電子版本的書與實體書的技術差多了。譬如中文本可以作到隨頁附上原參考英文本的頁碼,但在epub檔案格式裡,是作不到這點的;而中文本的實體書,有著印刷與裝楨的考慮,但是epub不會顧慮此點。所以電子書的人,在閱讀的時候,主要就是內容取向,但是過去實體書的發展,都在透過種形式安排與設計,協助讀者有更好的閱讀感受。我想起曾經閱讀過的一本書,叫作《如何做一本書:書中的每個小地方都有存在的用意,了解書的架構,重新認識一本書》,木馬文化出版,這樣子的書可以幫助我們瞭解,讀者的閱讀感受,是如何逐漸由設計者/使用者的共同使用而逐步演化出來的。
每本書都是出版社的諸多共同創作者的共同結晶,而盜版會直接讓這些人無法維持生存,所以應該要有合理的保護模式,讓文化創意產業工作者不致於因為惡性競爭而受到影響。同時除了保護之外,也應該有新的發展模式,讓這些在幕後的人的工作能夠被看見。音樂界遇到了串流形成了階級化,出版界遇到了影子圖書館(盜版)而導致利潤直接蒸發,這個問題不容易處理,但卻是文化產業共同面對的問題,相關討論可以參考麥田出版社的《藝術家之死:數位資本主義、社群媒體與零工經濟全面崛起》一書。
第二章以馬克思的理論探討,說明「社會理論家所鑽研的現代性願景,是由技術框構的」。(81)而在探討技術與主體的段落當中,作者提到拜物傾向每個時代都有,但是不愛物之使用價值,而偏愛物的交換價值(或者貨幣價值)則是資本主義時代特有的傾向。(86)針對過往學者用「技術決定論」來貶低諸如馬克思或Lynn White Jr( 1962的書中,主張馬鐙對戰爭史有決定影響力的學者),作者說「技術既非社會的驅力,也不是一切問題的源頭;議題是技術如何整合到社會之中」。(88)這裡我第一次看到「對馬克思而言,機器具備先驗的中立性(稍後各章,我們會看到其他理論家會認真反駁技術中立的觀點)」的說法。(88)這說法蠻有趣的,因為在我學習社會學理論的過程中,我沒有讀到過說馬克思有說過技術是中立性的說法,在此註記一下。後續談了下馬庫色「支配作為技術維繫且延續自身」的判斷(92)、阿多諾與霍克海默的「文化工業」整體支配論點,馬庫色的「人鐘愛自己的汽車,勝過對其他生命的關愛」,消費成為一種社會控制手段。(95)
在〈馬克思的延伸II:諾布爾,《生產力》〉一節,提及少有人追隨馬克思的技術變遷研究方法,但David
Noble是個例外,他以美國金屬加工業導入數值控制工具機為例,探討技術變遷。這一小節(96-102)對我而言是全新的內容,談及工具機、自動化與數值控制等面向,作者更指出,Noble的主張之重要性可比擬馬克思與傅柯所談的「技術解方可以重組社會關係」,並認為他是技術的社會形構領域最早進行經驗調查的人之一,他調查美國空軍及其供應商的水平生產關係,也討論垂直的生產關係,即內部的工作場所組織,他的著作在出版當時(1984年)被喻為是「馬克思主義技術研究的最佳專書論著」。(101)光就軍事、工業生產與自動化等議題的討論,這個人似乎也值得臺灣學界關注。Wajcman(1986)從性別盲的角度批判此書的說法也蠻值得一讀的。(102)
在第二章的最後,作者用了一段Mackenzie(1996)的話,說明為什麼馬克思在當代的重要性:
首先,馬克思的分析提供了難以超越的豐富度。當代行動者網絡理論家的論著,鮮能淩駕馬克思有關機器協助結構了生產之社會關係的描述。實際上,他們的說法還得感謝他的智識(參見Harris, 2005)。機器幫助綏靜、反擊並穩固了早期人們薪資勞動的抗拒。其次,…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的批判,在當今更加適用(此處為我改寫)。第三,在分析巿場力量時,馬克思提醒我們,資本是社會關係,而非物(而且物作為商品時,也是社會關係)。這些社會關係通過物來中介。Mackenzie發現,許多社會的技術研究缺乏馬克思的整體視野,這些理論徘徊於強調社會關係卻減除了其資本主義巿場經濟中介的技術社會學,以及將經濟活動之社會基礎邊緣化的經濟技術分析之間。在討論社會理論更晚近的「物質轉向」時(第八章),這些論點很值得放在心上。(103-104)。
我本身就是從事物質文化研究的研究者,作者所提醒的馬克思的整體分析與中介論點,提醒我們在分析作為「物」的研究對象時,應該要留意尺度、層級、關連。如同我研究靈芝,問題不在於靈芝本身,而在作傳統醫療與生物醫療作為當代的新治理體制底下,如何在資本主義的生產邏輯當中,將個人整合進消費與生產的循環當中,使得疾病與治癒成為商品的虛構推拉力,將人收編於消費活動當中--殘存地活著,真的比創造新的價值,重整社會關係(這裡是陀羅斯,在就在這裡跳舞吧)更高尚呢?類似這樣的思想,我認為是作者提醒給我的啟發。
第二章進階讀物的部份,除了〈馬克思的大衣〉(Marx’s Coat)一文外,我通通沒有讀過。所以這份書目對於更新馬克思討論技術與社會理論到2011年時的理解,應該算是有幫助的。(不過我也沒有心力投注這塊了,所以就供有興趣的人參考吧)
由於時間節奏易變,我不太能期待自己一口氣讀完整本書,所以就讀到那裡寫到那裡吧。單就看了前100頁,就有收穫到不少例子以及馬派的技術社會研究的相關資訊,還有那些無價的書目推薦,其實這本書就值得科技與社會領域、社會學理論學習者、勞動社會學、技術社會學、性別社會學(作者談了不少性別科技)、媒介與社會等等領域的學習者閱讀了,更不用說群學出版社一貫地對於保留書目索引與羅列英文本參照頁碼於正文的苦心。我會持續慢慢閱讀,試著聊聊看,抓出這本書對我的價值。
本文參考書目:
1.Steve Matthewman
(2022) 技術與社會理論。王志弘、高郁婷譯。新北巿:群學。總編輯:劉鈴佑。編輯:黃上銓。
2.Tim Dant(原書誤植為Dent)(2009)物質文化。龔永慧譯。書林。
3.Dennis Duncan, Adam
Smyth (2021) 如何做一本書:書中的每個小地方都有存在的用意,了解書的架構,重新認識一本書。韓絜光譯。木馬文化。
4.William
Deresiewicz(2022) 藝術家之死:數位資本主義、社群媒體與零工經濟全面崛起,21世紀的創作者如何開闢新局?游騰緯譯。麥田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