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Designs on Nature(對自然的設計)一書的速記
自然的設計:歐美的科學與民主
作者:Shelia Jasanoff
http://baike.baidu.com/view/5677470.htm
〈導言〉
1.
本書透過英、德、美、歐盟對於生物技術的政治,討論當代科學與民主關係廣泛存在的不確定性。(7)
2.
生物技術引起的焦慮,成為國家政治的劇場。通過觀察生物技術的政治,我們可以觀察行動中的民主。(9)
3.
Jasanoff早期工作中的三大論點:
甲、今日必須深入探索科學技術的政治學,尋找適當的術語表達民主理論。(10)[科學文化就是政治文化(頁435)]
乙、生命科學的政策成為打造國家/聯盟地位的策略手段。(10)[ex:抵制生技=抵制美帝;如何重建德國地位]
丙、政治文化對當代民主政治的意義。(提出「公民認識論」)(13)
4.
不需要再假定歐美人共享同一世界觀。(14)世界的本性就是不確定的、充滿爭議的。(15)
5.
以詮釋方法進行研究,並且提出理念型協助討論。(頁15,頁394)反對以下說法:
甲、歐洲保護主義(對抗萬惡美帝)
乙、跨國整合必定發生(在科學與經濟利益的趨使下)
丙、不對稱的歷史引證(如強調德國反對基因工程,而先進的英美的接受)
丁、公眾的無知與狂熱。
6.
採用比較,意在理解差異,取得後見之明。但目的不在於指導未來,因此不同於因果解釋。(頁17,頁437-438)
〈第一章〉
1.
比較方法,意在探索科學與政策間的相互作用。(22)
2.
指出結構主義與國家中心解釋模式的缺陷。(31)應視國家、結構為既獨立又不獨立的變量。換言之,應視其為動態過程,採用共同生產/共構(co-production)的角度進行分析。(29)
3.
重視文化在形成科技政策的作用。本研究所指的政治文化,是指政治共同體賴以作出有約束力的集體抉擇的系統手段。政治權威不僅來自政治活動,還有文化認可(33)。強調文化,就是要強調其中的行動者如何理解他們自身的困境(不同於「科學的公眾理解」,預設科學的優先地位)(34;410)。
4.
進行比較的基準為何?必須超越比較的因果模型(我們怎麼能從舞蹈中瞭解舞蹈者呢?)(頁36)。
甲、事件、構框與敘事
乙、行動者網絡理解,看不同的事物如何整合成為今日樣貌。
丙、劃界工作、社會分類與道德邊界、雜化與純化(latour)、純潔與危險(Mary Douglas)
丁、制度如何思考與論述
戊、新的行動者身份(既有行動者如專家或倫理學家的地位擴張,與胚胎的閾限角色如何引導政治發展?(見第六章與第七章))。
5.
地形學→著眼分析的空間→
甲、三個國家作為案例的說明。
乙、生物技術作為透鏡→純粹科學與工業生產之一體兩面導致的張力。(49)
丙、科學進步與社會焦慮。(56)生命科學作為國家回應近來的正當化危機的工具,以及作為個人化醫療治療痼疾之想望。(57)
〈第二章 控制敘事〉
1.
從過程到產物From Process to
Products→講的是經由認定基因工程的產物,與其他人類產品無異,因此使的各種生技潛在爭議被包裏於黑箱的過程。美國生技商品化的問題,交由巿場決定,大體脫離管制過程。(P75-84)
2.
從過程到綱領。英國審慎審議;德國綠黨作為弱勢的象徵鬥爭,訴諸社會責任
3.
關於三國敘事的小結,見頁96-97政治行動的能力。
甲、在歐洲,國家設定爭議的限制範圍;在美國,科學家設置議程,由國家簽署。(98)
乙、美國由巿場控制生技的創造力。英國由委員會就管制層面進行協商討論;德國則是廣大爭議,成為廣大的政治議題。(98-100)
丙、美國:國家應促進科技發展;國家公務員作為公僕,有著科學與工商界分離的傳統;德國對於權力的不信任,必須透過民主審議闡明技術科學之侷限。(P102-3)
4.
國家差異不會消失。
〈第三章〉一個組織如何透過作了什麼事,來正當化自身的存在。見頁120生物技術政策:論述與實踐的領域。值得注意的是,Jasanoff既以Goffman的Framing作為立論出發,又陸續借用了多次劇場隱喻,說明為了要證成政治上的正當性,必須作透過實際績效,或者制作績效,來取得想像中的公眾的信任,以維持組織存在。關於劇場作為隱喻,是本文一直貫串的主題。而觀眾到底如何看戲(公民如何認識),他們帶著什麼樣的文化背景來看待這場生技與政治的大戲,就成為本書最終第十章,稍有著墨,但亟欲說服讀者的目標。(故Jasanoff認為美國的社會契約或者傅柯的生命政治,或者英國的公眾理解科學,都沒有看到公民認識論或者說地方知識的重要性。[話說這裡都沒有提到Geertz,倒是挺有趣的])。
〈第十章 公民認識論〉
1.
公眾之認識,是政治文化的要素。(頁379)
2.
反對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認為反映了科學之傲慢。(380)在頁381-389以其為靶,接著提出公民認識論之構想,考慮認識系統之差異,而不優先賦予特定立場之優先性。(386)
3.
主張觀察「科學以及科學家如何取得正當性」的過程(他們如何取得權威)。因此,這些科學相關行動者,如何取得公眾的信任,就成為社會科學家觀察的對象。(381)[譬如台大教授如何在論文抄襲事件後,維持自身信譽。但是有趣的是,似乎抄襲在台灣成為不怎麼嚴重的事,這些人似乎只要拖拉與切割,幾乎沒有什麼損傷。]
4.
公民認識論之定義(頁388),透過狂牛病與官員以女兒試吃搏取民眾信任手法之失敗,說明公共生活已不像十八世紀那般的劇場,而必須考慮科學技術與專家政治作為新的公民認識世界之方式。(頁388-393)
5.
「只有當我們把公共生活部份想像成一個各種相矛盾的知識主張的驗證場所以及建立國家行動可信性的劇場時,[公民認識論]這一概念才有意義」(P393;有待英文校正)。
6.
提出公民認識論的操作型定義,六個層面與三個例子。(P394—408)
7.
結論:公眾的理解不只一種,而有多種;公眾的認識不能再用專家與外行的二分法來理解;以英德美三國為例,指出存在不同的認識模式,而這些[對科技的]認識模式扎根於社會之中。→「公民認識論」比起「科學的公眾理解」,作為概念分析工具,更為民主。
〈第十一章 科學共和國〉
1.
上述三章主題(生命的應用[專利與所有權]、新社會契約[科學、技術與國家的聯結,大學地位的變化]、公民認識論[重新將公眾帶入科技與民主的討論裡])可重置於下列主題:
甲、接受生技與否,受政治文化影響。(見下〈框架附著性〉一節)
乙、科技變革與民主進程的關係。〈表達、審議與參與在三國的差異〉
丙、技術發達社會中的責任政治。(權力的腹地:美以科學終結爭議;英的專家名譽擔保;德的制度理性)
丁、我們能從比較學到什麼?
i.
知識與政治的糾纏
ii.
各國政治文化:英國積極的公民參與、德國激烈的科學辯論與美國重視具體證據
iii.
比較只能用來解釋結果,而不能制定政策方案。提供解釋性的評論,而不是治療性的診斷。比較提供認識,而非因果解釋。(437)
iv.
任意架嫁[政策或技術]只會帶來災難。(436)
v.
比較的目標:「在以本人文化理解事物的同時,能夠以超然的態度,揭示是什麼賦予另一種文化及其特質以重要的意義,建立普遍有效的知識或管理原則,並不是神的特權,而應當是比較研究所努力追求的目標。比較就是揭示當科學與政治生活中各種形式的規範意義,向博學而理性的人類表明,在試圖採用這些生活形式之時,什麼是危險的」。(437-8)此處的說法,有著濃厚的韋伯味,尤其是在〈學術作為一種志業〉裡的表述,我覺得Jasanoff在此主要是持學者立場,而本書確實也定位為學術書,而不是政策工具書。但是,如果今天轉而從「政治參與」的角度來問Jasanoff,她會怎麼回答呢?難道沒有所謂比較「進步」而值得「學習」的國家嗎?如何處理價值判斷與選擇的問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