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n.wikipedia.org/wiki/Interactional_expertise
根據Wiki的說法,互動型專業知識,其實來自於社會科學的研究者,希望瞭解自然科學研究在作什麼的過程。這些社科研究者,是自然科學的素人,但是隨著他們越來越上手,越來越理解自然科學家在作什麼,他們逐漸擁有了專業知識,他們也不再僅僅是素人。因此,他們相較於這些科學家,成為擁有科學知識的互動型專家。他們與原先的專家不同之處,在於他們雖然不能親自動手作,但他們可以說;而原先的專家,則是既能作,又會說。
用「久病成良醫」這個概念,可以很好地說明「互動型專業知識」的意涵。病人不是醫師,不能處方開藥,但是他們在跟醫師互動的過程中,以及觀察自己身體的過程中,他們也掌握了身體、藥物與診斷的社會過程的相關知識。因此,互動型專家的說法,提醒我們不僅僅是醫師說了算,病人也有著他們自己的理解方式,甚至可以回過頭來與醫師互動,共同促進知識的生產。
互動型專業知識,既與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將expertise視為社會身份的想法不同;也與哲學傳統中,將expertise視為身體實作(如默會知識)的理解不同;互動型專業知識,重視知識的「說」的面向。這裡就讓我想到蔡阿嘎,或者網路常見的直播主,他們很能說,很會說。但這不表示互動型專業知識不強調身體的默會知識的面向,因為這些專業知識是來自於互動,而非來自書本的單向吸收,或者是來自於電腦系統的編碼過程,互動型的專業知識,是種特殊化的自然語言,只有透過與專家們的互動,才能學會。
------------------------------------------------------------
------------------------------------------------------------
Interactional Expertise and Embodiment
互動型專家與身體呈現(embodiment) Harry Collins 2016
互動型專家與身體呈現(embodiment) Harry Collins 2016
第一部份:互動型專業(Interactional Expertise)
本節是Collins談自己提出互動型專業的概念起源,從1990年代中期的人工智慧(沒有人類身體的機器,是否一樣有智慧[intelligent]);到2002年希望社會科學家關注廣泛意義的專業知識,到2004年發表了一篇〈互動型專業作為知識的第三種類型〉。這些形成了本文表一所說的互動型專業。他說背後骨幹是哲學思潮,而田野工作與模仿游戲作為支流,都匯聚一同。而社會學與政策,則是匯聚成流後的下游。第二節談其哲學源頭,就是維根斯坦。在Winch的解讀下,社會生活與概念生活成為一體兩面,也鼓勵了後續的科學知識社會學的研究。David
Bloor的推波助瀾,都成為今天Collins提出互動型專業的源頭。第三節,提到分離假設,即語言的生活形式與實作之二分,成為Collins提出互動型專業的背景。第四節,在思考人工智慧,是建立在語言與身體實作可分離的大膽假設上,圖靈機的測試的測試便是如此。接著一系列回顧自己的概念源頭:田野、模仿游戲(AI)、社會學與政策。
第二部份:身體與語言
Collins不同意Dreyfus在於人工智慧所以沒有智慧,不是如Dreyfus所說的,它們沒有身體(the body),而是因為它們無法鑲嵌(embedding)。不過,隨著電腦與網路的結合,未來怎麼發展,仍很難說。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