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之死》讀書會筆記 20220915
1. 藝術賣得出來,錢進來,透過找明星互相拉抬,現在的藝術創作需要拚速度,尤其是視覺藝術相關的。非視覺藝術的(如舞團)要量產,在肉身上與規模上受限制之處都較高。
2. 現在的藝術,都在賣「概念」,像杜尚的尿壺,是用論述包裝起來的藝術。
3. 作者把第四典範稱為「生產者」,但難道一二三典範就不生產了嗎?
5. 書中(美國的案例)沒有談到國家的角色,這點跟台灣很不一樣,在台灣,國家角色很吃重。文策院都是國家的錢在培植內容產業。大家爭取國家補助,看起來有種「再封建化」的感覺。某巿的藝術經費二百萬,為了人人有獎,一個知名大團只拿到兩萬,卻必須應付各種行政,寧願選擇放棄領兩萬的補助。由於國家補助的關係,美巿場走向大眾品味;但是台巿場卻是走向守門人口味,由藝術守門人(大學教授)來決定預算補助之分配。
6. 藝術家怎麼死的?(1)面對資本化趨勢,大者恆大,小者小,而滅頂;(2)以為自己有機會成功,不能認清現實退場而死;(3)藝術之死,因為為藝術而藝術之不再可能(如同上帝已死),所以現在的藝術家大家只是各自宣稱,但其實已經沒有真正的藝術家了--只要有觀眾注視(觀看,參與,感受衝擊),就可以是藝術(如行動藝術;見黑鏡第一集的名人獸交實驗)
7. 但如果藝術家已死,情況不好,為什麼人們還是選擇繼續投入?(1)明星效應?(2)自雇者的誘惑,可以自己當頭家,可以實現自我的個體性?(3)早期的投資,不願意變成沉沒成本。(4)國家政策支持,給予半生半死的補助,讓人覺得有希望?(5)業餘者作為愛好者,受到社會肯定,不再需要成為專業才能宣稱自己是藝術家?
但說法(2),在商業企管都是這套說法:「只要我努力就會成功」(人人可創業),藝術也沒有什麼不同(人人可創作),那麼藝術到底為什麼比起商業更迷人?
8. 藝術現在沒有大論述支配了。是嗎?還是資訊落差/不對等?所以學校/媒體場域是幫兇?
9. 藝術界的內容被掏空?藝術界現在是用論述撐著,變成論述才是主流,直接的感性形式(顏色/位置…)似乎不再是重點。藝術界仍存在著過去的各種風格殘骸可以對應,仍在接受端,我們可以辨識出什麼是藝術。當要說出什麼是藝術時,我又不知道如何說明了。(如同維根斯坦:你問我時間,我不知道那是什麼,你不問我時,我反而知道。)也許不要去談大論述小論述,而應該回到語用學來理解?
10. 有藝術社會分析相關書籍,歡迎推薦,一起來開讀書會!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