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日星期六

讀書筆記 陳淼和《傷寒卒病論台灣本》 頁1-13

陳淼和《傷寒卒病論台灣本》2008年。華文自資出版平台‧集夢坊。

 

1.太陽之為病,頭項強痛而惡寒

頭項:一身至高之部位

 

太陰之為病:腹滿,吐食,不下

陳淼和:太陰病寒濕凝滯腹部不化,腹滿,無下利

 

少陰之為病:脈沉,但欲寐也

欲寐:昏沉無力而非熟眠

 

凡手足厥冷而腕踝以上溫和者皆謂之為厥病。

 

2.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為中風

陳淼和:太陽病,著於邪實者曰傷寒,著於正虛者曰中風。邪實者脈緊(脈有張力)、體病、無汗;正虛者脈緩(脈無張力),身體疲倦、關節痠軟、局部自汗。

陳淼和:風寒不可能完全劃清。

 

3.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為傷寒

陳淼和:中醫診脈分脈位、脈勢、脈寬、脈幅、脈速、脈性等並可複合同具,遠比只計算脈搏次數的現代醫學複雜。(4

一般體質而得風寒外感,著於陽氣亡失者屬太陽病;著於陰氣亡失者屬少陽病。肌表頓失陽氣故惡寒;軀體會反射性地急劇產生陽氣來彌補,此病態性之陽氣,稱為發熱。陽氣頓失茲事體大,正邪激戰,故太陽病者「發熱」與「惡寒」同時夾雜。(5)

 

4.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名為溫病,解肌湯主之。若汗出,身灼熱者,名為風溫,白虎湯主之。

陳淼和:有是脈有是證者,即可出是湯方。(6)

陳淼和:麻黃性味苦溫,主中風傷寒頭痛,發表出汗,尚能破堅癥積聚。

陳淼和:觀陽和湯由麻黃、甘草、肉桂、鹿角膠、白芥子、熟地、炮薑七味藥組成,主治外科一切陰疽瘡瘍等。其麻黃著於苦破堅癥,性溫宣陽而除寒邪痺結;全無關發汗或太陽表證。(7)

 

5.病人身大熱,反欲得衣者,熱在皮膚,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膚,熱在骨髓也。

 

6.太陽病,中風,脈浮緩,發熱惡寒,鼻鳴乾嘔者,桂枝湯主之

森立之:鼻鳴,打噴嚏。

釋桂枝湯

陳淼和:桂枝湯如不溫覆取汗,可視為一溫中之劑。不能見方中有桂枝,就直言汗解。故婦人懷孕可服桂枝湯調養。(9)

陳淼和:又桂枝湯證者多有局部自汗出,大飲熱稀粥,溫覆取汗,使全身均勻地有小汗出為度,如仍只是局部自汗出而已,則須再服桂枝湯;或可稍加黃耆佐以透汗。(9)

陳淼和:一切以汗出病癒為度。否則服二三劑仍不癒者又得將如何?

 

釋桂枝

陳淼和:桂「枝」者,分枝走散於旁側,有利陽氣宣發透散。(10)

陳淼和:氣薄則發泄,桂枝上行而發表。氣厚則發熱,桂肉下行而補腎。(11)…著於宣通陽氣於上,則用桂枝生嫩透散;著於止陰氣而降於下,則用肉桂味厚沉重。用桂枝者,不去皮。用桂(指肉桂)者,則須去皮。(11)

 

釋「胃」

陳淼和:仲景僅以一「胃」字,概括腸胃氣化轉輸升降等。(13)…陽明之為病,胃實是也。此「胃」字泛指脾胃及其腐熟氣水轉輸之整體作用而言。(13)…陽明病為陽位核心內層之燥火或濕熱邪實,完全閉阻氣水轉輸及升降作用。(13)

 

存胃津

陳淼和:十棗以湯冠名者,乃仲景重在攝護脾胃之津液也,故利水、發汗,均須首重脾胃之津液。(13)…「存胃津」是仲景治病之重要思維。

 

釋芍藥

陳淼和:芍藥苦平,味苦可泄熱開結,從下而出,故云破堅積血痺。作用於陰位,結開熱除、痺通氣行則自能益氣止痛。氣行則水行,而能從下利小便,此為玄(真)武湯之意。全著眼於一「通」字。

 

釋甘草

陳淼和:生用清火解毒,炙用和中益氣。古時炙甘草是將甘草直接微炒,現則加蜜煎炒。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