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7日星期一

Rosa〈共鳴一書的前言摘錄〉

 尼采:什麼是更好的藝術?出於生命衝動與本能,強烈表達自身意志的表現活動。(對比於Rosa,尼采早期的討論太過重視痛苦,以及相關的「形而上學的慰藉」的思考了→也許尼采的朋友太少了,那種向世界張開雙手的感覺對於尼采來說太不足了吧...)

 

Rosa〈共鳴一書的前言摘錄〉:在藝術活動當中,重要的不是資源。而生活也不僅僅是資源的累積。我們現在用生活換取工作,未來工作會回饋我們的生活,這是多數中產階級的認知。(生活態度以及向外的共振和諧與交流,也許比起資源多寡,更能帶給我們生活有著更好的品質的感受)

 

中介鏈越長,越難感受到目的的實現。

 

內在興趣和自我效能信念的發展,與社會認同的經驗相關,這在我們以共鳴為基礎的方法中顯示出一個明顯的聯繫。

 

這是否也意味著,成功的生活是由開放、振動、呼吸的共鳴軸線所構成,這些軸線充滿了色彩和聲音,讓自我得以感動、敏感和豐富?

 

但事實上,成功的生活是由良好運作的共鳴軸線所構成,而失敗的生活則是由這些軸線的缺失或靜默所構成——這一點難道還能有爭議嗎?

 

實際上,我將嘗試展示,人們對世界的態度和他們如何掌握世界的差異,可以理解為他們尋求共鳴和避免異化的策略的差異。

 

Rosa, H. (2019). Resonance: A sociology of our relationship to the world. John Wiley & Sons.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