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總算有坐下來紀錄的時間了。當發心要紀綠時,就覺得能夠坐下來打字的時間還真是寶貴。早上忽晴忽雨,在家裡讀書,看了會兒日常生活的實作第二冊,可是讀著讀著,覺得好累,就睡了會兒,可也睡不怎麼著。簡單地吃了自助餐,填了肚子,去聽Benson關於翻轉教室(Flipped Classroom)的演講。我有些遲到,但沒有錯過講課內容,我拿出了筆記本紀錄,寫了兩大張。簡單地說,就是讓教室回歸討論本質,將授課這種單向式的教學,留在家裡,詳細請參考筆記。我覺得比較有用的資訊乃是開放式課程的名錄,如資策會數位教育研究所的李小姐介紹的Khan Academy,Edx(由哈佛與MIT建置),Coursera(與Machine
learning相關),Udacity(IT領域相關),而其商業運用(即有些課程必須付費,而授課者也有一定收益)如Udemy, Tree house, code school與Codemy.net。另外則是葉老師提到的教育部的磨課師(Moocs)計畫與嚴長壽等人推廣的「均一教育平台」。
我覺得就我社會學的背景來看今天的演講,有兩個地方引我注意,一是葉老師講自己的實作經驗,他把自己的錄影放上youtube,會受到版權限制,因為youtube是對一般大眾,不設限。所以在今天資策會介紹的平台上http://www.proera.com.tw/mooc,在課程設置的地方,就會限定只有教師授權許可的學生才能夠看到內容,因此迴避版權問題。我覺得版權真是限制思想自由與創造力的一種限制,這真是個社會學者應該重點處理的問題(更精確的說,是智慧財產權的討論吧?馬克思認為私有財產制與人類的異化不可分,今天智慧財產權時代,情形是如何呢?)其次,則是關於教育部推廣的Moocs計劃,由於官方補助,因此各大學互相競爭,避免丟臉,為維護門面,因此都只有少少的課程,推廣仍是不足。最後,則是關於詮釋主導權的鬥爭,台灣現在不作,中國若是發達起來,則中文世界的思考主導權,可能就會落到中國那邊(就像我們現在已經看到的,中國翻譯書的詞彙日益充斥在學術界進而散布於日常生活中一般)。
結束後,去了找老朋友Lizzie,她看起來還是一樣忙碌,我還遇到YANA,大概快一年不見了吧。一起聊天聊的很開心,談Lizzie出國與個人視野的轉變,從找答案到看到問題,容許不同的立場的存在,聽她談自己的兒子,談台灣的國小教育與小學生之間的排擠現象。聊了好多,感謝Lizzie請我吃明月堂的好吃蛋糕。不知怎麼,覺得自己錯過Patricia的入庴趴好像有點可惜,一方面是自己facebook沒有跟到,另一方面,知道是星期五後,想也是沒有辦法,得要去練拳。但覺得朋友能夠聚會真的很可貴。遭遇了一些事件,覺得人與人的相處,真的很寶貴。如果來這世界走這一遭,沒有能夠珍惜朋友如一期一會般地難得,我想是可惜的吧?
對了對了,今天知道來研究室的訪問學生馬克,研究的是素食現象。也是跟食物研究有關的,也許我們之後會變成無話不聊的好朋友?先寫到這裡吧。
4 則留言:
素食現象?有意思唷
"葉老師講自己的實作經驗,他把自己的錄影放上youtube,會受到版權限制,因為youtube是對一般大眾,不設限。"
為何會受限?
老師的說法是,因為youtube針對一般大眾,因此裡頭不應該出現有版權限制的內容,譬如某某教科書或者某某圖像之類的。細節我也不是很清楚,我去facebook問問葉老師,再來回覆您。
葉老師的回覆是
「如果你的投影片上面有用別人的圖片或是論文的圖,在你的影片當中你的投影片上用人家的圖讓全世界的人都看到了那張圖,那就是沒在原作者同意之下任意的散佈給全世界看到囉!」
大概是這樣。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