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3日星期五

讀陳麗婷(2011)保健飲品之現況與趨勢之筆記

        閱讀IT IS陳麗婷小姐對於〈保健飲品之現況與趨勢〉,提醒了一些事。包括在鄭雅文老師的研究之後,或許需要對提神飲料進行質性研究,如蠻牛、保力達、維士比之類的;其次,在該報告當中也提到了食療素材轉變為保健功能的列表(當然,其中如何轉換,何者是廠商有利的投資,這點需要社會過程的判斷)。她提到了各國的飲食特色及其輸出,如日本的壽司,韓國的泡菜等等(見該檔案第11頁)。認為可以透過華人巿場進行布局,這是就投資的角度來說的。

        其次,她也引用datamonitor的資料,提到一個有趣的現象,即零食的消費健康需求同時成長,認為健康需求的成長與消費零食的罪惡感有關。(頁25)這個觀察很有意思,值得進一步瞭解,我印象中,Pollan對此也提出了相同的觀察。

  我認為最有意思的是她談食品開發的部份,除了談原料創新(包括地區品牌化以及國際品牌地區化的現象之外),她列了一個飲品開發的公式:水源+主體元素+機能性食材+顆粒+[菌種/發酵+糖質]+氣泡+其他。(頁29)我覺得這個公式非常有意思,是一種類似於李維史陀結構主義幹的事,這個公式是一種啟發,當然實際上,各廠商怎麼運用,如何在真實的社會互動中,考慮時間以及社會關係的情況下,在巿場上互動,這點就是研究者必須去觀察與分析的實作邏輯。在她的理論邏輯之後,我希望能夠用實作的邏輯,進一步去豐富此處的討論。

  而且頁30所提到的全球保健飲品的研究方向,列出了產品訴求與使用素材,這感覺讀起來好像功夫裡的招式。招式都列出來了,如何運用與組合,見招拆招,打入巿場,就是各位的本事。我讀這裡的時候,考慮的是商品化的流程,從素材到產品,其中的勞動過程以及價值創造過程,必須以透過歷史方法進行討論。

  而作者也點出,黑木耳飲品可以作為保健飲品商品化的借鏡,這是我之前沒有想到的,之後找機會,來瞭解黑木耳飲品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她也提到「食品飲料化」的趨勢,這點我之間也觀察到,但沒有深究。關於飲料的特性,我認為與藥品及食品的分類有關,畢竟不是治病,而是保健,走向食品型態是可以理解的事。一位女生說「我可以接受食品型態的治療,沒有辦法接受藥物,藥錠是藥,藥粉是藥,中藥的湯,是湯,是食物。」這種區分方式是很有趣的,我一直想觀察人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如何對食品進行分類,因為一般人的想法,與學者的想法不見得相同。

  作者也提到了一本書《保健飲品之開發及其關鍵技術》,而她重點討論了技術與法規的部份,我想這是廠商在面對巿場時,必須特別注意的面向。如何從物質(新資料)到被許可使用,素材的運用,用量以及產品能否作出宣稱,這都必須考慮。她也提了商業化運作的關鍵,她稱為產品力,農產品經過了素材/包裝的過程,經過食品加工,透過行銷,進入通路,到達消費者的手中。各廠商必須思考如何創造差異,讓產品能夠產生差異化的價值,產品上巿的速度及生命週期,產品如何達到綜合效果,這些也都必須透過平台加以整合,因此,平台整合是各企業之間要打入巿場,必須考慮的問題。


資料來源:
陳麗婷(2011)保健飲品之現況與趨勢。新竹市 : 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
(我認為頁11與29必須列在此篇文章裡,不過好像沒辦法直接把圖貼上來,同時也為了避免侵權,我想,有需要的人,不妨自己查找該篇文章,有問題可再留言給我)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