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9日星期四

22/365 記一次聊天

  因緣聚會,一位老友願意分享給我他在某公司的保健食品行銷部門的經歷。我覺得應該即刻提筆寫下自己聽到的,以及當下所能思及的一些概念及想法。

   首先,最重要的一個想法是,保健食品是政治性的。如同Winner在STS學群當中提到的天橋的經典案例(雖然後來被證實是具啟發性的誤解),天橋高度限制了不同消費能力(即不同階級的人)去海灘休閒的機會。但是此處所講的政治性,不是如此簡單的政治性,而是指從商品的誕生,流通到消費與反饋,每一個環節都經過協商或競爭,都涉及到「判斷」與決策,而這些決策依賴行動者對於未來的構想(投射pro-ject),以及對構想的執行力。但是行動者不是在真空當中進行決策,他們是在一個運作的網絡(working-net)中決策的。

  以產品原物料的購入來說,若物料是來自中國,而且具規模性,必須考慮廠房庫存的問題,該如何設計,如何運用,投資多少,光是此處,會計人員與執行者之間的考慮就不相同。前者站在預算控管的角度,後者則是希望開源作大格局,但必須冒風險,怎麼拿捏?這與組織的慣性有關(但組織慣性這個說法好像組織自己會動,實際上還是必須看到其中互動的人以及法人代理者之間如何行動、衝突與取得平衡。所謂的慣性,乃是對於不斷產生細微差異的動態均衡的一種不正確的觀察)。

  而組織是在環境中的,因此,政府對於標準的訂定,限制了遊戲的規則。自然,有人遵守遊戲規則,有人逾越遊戲規則。組織的行動涉及組織的自我界定,我是要作合法的藥廠,還是遊走法律邊緣,這都牽扯到組織理念以及實際環境(及與其他廠商,上游下游或協力廠商)的連結的情境。譬如說,菊花的檢驗標準比米飯的檢驗標準還嚴格,食物必須要比藥物更為安全,但是260項品質標準,能達到的有多少家?而此標準是否合理,則與廠商及政府之間的互動有關(例如,政府對於違法者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其次則是巿場的特性。中藥材的巿場、科學中藥的巿場、保健食品的巿場、美容食品的巿場,這些巿場是不是有自身的特性。若是從西藥的方式經營中藥,或以中藥的方式經營保健食品,會不會遭遇挫敗,這些都是研究巿場必須注意的首要問題,即:巿場會不會因為不同的商品,而形成不同的運作邏輯。(四物飲的巿場,不同於四物湯的巿場)但反過來也是可以的,是不是不同的社會邏輯,會形塑成不同的商品巿場?(如食補文化與藥膳巿場;或者流行文化與保健食品巿場)。每一個巿場,是不是有自身的構造方式(如兒童進補巿場-教科書廣告-電視廣告等等;老人進補巿場-安養中心-電視廣告;四物鐵-商業周刊-?)。

  再者,關於生產的面向,不只是形象生產(如行銷公司所作),還包括物質生產(代工廠、加工廠、同業轉包),關於流通層面(藥房、藥妝、電視購物、傳銷、便利商店、網路拍賣...)是不是各有其進入成本與門檻,怎樣才能讓相關行動者取得利益,而大家有錢賺?而流通層面當中的流通業的霸權的問題(如7-11的予取予求)等等。而成份上,怎樣設計才能讓商品本身是有利可圖的(濃度、味道的考慮),而為求得利潤,對於生產與流通的過程,產生了何種擠壓的情況?(為了提高產量,而影響減少製造時間,降低品質)

  產品的設計與研發,依循著「我-方法論」(由公司內部的人先作白老鼠),在行銷、業務及研發之間的來回(是加天然果汁呢?香料呢?還是化工原料呢?),而內部的人員在設計口味的時候,必須經過香味、色澤、口感、濃度以及整體感覺來進行評分,先是行銷人員的測,然後再來經過業務與上面主管之類的。但是受訪者提到一點「越多人喜歡的,越不準。」我想到的是,因為飲料是針對特定的族群的,但是試喝的人,不見得屬於那個族群,但是試喝的人,可能是有權力的人。一方面,這可以理解為上面的人不理解行銷人員的想法,但另一方面,則又可以理解為,這些行銷人員對於產品的失敗的一種開脫之辭,看你怎麼看。

   一位新人,來到了這間老公司。他是部落客,有創意,但是面對公司既有內部不同部門之間的拉扯,有志難伸,使得創新受到舊模式的束縛,而無法施展手腳。A公司打C公司主產品,B公司打C公司第二項主產品,最後連小商家(如藥房與診所)都打C公司的產品,在這樣的情況底下,如何競爭?(一間公司能夠只靠幾個主力產品生存嗎?)

  老公司想維護老招牌,但又想進新巿場競爭,無法與食品廠打,因為食品廠不把政府規定當一回事,把罰金直接視為成本,轉嫁於消費者。保健食品的銷售,不能夠以賣藥的角度來思考,也不能夠以「中藥」的角度來思考,或許用「藥草」(西方的)角度,當成茶飲來思考,似乎比較符合現在的巿場情況。簡言之,即「保健食品巿場」應該視為一個具有相對自主性的巿場。

  譬如說,用中藥來看待燕窩,那麼內行人知道巿面上的多數是假的,參了增稠劑。只要放著,還繼續保持混濁就是假的。但是消費者不知道那是假的,反而誤把它當成真的。而認為真品太貴,不划算。這時候,不是去譴責消費者,廠商應該作的是去教育消費者。但是廠商如何教育消費者呢?一,直接透過電視廣告。二,經由面對面的互動進行教育,這裡就看業務部門如何處理。業務部門如何想像自家產品形象就是重要的問題,產品是要用撒狗血的方式賣,還是走高規格路線賣,牽扯到公司內部教育的問題。而業務怎麼作,他能夠抽成多少,而門巿怎麼作,門巿與業務如何才能夠照公司的構想運作,這點都必須考慮。(不然門巿與業務聯手A公司的錢,如何回應?)以藥房的教育為例, 不能夠讓藥房以傳統「賣藥」的方式來賣,而要教導他們學習用推薦保健食品的方式來賣(話術的轉變)。

  又如四物的例子,如何把產品調好喝或者到巿場競爭?可以加流行元素(如一些女性特質的花果類)。然後在研發的部份,吸收消費者的回饋(太苦了,太濃了,或者有用,好喝...)對於產品進行調整。這些產品又可以提供給門巿(藥房或者行銷人員)試飲,這些人員他們會依照自己的經驗來調整販售方式(公司說,一天一瓶,但如果你身體不好,就一天兩瓶或三瓶...,藥房的人自己懂,所以他們可以直接現場跟雇客調整)。

  另外包裝、通路與品牌的關係,值得注意。A通路或B通路,他們想要不同的包裝,生產廠商必須依照他們給出的方式作(有時候還得讓A通路審查)。作為A通路的樣子,但是不見得賣得好,又無法再轉賣給B通路(拆包裝重弄,人力成本過高也不可行),因此,生產廠與通路廠之間的關係是很微妙的。其次,生產的廠商也可能是代工廠,看起來是某知名生技掛名的牌子,實際上背後的工廠都是同一家中藥廠。看起來是競爭的商品,實際上說不定都是同一家公司出的產品,只是包裝不同而已。

  受訪者說,關於保健食品的部份,形態上也必須留心。關於粉、丸、飲之類的產品,會是比較安全的產品,尤其是飲之類的產品,不需要特別賦形,會比較安全。至於膠囊類的,主要是受流行風氣影響,方便操弄各種流行元素,譬如樟芝,這些流行元素,不見得有實驗證明,也不見得有傳統背書,他認為是風險較高的產品。

  關於靈芝,樟芝,品牌看起來多元化。但是原料廠商可能是同一家。依照廠商的(利潤)需求,而在產品上進行調整。只要產品包裝作好就好。把保健食品當成藥來賣,如某些直銷公司。但是若是要求品質的生產廠商,實際上不見得能夠照直銷廠商所預期的利潤來生產,最後瞧不攏,就沒作生意了。

  再回到膠囊成份的討論,是因流行而在巿場上活躍,但成份不明、不夠嚴謹,沒有像中藥等複方經過人體實驗的考驗。他舉的例子是益生菌,單一成份高濃度,吃到人體裡真的對身體好嗎?強勢益生菌把體內的原生菌吞掉,以後身體不吃強勢菌,那麼腸胃就不動。但是這樣的想法只是一個想法,沒有人要去研究,因為大部份人認為沒有問題。除非是有自然醫學的背景的人,才會用這樣想法在理解益生菌的潛在問題。菌生益被包裝成現在的樣子,是藥廠的炒作。醫生不見得對此有判斷力,因為醫生的資訊來自業務,而藥廠也能透過科學家生產論述,進行強勢行銷。最終,他的想法是,要關心「食物」自身,而不是吃「食品」。

  另外,關於直銷使用的話術,他說,「賺錢為什麼一定要用『健康』作為訴求呢?」 在營養學談蕃茄而茄紅素,蕃茄畢竟不等於茄紅素。保健食品的賣法,就像是藥的賣法,照西藥的邏輯在走,進行操作,吃了一顆維他命C等於吃了十顆橘子,問題是,人會一次吃十顆橘子嗎?吃十顆橘子要幹嘛?橘子裡的其他成份都不用管嗎?友人說,這就是他們的訴求呀?受訪者說,你難道不覺得這訪求不合理嗎?業務都是被訓練出來的。而你看商品的標示,最重要的濃度都沒標。他認為濃度是區分藥品與保健食品的標準,消費者應該要知道濃度。

  一個產品的誕生:決定本年目標營業額→新品會議(業務/行銷/研發)→確定某一產品(行銷/研發),行銷分析,回饋研發→行銷/業務溝通→行銷(產品策略;美工;口味)/業務執行/教育。

  關於中藥的保健食品,像四君子湯,很適合給小孩子喝/老人也有老人的產品。產品研發是一個溝通(角力)過程,行銷者有中醫藥背景,有助於產品發想;而諮詢(客服人員)必須受產品教育的訓練。關於產品不適宜,行銷人員認為可退貨,但是業務人員認為不可退貨,因為會影響業績,兩者理念不同,影響交換過程。

  行銷有兩個部份,一是店面(文案);一是人(人的教育),而產品在巿場上必須作出區隔,應用不同的包裝,大小也不相同,用意是為了避免消費者殺價。但是此導致的結果是,包裝不同,則若B款銷路不好,則只有兩條路可以走:「再行銷,或者報銷」(但是如果不願意投入資金,那麼,行銷是不可能的)。

   行銷是後端的計劃者,但業務則是前端的執行者。一般通路不好講話,但是個別店面反而比較容易處理。總之,從公司整體的角度來看,保健食品不搞行銷,不砸錢進去,依賴老招牌是不容易有效果的。同業也在轉行,競爭。同樣的,行銷是文化事業,所以若要外貿,一定要委託當地的設計公司,因為他們知道怎麼打。廣告的設計包括產品知識與健康知識,產品究竟要狗血還是要清新,都應該溝通清楚。

  他提了一家日本連銷漢方藥店,藥日本堂,將漢方用藥草的方式來經營,走日常生活產品,經營產品形象,多角化經營(茶包、手工皂、面膜、線香...) 中藥不是只能保健食品化,中藥可以有不同的現代轉化。要走俗氣的路線(成為別人通路的一個產品)或者是自己搞一整套養生體系(誠品的品牌經營),都是經營者必須思考的。中藥應該跳脫治病思維,訴求生活機能,生活風格,一併引領中藥房轉型,這些業者自己有know-how的知識。中藥不一定要這麼沉重,像菊花茶,就只是茶飲,不一定要苦,不一定要是藥,可以是草藥。澳洲人可以把枸杞榨汁來喝,說產地來自喜馬拉雅山(屁啦!),但是這種異國想像就是有人會買帳。

  為什麼廠商或者中藥房就是放不開「中藥形象」?為什麼人家想到西方草藥就是浪漫,可是想到中藥就是想到補身體,這太沉重了。實際上中藥房經營的門檻是很高的,不是西藥師上幾個課就能經營,必須要有足夠的資金(有的藥很貴)還要有技術與經驗。中藥房應該轉型,西藥師封殺中藥,我們就自己轉型成為漢方飲品店,利用現在飲料店的概念,現沖現泡的概念,利用herb重新打開「藥」的想像。讓大家可以帶著走,成為日常養生的一部份。像是可口可樂在日本搞出來的十六茶的概念,他們還設立學校,教導養生,內部行銷人員可進行,消費者可以學習健康知識。日本販售的不只是產品,還有理論,是整套的,學校還有實作課程,如利用產品進行芳療與按摩等等。(當歸可以作精油,味道不好,就加其他藥材如乳香、沒藥,巿場很大的)。

  我們應該打開想像,從中藥產業,走向健康產業。

   以上是一次聊天的紀錄,很多,很雜,但也很具啟發性。這幾天來訂題目與計劃,利用未來一年到兩年的時間,好好執行(順便找資源)。給自己加油,也希望自己能作出還不錯的東西,分享給大家。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