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30日星期五

[摘要]Böhm-Bawerk, E. V. (1896). Zum abschluß des Marxschen systems. (No Title). 馬克思體系的終結

全文在此:https://www.marxists.org/deutsch/referenz/boehm/1896/xx/index.htm

Zuerst erschienen in: Staatswissenschaftliche Arbeiten. Festgaben für Karl Knies, hrsgb. von Otto von Boenigk, Berlin 1896, S. 87–205.

Abgedruckt in Horst Meixner und Manfred Turban (Hrsgb.), Etappen Bürgerlicher Marx-Kritik, Bd. 1, Giessen: Verlag Andreas Achenbach, S. 47–132.

Mit Dank von der Seite MXKS übernommen.

HTML-Markierung: J.L.W. für das Marxists’ Internet Archive.


「現在情況如下。在價值問題上,馬克思主義者首先回答說,商品的交換比例取決於其中所包含的勞動時間;然後,他們在單個商品交換的領域中撤回了這個答案,這往往是含蓄的或直接的,也就是說在這個問題有意義的領域中,他們保持這個答案的純潔僅限於整個國家生產總值的範疇,也就是一個根本無法提出這個問題的領域。因此,作為價值問題的真正答案,「價值法則」被事實所證明是謬誤的,而在唯一不被證明是謬誤的應用中,它不再是對實際問題的答案,最多只能成為對其他問題的答案。」

「然而,這甚至不是對另一個問題的回答,而是根本不是回答,它只是一個簡單的重言。因為正如每一位經濟學家所知道的那樣,當我們透過金融交易的形式看穿時,商品最終再次以商品交換。每一個進行交換的商品同時也是一種商品,也是對等價值的價格。商品總量因此與支付的價格總和相等。換句話說,整個國家生產總值的價格總和只不過是國家生產總值本身。在這種情況下,當然可以確定,支付給整個國家生產總值的價格總和完全等於其中凝結的價值或工作總和。然而,這種重言陳述既沒有任何實際認識的增加,也不能作為所謂商品根據其中所包含的工作比例交換的法則的方向性檢驗。因為通過這種方式,我們同樣可以(或者更準確地說,同樣可以糟糕地)驗證任何其他的「法則」,例如,根據其特定重量來交換商品的「法則」!因為即使一磅黃金作為「單個商品」不是與一磅鐵進行交換,而是與40,000磅鐵進行交換,支付給一磅黃金和40,000磅鐵的價格總和只不過是40,000磅鐵和1磅黃金而已。因此,價格總和的總重量——40,001磅——與商品總量所代表的總重量完全相等,因此重量是商品交換比例的真正標準嗎?」

這些陳述提供了許多可以反對馬克思理論的實用應用的素材。就我們目前的討論所涉及的論點而言,我暫時從中獲得一個重要結論:即價值法則,雖然在完全競爭的經濟中必須承認其在生產價格方面的優勢,但在原始狀態下從未實行過,也無法實行過真正的統治。


馬克思也不例外。他以極大的強調陳述,商品的交換比率只能以勞動量作為唯一的基礎;他尖酸刻薄地批評那些除了勞動量之外(對於可任意重複生產的商品的交換價值影響,沒有人否認勞動量的作用)還承認其他價值和價格決定因素的經濟學家;他以勞動量的獨特地位作為交換比率的唯一決定因素,在兩卷的著作中建立起最重要的理論和實踐結論,形成他的剩餘價值理論和對資本主義社會組織的譴責,而在第三卷中卻發展了一個生產價格理論,其中物質上也承認了其他價值決定因素的影響。然而,他從未完全分析這些其他決定因素,他只是以得意洋洋的姿態指出了那些他的偶像──勞動量──在現實中或他的觀點下仍然有影響的地方:當勞動量變化時,價格的變動,整體價值對平均利潤率的影響等。然而,他在這一背景下對於其他決定因素的協調影響以及利潤率如何受社會資本規模、資本有機構成的變化或工資水平變化的影響,卻保持沉默。他的著作中確實存在著承認這些影響的討論。例如,工資水平對價格的影響在第179頁之後有詳細論述,社會資本規模對平均利潤率高低的影響在第145、184、191、197、203頁等地有討論,資本有機構成對生產價格的影響在第142頁之後詳細闡述。然而,馬克思特點之處在於,當他討論價值法則的辯護時,他無聲地忽略了這些不同的影響,只單方面強調勞動量的作用,從正確且無人質疑的前提中,即勞動量在生產價格的形成中在多個方面起到作用,得出完全不合理的結論,即「最終而言」價值法則,宣稱勞動的統治權決定生產價格!這意味著他逃避了矛盾的承認,但絕對不能避免矛盾本身!



 世界最終將如何判斷? - 對此我毫不懷疑。馬克思的體系有過去和現在,但沒有持久的未來。在所有經濟體系中,我相信那些建立在空洞辯證基礎上的體系最有可能注定要滅亡,就像馬克思的體系一樣。人的思想可能暫時被巧妙的修辭所感動,但不能持久。在長期的觀察下,事實總是顯示出堅實的因果關係,而不是單純的言語和詞語。在自然科學領域,像馬克思的著作這樣的作品現在已經是不可能的。在非常年輕的社會科學領域,它可以獲得影響力,很大的影響力,並且可能只會很慢地,非常緩慢地失去這種影響力。很慢,因為它最強大的支持不在於追隨者們確信的頭腦,而在於他們的心靈、願望和欲望。它也擁有在許多人中贏得的巨大權威,這將持續很長時間。我在這篇文章的開頭說馬克思作為一個作家非常幸運。對我來說,他作為作家的命運最不幸的一點似乎是,他的體系在他去世後的10年才完成,幾乎是在第一卷出版後30年。如果第三卷的教義和觀點與第一卷同時呈現給沒有偏見的讀者,我相信只有很少數的讀者不會對第一卷的邏輯感到有些懷疑!現在,三十年的權威信念形成了一道壁壘,阻擋著批判性的認識,雖然它肯定會慢慢瓦解。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