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1日星期四

[札記]高雄醫學大學科技醫療與社會講座集



        近日讀了成令方老師編輯的《高雄醫學大學 科技、醫療與社會講座集》(關於本書的資訊,請見此連結)。對我來說,這本集子讀起來非常有趣,因為可以讀到不同專業領域對於科技醫療與社會的想法。底下是一些簡要的筆記,有興趣的朋友,也不妨直接寫信給成令方老師索取該書(因為該書無公開販售)。

  相關資訊如下:
書名︰高雄醫學大學科技醫療與社會講座集
執行編輯︰成令方
作者︰王心運、成令方、林宜平、林秀娟、林文源、邱大昕、許宏彬、張君玫、黃志中、楊倍昌、楊明敏
出版單位︰高雄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目錄
7
成令方 編者的話
9
林秀娟 醫療專業者需要什麼樣的公民素養?為什麼?
29
楊倍昌 醫學知識是信仰或選擇
73
許宏彬 日治時期臺灣醫師的歷史形象與社會角色──從杜聰明博士談起
117
張君玫 看見賽伯格,客觀性的肉身
141
林宜平 公鼠犧牲、母鼠淘汰:小動物實驗室裡的性別政治
179
王心運 醫學的倫理意涵
215
楊明敏 病人到底想說什麼?醫生終究想聽什麼?
249
林文源 瞭解病患:從病患的個人與集體醫療策略談起
295
黃志中、成令方 打開性別之眼──透視醫療中的性別議題
325
邱大昕 視障輔具與導盲犬

作者資料
王心運(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副教授)
成令方(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副教授)
林宜平(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副教授)
林秀娟(奇美醫院講座教授)
林文源(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邱大昕(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社會學系暨社工系副教授)
許宏彬(中興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
張君玫(東吳大學社會系副教授)
黃志中(阮綜合醫院家醫科主任)
楊倍昌(成功大學醫學院醫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主任)
楊明敏(臺大精神科兼任主治醫師)


第一篇談的是醫學教育與公民素養的關係,也談到一些關於醫學院教育改革的問題。第二篇文章,則是一篇思考「醫學專業」如何面對當代社會的問題,作者討論了「健康」與「美麗」在當代社會的行銷手法,最後追問「知識份子」能夠作什麼,提供一種思考將專業知識帶入社區實作的想法。至於許宏彬的討論,則是從殖民史與權力關係,思考杜聰明的阿片研究,也提到一個被後人忽略的醫師「林清月」,帶入醫生作為治療者或研究者的不同身份,必須思考的兩難面向。張君玫則是導讀了《猿猴、賽伯格和女人》一書的重要概念。林宜平〈公鼠犧牲、母鼠淘汰:小動物實驗室裡的性別政治〉特別關注了實驗動物在科學研究當中的性別政治,會後的問題討論提供了很多進一步的思考素材。



至於我讀起來最有感覺的一文是專長為現象學的王心運教授的〈醫學的倫理意涵〉一文,該文與羅爾斯的《正義論》對話,指出「健康的人」作為人性的預設是比起其他的人性預設更為基本的。他說「健康的概念對於我們正常人而言正是這種隱蔽的狀態,正因為身體的可靠,我們才可以做其它的事情,包括成為經濟人、成為公民、成為法律人等等。也就是說,若從人性論的角度看來,醫學裡的人性論定義也是最簡單的,簡單到其它領域對人採取一定人性論看法時,早已將醫學人性論視為理所當然的前提:一個健康的人。(193-4)

關於身體的隱蔽性,作者說所謂「健康身體的隱蔽性,卻是我存在之依歸:身體的耐用,以致我忘了我是在使用、在磨損它,而健康的不可定義狀態表達了身體的可靠直至隱密的這種可靠性。直到有一天,我們生病弓,痛苦的感受或是失能的狀態才讓我們驚覺身體出狀況了,把我與我的身體從物我兩忘的狀況打了出來。(202) 

健康難以定義,然而疾病則好定義,「臨床的對象即為疾病,而疾病本身就是由痛苦或不舒適的感受所定義的(196)。而處於痛苦之中的人,在醫病關係當中,與醫者完全處於不對等的關係,因此對於正義情感的要求更為強烈。(198)一方是暴露在外的、我最素樸的身體性,另一方則擁有最先進的設備與知識,在巨大的不對等情況底下,倫理的要求即成為生病之人最後的防線了。(204-5)

在醫病關係當中,「病人要的不是事實,而是對於我的無辜受苦所要負責的某個原因(207),在此種不對等關係底下,「病人的計算性是獨特的,並不依照事實的邏輯來思考,而是對『倫理的氛圍』特別敏銳,因為之前的付出並不是無償的,而行為的結果也成了病人判斷醫療人員是否對自己好的動機之一。此時,挾著巨大的倫理力量,衡量是否『真心』的翹翹板不斷上上下下擺盪,這情況對所有的醫療人員而言都是莫大的恐懼。因為在倫理上,病人反而是主宰。若醫療沒有明顯的效果,或是不如預期,醫療人員在倫理上反而是處於無計算空間的。(208)

在這樣的關係當中,病人的策略是(1)認為自己是無辜的;(2)追蹤負責的源頭。另一方面,醫療人員的模稜兩可底下的策略則是(1)以倫理的方式回應,以深表同性與負責的態度面對;(2)卸除主體義務的策略,以事實為導向,用專業主義回應。(208-9)

在結語處,作者指出,本文將「倫理在醫療場域裡所蘊含的力量結構給呈現出來」,並且認為倫理應該成為一種技術或者技藝。(211)他說「倫理行動並不是單方面的思考,而是從多種角色、現實情境與普遍價值等等共同於特定情況下的形構(Gestalt)之中,透露出的某種行動可能性,並盡可能地讓所有的人達到安適的空間,我想這個才是重要的。行為與技術的空間就像一個景觀,身處在景觀裡時有可能受到不同景觀的暗示而選擇某種道路。然而當我們對地形瞭解的愈多,愈能形成好的策略,將自己的實踐技術發展純熟,鍛鍊基於個人價值與度量的某種器量。倫理並不是簡單的規訓,而是一種思辨與創造的過程。(212)



 接下來在精神科醫師楊明敏〈病人到底想說什麼?醫生終究想聽什麼?〉指出診斷有不同的層次:「第一層次,最客觀的診斷叫扁桃腺發炎;第二層次,是焦慮的家屬跟焦慮的病人。實際的情形如此,但是沒有人這樣診斷,家屬焦慮哪算診斷的範圍?但是這絕對影響了我們診斷的情境。(224-5)以此討論將診斷的情境與人連結起來。他也提到醫院分科分工導致的「責任的稀釋」:「每一個人都有一點點責任,然後,沒有一個人負全部責任。每一個人都很努力,但每一個人都不是完全滿意。病人在醫生間流轉,這個求醫過程中,到底是誰要負責任?(228)

在「積極介入不是唯一」一節當中,有一個太過經典的例子,背景是作者本來準備在預訂時間要離醫院,但是當作者到病房之後:

看到一個四十幾歲的婦人,挺著很大的肚子,肚臍往外突出來,肝癌、肝硬化而且腹水到最後一期了。那個病人意識還很清醒,向腸胃科醫師要求跟精神科醫師說說話,腸胃科醫師覺得既然什麼也不能做,就照會精神科的醫師。我去了以後,看到旁邊三個家屬,先生是在RCA或者什麼工廠做事,穿著灰色的夾克;兩個小孩子平頭、髮型短短的,都很安靜,好像大家對這一幕都已經準備好,因為她已經有肝癌很多年了。介紹完她的家屬之後,她將她們支開,對我說她母親也是死肝癌,她當時還小,差不多是她小孩的這個年紀,但是當時她媽媽走的時候,都沒有安排好。至於她呢?先生很可靠,小孩子也很乖,她愈說愈多,像是說著自己一生的故事、如何帶大妹妹等等。而我雖然惦念著臺北的約會,談話情境卻阻止我說:『好,我們就停在這邊。』一個小時過了、兩個小時過了,聽她講話時,我心裡頭很想要抽腿跑掉。我自問能做什麼來幫她呢?漸漸地,她說現在她安心了,該講的話都已經講了:『還有我姊姊也是這樣過世的,也是肝癌死掉的。』逐漸地,我開始想到底她是在跟誰講話,是不放心什麼東西?好像是要講她小時候很捨不得媽媽走掉,這個事情她似乎還沒完全釋懷。她已經不必讓她的小孩子、先生經歷這些,可是好像還要再為自己再做一件事情,這是我日後才知道的。終於她說:『哦,辛苦你了啊。』然後我就轉身走了並答應下星期一再來看她,當我再去看她的時候,她已經離開人世了。我想她要求什麼呢?我沒有要為她開什麼藥,換言之,在這種比較極端的溝通中,我們不見得一定要給什麼回應,最好的方式就是聆聽。有一些比較急的醫護人員,很快地給建議與勸慰而說出:『不要緊張啦,你兒子很乖呀!』之類的話。

但我們別忘了,以闌尾炎為例,有不明確的腹部沉痛而懷疑是闌尾炎時,不要給太多止痛藥,有時候會掩蓋症狀,變成腹膜炎。一樣地,在心理上面,我們驟然地給建議或安慰,會不會掩蓋住一些事情?舉個例子,我的同事是學兒童心理的。有一個兩歲的病人的媽媽,很奇怪兒子兩歲了怎麼講話、反應都比別人慢一些。這個媽媽,就帶小孩去鑑定,到處問兒子是不是亞斯博格症。評鑑人員跟她說:『不是啦,你的兒子絕對不是亞斯博格症。她在人際關係、神經發展、語言表達能力、自我表達能力方面,都沒有亞斯博格症的傾向。』但是這位媽媽不死心,終於找到有醫師願意認為她的兒子是亞斯博格症以及過動症。她好像是在找尋庇護所,以便保護兒子,或者減輕自己的焦慮。更正確地說是她一定要從醫護人員那兒尋獲某個東西。(229-231)

在檢討醫護人員的介入之後,作者說「醫生很容易有個問題,我們長期以來,在醫學教育當中,被訓練要客觀診斷,從來就沒有探討我們自己本身就有主觀的東西不知不覺介入了。所以我們有一個傾向:企圖讓他改宗,改信我這個宗派。『請你相信醫生護士的建議,請相信處方,我的話是有宗教力量的』這可以稱之為醫生的使徒般的功能。但是我們知道,慢性病的病人,愈來愈難聽醫生的處方跟指示,唯獨病情急迫的時候才可以完全把醫生當作依賴的對象,醫生也可以像父親般嚴肅指責病患。(232)而在醫病互動當中,應該要容有「病人本身的想像空間(235),這樣醫病關係會比較不那麼難搞一些。我們應該學習「聽」,不應該認為病患不聽是病患的事,而應該「自問『為什麼對我們來說,這麼正確的事情病患卻不聽呢?她/他的想法與感受是什麼?她/他要什麼?』這是所有的醫學教育當中最缺乏的事情,我們從來沒有訓練過這個東西,我們只有訓練『對的處置是怎麼樣』,如果對的處置病人不接受怎麼辦?就沒輒了?叫她/他接受啊?強制醫療嗎?(254)



在林文源的論文裡,則是提出以「實作軌跡」作為理解醫病關係的第三條路(相較於醫學中心論或病患中心論),將日常生活情境中的實作重新帶入醫病關係的思考當中。至於成令方與黃志中的論文,則提到必須從全人觀點理解人,舉了四個例子進行討論。最後一篇則是邱大昕教授整理的〈視障輔具與導盲犬〉一文,提到一個「一般輔具設計者和評估者比較少去考慮到的問題:是為了讓身心障礙者的行為表現上更像『正常人』,還是為了讓她/他們更能用適合她/他們的方式學習?(332)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