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8日星期一

[期刊筆記] 食品工業月刊

  我在圖書館讀了這個由食品工業研究所所出版的月刊,記了一些或許未來會用得到的筆記,在此整理如下。

  首先,在第44(2)期,提到現調飲料與包裝飲料的關係,認為前者可為後者的發想素材,我讀到的是中藥抓藥以及包裝好的中藥的關係,關於飲料研究相關的討論,或者可用於借鑑保健食品飲品的研究。
  再來,則是「牛樟芝登陸」的新聞,關於此新聞,可以呼應我先前去保健食品外銷聽牛樟芝外銷的案例的討論,即商品要國際化,必須先以食品出口,然後再逐漸保健化,面對科層體制以及常民社會,必須要使用不同的進入策略。

  在第44(5)期,讀到「生物轉換」的概念,即把原先被認為已經是無用的農產品殘渣,利用生物技術,使其再次具有價值,轉變成為新的產品(如靈芝渣變成面膜就是一例)
  本期為『菇菌生技產品創新研發 專輯』,在第三頁處提到「歐美國家常將食藥用菇當做天炙有機食品食用,但由於在我國的傳統醫藥中,很強調『藥食同源』,並有藥補不如食補的說法,因此亞洲國家經高度加工在開發如膠囊、錠劑等藥品型態的食藥用菇製品同時,也應該朝著一般飲食形態的產品來推動。例如除了靈芝膠囊,目前也已開發出非類藥品型態的靈芝製品,例如順天堂靈芝龜苓膏以及玖順的靈芝啤酒等,另外也有很多廠商對於開發本土產形態的靈芝製品相當有興趣,譬如新竹靈芝貢丸、台中靈芝太陽餅等。這些具有本土特色的食品,在加上保健功能的訴求之後,必能更吸引消費者的購買慾,所以它的巿場是可以預期的。」(王伯徹,2012:3)
  第38頁提到有健字號的產品之工廠,如利得牛樟芝為王子製藥廠新埔廠;如新華茂超級靈芝則是由杏輝藥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食品工廠;以及雙鶴為勇健工廠製造。(37-8)
  最重要的是,在本期的第47頁到57頁,有菇蕈類多醣體之巿場應用,羅列各家保健飲品、錠劑/膠囊,美容保養用品;動/植物飼料相關以及其他的各種廠商,若要作產業研究,是很好的參考資料。

  在第44(12)輯,為「台灣藥用菇菌的珍寶-牛樟芝 專輯」其內容包括〈綜論台灣珍貴的藥用菇-牛樟芝〉、〈台灣牛樟菇相關專利分析〉、〈牛樟芝的形態、分類及鑑定〉、〈牛樟芝與肝臟保健〉、〈牛樟芝代謝物之研究進展〉。其中提到了牛樟之的命名爭議,專利分析(有各廠商名錄),以及與肝相關的研究,是牛樟芝的社會研究很好的研究素材,在此留作紀錄。待來日需要時,再作參閱。


  在第45(5)期「食藥用菇生技養生產業 專輯」、有兩篇文章值得參考,一為蘇慶華教授所寫的〈菇菌做為生物醫學材料之應用--SACCHACHITIN之研發過程〉,講的就是利用靈芝幾丁質作成皮膚敷料的故事(40-7);其次,則為菇類休閒養生觀光產業之發展,這種體驗行銷的經濟,成為當前目前某些樟芝業者得以利用靈芝的經濟獲益,作為投資樟芝研究的依據,也是值得研究的面向。(靈芝與樟芝,在商品上,不見得僅是競爭關係,也有可能依賴靈芝產業來培育樟芝產業)。另外,本期文章有提到謝明哲的演講,談保健食品與慢性病的關係,可以留意。

  在第45(6)期,提到了生命條碼的概念,為結合了物種鑑定與條碼系統的新概念。我感覺到這與商品競爭當中的「authenticity」的鬥爭有關,可以留意。其次,該期也提到基因體學與個人化醫療,也提出營養體學的概念。「個人化醫療的定義為『使用個人之基因、蛋白質與環境因子資訊組合,用以產出一項專屬於該個人的預防、診斷或治療疾病之醫療方法,並可進一步包含其風險或預後處理方式。』而個人化醫療之理論基礎即為與疾病相關之個人基因體資訊,以及對應之標靶藥物及其處方調整。」(30)個人化醫療給的是處方,而營養體學給的建議則是菜單,即食物的攝取建議(32)。

  以上,就是今日下午在圖書館閱讀期刊之備忘筆記。
  
食品工業月刊網址:http://www.firdi.org.tw/2/2-1.htm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