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作者的摘要:
嚼食檳榔與口腔癌的關係,近年來已成為公共衛生領域內重要的議題。本文探討嚼食檳榔行為是如何發生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研究者以某茶行嚼食檳榔的客人為主要
研究對象,以深入訪談、觀察、與非正式訪問等方法,分析其在不同時間、不同場合時檳榔使用的情形。本研究發現,檳榔有時被當作社會中的溝通系統,藉由它與
他人建立起某種型態的社會關係;檳榔的使用雖可當成社會互動的媒介,但是另一面也是社會價值的表達和社會位置的象徵,許多嚼食檳榔者對於「嚼食檳榔」或
「檳榔」仍有許多「顧忌」,可見使用檳榔的社會場合,暗含著社會的區隔。過去台灣公共衛生有關檳榔的研究,主要是調查研究嚼食檳榔的盛行率與社會人口特質
的關係,或者是有關嚼食檳榔的認知、態度與行為的相關性等。基本上這些觀點仍將嚼食檳榔的行為朝向「個人化」歸因,較忽略社會脈絡面向對嚼食檳榔的影響。
本研究認為嚼食檳榔議題不只是一種「獨立」的「行為」,健康相關行為是實踐在個人日常生活的社會脈絡,社會結構的限制會影響健康相關行為的選擇,公共衛生
對健康相關行為研究需有社會學觀點,如此形成的健康促進理論與政策才能更有用。
一、前言
二、嚼食檳榔相關健康議題在台灣的發展
(一)
嚼食檳榔與口腔癌的相關性
(二)
政府對「嚼食檳榔」議題的關注
(三)
為什麼是「檳榔」?──從「有害健康」到「形象低下」
三、公共衛生領域的檳榔研究取向與限制
(一)
公共衛生的體制與思考模式
(二)
檳榔研究取向與限制
四、社會環境對健康行為的影響
五、日常生活脈絡與嚼食檳榔
六、研究探索的路徑
(一)
前奏曲:教學醫院「檳榔門診」的經驗
(二)
進行曲:茶行的「發現」
(三)
茶行的特色及其與周遭檳榔攤顧客群的連結
(四)
研究參與者的選擇
(五)
研究方法
(六)
資料分析
(七)
研究參與者的人口背景資料
七、初次嘗試檳榔
(一)
青少年的人際網絡
(二)
當兵的特殊生活
(三)
師徒制工作的學習倫理
八、檳榔使用與工作
(一)
交際橋樑
(二)
跨越工作階級
(三)
提振工作效率
九、顧忌、修正與禁忌
十、回家後
十一、
小結
------------------------
我的摘要:
作者將「社會脈絡」的概念帶入分析嚼食檳榔的行為,該研究所指的「社會脈絡」為「嚼檳榔行為發生的日常生活情境,包括嚼檳榔者的社會位置、行為發生的環境、參與互動的人們等,也就是檳榔使用者的社會位置在不同場合、與不同互動時,檳榔使用的意義。」(頁148)本文希望能夠突破過往公共衛生學界對於「嚼檳榔行為」的「去脈絡化」式的研究取向,而重新將常民的日常生活帶入學界,以期更進一步地影響衛生教育政策之制定。
第二節,作者分別回顧了醫界(嚼檳榔與口腔癌)、政策(反檳榔之氛圍,以及檳榔產量不減反增的弔詭現象)、媒體再現(指出檳榔的階級特性,作為低下的;與作為高尚消費品的紅酒之上層階級之對比)。提出,必須回到日常生活脈絡探索嚼檳榔現象。
第三節,首先提到公共衛生學科被生物醫學的思考模式殖民化,既假定了「中產階級」的模式作為道德標準,忽略了晚近社會理論、批判理論與互動詮釋之取徑。其次,晚近的檳榔研究都將「嚼檳榔」議題作出「『個體化』的歸因,以及心理病理『醫療化』將,忽略了社會面向的影響。」(頁155)
第四節,批判「風險因子」的「個人選擇說」,重新連結個人選擇與社會條件(社經地位、性別角色)。(頁158)在第五節帶入了「日常生活的脈絡」回應前應缺陷:「日常生活的脈絡代表的是許多社會關係,其中不能忽略能動力(agency)、實踐(practice)與社會結構之間的關係」(頁162),並且必須考慮權力的面向以及歷史的向度。
第六節,首先指出「主動到教學醫院檳榔門診求醫的人,與大多數未到門診的嚼食檳榔者是不同的。」(頁164)由於醫院情境已造成受訪者對研究者的刻板印象,研究成果有限,因此作者回到自身日常生活情境,即自己的先生所經營的茶行進行觀察。(頁164)該作者轉而從「買賣關係」切入,以「茶行」為中心尋找連結,是以「空間區域」進行的考察。研究者對十三名有嚼食習慣的客人進行正式訪談,對十名偶爾嚼食,但意識到檳榔嚼食之污名的客人進行觀察與非正式聊天。(頁167)研究者的研究方法為民族誌方法,混用訪談、非正式訪談、觀察等方法。接著介紹受訪者資料(皆為男性)。
第七節進入實際分析,指出嚼食者的初次嘗試行為,與個人的生命歷程的日常生活人際網絡有關。如青少年時期的人際網絡(對團體的認同與個人身份的認定)、當兵的特殊生活(站哨、應酬、交朋友)、師徒制工作的學習倫理(師父的權威、吃了感覺自己像大人,為邁入「成年世界」的儀式)。(頁176-7)
第八節談如何習慣吃檳榔,作者從「工作」進行解釋,包括作為交際橋樑(菸、酒、檳榔)、跨越工作階級(管理者為了與工人打成一片)、提振工作效率(抵禦無聊、禦寒、提振精神,相較於菸與酒,不必用到手)。作者提到「檳榔之所以被認為有提神、不怕冷、方便實用等功能,其實是與從事勞動工作者特定生活方式的存在有關,他們的工作往往是長時間、枯燥、重複機械性、與無聊,很容易形成對檳榔的消費。」(頁182)
第九節主要處理「檳榔的污名」及其情境場合的關係,如銷售房屋時的社交物為菸,至於檳榔則是在與勞工階級交往時使用,至於如低薪工時長的工作,有時為了「形象」與「衛生」,如大樓保全就禁止抽菸、吃檳榔。(頁186)作者研究發現為「嚼食檳榔會隨著工作的改變而有所不同。如果原先的工作是不需要雙手的勞動,此時因為工作職位的晉升,甚至成為公司老闆時,『嚼食檳榔』變成與此職位的『形象』不符。有些工作是與『科技』『專業』有關,或是面對的客戶屬性不同,此時檳榔所代表的意涵與職業隱含的學歷、階層有關。但是,如果職業是轉換到從事戶外、需雙手勞動的工作,即使是晉身到擔任『老闆』的職位,嚼食檳榔仍是『工作』上的必需品。」(頁188)作者提到「檳榔與香菸」的對比,指出「同樣都是公共衛生專業認為的『有害健康』的『精神作用物質』,但在日常的論述中他們被接受的程度卻有差異,用來討論或是描述他們的字彙也不一樣。」(頁188)嚼食檳榔的形象比起抽煙更容易受到排斥。
第十節帶入家庭與工作的內外之隔的討論,指出「檳榔」與工作、在外、生產活動連結在一起,回到家後,受訪者就不在家嚼檳榔,一位受訪者就提到「家裡是需要維持『乾淨』、『整齊』,所以嚼食檳榔是在『外面』的行為。」(頁190)
第十一節則小結前文,指出本文為從使用者出發對檳榔消費行為的研究。(頁191)進一步反省學院知識生產的封閉性,認為應該重新帶回「常民知識」的討論,並且考慮社會體制與社會關係對健康行為的影響,並且鼓勵對健康行為進行更多的社會式研究。
以上為摘要,就上述的討論來看,我認為這是一篇討論物質、階級與勞動、使用者、健康行為的社會學意涵,一篇很不錯的文章。在談檳榔的時候,男性勞工的意象很鮮明,我想起我的四物飲研究,則是女性上班族的形象,至於靈芝的研究,則是慢性病老年患者的形象。這樣的聯想不一定正確,但是帶出了物質與生命階段的討論面向。本文對於「勞動的手」的強調,也讓我覺得,是否可以使用「疲憊的身」(過勞的身體)來思考靈芝或樟芝,而使用「生育與美貌的血」來思考四物。總之,這篇論文反對「個體化的思維」用力頗深,極力強調社會學面向的分析,我覺得這是篇很有趣的、經驗素材豐富的論文。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