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日星期六

34/365 讀〈權力的技術與技術的權力:台灣疫苗採用的歷程分析〉之札記



讀〈權力的技術與技術的權力:台灣疫苗採用的歷程分析〉之札記

篇名:權力的技術與技術的權力:台灣疫苗採用的歷程分析
作者:陳宗文
出處:台灣社會學,第二十五期,20136月,頁45-87

        本文架構為:
一、前言
二、生命權力:規訓肉體與調節人口的權力技術
三、疫苗技術物的政治性:技術的權力
(一)、                技術物中心的疫苗生命政治
四、變遷中的疫苗與預防接種制度:技術與權力的糾纏
五、台灣疫苗採用的歷程分析
(一)、                從統治目的到治理性的疫苗接種
(二)、                B型肝炎疫苗的治理性
1.          真理的論述
2.          干預的策略
3.          自我實踐
(三)、                B型肝炎的政治性
1.          採用與生產:非此即彼的選擇
2.          在地疫苗專家網絡的鞏固
3.          疫苗治理的制度化
4.          小結
(四)、                後B型肝炎疫苗時代的權力與技術
1.          新興疾病v.s.新興疫苗
2.          真理論述
3.          治理策略
4.          自我實踐
5.          小結
六、討論與結論
(一)、                作為特定時空下治理型式的生命權力
(二)、                治理性、政治性與路徑依賴
(三)、                在地政治脈絡下的治理性危機

作者首先回顧了傅柯的生命權力與生物政治的相關討論,他認為過往台灣學者應用傅柯的「治理性」的概念時,「並未對治理性中的『物質性』效果付出關懷,亦即並非基於技術物中心的觀點」。(59)因此,本文主張「關於台灣以疫苗為防疫工具的生命權力研究,必須配合疫苗技術的政治性來討論」。(頁60)關於本文提供的B型肝炎疫苗在台灣的發展歷史,本文沒有太多想法。然而,過往臺灣已有學者林崇熙教授處理過B型肝炎的論文,名為〈AIDS、省府虛級化、與B型肝炎疫苗〉,不知為何在參考書目及內文皆漏列,該論文為疫苗產業在台灣發展的技術與社會研究,特別以政治局勢的變化來解釋疫苗採用的原因。沒有與這篇文章對話,實在是這篇強調「技術的權力」的論文的一大缺憾。

譬如說五、(三)、1.B型肝炎疫苗的採用與生產一節,作者提到「在開放疫苗進口以後,如圖五所示,台灣的接種者很快地就全數轉換到基因工程疫苗,在地生產的血清疫苗瞬間就沒有巿場。這個技術的選擇是在以效率邏輯主導的採用思維底下,由衛政當局所作的決定,也同時反映出治理性的慣性。」(頁71)而在註17的地方,作者補充說明「法方同意以超低價格4美元供應台灣所需疫苗,遠低於巿價每劑疫苗2050美元。在價格可以壓低的情況下,疫苗大規模接種即得以展開。」(頁71)這是一種經濟決定的解釋,然而,林崇熙教授的論文,恰好反駁這個說法,疫苗採用的變化,不僅是效率邏輯的考量,還必須考慮政治局勢的因素。

在這裡,我們看到了經濟邏輯的解釋、看到了政治邏輯的解釋,但是「技術」的解釋在那裡?或許我們可以說B型肝炎疫苗使得B肝的帶原率真的降低了,因為此成功經驗,形塑了後來的疫苗政策。但是這裡不正像是Collins等人在批評拉圖等人是「認識論的膽小鬼」的批評一般,對於專家的說法不加質疑的引用,相信「的確是B型肝炎疫苗降低了B肝帶原率」,卻不分析此因果關係得以成立的社會邏輯(一個可以參考的反例是McKinlay, John B. and Sonja M. MiKinlay兩人於1977年的論文,反對醫療進步讓死亡率下降的說法,實際上死亡率下降乃是因為公共衛生的改善等緣故,見Medical Measures and the Decline of Mortality一文)。

自然,我們還可以無限後退,去質疑是否是公衛進步讓死亡率下降。但是這裡所要表達的意見是,若是討論「技術的權力」,且以技術物為中心進行的討論,那麼,就應該突出物質的作用:疫苗能起作用,不是只有疫苗本身,疫苗應該被視為關係網絡,相關的物質也必須納入考慮,如統計學的技術、疫苗實作會使用的物質、以書寫方式施行對空間的治理,如何劃分空間成為可控制的對象,各種細節如何被突顯,我想,這都是傅柯在《規訓與懲罰》當中已經提出的「技術的權力」面向,作者或許可以借鑑之。

本文的題目寫的是歷程分析,而在概念選擇上,一篇強調技術物與技術的權力的論文,卻選擇了「路徑依賴」此種制度解釋的取徑。當我們審視其參考文獻時,我們讀到林國明與Mahoney(2000)的論文,即要把技術的討論與歷史社會學連結在一起。但是兩者的連結是薄弱的。傅柯本身的考古學或系譜學的方法,本身就是強調歷史的,我不是很明白為什麼作者必須在這裡使用「路徑依賴」的概念,而不依循Foucault的討論。一種可能的解釋是,作者在探討B肝疫苗的例子時,重視的是歷史的連續性,路徑依賴提供了對於歷史的連續性的說法,而且是個較為易懂的說明。若是提到系譜學,就必須搞清楚整個疫苗治理的部署及其對無意識的影響,而這或許是在一篇三萬字以內的文稿無法處理的)。

再者,就作者於第56頁提到「一旦引用了疫苗作為治理工具,也就引入了疫苗技術所對應的社會控制模式,並將疫苗供應、採用及使用的整體條件植入社會之中。」作者的說法,顯然忽略了在地使用者的創新面向,或者說,各種挪用、誤用、濫用或者隨便用的現象,並且忽略了物質之引入及其後續的社會效果之間的複雜中介關係。實際上,更精確地說,應該只能說是將「部份條件」植入於社會之中,對於「整體性」植入的想法,是完全將在地使用者視為被動的接受者,而這點在理論上,是不可能的,也從未實現過。(雷祥麟討論「常山」的論文,即指出中草藥本身的西藥化,還是必須有在地的網絡支持的條件才得以可能;邱德亮在分析鴉片的使用時,從炫耀性消費角度來說明當時晚清的奢華社會與鴉片消費的親和性,這些都是可以參考的想法。)作者在頁82第一段,有提到技術物的政治性的多樣性的想法,但是在同一段,又提到引進技術,就是引進其巿場關係。我的回應是,必須考慮「中介機制」,那麼在技術的引進與使用,就能得到更好的說明,也更能探問其多樣性。

而作者本身也提到採購與知識生產的斷裂,或者小兒科醫師對於施打疫苗與否的爭議(頁76的引文,關於施打疫苗與否的爭議,是個值得深探的題目,可參考Dr. Golem一書的初步討論),還有後進國的討論(頁80),這些都是指出「技術」本身內在就並非是同質性的,而是異質性的構成(如John Law的想法,後進國的討論則指出生產與使用的分離)。作者雖然交代了疫苗因為生物技術的發展導致的形態變化(見病毒→死體→純化蛋白質→遺傳工程之圖,頁58),但是技術與權力究竟如何交纏,我看得不很明白,在後B型肝炎時代,作者的討論讀起來像是從威權到民主,從單一由上而下的支配,到專家論述的競逐,在其中,B肝疫苗的聲音慢慢不見了,只剩下專家的聲音。

79在小結提到「民主化走向多元社會」與「後B型肝炎疫苗時代」的路徑重疊,這裡的想法我也讀的不是很明白。專家時代的來臨,意味著我們更加的民主嗎?還是我們只是換個方式受到專家的支配呢?不得而知。

80第二段,開始談到空間與技術的關係,是另一個有趣的提問方向。而頁81(二)點底下的技術物的政治性的說法,還是具有提醒作用的,指出技術使用與技術的政治權力必須一併考慮。

在頁83談後進國現象時,提出「治理工具依附的現象」。如果我們使用的是來自社會科學的概念,我們是否就會產生依附的現象呢?回到作者的討論,我想,可能的回應是,我們是否能夠自行生產合宜於在地使用的技術物吧?(如謝國雄老師或者葉啟政老師等人的嚐試,籲求作文化生產國,而不再只是消費國)。

 整體來說,我第一次讀這篇論文時,除了感到此文遺漏了一個我覺得重要的文獻之外,我覺得作者要把一個這麼複雜的事情(B肝疫苗,傅柯的理論)壓縮到三萬字以內的一篇論文,我覺得算是蠻厲害的。只是,我覺得,不論是傅柯的理論,或者是B肝疫苗的經驗研究,實際上都各值得用一本書來書寫都不為過。只是,台灣的學者,在當前的制度底下,願意寫專書的人似乎不多了,或者說,有條件寫專書的人不多,期待台灣擁有更好的專書寫作條件。至於我呢,先來慢慢學習大家怎麼寫論文吧。

我回頭看看自己的評論,「批評」居多,欣賞不足。實際上,我認為作者提醒了我一些重要的文獻,如傅柯、LawJasanoff等人的文獻,另外,也讓我聯想到,現在大部份人都在談生命政治,可是實際上,學界也有bio-capital, bio-economy的討論,這個部份的討論似乎學界討論的並不多。(或許是我見識太少)。我也不能保證自己的批評是正確的,但是我希望我的想法,能夠慢慢引起一些討論,而不會一篇論文,在台灣的期刊發表了,然後就「沉默」了(缺少response)。新生代的研究生,應該消化目前台灣已累積的知識成果,這是我認為應該要作的事。我也還在練習,希望能慢慢磨出更好的理解力與欣賞力。

沒有留言: